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良心推荐 第291章

    :“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老农神秘一笑:“看蚂蚁搬家。”

    陆长空:“……”虽然这些方法听起来有点“玄学”,但陆长空并没有嘲笑他们。

    相反,他把这些经验一一记录下来,并结合自己的观察,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原地区的农时规律。

    他发现:正月动土,二月犁地,三月播种;西月养苗,五月除虫,六月灌水;七月收割,八月晾晒,九月储粮……他还整理出了不同作物的最佳种植季节,以及如何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农事活动。

    慢慢地,《夏小正》的雏形开始成形。

    西、历法初成,却遭质疑连连几个月后,陆长空带着厚厚一摞竹简回到夏朝皇宫,准备向太康呈报成果。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皇宫的老学究们看了他的初稿后,纷纷摇头:“这哪像历法?

    分明是一本《农家日记》!”

    其次,有位官员表示反对:“历法必须有神意,怎能只讲农事?”

    最离谱的是,有个道士居然说:“这本书里没有占星术,也没有符咒,完全不符合‘天人合一’的理论!”

    陆长空听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我只是想让大家别错过播种时间,怎么搞得像修仙秘籍一样复杂?”

    不过,他也明白,在这个时代,历法不仅是科学,更是政治工具。

    它不仅要指导农事,还要体现皇权天授,顺应天意。

    于是,他只好一边保留实用内容,一边加入一些象征性的“天象”描述,比如:“正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西月,麦秀两岐,雷电乃作。”

    “七月,鹰化为鸠,蟋蟀在野。”

    这样一来,既照顾了实用性,又满足了“神秘主义”需求,总算通过了审核。

    五、《夏小正》问世,百姓受益,朝廷满意最终,这部由陆长空主持编写的《夏小正》正式颁布全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