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章

    晓夏长的伶俐,不过干农活太辛苦,太阳晒黑了,反而就没有现在在城里的晓春姐那样白嫩了。

    林晚就偷偷的找林晓夏,“晓夏姐,我都听了你的事儿了,你别去给人做工了,我爸收山货,你去山里弄山货回来。比工作赚钱多。”

    林晓夏本来还挺坚强,这会儿看到林晚脸上的关心,就红了眼睛。“我自己能行的。我自己存了点儿钱了。我分的那地我都和我妈说

    ,他们要是种,就给我点吃的。要是不种,我租出去,以后出去上学还能收点儿租子当口粮。我不想求人。”

    “咋叫求人呢。你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林晓夏擦眼泪,“晚生,谢谢你和三叔他们。回头我就去找山货,但是你和三叔别为了帮我就成。我得证明给他们看看,他们不支持我,我自己也能成。晚生,我知道他们都不理解我,觉得我去县城是心思花了。被迷住了眼睛。可我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我没你聪明,我自学不好。我得有好的环境念书。咱队里的学校和公社就差远了。公社的肯定和县里的学校有差距。我脑子比不上别人,我得想办法补上去。”

    林晚当然理解她。他选学校随意,是因为自己有倚仗。可晓夏姐只能靠自己了。

    “晓夏姐,我就觉得你这样挺辛苦的。”

    林晓夏笑道,“辛苦啥啊,现在辛苦算啥啊,以后等我出息了就好了。晚生,我特别羡慕你。我想像你一样,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林晚顿觉心虚。原来在别人眼里,他竟然是这样的人。

    晚上一家人又是在一起吃的饭。

    连王小英也回来了,她在公社听杨书记回去吹了牛之后,后悔的不得了,老林家全家福,她竟然没上去。简直亏大了。

    “晚上啊,下次你上报纸,记得一定要把你小婶儿给叫上。”

    林晚立马答应了,“没问题。”

    王小英又告诉林晚,说是北桥公社小学那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想让他写一篇稿子,鼓励一下那些孩子们。

    本来是想邀请林晚演讲的,可是现在放暑假,没机会了。只能用这个办法了。

    林晚道,“朱校长他们都好吗?”

    “好着呢,特别好。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高兴的到处说。还要做个横幅挂着,说是北桥小学毕业生林晚同学荣获1979届高考江北省高考第一名荣誉。”

    林晚笑道,“那我晚上就写稿子,明天给他送去。”

    ……

    第二天一早,林晚跟着林爷爷他们一起去给老林家的祖坟上香磕头。

    林爷爷讲着讲着就老泪纵横,说是对得起他那死去的爹了。他千辛万苦为林家培养出了出息的娃,以后给老林家光宗耀祖了。

    林国安道,“爸,你啥时候培养的?”

    林爷爷顿时嫌弃的瞪眼。“老子要是不培养你,你能培养出晚生这样的娃吗?”

    林晚:“……”还能这样算,他爷爷真是聪明。

    上完香之后,林晚一家子就要回省城去了。这次出发的时候,又是一堆人来送,还说下次报纸要是出来了,一定要给他们寄一份回来。

    多弄几份最好,以后留着做传家宝。

    路过公社的时候,林晚就将稿子送学校去,顺便去看望朱校长,结果被告知朱校长不在学校,去别的公社小学去吹牛去了。昨天出门的,这会儿不知道去哪个公社了。

    林晚:“……”

    …………

    省里宣传处这边正在紧急的赶稿子。

    昨天素材收集完了之后,领导看了一下,觉得很满意。甚至觉得这位林晚同学实在是有太多宣传的点了。不止自己喜欢学习,还能带动当地的学习风气,这可是很有有意义的事情了。

    现在国家缺乏人才,十分的重视教育工作。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把一个高考状元这么重视了。

    现在有了这个宣传点,他们觉得应该借此让其他人也多看看林晚同学的闪光点,让其他地方也带动一下学习风气。

    第175章

    林晚他们回省城第二天,省里和市里给的奖励就来了。是由着市里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伍校长亲自送过来的。

    还让林晚去学校里面拍了一张领奖照片。

    林晚全程配合,等结束之后,就赶紧儿回家数钱。

    市里奖励了三百,省里奖励了五百。

    林晚再次觉得四中之前对他简直是太大方了,和市里奖励的一样多。

    反正不管咋样,他这一下子就收入了一千一了。

    林晚这会儿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了999当初对他说的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真是有道理,999诚不欺我。

    这笔钱加上他投资他爸的那笔钱,去了首都,好歹能买下一个厕所了。到时候找他爸先借点儿,先把房子买了再说。在首都有个自己的窝,他才能放心啊。

    林晚本来还担心他爸又要打这笔钱的主意,结果他爸也就看了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林晚觉得他爸那眼神带着点儿瞧不上眼。

    这是赚大钱了,抖起来了,瞧不起人了。

    林晚道,“爸,我这是靠脑子赚的钱!”

    “难不成我还是靠脚赚的?”林国安问道。

    林晚:“……”

    报纸是在高考成绩开放之后第二天就发出来的。

    而且还不止一家报纸发了新闻,收集到的素材写成了几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高考状元林晚同学的情况做了介绍和表扬。连配图都是不同的。所以一大早的,整个江北省都知道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了,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娃考了全省第一。

    从报纸上的信息来看,这男娃就是个天才啊。十岁开始念书,过目不忘,思维敏捷,直接就跳级对了小学五年级。然后一路跳级,三年就直接完成了小中高的课程。

    不止如此,人家这孩子还特别了不起,甭管在哪里念书,都是第一名。

    跳级之后,依然碾压同级学生。

    这一次更是以离满分只差五分的成绩,取得了江北省高考第一名的好成绩。

    林国安一早出门,就买了一堆的报纸,然后拿到店里去,将报纸贴在自家店里的墙壁上面。

    让阿亮他们平时多宣传一下,那个上了报纸的高考状元他爸,就是这个店子的店主。

    阿亮佩服道,“叔,你儿子可真是有本事。”

    “那可不,像我,脑子聪明。学啥都快。”林国安一脸骄傲,突然会意过来,看向阿亮,“等等,你喊我啥?我记得我比你也就大几岁吧。你干啥喊我叔啊。不成不成,这样喊不成。”

    林国安坚决拒绝这个称呼。

    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呢。阿亮喊他叔,那成啥样子了?

    “……我看晓春喊你喊叔,我觉得我比晓春也就大几岁。”阿亮不好意思道。

    “……”林国安觉得好像发现了啥了不得的事儿。

    阿亮来店里几个月,这是干了啥坏事了吧。

    阿亮被看的不好意思看,“叔,你干啥这么看我?”

    “看有没有人藏着不可告人的心思。”林国安眯着眼睛说道。

    “……”

    这种事儿,林国安当然不会去掺和啥。严格来说,他大侄女也确实到了处对象的年纪了。

    阿亮这个人呢,脑子比较活。嘴巴也能说,而且工作也积极认真。虽然干不了啥大事儿,但是也算是个能撑起家的人了。

    “好好工作。”林国安说了一句,然后走出了店子。

    阿亮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在叔的面前都被看的透透的了。

    林国安也没忘了答应老家的事儿,离开店子就去给老家那边寄了十份报纸,让他们自己拿去分。

    …………

    另外一边,纺织厂刘家这边,刘胜美一早也拿着报纸找娘家这边来了。

    没办法,这回不止名字像了,连人都上报纸了呢。这是板上钉钉的消息了。

    “妈,你看,胜男的儿子晚生考了咱们省里的高考状元了。人家都说他是神通,是咱们整个江北省最聪明的孩子。还说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号的。是咱们江北省的荣誉。”

    刘妈正在做早饭,听到这话就去看报纸。

    报纸上是林晚一家子三口加两只小奶狗的合照。

    刘妈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自己的小闺女了,但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报纸上那真是她闺女。

    这么多年了,模样都没咋变。

    刘胜利和他媳妇也凑过来看。家里的儿子女儿也伸着脑袋看。

    刘胜利一儿一女,如今都是念高中的。成绩在学校里面也算不错。毕竟刘妈平时管的很严格。

    但是和林晚这样顶尖的学霸比起来,那就差很远了。这会儿看到报纸,也是一脸惊叹。

    “咱小姑的娃是咱们省里的高考状元?”

    刘家大孙女是高二的,之前也听人提起过林晚的大名,知识一直没往那边想,她知道小姑的孩子比他小,应该不会念高中吧。谁知道人家不止念高中了,而且那个一直传说中市里的第一名,竟然还真是小姑的儿子呢。

    也就是他们的表弟。

    刘胜利的儿子刘磊道,“我小姑到底是咋教的啊。这上面说是小姑给他启蒙的。我们小姑念书是不是贼厉害。难怪是积极分子呢。当初肯定是因为念书好。”又问一直沉默的刘妈,“奶,我小姑咋从来不回来啊呢。咱家和她咋没联系了?”

    刘妈沉默的将报纸放下,然后静静的回到屋里。

    刘磊还准备问呢,被他妈给拦住了,“别惹你奶生气。”

    刘妈回到屋里,就看着桌上一家人的合照。

    小闺女那时候还小,但是被她要求剪短头发,连裙子也不让穿,真的当个男娃一样养着的。

    她一直希望把她培养成一个坚强的,有能力的,能顶半边天的女同志。

    但是十几年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心灰意冷。

    这些年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没错的。毕竟她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自己不争气。不管咋样也教不好,还非得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她就等着孩子自己吃苦头,知道错了,回来找她人错。

    但是现在的一件一件的结果不得不让她心里产生别的想法。

    为啥闺女在她的教导之下越来越差,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却又越来越好。连带着连孩子都培养的这样好……

    这会儿林晚正在看着报纸嘚瑟的咧嘴笑。

    天啊,这报纸上写的真是他吗?他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优秀。简直秀的一塌糊涂了。

    他看完之后就一个想法,按照这些文章形容的,他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

    “系统,你看我多优秀啊。”

    “恭喜宿主荣获全国天才儿童的称号。从早上到现在,你的名字已经传到外省,并且在很多人眼里,你就是一天才儿童,而且十分优秀,勤奋,好学。连你报考的那所学校的老师都看到了你的消息了。并且认为你是一位可造之材。”

    林晚:“……”咋觉得越听越不对劲儿呢。

    “等等,你是说连华大的老师都知道我了?”

    “是的宿主,毕竟你是参加高考报少年班的,所以得到了很多老师的重视。他们认为,走学术研究,扎实的工地是非常重要的。而你恰巧有扎实的工地,关键是还特别聪明。”

    林晚:“……连华大的老师都认为我聪明?”

    “是的宿主。”

    林晚:“……”

    完了完了,吹过头了。他一个菜鸟竟然被吹成妖孽了,害他被华大的老师都给盯上了。那些老师可不是普通人啊,一个个的都是特别牛的大佬。万一人家一考核,他还来不及成长,就被看穿了咋办?

    感觉不妙,越想越可怕,他觉得自己现在只能去做一个物理实验压压惊。然后安慰自己,全国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可能被盯上的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其他人的。

    不过林晚觉得自己要做好充足准备。这阵子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提升智商了。

    成绩下放一个星期后,林晚终于收到了来自华大少年班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看着学校的名字,林晚多少觉得有些恍惚。

    这个学校,是记忆中的那个他想都不敢想,甚至无法企及的。而如今,他以如此优异的成绩,走进了这个学校了。

    刘胜男看看他发呆,担心道,”儿子,你咋了,是不是高兴傻了?”

    “没,我好得很。”林晚立马挺直腰板。“我就是刚在想,上次好像说好了,是不是要一家子一起去首都玩来着?”

    刘胜男立马看着自己男人,“啥时候去京市玩?”

    林国安正欣赏着自己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想着真是不容易啊,当初娃还那么小,还要他背着上学呢。如今都考上大学了。而且还是这么好的大学。

    听到刘胜男问的问题,他一个高兴,直接摆手道,“急啥啊,后天,后天就出发。

    第176章

    一家三口这次去京市,主要是为了旅游,顺道去看看林晚以后念书的位置。

    按着林国安和刘胜男想的,他们以后肯定是不能来京城啊,这么远,来回不方便,估摸着一年能来一次看儿子就不错了。

    而儿子寒暑假才能回家。大部分时间是见不到了。以后毕业了,儿子要分配工作估摸着也是分配在这边了,那他们这一家子算是分家了。这次咋样也要好好看看儿子生活的地方才安心。

    定下了出发的日期,买好车票之后,刘胜男给林晚收拾了一堆的东西。

    林晚道,“妈,我这不是还没开学吗。”

    林国安道,“也就还有十来天了,你还打算着回来?”

    林晚:“……我咋觉得你们好像巴不得我赶紧儿滚蛋一样的。”

    刘胜男道,“瞎说,才没这回事呢。我这是盼着你出息。首都多好啊。以后你毕业分配在那边,就是首都人了。”

    “你和我爸以后不过去吗?”

    刘胜男道,“那可是首都啊,咱一般人能去吗。别想多了。你难不成还想让我考研,跟着你去首都?”

    林晚顿时眼前一亮,“哎呀妈,这可以有啊。”

    刘胜男顿时噎住了,憋了半天才道,“这个绝对不可以有。”当学生太辛苦了,她再也不要当学生了。

    出发前一天,林晚就出门去四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告别。他这一走,以后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呢。说不等就是几十年之后同学聚会再见了,到时候物是人非,美少年都变成中年大叔了,想想就挺心酸的。

    刚到学校,就看到学校拉着横幅,上面是江北生高考第一名林晚同学之类的话。到了门口宣传栏,上面还贴着红纸,依然是林晚的喜报。特别是上面还贴着一张林晚的登记照。他顿时脸红了红。

    这会儿虽然放暑假,但是因为招生工作,所以平时老师们倒是都在学校里面。

    林晚拿着他爸个买的糖果过来,请老师们吃糖,顺便和老师们说了自己要提前去学校报到的事儿了。

    小吴老师都红了眼睛了。这个学生是她当初不小心给招回来的。结果给他们四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离开的时候还为学校争了这么大的光彩回来了。

    多好的孩子啊,这么快就离开学校了。

    林晚那些代课的老师也都一个个的又欣慰又不舍。

    这么好的一个学生,还没教够呢,就走了。

    临走的时候,林晚又将自己平时学习的学习资料都留在了学校。

    “这次不收钱,都是回馈母校的。”林晚十分大方道。

    严老师拍着他的肩膀,“林晚,好好学,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

    林晚:“……”他啥时候说要当科学家了?

    林晚回到家里的时候,孙晓凯和他爸妈也来了。让孙晓凯和林晚道别的。

    现在林家和孙家关系不错。孙晓凯他爸平时也会照顾一下林国安的生意。比如一些年轻人闹事啥的,都会管管。林晚也投桃报李,给孙晓凯提了很多学习的意见,现在孙晓凯虽然成绩还是很普通,但是比以前倒数的要好多了。

    林晚目测他就算考不上一个大学,至少一个中专是没问题的。

    孙晓凯已经十六岁的人了,对着林晚的时候,却总是忍不住把林晚当哥看。啥都听林晚的。

    这会儿知道林晚要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林晚看他那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安慰他,“正所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以后该再见的时候,总会见到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