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昔日吕子明曾对吾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依肃看来,公子这一别,又岂止是令人刮目……”一番攀谈过后,看着眼前虽只总角之年,然却行事有度、落落大方,完全不同于昔日在江东时那个平庸的刘禅,鲁肃却是不由得感慨不已。
“哈哈,大都督谬赞了!只是前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安能不韬光养晦以求自保……”
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刘禅却是一脸平静的直言起了先前在江东‘装孙子’的往事。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常人之不能忍,必能成就大事矣!”
见刘禅没把自己当成外人,鲁肃也是不禁由衷的称赞了起来。
“只是不知公子今后意欲何方,北伐中原亦或是剑指江东?”
一句称赞过后,鲁肃这位‘老实人’也是单刀直入,直接打探起了刘禅这位大汉最年轻的州牧志向,想以此为孙刘联盟的稳固性做出一个评估。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当今汉室倾颓,小子只愿汉室再兴,霄汉永灿!”
对于鲁肃这开门见山的直白打探,刘禅又怎会不知道他的用意?
只不过,对方毕竟是江东的大都督,他总不能当着他的面,直接说出自己的第一个剑指目标就是江东吧?
所以,不想欺瞒这位‘老实人’半师的他,只能是用一个更为笼统与远大的目标来做答。
“公子之意,肃明白矣!”
沉默半晌之后,鲁肃这才一脸无奈与苦笑的摇了摇头。
刘禅的回答虽然有些笼统,但同样作为这个时代一流的谋主,鲁肃又岂会听不出对方的意思。
“大都督,其实贵我双方的联盟,关键之处不在于我方,而在于江东。贵方以一南郡之地换取我方与曹贼对峙本是公平之事,奈何孙将军犹不知足,仍是对荆州觊觎不断。先前更是借曹贼兵出汉中之际,背盟夺取荆州大半……”
看到对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刘禅也是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忌直言起来。
“家父虽为顾全大局,从而对贵方屡屡相让,然联盟之间有如夫妻,又岂是以一方的委屈求全能长久的?而今曹贼势大,贵我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方可共渡危局。若是在此时继续背刺盟友,只会给曹贼可乘之机。还望大都督多加劝导吴侯,眼光要放长远些,莫要局限在荆州这方寸之地!”
虽然自己定下的第一剑指目标便是江东,但因为熟知历史‘剧情’走向的原因,刘禅却是早已经提前制定好了‘背盟责任’规避计划。
因此,眼下他自然有资格与底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江东的背盟行为。
可以说,在制定扫平江东,从而横跨荆益扬交,形成南北对峙的规划上,刘禅就是在耍阳谋。
没办法,谁叫他有着‘穿越’这个最大的金手指作弊,清楚知道几年后的那个天赐良机呢?
“公子此言虽说不无道理,然荆州于江东的重要性,公子也是心知肚明吧?”
虽说对于刘禅的话也十分认同,而且更清楚孙刘联盟的重要性,但毕竟身为江东之臣。所以鲁肃这个大都督,自然也不能任刘禅自说自话不是?
“呵呵,大都督并非外人,小子也就不说那两家之话了。荆州虽然于江东同样重要非凡,甚至可说是立身之屏,然大都督以为,孙将军之志可在兴复大汉?”
面对鲁肃的辩解,刘禅不禁面带戏谑之色的向其望了过去。
虽说现在的大汉只剩了一个空壳子,曹刘孙三家都只是在为自己打天下,但这个大义毕竟还在不是?
更何况自家老爹一向是以汉室正统自居,打的便是兴复汉室的旗号,这是天然上的优势,别家无人能比。
“呃,这……孙将军身为汉臣,当然……当然也是为了兴复汉室……”
有些事向来是能做不能说的,面对刘禅那一脸戏谑的坏笑,身为‘汉臣’的鲁肃还能说啥?只能昧着良心把孙权也说成大汉忠臣呗,不然还想步袁术的后尘啊?
“大都督与孙将军虽然志在兴复汉室,然据小子这几年在江东所见,诸多江东文武,所在意的不过江东那一亩三分地,并无多少进取之心……与其让荆州这用武之地在吴侯手中闲置,何不让其在家父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末了,深知江东群臣对内自保尚能齐心,对外开拓却是兴趣不大的刘禅,更是冠冕堂皇的把这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升到了兴复大汉的高度上来。
不过,其实和鲁肃争论这荆州的归属,不过是他在话赶话的情况下,兴至所致而已,却是并未真正在意。
毕竟在他的规划中,就连江东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他又怎么可能会在意区区一个荆州的归属问题?
“哈哈,公子辩才无双,肃倒是有些无言以对了!不过不管是皇叔还是吴侯,皆是大汉之臣。一个荆州的归属,实在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到最后,面对刘禅这有些耍无赖的辩才,‘老实人’鲁肃也只能打了个哈哈搪塞过去。
“大都督说得不错,区区一个荆州而已……眼下共抗曹贼方为大事,其余之事,暂且留同存异,留同存异。哈哈哈哈……”
本来就只是一时兴之所致的刘禅,自然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儿下去,顺着对方的这个坡便就此下驴了。
……
“启禀公子,曹贼使者王粲求见,已等候多时!”
就在刘禅和鲁肃结束了荆州的归属争论不久,车马才刚到州牧府,一名侍从便小跑着迎了上来,带来了曹操使者前来的消息。
第20章
“王粲?就是那个驴叫爱好者?”
着人将鲁肃主仆安置到客房后,刘禅这才转头看向了前来报信的小厮。
对于这个王粲,刘禅在后世对其了解不多,只知道此人是‘建安七子’之一,兴趣爱好是驴叫。
而且就这,还是因为一次看某家讲坛时,听那位主讲的教授所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呵呵,少主所言不错,这王仲宣还真就喜好驴叫。不仅喜欢听,而且还喜欢学。听说其先前在荆州任职之时……”
听到刘禅的疑问,就连先前护卫刘禅出城迎接鲁肃的赵云,也是不复平日的稳重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等等,云叔你是说这王粲先前曾在荆州任职过?你跟我仔细说说这人……”
因为这王粲在演义中出现的次数实在太少,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么一号人物的刘禅,这才知道原来这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居然还在荆州出任过官职。
“王粲字仲宣,其曾祖王龚曾于顺帝时任太尉。祖父王畅于灵帝时也曾出任司空职,其父王
谦曾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从小文名远播,后于初平年间避难荆州……”
“前番曹贼南侵之时,这王粲等人极力劝说刘琮投降……后被曹贼赐爵关内侯,封丞相掾。曹贼晋爵魏公后,又被封为侍中之职。”
自从担任了刘禅这个‘天网’统领的副手之后,干一行爱一行的赵云,现在也渐渐的融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暗中做了不少功课的他,只略一思索,便将这王粲的家世生平为刘禅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原来又是一个卖主求荣的软骨文人,亏得还是累食汉39之家!”
弄清楚这王粲的家世生平之后,刘禅顿时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说起来,有着后世灵魂的他,对于曹操倒是并没有什么偏见,甚至还十分钦佩。
但对于像王粲这种卖主求荣之人,却是打心眼儿里瞧不起。
所以,即便对方是什么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豪,哪怕名气再在,在其眼中也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而已。
“那少主是见还是……”
看到刘禅这一脸鄙夷的神情,赵云也是不禁迟疑的望了过来。
“见还是要见的,毕竟远来是客嘛,呵呵!”
虽然不齿王粲的为人,但如他所说,远来是客嘛。更何况,对方怎么着也是来参加鹿门文会的‘肥羊’,赚钱的事儿嘛,不磕碜。
……
‘难怪古人说相由心生,看来这都是经验的总结啊!’
州牧府大堂上,看着眼前摆出一幅‘名士风范’的中年男子,刘禅瞬间觉得庞统那张有着朝天鼻的黑脸都变得可爱了起来。
没办法,如果说庞统的相貌是丑陋,但却是丑得‘正常’。而眼前这位建安七子之一的王大文豪,其身材孱弱瘦小不说,关键是那气质实在是……
特别是那因为瞌药导致的只手可数的稀疏眉毛,再配合上他那特有的‘名士风范’,其猥琐程度直接打破了自认不是以貌取人的刘禅心理底线。
当然,这也和他先入为主的为对方打上了‘断脊之犬’的标签有关。
不然,后世在网络上见惯了‘妖魔鬼怪’的他,怎么着也不会失态成这样。
“小子不知礼乎?”
就在刘禅还在为这位王大文豪的相貌暗自称‘奇’的时候,面对他那看啥珍稀动物的眼神,先前还摆出一幅‘名士风范’的王粲终于是忍不住了。
没办法,在这个普遍以貌取人的时代,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对自己的相貌毫不介怀的?更何况,还是像刘禅这毫不加掩饰的猛瞧。
所以即便身为文名远播的大文豪,王粲也是顾不得自己的名士风度了,开口质问起了刘禅来。
“呃,那个,先生相貌惊奇,小子一时倒是有些失神了,还望先生恕罪!”
虽说对王粲这种卖主求荣的家伙没什么好感,但毕竟远来是客。加之自己也确实做得有些失礼,所以即便心中不快,刘禅还是客气的向对方施礼赔罪起来。
“啧啧,刘备好歹也是曾得了魏公‘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赞的一方人物,没想到现在也行起了这私相收授之事。居然将朝廷公器交与你这黄口小儿,实在是可悲、可叹呐!”
让刘禅没想到的是,自己只不过因为先前的失礼而客气了一下而已,这王粲居然打蛇随棍上,真的教训起了自己来。
而且教训自己也就算了,对方居然还累及到了自己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刘禅怎么可能惯着他?
“先生还请自重,本公子先前虽有无礼之处,但先生身为一代文豪,竟是与吾这孩童一般见识,心胸是否太过狭隘了?”
抬头瞥了对方一眼,刘禅却是不禁一脸戏谑的开口笑道。
“且汝家主子曹公见吾父,尚且须称一声‘玄德公’,尔何德何能,敢直呼吾父之名?尔之礼又师从何人,学到了何处?”
不等王粲开口,收敛了笑容的刘禅,随即却是声音渐冷。随后更是连对方的称呼也从先前的‘先生’变成了‘汝’、‘尔’,就差直接呼其为狗腿子了!
“你……孺子大胆!”
从小到大,向来都是被人众星捧月的王大文豪,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被人当面大骂的待遇?
所以一时之间,这位激愤不已的王大文豪,却是直接被刘禅给骂得浑身颤抖不已。
“哈哈,承蒙先生夸奖,不过本公子自认比起先生来,这胆量实在是自愧不如!”
看到气得浑身发抖的王粲,刘禅却是忽然开口一笑,并且再次以‘先生’称呼起了对方。
“至少本公子可没有胆子如先生一样,敢做出违背祖宗意志之事!”
仗着年轻语快,不等对方反应过来,刘禅随即转手又给对方叩上了一顶背弃祖宗的大帽子来。
“黄口小儿,休得胡言!汝给吾说清楚了,吾何时有违祖宗意志?”
到了这个时候,王粲也顾不得什么名士风范了,抬手便戟指向了刘禅高声怒喝起来。
第21章
“大胆狂徒,休得无礼!”
就在王粲抬手指向刘禅之时,一旁的赵云当即不由得面色一冷,呛啷一声便拔出了腰间佩剑。
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争辩归争辩,你这指着人鼻子骂,那可就已经不是失礼不失礼的问题了。
所以,身为护卫的赵云怎么可能惯着他,当即也是拔剑了。
“哈哈,云叔不必动怒。吵架嘛,没点儿小动作配合如何过瘾?”
对于王粲的小动作,刘禅倒是并不介意。毕竟自古以来,谁吵架还没点儿小动作。
“本公子听闻先生之祖曾官至太尉、司空之职,不知是否为真?”
挥手让赵云收起了手中佩剑之后,刘禅这才故做疑惑的向王粲望了过去。
“吾之曾祖曾为大汉太尉,吾之祖父也曾官至司徒……”
听到刘禅提起自家的辉煌历史,王大文豪顿时不由得下巴一扬,一脸自傲的郎声答道。
没办法,他这家世虽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怎么着也算是妥妥的名门望族了不是。
所以,一向以出身名门为荣的王粲,自然不会想到,他这引以为豪的家世,此刻却是成了刘禅给他刨下的大坑。
“那就怪了,先生父祖皆为汉臣,那不知先生为何不仕,莫非先生不愿为国家出力?”
看着对方那一脸自豪的样子,刘禅却是不禁一脸坏笑的再次开口问道。
“小儿孤陋寡闻,吾为侍中之职,何言不曾为国家出力?”
听到刘禅话语中这这明显的‘漏洞’,王大文豪顿时不禁一脸鄙夷的望了过来。
“侍中?小子倒是知道先生曾为我大汉的丞相掾一职,这侍中……看来小子确实是孤陋寡闻了。只是先生乃闻名天下之大才,却只授得区区一掌管亵器的近侍之职,朝廷实在,实在是太屈才了吧……”
在王粲那一且自傲的表情中,刘禅却是忽然‘愤愤不平’的为其叫起屈来。
原来,侍中之职虽然自秦代起便已存在,但到了汉代,其职能却是从秦时的丞相府属官,变成了掌管皇帝赏赐乘舆服饰和亵器虎子等事的近臣‘加官’。
“孺子不学无术,此侍中非彼侍中……侍中不任杂务,乃是与散常骑侍同备顾问,拾遗补缺……”
见刘禅把自己这仅在九卿之下的堂堂大员,当成了掌管马桶的近侍,刚刚还一脸自傲的王粲顿时不禁涨红了老脸,恨恨的跟他解释起了这侍中的职责来。
“哦?本公子虽然年龄尚幼、读书不多,但也记得我大汉的侍中向来是负责掌管皇帝亵器之职……什么时候一区区掌管虎子之人也可参与国家大事了?”
故意省略了侍中还负责掌管乘舆服饰之责的刘禅,却是紧扣着其掌管‘亵器’的职责,一脸‘不解’的望向了王粲。
“当然了,先生之才自然不止区区一个亵器……”
为了表明自己是出自‘好意’,刘禅还专门‘体贴’的向对方做出了‘解释’。
“孺子安敢欺吾!吾已说明,此侍中非彼侍中……”
眼见刘禅左一个亵器,右一个虎子,非要把这个捧‘马桶’的官儿安到自己头上,王大文豪再一次怒火冲天起来。
“吾这侍中之职,乃是专为魏公拾遗补缺之顾问,孺子何敢如此辱吾……”
盛怒之下,王大文豪直接搬出了自己的大老板,曹操曹孟德来。
“哦?原来如此!我说为何区区掌管亵器之人也可参与国家大事呢,原来此侍中并非我大汉朝廷之侍中啊!”
做了这么多铺垫,为的就是等他这句话的刘禅,直到这个时候才一脸‘恍然大悟’的悠然冷笑起来。
“不过如此一来,先前本公子的话那就更没错了,先生可真是违背了王家祖宗的意志呢!”
在逼着王粲说出了这侍中之职乃是为曹操这个魏公专属后,刘禅却是再次提起了先前指责他违背祖宗意志的事来。
“孺子,汝……”
“汝家累世汉臣,世食汉39,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然汝身负文名,不思报国也就罢了,何期卖主求荣,反助逆贼,同谋篡位?汝之行径,不是违背祖宗意志为何……”
不等对方的反驳之语出口,刘禅却是抢先出口,将早已准备好了多时的‘子弹’,向着对方猛烈喷射而出。
“尔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于本公子面前,以伪职为逆贼张目?无眉匹夫,苍髯老贼,尔他日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汝列祖列宗?有何面目见大汉二十四帝乎!”
到最后,火力全开的刘禅,却是抢了诸葛大神的‘戏份’,提前来了一出‘刘阿斗怒斥王仲宣’的戏码。
“黄口小儿,安敢如此辱我……噗!”
就在刘禅话音刚落之际,再次抬手戟指向刘禅的王大文豪,愤怒至极的怒吼还没怎么出口呢,一口嫣红的鲜血却是猛的喷射而出。
‘唉,盗版就是不如原版啊!不过这王粲也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大文豪,这脸皮倒是厚得可以啊,比他那个被诸葛大神骂死的本家强多了!’
见自己抢了诸葛大神的戏份,却没达到对方演出效果的刘禅,在感到有些遗憾的同时,也是对这孱弱瘦小的王大文豪佩服不已。
“来人,王先生车马劳顿,身体不适,快送先生去驿馆歇息,再好生延请名医诊治!”
既然达不到诸葛大神骂死王朗的效果,刘禅也不强求,随即便让人将不知道是真昏还是假厥的王大文豪送往城中驿馆。
“没想到闻名天下的王仲宣,竟然也有被人骂得口喷鲜血的时候,公子真是好一张利口啊,哈哈哈哈!”
就在刘禅着人将王大文豪抬出大堂之际,随着一道熟悉的大笑声传产来,只见先前被他安排进州牧府客舍的江东大都督鲁肃,此刻却是带着几名随从,抬着两口大木箱出现在了堂外,也不知已经来了多久了。
“哈哈,大都督想必是看差了。王先生乃是因为旅途劳累,加之身体虚弱所致,与小子可没什么关系。”
虽然之前骂人的时候是痛快了,但毕竟自己现在还正处于‘广积粮’的初始阶段,他可不想因此坏了名声,事断绝了以后士人来投之路。
“对了,大都督又不是外人,何须如此多礼?”
末了,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的刘禅,指着鲁肃带来的大木箱,却是趁机转移了话题。
第22章
“呵呵,公子误会了。此乃是孙夫人托在下所转交,非是肃之礼物……”
见刘禅不愿在王大文豪的事上多说,鲁肃也是客随主便,当即便挥手让几名随从放下了手中抬着的木箱。
“此乃是公子最为喜欢的橘子和一些点心吃食,皆为孙夫人亲自挑选、制作……”
打开一口木箱,鲁肃一边介绍,一边拿起两只如同小灯笼一般的红橘递向了刘禅。
“这是四季衣裳鞋袜各数套,亦是孙夫人自公子离去后,数月来亲手为公子所缝制!”
继橘子吃食后,鲁肃随即又打开了另一口装满衣物的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