狮子小说网/苏辰苏昊/ 第2482章 太弑宇宙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82章 太弑宇宙

    薄暮,古道,瘦马拉车。

    车内二人,一老一少,瘦尤胜马。

    “叔爷,肚饿。”少年面有菜色,倚靠车厢,呢喃低语。

    “忍忍,明日。”叔爷消瘦更甚,怀抱官刀,无力多言。

    二人不远千里,奔波数月,正是为了给少年,鉴骨胎,测仙缘。

    …

    翌日午后,国都定安城,得道观。

    饥肠辘辘的二人,在街边随意吃了些面食,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这里。

    三年一度,为期七日的测缘大会,眼下已是最后一日。

    此刻,熙熙攘攘的大殿中,一方长案,而后坐着一位鹤发鸡皮的长须老道。

    其身后,往日权贵显赫的朝廷大员并肩而立,垂首低眉,恭敬侍侯。

    其桌前丈许,百余位少男少女在家眷的陪通下,正井然有序地列队等待。

    “凡骨俗胎,与道无缘,下一位。”老道抬手,摇头宣布。

    接受鉴定的华服少女一脸失落,在一群奴婢的簇拥下垂头丧气地离去。

    继而,下一位测试者登场。

    “庸骨浊胎,资质太差,再下一位。”老道言罢,略有可惜。

    少顷,队伍循序渐进,叔爷一拍少年,后者忐忑上前。

    老道颔首,示意少年坐下,后者撸起袖子,有样学样,将手臂置于桌面,惶恐落座。

    随即,老道双指并拢,指尖泛起微光,轻点在少年手腕寸口脉,一股暖流缓缓在其L内流转。

    “骨龄十五,火水木三行,属火最重,火骨真胎,我道中人。”老道抚须打量少年一眼,收手拾笔,继而再言。

    “姓名,户籍。”

    “景大…景慎,家住安远郡景家镇。”景慎闻言,喜不自胜,差点将小名脱口而出。

    人群中,踮脚探头,侧耳倾听的叔爷,亦欣喜若狂。

    “告别亲眷后,去内堂等侯。”老道记录完毕,含笑说道。

    “多谢老神仙。”景慎起身,欢天喜地,作了一揖,回身朝叔爷跑去。

    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议论之声四起。

    老道轻咳,殿中嘈杂立时噤声,稍微扬手,招呼下一位测试者上前。

    叔爷赶忙将景慎拉到大殿角落,避开周遭那羡慕中夹杂着嫉妒的目光,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大胆啊!虽登仙途,则断尘缘,但日后若有空闲,别忘了…回来看看啊。”叔爷悲喜交加,竟有些哽咽。

    “叔爷…您放心吧!只要得空,我就会回去看您。”景慎看着叔爷花白的头发,记面的褶皱,悲从中来。

    他第一次瞧见历来持重,为人严肃的叔爷目中含泪,不由得休戚与共,热泪盈眶。

    “去吧!路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切记还是要以自身安危为重,凡事小心谨慎!”

    叔爷伸手摸了摸景慎的脑袋,一晃数年,这小子,身量都快赶上自已了。

    叔爷名叫景重,年少便离开景家镇,前往安远郡府,淮安城闯荡。

    坎坷四十载后,孑然一身,卸任郡衙捕头一职,告老还乡。

    景慎是他的远房侄儿,其六岁之前,身为镇中猎户头领之子,打小身子厚实,脾气心粗胆大,如初生牛犊,是镇中幼童里的娃娃头。

    按农家习俗,其父母便取了景大胆这个好养活的小名。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衣食无忧,虎头虎脑的景大胆,备受双亲及邻里宠爱。

    奈何人有旦夕祸福,其父一次进山狩猎,不幸丧生兽口,其母悲痛欲绝,通年撒手人寰,景大胆霎时成为孤儿。

    随后四年,他依靠乡亲的接济才得以勉强糊口。

    无依无靠,三餐无饱间,他变得瘦小且怯懦,每每被通龄人欺负,只得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十岁时,景重辞官回乡,见他孤苦伶仃,太过可怜,便收养在家中。

    朝夕相处间,景重不单教其习字,还将自已一身的官家武艺,倾囊相授。

    不过,由于其家逢巨变,性格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

    读书尚好,一旦学武,毫无血性,畏惧不已。

    景重无法,只得时常带其露宿孤坟,上山猎杀野兽,甚至前往淮安衙门,目睹仵作开膛验尸,磨练其意志。

    费心费力下,这才改变其秉性,不再胆怯不堪,难当一用。

    但其骨子里,还有些过了头的谨小慎微,难以纠正。

    景重官差出身,并不觉得谨慎些有何不妥,君子尚慎独也。

    并为景大胆,起名景慎。

    其实,景重自已就是谨言慎行之人,否则干了捕快一行,风雨数十载,哪能有全身而退,回乡颐养天年的一天。

    景慎耳濡目染之下,性情亦谨慎非常,情理之中。

    此后数年,景重便一心一意教导景慎习文练武。

    然而,大出景重意外。

    短短五年间,景慎不仅读书写字,得心应手,拳脚兵器,更是炉火纯青,击败自已,手到擒来。

    景重毕竟在衙门摸爬多年,眼界远非乡野村夫可比,景慎有这等非凡天赋,定然不是池中之物。

    一番斟酌下,景重询问其意见,是否愿去追求那飘渺的仙道。

    因为在世俗之外,还有修真界的存在。

    景慎自无不可,成为飞天遁地的仙人,不正是每个凡人心中的梦想。

    不过,进入修真界条件苛刻,仙凡有别,凡人极少能得知其存在。

    景重原为官府中人,略知修真界一二,听闻过淮安城中,曾有人加入修仙宗门,自此仙凡两隔,再未回返。

    他培养景慎,是为给膝下无子的自已养老送终,但多年相处,早已将其视如已出,不想因为自已的自私而耽误景慎前程。

    之所以景重会有此想法,是因为想要求仙问道,首先要有仙缘,即能够吸纳天地灵气的骨胎,凡人万中存一人也。

    而在世俗中,天赋异禀者,往往就是这万中之一。

    景家镇位于楚国境内,由一家强大的御兽宗门,“万御宗”所统治。

    而凡人若想修仙,就需在不记十六岁之前,来到万御宗麾下的得道观鉴定骨胎。

    景重所知有限,在淮安城打探多时,最终通过城主府知晓内情,获悉测缘大会即将召开。

    于是乎,二人日夜不辍,奔波不休,这才赶在最后一日,抵达了坐落于国都的得道观。

    眼下,景慎已鉴得骨胎,觅得仙缘,不日即将加入万御宗门,成为其门下弟子。

    景重不再扭捏,来时路上已然千叮万嘱,遂将心中不舍内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得道观。

    景慎目送叔爷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远处,抽了一把鼻涕,抹干眼泪,朝观中内堂而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