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503章

    为主,小米、金稻黍(玉米)、红稻黍(高粱)为辅,大米和面吃的次数很有限,但就算是这样,那也比以前要好的多。”

    “在过去,只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和官吏家族,占据了70%以上的耕地,而65%以上的贫农、佃农和雇农,却是指占10%的耕地。”

    “以前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有土地但是很少,根本养不活一家,只能够租地主家地,但租子太高,家家户户都欠下高利贷,利滚利,一辈子都还不完。”

    “在我们没有到来之前,陕北连工业都没有,我们在这里建立了印刷厂、造纸厂、纺纱厂、织布厂、被服厂、制鞋厂、袜厂、兵工厂、农具厂、制药厂、机器车间等。”

    “由于,缺少足够的机械设备,我们的工厂规模都很小,小工厂只有几十人,大工厂也就上百号人。”

    陈少安通过交谈得知,红区不缺少盐巴。

    他们占据了宁省的盐池,那里产的盐质量在当下最好,盐色白如晶,产量也很大,甚至销售给了白区的不少农民和蒙地的牧民。

    纺布厂每天都在生产布匹,除了供应部队,红区的老百姓每人能够买到六尺布。

    成年人一件上衣需要西尺半,一条裤子需要三尺布,一个人能买到的布,连一身衣服都做不成。

    另外,煤油、蜡烛、火柴、针、农具,合作社也有少量的供应。

    “大队长,饭菜额婆姨都给你做好了。”

    两人正聊着,一位五十多的老汉,一手端着一个大碗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碗里是炖的鸡块,而另一个碗里则是韭菜炒鸡蛋。

    老汉将碗放到炕上的木桌,目光看向陈少安,笑吟吟道:“这就是你要招待的俊后生啊,果然一看就是城里娃!”

    “大爷,你好!”

    陈少安笑着打了个招呼。

    接着,老汉又给端来一锅黄灿灿的小米饭。

    刘大龙有些不好意思的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