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林清屏已经有这个猜测了,不然,马母哪里来的自信天天说自己儿子中状元?只是,高考题怎么可能买得到?怕不是上当受骗了吧?
马母顿时被问住了,瞠目结舌,连马文武这一次都没有发飙,反而显得心事重重,“娘,别闹了,回去吧!你不走我走了!”
林清屏心里更加确定了,在其他考生质疑的注视中,拉着马母的手臂不放,“既然你说买题,那我们就去公安局自证清白,我可以堂堂正正跟警察说我没买题,也可以接受一切调查,你呢?你敢吗?”
马母的脸瞬间白了,支支吾吾的,接不下话。
林清屏冷笑,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再次重复,“我再说一遍,我愿意接受公安任何调查,证明我没有买题,你呢?你敢不敢?”
“我……我……我要回去做饭去了……”马母用力挣扎着,慌乱极了。
林清屏看向考生,朗声道,“现在,到底是谁心里有鬼,大家知道了吧?我还是那句,真金不怕火炼!心中无愧的人,经得起任何调查和考验!”
林清屏手一松,马母就涨红着一张脸,急急忙忙走了。
马文武在跟着他娘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林清屏,看得林清屏莫名发毛,不知这一眼是什么意思……
“走吧。”林清屏挽着妹妹,离开了此地。
走时还听见身后考生在议论,“原来是那个要摆流水席的买题啊?”
“她买了题,她儿子怎么还没考上呢?”
“谁知道呢!都说高考是绝密的,怎么可能买得到,估计吹牛的吧!”
考生们的议论声渐渐远了,林清屏他们四人直接往车站而去,打算当天就离开本县,回厂里去。
路上,喜悦还是将她们淹没。
二妹挽着林清屏的手臂,既兴奋又忐忑,“姐,你说,我们这个分数能够得上我们填的学校吗?”
这一年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后考。
二妹曾经问她,想考什么样的学校。
不止一个人建议她报首都的学校。
她担心过自己的实力,一度犹豫,但想到自己都是重生一回了,还有什么不敢想不敢做的?
大不了就是考不上呗!
所以,她填了首都大学。
二妹一心想跟她在一起,也猛着胆子跟她填了一样的,但是,是不同的专业。
两个人胆儿都挺大的!
林清屏被妹妹这么一问,其实真的不敢确定,只能拍拍她的手,“不管怎样,等通知就是了,大不了明年再来,明年咱就有经验了。”
“嗯!”二妹倒也不紧张,只高兴地点头。
顾有莲好奇,“你们报的什么学校?”
林清屏难得地胆怯了,主要自己闹笑话,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奔着全国最好的学校去。
于是卖了个关子,“姐!暂时保密!”
顾有莲完全不会放心里去,反而十分迷信地支持她,“做得对!心里还没把握的事先不要说,免得不灵了!”
杜根笑她,“你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讲究!”
“要你管?”顾有莲跟杜根已经和好了,但时不时还要呛他一句,杜根也只是纵容地笑笑,并不多言。
林清屏等人都以为马文武的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没想到,几天后,公安来找她们。
第106章
说是有案子需要她们协助调查。
她们有什么可调查的?
但林清屏和二妹还是跟着公安去了。
到了她们县的派出所,林清屏才知道,就是调查马家买题的。
因为林清屏她娘跟马家谈过二妹的婚事,还收了200礼金,又有只要二妹跟马文武结婚,二妹也一定能考上大学的承诺,再加上放榜时闹的那一出,公安把她们姐妹俩也叫来调查了。
林清屏问心无愧,有啥说啥,把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
公安做了笔录后,就放她们走了,还特意跟她们说,没有别的意思,就是问个笔录,把跟这个案子有关的所有线索都问一遍。
林清屏点点头。
准备和二妹出去的时候,又一个公安进来,见了她不仅脱口而出,“你不是顾团长的爱人吗?”
林清屏微微惊讶,“是啊,你认识我?”
公安笑了,“怎么不认识?你们结婚我还到喝喜酒呢!”
林清屏:???她怎么没印象?
也难怪,结婚的时候,她心不甘情不愿的,哪有好好去认男方的亲戚朋友?
公安把她请进办公室坐,还给她和二妹倒水,“我和顾团长是战友啊!我姓杨。”
原来他叫杨建,是本县公安局长。
“这个案子啊,还是顾团长发现的线索。”杨建笑着道。
原来,顾钧成在高考前那一晚抓住的人,是马文武最铁的朋友,马文武花钱请他去旅社把二妹绑走,不让她参加高考,结果,房间里住的是顾钧成。
此人被顾钧成绑起来审了两小时,一开始什么都不肯说,但顾钧成是谁啊?都不用动武,让人服服帖帖都招了。
原来,此人不但帮马文武绑人,马文武买题也是他联系的。
顾钧成把人审出来后就往他这里一扔,交给他了。
杨建其实早就关注到有人打着卖高考题的幌子诓骗钱财,已经有不少人上当,但此人非常狡猾,杨建领着干警们一直没查到人。
所以,这么久以来,明知道马文武买题,都没有打草惊蛇,直到最近,把骗子抓捕归案了,才把马文武母子叫来配合调查。
这也是为什么马文武心不在焉慌慌张张的原因。
因为他才是那个买题的人,而他高考完后也从朋友那里知道,公安已经知道他买题了,所以惶惶不可终日。
“还得感谢顾团长。”杨建笑着说,“是他根据马文武朋友的描述,把骗子的画像画出来,我们才有了目标和方向。”
林清屏倒是被惊住了,顾钧成还会画画呢?她怎么不知道?
对于顾钧成,她真的了解得太少了……
杨建是从局里来派出所专门盯这个案子的。
林清屏在他这里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马文武他娘和马文武。
两人都蔫头蔫脑的。
马母还哭丧着脸说马文武,“我问你考得怎么样,你怎么还敢说都写完了的?”
马文武懵懵的,“我是都写完了啊!把答案全部写上去了!我哪里知道对不对?”
马母气得,“不知道对不对,答案是去年的你都看不出来?”
“我哪里看得出来?我能看出来还用得着买题吗?”
马母握着心窝子,一脸愁苦,“这可怎么办?我可是夸下了海口你能考上的,我还要在全村、全县摆流水席的!这让我的脸往哪搁啊!”
第107章
成绩出来了,林清屏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不管是否会被首都大学录取,这个分数她自己还是满意的。
现在就是继续等待了。
加之,服装厂这两天样衣已经打出来,她觉得很是满意,后续与客户签订单的事不是她的工作范畴,一时倒也有几天清闲。
林清屏便带着二妹回了一趟顾家村,顾有莲和杜根也一起回去了。
顾有莲和杜根如今在厂里时间多,小麦基本都在顾家待着了,倒是给志远添了个伴,两人出出进进的,总在一起,志远还教她认字来着。
林清屏回到顾家的时候,这两小孩儿就坐在门槛上,一人拿着一朵小野花,在那一片片撕着花瓣学数数。
志远先看见她的,一见之下,惊喜不已,手里花朵一扔,就想跑过去接她,但生生控制住了,站在原地,远远地等着她,小手在裤子上擦了又擦。
“志远,小麦。”林清屏走近了,看着两个小孩笑,“怎么都傻了?不会说话了?”
“舅妈!”小麦叫得很欢快,叫完以后就蹦到了自己爹娘怀里。
志远却叫得怯怯的,“婶婶。”
叫完就进屋去了。
这是怎么了?
林清屏这一会儿还来不及仔细询问,这孩子总是心事颇多,比别的孩子更敏感一些。
很快,公公婆婆也回来了,顾有莲一家子在顾家吃了晚饭才回杜家去。
林清屏和公公婆婆说了会话,婆婆体谅她从外面回来路途辛苦,让她早点睡觉,便各自歇了。
林清屏拿着在县里买的玩具去找志远。
在志远房间房门口敲了敲门,里面并没有人应答,想来是睡了?
林清屏摇摇头,也和二妹回房间歇了。
第二天一早,林清屏起来给志远做点心吃。
志远这孩子喜欢吃甜食,好像上辈子就是这样。
那时候她饭店被小混混找茬,志远帮她撑腰后,她请志远进店里吃饭,饭后上了炸地瓜丸子,他一个人吃了一盘子。
那就再给他炸地瓜吃吧。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油没有从前那么紧张,谁不爱吃油炸呢?
她做了炸地瓜,见到家里有猪肉,还做了一盘炸猪排。
志远这小家伙一开始还在屋里不肯出来,闻到油炸的香味,终于忍不住了,小老鼠一样探了个脑袋出来。
林清屏笑了,叫他,“志远,快来吃!”
“这是什么?”志远眼睛都亮了。
“你吃吃就知道了!”林清屏用筷子夹起一小块切开的猪排喂到他嘴边。
志远小小地咬了一口,细细地嚼着,明明脸上的表情是觉得好吃的,嘴上却不说话。
“怎么了?不好吃啊?”林清屏故意做出失望的样子。
志远猛点头,“好吃!”
“那就拿去吃吧!”林清屏把两个盘子都给了他。
志远习惯性的,只吃了一半,地瓜丸和炸猪排都留了一半。
“是要送给老爷爷吗?”林清屏忍不住问。
志远顿了顿,点头,脸上的表情更加不好了。
“到底怎么了?爷爷有什么事吗?”林清屏从来不过问他跟学校老教师的事,但今天有点反常了。
志远低着头,小声说,“爷爷要走了。”
“走?去哪里?”林清屏诧异。
“去首都。”志远低声说,“他的儿子和孙子要来接他去首都了,他老了。”
林清屏摸了摸他的头,安慰他,“那我们应该为爷爷高兴啊!回到亲人身边,有亲人陪伴和照顾,不好吗?”
“好。”志远说这个字的时候,有种酸酸的果断。
林清屏以为他是舍不得爷爷,摸了摸他的头,“什么时候走啊?”
“明天。”
“那……我们给爷爷送点什么礼物吧?他会喜欢什么?”林清屏知道志远重感情,不然,前世怎么会为了哥们义气把自己弄进监狱里去?相处了这么久的老爷爷要离开,不舍也是正常。
志远却道,“就送吃的吧,爷爷喜欢吃好吃的。”
林清屏笑了笑,“好,那我明天做新鲜的,给爷爷带在路上吃。”至于今天志远留下来的这一半,是他自己吃了还是送给老先生,她都不管了,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因为不知道老先生第二天到底几点走,林清屏下半夜就起来了,做糕点不难,就是耗时。
她一起来,二妹也起了,和她一起在厨房里忙碌。
七点多钟的时候,姐妹俩就把吃食都准备好了。
顾家的酱菜做得好,腊肉也很香,她和二妹各做了几个罐头瓶子,给他们在车上就饭就馒头,都好吃。
林清屏还做了松饼、蛋糕等甜食,老先生好像也爱吃甜食,用牛皮纸打包了好几包,一起装起来。
这一次,志远是牵着她的手去的学校,她也就大大方方去了,不像从前,刻意不干扰这一老一小的忘年交。
学校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
老先生在两位年轻人的陪同下正从学校里走出来,看见他们,眼睛一亮,好像就是在等他们似的。
老先生招了招手,志远跑过去了。
老先生便和身边两位男子说,“我屋子里的书,就不带去了,都留给这个孩子了。”
其中一位年轻人道,“是,爷爷,我现在去搬。”
志远把手里抱着的蛋糕给他,“我婶婶说,给你路上吃。”
林清屏听了,忙和二妹上前,把松饼和菜也都交给老先生旁边的年轻人。
老先生看看二妹,很欣慰的表情,“不错,考得不错。”
二妹眼泪有些湿润,“我还没能好好感谢你,你就要回去了……”
很是舍不得。
“还要感谢什么?”老先生笑着说,“你考得这样好,就是给我最好的感谢了!”
一席话,说得二妹眼泪往下掉。
老先生又笑,“别难过,难过什么呢?说不准啊,我们又再见了!”说完,还对身边的年轻男子道,“看看人家,乡下这样的条件,还考得那样好的成绩!”
年轻男子笑笑。
老先生又看着林清屏,“吃了你那么多好吃的,谢谢你啦!”
“啊?”林清屏完全没想到老先生会这样跟她说,因为她很少在老先生面前露面,一时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也没能好好给您做几回吃的呢!应该是我谢您才是。您对志远和林青云这么好。”
老先生没应答她这句,只笑道,“林青云,这个名字好,青云啊!我等着看你直上青云!”
老老少少们说了一阵子话,年轻人和司机把书也搬得差不多了,都搬上车,然后连车带人,都给送回给顾家,老先生就乘着车,离开顾家村了。
望着老先生的车远去,志远蔫蔫地回了房间,甚至没有吃林清屏刻意给他留下来的松饼。
林清屏不放心他,跟着他进了屋,发现他躺在床上,眼眶有些红。
林清屏坐到床边,摸了摸他的脸,劝道,“志远,首都虽然远,但是,现在有火车啊,我们以后可以坐火车去看爷爷的!”
以后还有高铁呢!以后飞机航运也会很发达!距离都不是问题。
志远却并没有因这句话而得到安慰,只是定定地看着她,“为什么都要去首都呢?首都这么好吗?”
“嗯?”这个“都”是什么意思?
志远眼圈微红,“你也要去是不是?”
林清屏愣住了,他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