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那是一个体型算得上高大的男人,脸上有一道疤,这使得他的模样看起来略有些凶。

    被告席上的约书亚·达勒瞪大了眼,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用手背揉了两下眼睛,证人席上的男人面目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证人费克斯·戈尔先生。”莫瑞·刘念出对方的名字,“47岁,身份号为W”

    费克斯点了点头:“是我,法官大人。”

    “站上证人席,意味着你同样需要先宣誓。”莫瑞·刘缓声问道:“这个法庭需要你发誓,你将尽其所知,所述之言纯属实言,毫无隐瞒。”

    费克斯颔首:“我发誓。”

    对于费克斯的出现,尽管约书亚·达勒万分诧异,但是顾晏和燕绥之却并不意外,毕竟他们在审前会议上看过控方展示的证据。事实证明,他们在忙着收集新证据的时候,控方也并没有完全闲着,他们又补充了几项对约书亚·达勒不利的证据,其中就包括费克斯那辆出租车上行车记录仪录下的画面。

    “卢。”法官莫瑞·刘对控方律师说,“你可以开始询问了。”

    控方律师点了点头,而后转向费克斯。他的这一轮是直接询问,为的是让证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他希望展现的事实,当然,目标听众就是陪审团。

    “费克斯·戈尔?”卢冲他点头示意,“你是被告人约书亚·达勒的邻居?”

    费克斯:“是的,准确地说我是约书亚和吉蒂共同的邻居。”

    卢在法庭巨大的全息屏上调出一张俯瞰地图,在三间屋子上做了标记,“这是约书亚·达勒家,这是吉蒂·贝尔家,这是你住的地方?”

    “是的,没错。”

    卢:“你见到约书亚·达勒的频率是怎样的?”

    费克斯:“每天都能见到一两回。”

    “熟悉吗?”

    “熟悉。”

    “关系怎么样?”

    “偶尔会帮点小忙。”

    “他帮你还是你帮他?”

    费克斯迟疑了一下:“他还小。”

    潜台词就是“我帮他多一些,但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卢余光朝陪审团瞥了一眼,然后继续问道:“这些视频是你的行车记录仪拍到的吗?”

    他说着,在全息屏上调出几段视频,视频自动分块播放,每一块录像的日期都不一样,但内容都差不多,要么是约书亚·达勒正在翻围墙的,要么是已经蹲在上面的。

    “这是吉蒂·贝尔家的围墙?”

    费克斯点了点头:“是。”

    “你的车为什么会拍到这些?”

    “这其实不是我的车,我替车主开车,只在中午和晚上两个饭点时段。他会把车开到这段巷子口,等我交接。”费克斯道,“那段巷子很难掉头,所以我总会从里面这条路绕一个弯,从另一端拐出去。常常会在约书亚和吉蒂门口那块空地停一会儿,把没吃完的饭吃完,或者抽一根烟清醒一下再把车开出去。”

    卢想了想问:“这样做多久了?”

    “一年不到吧。”

    “所以这些仅仅是这一年,刚好中午和晚饭时段,被你拍到的部分?”

    费克斯思索了一下,“我想是的。”

    这就意味着除此以外,或许还有更多。

    卢又问了一些和视频相关的细节。

    费克斯一一作答。

    而后卢突然道:“约书亚·达勒和吉蒂·贝尔的侄孙切斯特·贝尔关系怎么样?”

    费克斯道:“不是很好。”

    “见过他们争吵吗?”

    “事实上,我还拉过架。”费克斯想了想道,“这两个孩子不太适合呆在一起,见面总会有冲突,但单个时候都不错。”

    “切斯特·贝尔有因为约书亚·达勒翻他家院墙而发生争执吗?”

    费克斯:“我没有见过,我觉得约书亚会避开切斯特在家的时间段。”

    “所以你的意思是,约书亚·达勒对吉蒂·贝尔和他侄孙的作息时间比较了解?”卢试探着勾出这句话。

    顾晏突然冲法官抬了一下手指,淡声道:“反对。”

    询问的时候不能提诱导性的问题,一旦提了,另一方有权反对,而法官也应当判定反对有效,制止证人回答这种问题。

    然而莫瑞·刘屁股是歪的,“反对无效。”

    顾晏一脸平静,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坐在后面的燕绥之手里电子笔转了一圈,又被用指尖抵住。对于这种判定,他同样毫不意外,毕竟这位莫瑞·老王八蛋·刘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23号当晚,拍到约书亚翻越围墙的时候你看到了吗?”卢问。

    “没有,我当时不在车里。”费克斯道,“我接了车把它停在老地方,就先回自己屋里把吃了一半的晚饭吃完,没有看到那个过程,这段录像是锁车后记录仪自己拍的。”

    卢:“为什么拍摄10分钟后录像就戛然而止了?”

    费克斯道:“能源用完了。”

    卢七七八八又问了一些零散的问题,足以让陪审团从费克斯的所有回答中提炼出几条信息——约书亚对贝尔一家的作息非常熟悉,足以精准地把握时机作案,约书亚和切斯特关系很差,23号当晚,约书亚在案发可能的时间范围内翻进了吉蒂·贝尔家的院子。

    一般而言,律师问问题的时候,就能预料到证人的答案。一个足够优秀的律师,完全可以把证人的回答控制在自己想要的效果范围内,一点不会少问,也一点不会多问。

    “我询问完了。”卢把陪审团的反应七七八八看在眼里,冲法官莫瑞·刘点了点头。

    莫瑞·刘转向顾晏:“顾,你可以开始询问这位证人了。”

    结果顾晏抬了一下手,冷冷淡淡道:“我没有问题。”

    莫瑞·刘:“……”

    法庭众人:“……”

    约书亚·达勒:“…………………………”

    我请了个假律师吧?这官司还他妈打不打了………………

    第28章

    约书亚·达勒案(三)

    之后控方又申请传唤了两名证人,包括燕绥之他们在录像中看到过的那个倒垃圾的女人和另一个老人,都是约书亚·达勒和吉蒂·贝尔的邻居。

    这些人所说的内容给控方主张的某些事实提供了依据,比如吉蒂·贝尔一直独居,而她有个哥哥之前居住在星球另一端。她哥哥去世后,唯一的孙子切斯特·贝尔前来找她。

    原本吉蒂·贝尔就不算穷困,只是节省惯了,又在老屋住久了不愿意挪动,再加上切斯特又是带着祖父的一笔资产来的。虽然只是一小笔,但也足以让某些人眼红。

    关于这些,知道的人不算多,只有跟吉蒂·贝尔家常有往来的几个邻里。

    在比如约书亚·达勒那阵子表现反常等等。

    ……

    控方律师不急不慢地提了许多计划内的问题,足以保证让陪审团的人顺着他希望的方向去了解约书亚·达勒这个人。而对于这两位证人,顾晏倒是没有直接放弃提问,但也并没有多少区别。

    他问了两个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而证人的回答更有些偏离主题,那个倒垃圾的女人在回答的过程中甚至把重点转移到了“抱怨那个整天在巷子里晃悠的酒鬼”上面。

    然后被法官莫瑞·刘敲了法槌。

    顾晏一派平静,问完就坐下来,自顾自翻看了两页证据资料。

    控方律师最初还有些疑惑,后来就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显然把他当成了那种典型的“敷衍派”律师。

    唯一要崩溃的人是约书亚·达勒,现在给他一根绳儿,他能把自己吊死在辩护席面前!

    他想起自己昨天夜里哄了罗希很久,说服她今天乖乖呆在酒店里,不要跟到法院来。等到诉讼结束,他就去带她回家。当然,这一番说辞纯粹是为了不让妹妹担心害怕。

    现在的他则万分后悔,三轮询问结束,他觉得自己一只脚已经跨进了监狱大门。

    早知道就让罗希来了,好歹还能再看两眼……

    就在他快要把自己的头发揪秃的时候,控方律师对第四位证人的询问开始了。

    “吉姆·卡明。”控方律师卢说。

    证人席上的是个中等身材的男人,眼珠发黄带着血丝,脸上的皮肤却泛着偏紫的红,有些轻微的浮肿。看得出他为了能好好站在证人席,刻意收拾过,头上甚至还梳了发蜡。

    但看起来依然有些精神不足。

    吉姆·卡明挺了挺胸:“是我。”

    卢:“23号晚上7点到8点之间,你在哪里?”

    “巷子里。”吉姆·卡明道,“准确地说是买了小菜,正在往巷子里走,我的房子在吉蒂·贝尔女士家后面,所以当时正经过约书亚·达勒和吉蒂·贝尔家的屋子,往自己家里绕。”

    卢点了点头:“你看见了什么?”

    吉姆·卡明:“我看见了约书亚·达勒在吉蒂·贝尔女士家里,绕回我家的那边,有一处围墙有个缺角,我经过的时候,刚好看见了吉蒂·贝尔里间的窗户,约书亚·达勒就在那里!”

    “那是几点?”

    “7点50多吧。”

    ……

    卢前前后后问了吉姆·卡明不少问题,但大多围绕着那个敏感的时间点,一遍又一遍地借证人的嘴,向陪审团强调一点——案发的时候,约书亚·达勒就在吉蒂·贝尔的房间里。

    “我问完了,法官大人。”卢点头示意,然后坐了下去,朝顾晏的方向投来一瞥。

    莫瑞·刘:“顾,你可以开始你的询问了。”

    被告席上的约书亚·达勒已经心如死灰,脸拉得比驴长。他不抱希望了,他甚至可以预想到顾晏会怎么样对法官抬手,示意他依然没有任何问题。

    旁听席上的许多人甚至没有抬头,所想的显然也和约书亚·达勒相差无几。

    然而这次,顾晏却冲法官点了点头。

    他转向吉姆·卡明,看了眼资料,平静道:“吉姆·卡明。”

    “对,是我。”吉姆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每被点一次名,他都下意识挺一挺胸。

    顾晏按了一下播放控制键,全息屏上投出俯瞰图,他在其中一间屋子上随手一圈,淡淡道:“这是你的住处?”

    吉姆·卡明点头:“是的,你可以看见,离吉蒂·贝尔家很近,只隔着她家的围墙和我家的围墙而已。”

    “五分钟前,洛根女士站在你现在站的证人席上,提到过一件事——她几乎每天扔垃圾时都会和一位醉酒的邻居发生争吵。”顾晏道,“你知道那位邻居是谁么?”

    吉姆·卡明有一瞬间的尴尬,发黄的眼珠转了一下,瞥了眼控方律师,又收回来。

    顾晏不急,一脸平静地等着他开口。

    吉姆·卡明硬着头皮道:“我。”

    旁听席上的人们“嗡”地议论起来,许多百无聊赖的人开始坐直了身体重新看向辩护席。

    “你几乎每天都会醉倒在这个垃圾处理箱旁边,睡到凌晨甚至清晨才回家?”顾晏在俯瞰图上准确地圈出那个垃圾处理箱的位置。

    这倒不是洛根说的,这是他跟燕绥之在录像中看到的,清清楚楚。

    吉姆·卡明张了张口。

    旁听席上有人小声议论起来,毕竟一个陈年醉鬼很难给人好印象,也很难树立一种条理清晰的理性形象,而事实上,吉姆·卡明充满血丝的眼珠和浮肿的脸证明了这一点,这对证人身份会有些微的影响。

    顾晏这回没有等他回答,“23号那天晚上,你喝酒了?”

    吉姆·卡明疯狂摇头,“没有!23号那天我真的没喝!你也说了,是几乎每天,并不是真的每天,事实上这些天我都没有醉倒在巷子里,我改了。而且……”

    他努力想了想,突然抓住了一根浮木:“23号那天晚上我在稻草便利店买了东西,那家的店员包括店里的录像都能证明这一点。”

    他又得意起来,“我非常清醒,那天一点儿也没喝酒。”

    顾晏垂下目光,翻了一页记录,又抬眼问道:“你路过吉蒂·贝尔家,透过窗子看见约书亚·达勒是晚上7点50之后?8点之前?”

    吉姆·卡明点头。

    顾晏:“为什么对时间段这么肯定?”

    吉姆·卡明:“我在稻草便利店结账的时候恰好看过墙上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7点45。从稻草便利店到我家步行需要7分钟左右。所以我在进我家小院前,看见吉蒂·贝尔的窗子时,应该是7点50之后。而且我进家门之后,又看了一眼时间,同样记得很清楚,差两分钟8点。”

    这段他说得非常清晰,甚至间接证明了他那天确实是清醒的,并没有喝断片。

    “你是在开自己住处门时,透过一处缺口,看到了吉蒂·贝尔女士家的窗户?”顾晏又问。

    “是的。”

    “你住处的门距离贝尔的窗户多远?”

    “7米左右。”

    “正对着?”

    “有一点斜,只是一点。”吉姆·卡明强调。

    顾晏看着他浊黄的眼珠,“你的视力怎么样?”

    “很好!非常好,没有任何问题。”吉姆·卡明指着自己的眼睛,“发黄充血只是因为之前喝多了酒。”

    顾晏目光随意一扫,估量了一下证人席到身后旁听席的距离,想要挑一个参照物。结果余光就瞥见燕绥之面前摊开的纸页上,批考卷似的写着一个潇洒的“A”。

    “……”

    他默然片刻,随手指了一个旁听生,问吉姆·卡明:“这位先生外套左胸口的数字你能看得清么?”

    吉姆·卡明立刻道:“68!”

    众人跟着勾头看过去,确实是68没错。如果这个距离能看见这么大的数字,隔着7米看清人脸根本不成问题。

    这一番问题问下来,旁听的人们都有些纳闷,他们有点摸不准顾晏这位辩护律师的目的,只觉得他问的问题所引出的答案,非但对约书亚·达勒没有好处,甚至还在给对方加重可信度。

    顾晏却依然一脸冷静:“所以你能确定,当时在吉蒂·贝尔里间的人是约书亚·达勒?你看见了他的脸?”

    吉姆·卡明:“对,我看见了!非常清楚!多亏我看见了,我很庆幸我当时朝那边张望了一眼,提供了这么重要的证据,不是吗?”

    “只是张望了一眼?”

    “对。”

    “有走到窗边么?”

    “没有,怎么可能走到窗边,那不就进别人家的院子了么。”吉姆·卡明道。

    “你看清了五官?有没有可能是跟约书亚相像的其他人?”

    “不会的!”吉姆·卡明道,“我连他眼角下的痣都看清了,绝对不会错。”

    “你张望了那一眼就回家了?”

    吉姆·卡明看起来有点遗憾,“是的,我看到的时候约书亚·达勒刚走过来,我以为他只是来做客,没想到后面会发生那样的事。我只看了一眼就回屋了,毕竟外面太冷了,零下十好几度呢。”

    顾晏点了点头,垂下目光翻看了桌面的纸页,从里面抽取了一张出来,点了一下播放控制器。

    他抽取的那张纸页内容顿时被展示在了法庭的全息屏幕上,足以让所有人看见。那是控方提供的对案发现场以及前后状态的描述。

    顾晏道:“现场还原资料12页第10行,23号晚上7点30分左右,吉蒂·贝尔坐在窗边打开暖气做编织。第14行,案发时吉蒂·贝尔被击中后脑,歪倒在座椅左侧,头发蹭到了窗玻璃底边的水汽。”

    “暖气在窗边,外面零下十几度,以当时吉蒂·贝尔设定的暖气温度,最多只需要五分钟,窗玻璃就会蒙上一层厚重的水雾——”

    他说着,撩起眼皮看向了吉姆·卡明,沉声道:“请问你如何在不靠近窗户的前提下,隔着7米的距离,穿透那层雾气,清晰地看见屋子里约书亚的五官以及他眼角的痣?”

    ……

    全场鸦雀无声。

    第29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