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唐奇谭/ 第九章 长安。。十二时辰(下)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九章 长安。。十二时辰(下)

    长安。。十二时辰(下)

    好嘛,简直就是某年春晚小品里描述的“人山人海,旗鼓喧天”的大场面;无数人群里三层外三成的占据了大多数的视野范围,更有人爬到了树上,或是坐在房舍边沿上

    只见无数的人头潺动之间,赫然是一颗叶子稀拉的歪头独柳,独柳背后的土丘上还有一座古朴的建筑,乌萋萋的格栅大门上面,还用纂体写着“狱神庙”三个大字。

    而庙前一座木质高台已经搭建完成了,还有几个像是牲口一样的人被反剪按跪在上头。江畋不由的一个机灵,居然是上刑台杀头,这么刺激的事情,就要发生自己的面前了;

    然而江畋很快就强迫冷静下来;自己呆的是台狱而不是秋后待决的刑部狱,或是宰相以上才能勾决的天牢。关在里头的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也犯不上斩立决的死罪,怕就是专门用来陪斩的下马威了。

    想到这里江畋两腿之间的一点尿意也就消失了,而变得有些饶有趣味起来。正所谓是既然无法抗拒,那就努力去享受好了。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就算没有真的被压上场去,绝大多数人会下吓得屁股尿流、大小失禁什么的,然后回去就更好拿捏了吧。原来这些天的风平浪静,就最后应在这里了。

    然后,江畋发现自己被专门提了出来,又用力推搡着不得不走上了刑台。然而,这就是赤果果的恶意和针对性羞辱了。与此同时,负责监斩的一名青袍官员和蓝袍官员,都对视了下皱起眉头来,却又按下去没有开口。

    “马哥儿,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而然在另一个角落里,那名死人脸的黑衫狱吏此刻却是脸色无奈的,对着另一名满脸恨恨之色的不良帅道。然而这名腰佩着长安县腰牌的不良帅,却是咬牙切齿的道:

    “也够了,周边十几条街坊的袍泽兄弟啊,就因为这厮当街喊了几句话的诬赖手段,全都给金吾院和武德司送去盘查和拿问了,白日里尽是他们妇孺妻儿过来哭求和寻问与我,岂不知那个可恨啊。。

    话语之间,台上

    长安。。十二时辰(下)

    “这又是为何。。不过是几个已经勾决的。。。”

    在旁陪监须发具白的太医院判事孙淼,不由惊讶道。

    “没听见这又是张俭,又是杜根的么。。真要下手杀了,你我就是真就是坐实祸国乱党、奸佞的爪牙了。。”

    大理寺评事张茵却是气急败坏的对他喊道,他再没有见识,也不会不知道这两位乃是何人是也。

    (张俭者,东汉党锢的标志性人物,元初二年曾作《举奏中常侍侯览罪衅》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

    (杜根,字伯坚,是颍川定陵人,直言和熹年间的邓太后应该还政安帝;结果被上殿装袋活活打死。结果行刑人仰慕留手,让杜根装死装了三天,直到眼睛里生了蛆,才得以逃生。)

    而与此同时在附近酒楼之上,刚刚关注到这场动静所的一名锦袍中年,却是脸色无比古怪和诧异的喃喃自语道:

    “张泰出这厮,怎么会当场闹出这种是非来,好歹是推判多年的老刑名了,怎能让人犯当场作出诀别词来。。还让士民当场传唱起来。。”

    随后,他又忍不禁赞叹道。

    “好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有这种诗文中才具和气量的人物,怎么会被轻易送上刑场呢!”

    “再加上‘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不是经变、说文、白戏中朝廷识人不明、残害忠良的路数么,一旦满街传唱开来,相关人等怕不得编排成什么样子了。。”

    他身边亦有更为年轻一些却形貌近似的同伴,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嗤笑道

    “大理寺这次怕要莫名背上个凭空飞来的恶名了。。”

    就像是印证他的话语,楼下街道中更有许多士子打扮的人,像是发现了什么新事物般一股脑的涌过来,又推挤进了人群当中大声的打听和询问起来,然后就变得越来越好奇和惊喜的,拿出告贴眷抄着四下传扬起来。

    “李四元这个节外生枝的王八羔子,竟敢把什么的人物送上来害我,殊不知,能做出这种壮烈诗句的,岂又是简单跟脚的么,”

    此刻依然是如坐针毡的大理寺评事张茵,亦是对着左右大声抓狂道。

    “快把人好生安抚了送走,其他人犯也马上打回去;就说是我,不然收场来不及的话,我辈不用过明天,就成了这京城里最大的笑柄和话题了。。”

    然后又有人飞奔而来耳语了几句,他才转为忿色道:

    “果然是个非等闲的,上元反贼案的那个事主,当日里可是六家衙司一起解送过来的;另外,城南大举抄拿的连夜用刑和审案,我也是亲身参与了的啊。。”

    而与此同时,在台牢的花押房里,晚了一步赶来而顿时满脸抓狂的郭崇涛,也在对着台牢中聚集起来狱吏、狱卒们咆哮道:

    “人呢,你们把人弄哪儿去了。。如此兹事体大之下,别说是丢了差事,怕是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宪台郎君,这话我就不懂了。区区一个人犯。。。何须劳动你贵趾,不如先请一份。。。”

    而作为监正抱病在家,而实际当值监副已然满头大汗淋漓的李四元,却是还想强撑着挽回和辩解一二。

    然后门外也传来了大片奔走的声响,随即外间就有满脸惶然的门卒跑进来,急切大声叫喊到:

    “不好了,有大理寺和京兆府的人,亲自把囚车押解回来了。。还要咱们给个说法哩”

    “竟然被主上说中了,这郭里行还真是靠不住,也不管用的紧。。”

    而在台牢的大门之外,那名疤面老仆亦是满脸森然的对着手下交代道:

    “一时疏忽之下,差点儿就让别有用心之辈害了本家的恩人。。你们千万给我好好盯死了,今后再有什么状况,就直接上门禀报把。。。。”

    “主上说的很明白了,那人无论犯了什么事请,朝廷怎么处置那是国家的法度;但是本家万万是不能恩义有负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