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他父子俩就去把对联给贴上,顾钧成还写了个刚劲有力的“福”字,给倒着贴在门上了。下午,家中通共四个人,四个人都挤在厨房里做年夜饭,志远做简单的择菜和清洗工作,顾钧成负责切和备菜,家中开了两个煤炉,林清屏和二妹负责炒和炖,出锅,再由志远负责递盘子,盛好以后,顾钧成再把烫手的菜盘都端出去。
等林清屏和二妹炒完菜,志远已经把餐桌上碗筷摆好了,顾钧成赶她俩出去,他来清理厨房。
一切有条不紊。
这是林清屏期待而且喜欢的年夜饭氛围。
一家人齐心协力,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多少活,但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没有谁是等着伺候的大老爷。
想起上辈子过年,哪年不是她一个人在厨房里打转?
过年保姆都放假了,她只能除夕前两三天就开始折腾,除夕那天倒是弟媳会进厨房帮下忙,她俩再忙整整一天,费尽心思做一桌菜,她爹娘和弟弟以及侄儿侄女就等着吃,一边还把瓜子壳果皮扔得满地都是。
林清屏摇摇头,把上辈子那些糟心事都摇出去。
不想了,都过去了,已经重生了,就好好过现在的日子吧。
因是过年,林清屏开了一瓶红酒,跟顾钧成喝,倒是鼓励二妹尝尝,二妹慌忙摇头。
志远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被林清屏瞪了一眼,“可没你份!”
“满十八岁再说!”顾钧成也这样说。
志远瞬间颓了,“云小山都说他喝过,还是喝的什么拉粪。”
林清屏忍不住喷笑,“得了,还拉粪呢!倒是奇怪了,柳雁这个人这不准那不准的,居然允许云小山喝酒。”
“因为拉粪是法国的。”志远说。
林清屏想了想,仿佛看见柳雁得意洋洋说着82年拉菲的样子。咦,不对啊,现在就是82年!她真是脑子抽了!
莫名,82年拉菲戳中了林清屏的笑点,一时笑个不停。
另外三人都被她笑懵了。
林清屏笑道,“假如哈,不管你们谁,今年见到有拉菲,该买都买下来!”
另外三人更不懂了,连拉菲是什么都不知道。
林清屏哈哈大笑,“算了算了,我就是瞎说。”
顺便瞎想了一下满墙82年拉菲的土豪样子。
“顾钧成。”她端起杯,灯光下嫣然一笑,“地久天长。”
“哎哎哎,那我呢?我也要!我也要!”志远端起他的北冰洋。
二妹被她姐这样外露的情感给弄得挺不好意思,不过,姐姐姐夫感情一直都很好,她也为姐姐感到高兴,和志远一起用北冰洋一碰,“姐,姐夫,谢谢你们。”
如果没有姐姐,她这个时候只怕已经嫁给县里的瘸子,生了娃了吧?哪里会有今天?
“别的都不说,我们今天就是真正的一家人吃团年饭,吃完,再看春晚。”林清屏笑道。
“春晚?”二妹不知道这个词。
“嗯!就是春节联欢晚会。”林清屏记得,应该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志远睁着一双大眼睛,等着她解释,顾钧成却好像不感兴趣,没什么反应。
“就是电视台的晚会,表演节目,很有趣的。”林清屏笑道。
上辈子的这一年,她应该是看了春晚的,在娘家看的。
那时候她娘家有电视机了,一台黑白的,村里人都羡慕极了。
她家是村里第一户买上电视机的,当然,是顾钧成给买的。
那时候的她,只记得春晚很好看,相声很好笑,没有想到,从这一年开始,老百姓的过年就和春晚有了必然的联系,家家户户,哪怕不看,除夕这晚也会把电视机打开,就听那个热闹劲儿。
一家子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就用这个年代统一的带盖瓷杯,泡上热茶,摆上糖果和瓜子花生,等着春晚开播。
随着熟悉的节目一个个播放,林清屏重活了一遍的感觉前所未有的强烈,那些曾经看过,却又遗忘在时光里的节目,再次重看,仍然逗得林清屏哈哈大笑。
这一次,有顾钧成在身边,往后的每一个春节,都会有他在身边了。
真好……
零点报时,外面鞭炮声四起。
林清屏跑出去,只见顾钧成和志远在院子里放炮,父子俩开心得不行。
她看着漫天火树银花,微微一笑。
又是新的一年了。
顾钧成,愿我们年年岁岁,一直到老。
这一次,一定要地久天长……
第231章
放完炮回来,顾钧成掏出三个大红包,给他们仨一人一个。
志远一声“谢谢爸”毫不客气地接了。
二妹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么大了……”
“再大也是我妹!”林清屏笑道,晃了晃手里的红纸叠的红包,“我都还有呢!”
炮放完,小孩就不用守岁,睡觉去了,二妹也不再当灯泡,回了房间。
顾钧成和林清屏两个人继续看电视。
慢慢的,林清屏也倦了,靠在顾钧成怀里,睡意朦胧的。
顾钧成给她盖了床毯子,“还看?你也睡觉去?”
林清屏摇摇头,往他怀抱深处钻了钻,眯着眼,“顾钧成,我突然有一种,我们好像老了,相依相偎的感觉。”
顾钧成亲了亲她,“好。”
他一向在感情的表达上少言,一个“好”字,是同意?还是承诺呢?
那就……好吧!
林清屏微笑着,最终是在他怀里睡着的。
再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
她睡在床上。
只可能是顾钧成把她抱上来的。
她竟然睡得这么沉,他这么抱她上楼她都不知道……
大年初一,他们一家四个人去逛庙会。
这时候的庙会还挺丰富的,可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有曲艺表演,赏玩古字画的,卖小吃的,卖各种好玩的杂物的,喜庆极了。
糖画、吹糖人、糖葫芦、彩色风车……
很快,志远手里都拿不下了,顾钧成只管买。
好笑的是,顾钧成每样都买了两份,一份给志远,一份给林清屏,忽然一瞥之间,看见二妹,就又加一份,给二妹也一份。
林清屏哭笑不得,咬着糖葫芦,啃着糖画,“我们不是小孩子了!”
顾钧成没理她,继续买,继续买三份就是了。
林清屏只好把吃不完的糖葫芦往他嘴里塞,他也照吃不误。
逛完庙会就中午过了,他们一路这么吃,也没觉得饿,下午,索性去溜冰。
这玩意儿,林清屏就真的不行。
凡是脚下滑溜溜的游戏,她都稳不住,而且还害怕,主要是,上辈子就没能征服这种游戏,像后来生意上的朋友一起邀着去滑雪什么的,她通通不行,这辈子理所当然就认为这是她的短板。
所以,无论顾钧成怎么鼓励她,她都不愿意穿冰刀。
顾钧成也拿她没办法了。
“我看就好了,我看你们滑,我也很开心!”林清屏把顾钧成往外推,“你去啊,别让志远摔伤了!”
她记得,志远也是第一次来溜冰。
“我一会儿就过来。”顾钧成也放心不下志远,志远已经下场了。
顾钧成带着志远,开始志远还小心翼翼的,但顾钧成就只带了他两圈,这家伙就能滑得十分熟练了。
不得不说,他真的有运动天赋!
二妹也比林清屏强!
二妹居然在冰场遇到一个同学,那同学一看就是高手,在志远下场前就拖着二妹开始教她,二妹磕磕绊绊的,至少是敢迈开腿了。
志远能自己滑以后,顾钧成就回到了她身边,陪着她在外面站着看。
“你怎么不去啊?你自己去滑,不用管我的,我没关系的,我就喜欢看。”是他提议的来溜冰,林清屏怕扫了他的兴。
他侧目看了她一眼,“我都几十岁了,我还爱这个?”
他不爱?
“那你还提议来?”林清屏就不明白了。
顾钧成又看了她一眼。
什么意思啊?
林清屏推推他,“为啥?”
他别扭了半天,才说,“这不是,觉得你小时候没玩过吗?”
“啊?”林清屏震惊了。
“林清屏。”他说,“你小时候,是不是很可怜?”
林清屏的脑子这会儿突然清明了,所以,刚才他买什么东西都给她买一份,是在补偿她的童年?
“是吗?”她抓着他胳膊问,“是不是?”
顾钧成被她摇得发晕,胡乱点头。
“你还买三份呢!”林清屏对于为什么买三份也明白了,二妹童年吃的苦并不比她少,家里有一个女儿如此,另一个女儿也必然一样。
因为她,连她的家人都照顾到了。
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
一股暖流冲进她的心房,冲得她眼眶也跟着发热。
“顾钧成……”如果不是这里人来人往,她真的想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但现在不行,这个年代的人还没这么开放,她只能抱着他手臂,“可是,我们老家也没有这些呀,没有糖葫芦,没有滑冰……”
他认真想了想,“首都的童年,只有这些,等我们回去,我再想办法。”
林清屏:……
他居然还认真把这当成个事来考虑了。
“不用了,现在已经很好了。”她小声说,脸在他胳膊上蹭了蹭,“真的,顾钧成,谢谢你。”
顾钧成低头看她,“傻,真容易满足。”
林清屏微微一笑,谁傻啊?能重新拥有,就已经足够满足了。
这天,林清屏终究还是没下场滑冰,反倒是志远和二妹,玩得十分尽兴,满头大汗的,高兴得不行。
再回家就该吃晚饭了。
到了晚上,志远玩累休息去了,林清屏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开始打点东西。
“你干什么呢?”顾钧成见她不睡觉,一直忙东忙西。
“明天志远要去文家,我准备准备啊。”林清屏在沙发上摆满了衣服,全是童装,一件件在那搭。
顾钧成是不理解的,“就去个文家而已,你要准备这么多衣服?”
林清屏瞪了他一眼,“我要看怎么搭好看!”
顾钧成更不懂了,“有什么区别?”
“懒得跟你说!”林清屏最后挑了三套出来,准备明天让志远试一下,穿一套效果最好的。
顾钧成见她把衣服又都叠起来,“嘶”了一声,“这些都是志远的衣服?”
“嗯!”她就是做衣服的!志远还能缺了衣服?
顾钧成没说话了。
“怎么了啊?”林清屏抬头看他。
顾钧成点点她额头,“你自己都没这么多衣服!”
“我有啊!只不过我穿的总是那几件而已,习惯了。”她更喜欢日常穿得偏舒适些,“我不跟你说了,你再来看看,帮我选选,明天志远带什么东西去。”
“还带东西?”顾钧成意见就来了。
第232章
依着顾钧成的意思,跟文家那些人有什么可客气的?
但林清屏不。
林清屏要争这口气,决不能被文家的人小瞧了!
要依着林清屏,她是想要亲自陪着去的,但是,志远没让。
“我自己去就可以!你和我爸去外面玩一玩。”志远一大早起来,就被林清屏折腾着试衣服,最终选了这套。
搭出来的三套,林清屏最中意的就是这套。
小中山装款式的呢子大衣,围了个围巾,脚上穿的黑色靴子。
很是帅气!
林清屏还给他手腕上带了个手表。
“这手表什么时候买的?”顾钧成也看不出这手表的价值。
林清屏道,“武天娇送给他的,他平时不喜欢戴。”说完,收拾了一些便携的东西,让志远等会带着走。
文家人中午前准时来接的他。
还是只来了两位老的,策略跟上次一样,怕林清屏反悔,万一冲突起来,不敢动他们老的。
林清屏既然答应的事,是不可能反悔的,只是比较焦虑而已。
比如,志远跟两位老的走之后,她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没有停下的时候,顾钧成跟她说千道万,志远不会不回来,她没看到志远回家的那一刻是不会消停的。
文家。
文家一大家子都住在胡同里。
是大杂院,陈旧,好些地方都坏了,大杂院公共区域也乱得很,堆满了东西,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文家人知道志远今天要来,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始终存了要把志远要回来的心,所以,肯定要表现得自己家比林清屏家里好。
一家子都把最好的衣服穿上了。
饭桌上也摆上了好菜,有蹄髈、烤鸭、羊肉。
至于他们住的大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