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华夏国学智慧/ 良心推荐 第96章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良心推荐 第96章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下"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的警句,这十六字箴言如两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世界。

    处事如灯,当以温暖照亮他人;读书似烛,须用炽热熔炼自我。

    替人着想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温润的光泽。

    北宋名臣范仲淹主政杭州时,正值江南饥荒。

    他并未开仓放粮,而是大兴土木修建粮仓、寺庙,以工代赈。

    同僚不解其意,他解释道:"饥岁工价至贱,可大兴土木之役。

    饥者得食,而公私济矣。

    "这种不施小惠而谋远远的胸襟,正是"代人作想"的最高境界。

    如同苏州园林的漏窗,既遮蔽风雨又借景天地,处事之道在于构建让所有人自在呼吸的空间。

    反观读书治学,需要的则是孤灯下的执着。

    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边,将一池清水染成墨色;王阳明在龙场驿站的石棺中,让心学之光照破黑暗。

    敦煌藏经洞的抄经人,在摇曳的油灯下一笔一画誊写典籍,他们的名字早己湮没在黄沙中,但那些工整的楷书却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触摸盛唐的温度。

    这种"切己用功"的坚持,恰似景德镇窑火千年不熄,用孤独的温度煅烧出传世青花。

    处世与读书看似背道而驰,实则同源共生。

    张謇状元及第后投身实业,创办纱厂时特意设计"大生"之名,取《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他白天在车间与工人同甘共苦,夜晚在书房研读各国纺织典籍,最终建成"东南实业冠"。

    这种既心怀苍生又笃志求索的精神,恰似武夷山的岩茶,既需云雾滋养,又要烈日焙烤,方能成就岩骨花香。

    在这个信息奔涌的时代,"代人作想"不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而是要在数字洪流中守护人性的温度;"切己用功"也不止于寒窗苦读,更需在知识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