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章

    当天日落前,袁绍大军进抵关下,近五十万大军兵压函谷关,真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关门大开,张浪、马超帅三千骑涌出城关,列开阵势。

    马超打马出列,提枪指着袁绍大军喝道:“我乃西凉马超,谁敢与我一战?”

    高览当即拍马而出,大叫道:“马家小子休猖狂!我来会你!”挺起长枪便朝马超杀来。马超流露出轻蔑之色,双腿一夹,战马立刻崩蹄而出。

    转眼之间两马相交,只听邦的一声大响。各自奔出数十米,勒转马头,呐喊一声,再一次对冲。如此往来数个回合,双方绞杀在一起,枪来枪往,吼声如雷,两将杀得异常激烈!双方的战鼓声擂得震天响,呐喊声如山呼海啸一般此起彼伏。

    战过二十回合,高览明显落于下风了,几次险象环生。

    袁绍大急,慌忙对身后众将叫道:“快助元伯!”

    吕旷、吕翔、韩猛、张南四将一起杀出,张浪见状,冷冷一笑,催动赤兔马,迎了上去。赤兔马极快,那四将还没奔到高览身旁便被张浪给截住了,于是他四将便和张浪大战起来。四将围着张浪奋力厮杀,刀斩枪刺,虎虎生风,张浪左挡右遮,却显得不慌不忙的模样。窥准一个机会,一戟下去砍翻了韩猛的战马,马嘶声中韩猛栽倒在地!

    左侧吕翔挺枪刺来,却被张浪一把抓住,随即右手挺戟直刺,只听噗的一声响,方天画戟刺入了吕旷的胸膛,将他挑了起来!吕旷、张南大骇,不敢再战了,慌忙调转马头朝本阵逃去,失去战马的韩猛则倒拖着大刀亡命狂奔!另一边,高览已经败北,负伤逃回了本阵!

    袁绍面色苍白,又惊又怒。一旁许攸急声道:“可下令大军掩杀,不可令对方继续得势!”

    袁绍深以为然,拔出宝剑,大喝道:“给我冲!杀死吕布者赏金百两,封万户侯!”

    袁绍军士气立刻高涨起来,呐喊着浪涌而出。

    张浪、马超见状,当即回返城关。在城门下,张浪勒住赤兔马,回身就是一箭,箭化流星而去,迎头的那面战旗啪的一声折成了两段,袁绍军将士心惊不已,停止了追击。

    张浪冷冷一笑,勒过马头,进入了城门,随即城门重重地关上了。

    第114章

    大帐内,袁绍大发雷霆,一会儿咒骂吕布的祖宗,一会儿又大骂众将无能。众将垂着头,一脸讪讪惭愧的神情。

    许攸抱拳道:“主公息怒!吕布的武艺,主公也清楚,诸将难以匹敌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沙场对决,从来都不是靠一个人的武艺就能决定胜负的!我军整体实力远在吕布之上,假以时日,吕布必败!”

    袁绍听到许攸这么说,心情好了点。回到上首坐下,皱眉道:“还未攻城,士气便被挫伤!”扫视了众人一眼,“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许攸笑道:“主公勿忧!不必强攻函谷关,只须保持压迫态势即可!决定胜负还要靠张颌那支偏师!”袁绍思忖着点了点头。

    夜深了,张浪依旧站在地图前思考着。

    铿铿铿……,身披重甲的张辽疾步走进大厅,见到张浪,立刻上前抱拳唤道:“大将军。”

    张浪转过身来,打量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看你这么急的样子,八成又有坏消息了!”

    “刚刚斥候来报,十万鲜卑骑兵出现在首阳山!”

    张浪眉头一皱,忍不住骂道:“这些个狼崽子!总有一天老子非灭了他们不可!”转身看着地图上首阳山的位置,沉声道:“三十万大军!这个位置就摆下了三十万大军!”

    张辽道:“不仅如此,据可靠消息显示,各州还源源不断地往前线增调军队,保守估计,总兵力不下于二十万!”

    “好啊!袁绍这一次是要跟我们不死不休了!”

    张辽抱拳宣誓:“末将誓与袁绍军血战到底!”

    张浪心中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昆奔进来,急声禀报道:“主公,军师到!”

    张浪一愣,赶紧奔出了大厅,只见贾诩正在几名卫士的引领下疾步而来,风尘仆仆,面带微笑。

    张浪奔上前,重重地拍了拍贾诩的双肩,激动地道:“你来了就好!”随即有些担心地问道:“长安没有文和坐镇,不会出问题吗?”

    贾诩微笑道:“大将军不必担心!有蔡邕看着,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乱子!”张浪点了点头,赶紧把贾诩拉近了大厅,来到地图前,将目前的局势简要说了一遍,最后皱眉道:“袁绍集结了如此庞大的军队!我们该怎么办?”

    贾诩思忖道:“目前最大的威胁是首阳山的三十万敌军!这支敌军不管西进还是南下,都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威胁!凭目前西岸和南岸的守军恐怕难以抵挡住他们!……”

    话还未说完,一名斥候便匆匆奔进来报告,“启禀大将军,一天前,张颌率军向西突进,与臧霸将军发生激战,臧霸将军失利,退回河西,烧毁了浮桥!张颌随即在东岸立起一座木垒,囤积粮草,打造船筏,似有强渡黄河之意!”

    张浪皱了皱眉头,一挥手,“退下吧!”斥候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张浪问贾诩:“文和,是否要派兵支援臧霸?他的兵力太少,坚持不了多久!”

    贾诩反问道:“大将军能够肯定这支军队的意图是西渡黄河?”

    张浪皱眉问道:“文和的意思是,他们玩声东击西的把戏?”

    贾诩摇了摇头,“我要是沮授,绝不会用声东击西的计策!手上有三十万大军,而我军主力又被袁绍亲帅的大军压制住,完全可以分兵两路,一路西进直插关中,一路南下强渡黄河切断我们的后路!”

    张浪吃了一惊,“若真是这样,我们的局面就大不妙了!”

    话音刚落,又一名斥候奔了进来,跪禀道:“启禀大将军,半日前,沮授率军向南强渡黄河,与我军发生激战,马腾将军已经击退了敌人!”

    贾诩急忙道:“告诉马腾,多多派出斥候沿河巡逻,提高警惕,切勿大意!”“诺!”斥候奔了下去。

    张浪皱眉道:“让文和言中了!要不先调集主力击败张颌沮授这支偏师再说?”

    贾诩却摇了摇头,“张颌沮授有三十万大军,要击败他们,大将军非调动所有主力不可!况且张颌有勇有谋,沮授智深似海,就算调集所有主力,恐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击败,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战事进入胶着状态!而函谷关这边,面对的是袁绍亲自率领的五十万大军,兵力过于薄弱的话,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张浪郁闷地道:“这么说,我们岂不是毫无办法了?”

    贾诩皱眉思忖片刻,双眼突然一亮,“或许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随即将自己的策略说了出来。张浪大喜,“好啊!他两个势同水火,此计必成!”

    贾诩思忖道:“也得考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主公还须按照最坏的结果进行准备和布置!”张浪皱眉点了点头。

    袁绍军五十万大军在函谷关下扎下绵延数十里的营寨,营寨间相互依托,壕沟、拒马、栅栏、瞭望塔等等,密密麻麻,环环相扣,如此营地,可谓固若金汤,张浪就算倾巢而出恐怕也难以动其分毫。

    许攸正在灯下看书,突然一名军官进来禀报:“先生,我们抓到一名奸细!”

    许攸放下书简,想了想,“把他带进来。”

    军官应诺一声,退了下去,片刻后带进来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人。许攸看到他的样子,明显一愣,很是意外的样子,“是你?”

    那人哈哈一笑,抱拳道:“子远兄,别来无恙啊!”

    “王芳?你没死?”

    原来这位不速之客竟然是曾经的冀州刺史王芳!当年,这个王芳与许攸等人密谋废掉汉灵帝,却事败,王芳据说被杀,而许攸则逃走了。

    许攸打量了一眼这位多年不见的老友,冷冷一笑,抱拳道:“文祖兄别来无恙啊!”

    王芳不解地问道:“古人相逢,子远何以如此冷淡?”

    许攸冷冷一笑,对那几名军官士兵道:“你们退下吧!这是我多年前的一位老友,不是什么奸细!”

    众人应诺一声,退出了帐篷。

    许攸瞥了王芳一眼,“文祖来得真是时候啊!恐怕是来给吕布当说客的吧?看在故人的面上,我不难为你,你走吧!”

    第115章

    贾诩疾步来到大厅,此刻,张浪正和众将议事。

    “主公。”贾诩抱拳行礼。

    “你来了?刚刚得到消息,沮授、张颌正同时猛攻西线和北线,马腾、臧霸非常吃力,都派人来问我要增援!”

    贾诩皱起眉头,“难道王芳之行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话音刚落,一名军官奔进来禀报道:“大将军,袁绍大军出寨!”

    张浪皱了皱眉头,疾步朝外面走去,众人紧随其后。

    来到城墙上,只见数十万袁绍军将士列阵关外,阵势如山,旌旗云涌;刀枪如林,反射出耀目的寒光。军阵中间,旗门之下,身披金甲、头顶金盔、披着猩红披风、满脸傲然之色的大将,正是袁绍。数十名文臣武将簇拥在周围,许攸赫然在其中。

    张浪皱眉道:“看来王芳之行没有任何效果!”看向贾诩。贾诩也不禁皱起眉头,“必须赶紧执行备用方案!”

    张浪有些不甘心,“真的要这么做吗?”

    “如今的局面,只有如此!退一步海阔天空,况且我们失去的并不多!”

    张浪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袁绍大军在城外列阵挑战,然而整整一天,函谷关中都无人出战。

    第二天一早,袁绍军继续列阵挑战。许攸见城墙上只有旗帜而无人影,心头一动,赶紧向袁绍禀报道:“主公,你看那城墙上,只有旗帜,却无一个人影!”袁绍抬头眺望了一番,发现果然如此,不解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许攸望着城关皱眉摇了摇头,“暂时还无法做出判断!”朝袁绍一抱拳,“主公,可令一支军队试着攻打一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袁绍点了点头,当即下令蒋奇麾下步军立刻攻城。

    战鼓声大响起来,蒋奇麾下一万步军开始攻城,与此同时,颜良麾下铁骑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一万步军怀着紧张的心情冲到城墙下,将云梯搭上城墙,随即顺着云梯向上攀登。所有人都盯着沿墙攀登的那些将士,显得非常紧张的样子。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情,那些将士非常顺利地登上了城墙。

    片刻之后,城门打开了,一名军官飞驰而出。袁绍、许攸面面相觑。那名军官飞驰到两人面前,禀报道:“主公,城中一个人都没有,所有吕布军都不知去向了!”

    袁绍难以置信地道:“他们竟然放弃了函谷关?”

    许攸思忖道:“一定是张颌、沮授的侧翼行动令吕布感到了重大威胁,所以他们放弃了函谷关!”

    袁绍大喜过望,望着函谷关一甩马鞭,兴奋地道:“沮授干得漂亮!之前他提出侧翼迂回首阳山的策略,我还有所疑虑呢!如今看来,这一招果然收到了奇效!我定要重重奖赏沮授!”

    许攸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军开入函谷关。与此同时,沮授率领的十五万大军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然而站在黄河南岸的土地上,沮授却没有该有的兴奋神情。

    “我们很顺利渡过了黄河,可先生为何却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名将军见沮授神情凝重,不禁问道。

    沮授沉声道:“吕布军分明是主动撤退!单单夺取一个函谷关有何用处?吕布,比我想象的更加可怕!”突然想起一事,下令道:“立刻派人通知主公,派出所有骑兵追击吕布!就算不能截住他的大部队,也要把他的步军杀掉大半!”将军点了点头,调转马头,去派人传令去了。

    沮授又对身旁的一名军官道:“立刻把轲比能请来!”军官应诺一声,策马离开了。

    片刻之后,十几个穿着皮裘、背着弓箭的草原壮汉飞驰到沮授面前,领头的那人正是鲜卑王轲比能。

    轲比能勒住了战马,很随意地问道:“沮授先生有事吗?”

    沮授一抱拳,“大王,我想请你们鲜卑骑兵全军出动,追袭吕布!”

    “这……”轲比能一脸犹豫的神情。

    沮授心中冷笑,对轲比能道:“吕布撤退,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和金银财宝!如果大王能够截住吕布军,这些都是大王的!”

    轲比能早就动心了,“此话当真?”

    “当然!我们说话什么时候不算数了?要不是我军骑兵力量不够的话,也不会将这么一块肥肉拱手送人!”

    轲比能哈哈大笑,“沮授先生快人快语,像我们草原的汉子!我不跟你多说了,追杀吕布要紧!”随即便调转马头,离开了。片刻之后,十万鲜卑骑兵朝西边汹涌而去。

    沮授领着一名将领和十几名亲兵站在小山包上看着十万鲜卑骑兵卷尘而去,沮授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袁绍占领函谷关后,留下一部守备关隘,大军则浩浩荡荡西进。

    突然,一骑快马迎面飞驰而来。来到大军前,被骑兵挡住了,连忙勒住吗,举起令箭大声叫道:“我沮授先生命令求见主公!”

    众骑兵见状,纷纷散开。

    那骑快马飞驰到袁绍面前,滚鞍下马,跪禀道:“启禀主公,沮授先生命我来请主公尽发麾下骑兵追击吕布军团!”

    袁绍当即便准备下令,然而一旁的许攸却急忙道:“主公勿忙!属下以为追击并不合适!”

    “哦?为何?”

    许攸道:“吕布乃沙场宿将,岂有不知道撤退须断后的道理?贸然追击,只怕得不偿失!”

    袁绍觉得许攸说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对那名传令官道:“回去告诉沮授,叫他莫要贸然行动!”传令官应诺一声,翻身上马,一扬鞭,飞驰而去。

    轲比能帅令十万鲜卑骑兵满山遍野地向西追击。

    张浪大军步军占绝大多数,还带着大量的粮草辎重,速度根本无法与鲜卑骑兵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的距离迅速被拉近!

    一名斥候追上张浪,急声禀报道:“大将军,不好了,鲜卑骑兵追来了!”

    张浪眉头一皱,看向贾诩,贾诩问道:“只有鲜卑骑兵吗?袁绍的骑兵呢?”

    “没见袁绍的骑兵!”

    贾诩松了口气,“还好。”朝张浪抱拳道:“得请大将军出马了!”

    张浪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帅所有突骑截住鲜卑骑兵,你们赶紧退往潼关!”扫视了一眼众将,叮嘱道:“我不在的时候,一切听文和的命令!”“诺。”

    张浪策马奔上旁边的山岗,扬声喊道:“所有突骑随我迎击敌人!出发!”

    原本西进的五万突骑纷纷调转马头,汇集到张浪的周围,向东边汹涌而去。

    第116章

    轲比能兴冲冲地带着十万狼骑向西涌去,半路上接到消息,说袁绍并未派出麾下骑兵,轲比能的心里不禁打起鼓来,连忙下令大军暂停前进。

    一大群首领、将军聚集在道旁商议是否继续进击,两派意见相持不下,轲比能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一名前锋哨骑突然奔了过来,滚下马鞍,急声道:“大王,吕布亲帅五万突骑朝我们杀来了!”

    众人吃了一惊,步度根在轲比能耳边小声道:“吕布骁勇无比,且麾下皆虎狼之士!虽然我军人数占优,但只怕也难以取胜啊!大王不要忘了匈奴人的遭遇!”

    轲比能心头一惊,赶紧下令:“传令下去,后队便前队,立刻撤退!”

    十万鲜卑狼骑急匆匆调转马头,现场一片混乱,随即十万狼骑扬起漫天烟尘沿着来路狂奔而去。

    张浪率领五万突骑来到高地边缘,望着前方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区,夕阳西下,大地都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根据情报,鲜卑骑兵此刻应该到这里了,可是却一个人影都没有,张浪不禁皱起眉头。

    斥候飞驰而来,勒住马,在马背上抱拳道:“启禀大将军,鲜卑人已经撤退了!”

    张浪感到有些意外,“再探!”斥候应诺一声,勒转马头,奔下了高地。

    张浪并没有撤退的意思,他担心还会有追兵,因此决定在这里等候一段时间。五万突骑列阵在高地之上,除了战马偶尔发出一两声嘶鸣意外,竟然没有半点杂声,五万人就如同五万雕像一般,落日的余辉照耀在那一张张刚毅的面孔之上,令人心中震颤。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斥候回报:鲜卑人确实已经撤退了,而袁绍主力大军正不疾不徐地西进,并没有派出骑兵的迹象。

    张浪放心下来,率领五万突起撤走了,不过张浪撤退的速度不是很快,因为他要积蓄马力以便随时应对可能的追兵。

    第二天早上,五万突骑才进入潼关。

    贾诩等在潼关治所大门口接到张浪几人,一起朝大厅走去。

    贾诩边走便问道:“大将军没有与敌人接战?”

    张浪摇了摇头,“我还未到,他们自己就撤退了!”

    贾诩思忖道:“定然是鲜卑人听说袁绍的骑兵并没有出现,且畏惧大将军,因此才匆忙撤退的!这样也好!”

    一群人疾步走入大厅,张浪直接走到上首,转过身来,其他众人则分列左右。

    张浪问贾诩:“蒲坂渡方向怎么样了?”

    “回禀大将军,因为军情如火,属下擅自做主派张辽将军领四万步骑前去增援,请大将军治罪!”

    张浪摆了摆手,“我说过我不在的时候一切由你做主,你并未越权!”

    “多谢大将军。”

    张浪想了想,“得明确谁为主将,谁为副将。立刻传我命令,张辽全权负责蒲坂渡方向的防御,臧霸为副!”后在堂下的传令官领命而去。

    张浪坐了下来,思忖道:“袁绍接下来要么强渡潼关,要么北上强渡蒲坂!不管他怎么样,我们都能从容应对了!”

    贾诩提醒道:“袁绍兵势浩大,若是下定决心强攻一点,威胁还是非常大的,不能大意。”顿了顿,“最好在正面顶住敌军的同时,能以奇兵袭扰其侧后。”

    张浪点了点头,看向贾诩,“我带两万突骑去武关,司机从武关出击,袭扰其侧后,文和你就负责潼关的所有事情吧!”“诺。”

    张浪想了想,“得有一个统筹全局的角色。”看着贾诩笑道:“这个角色非文和莫属!包括军队调动,粮草筹办等等与战事相关的事宜,你都有处置的全力,不必事先禀明!”

    贾诩心中感动,抱拳道:“属下当仁不让!”

    张浪点了点头,叫来一名传令官,令其将自己的决定传示全军及各地官署。

    安排好了这些,便散会了。张浪来到后院,休息了一下。中午醒来,吃了中饭后,便披挂整齐,提着方天画戟离开了指挥所。

    片刻后,张浪率领两万突骑从潼关西门离开了潼关,往武关而去。

    袁绍主力大军与沮授所部回合后,在潼关以东十几里处的丘陵地区扎下营垒。

    大帐中,沮授怒斥许攸误主,而许攸则指责沮授不听号令擅自行动。

    袁绍被他两个吵得一个头两个大,郁闷不已。“好了!都闭嘴!”袁绍终于爆发了。两人停止了争执,不过却依旧怒目相向。

    袁绍看了看两人,“两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就不要再争执了!还是说一说接下来的战略吧。

    许攸抱拳道:“主公,如今应分兵两路,同时猛攻潼关和蒲坂渡!吕布兵少,必定守卫不能相顾!”

    袁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却见沮授在那摇头苦笑,心中不悦,问道:“沮授,你是不是有话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