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章

    与原剧情中刘备的自立为王不同,因为刘禅这个汉中王世子乃是天子随同刘备的汉中王一同册封,所以自然不用刘备再封一遍。

    因此,在朝拜环节之时,刘禅自然也立于刘备身侧一同接受群臣的朝拜。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便是权力的滋味儿么?难怪自古以来无数英雄人杰为之折腰!’

    看着坛下一众恭敬拜伏的文武,心中涌起一阵异样的刘禅顿时不由得暗中感慨不已。

    “众卿免礼、平身!”

    就在刘禅还在为这有些陌生的权力滋味儿感慨之时,耳边却是传来了老爹刘备那带着喜意却又不失威严的‘免礼’声。

    “谢大王!”

    如同自家‘老板’一样,在刘备这个新任汉中王的‘免礼’声中,一众文臣武将的叩谢声声中同样也是充满了喜意。只是不同于自家‘老板’,对于这份喜意他们却是可以毫不加以掩饰。

    “大王有令,许靖上前听封!”

    很快,随着一众文武朝拜完毕,没有任何拖延,在一众文武充满喜意的期待中,堪比后世建国‘大授衔’的大封群臣,也在刘备的示意下由充当礼官的安汉将军糜竺开始宣布了。

    “大王有令,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

    依汉制,诸侯国中地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傅’与‘相’,而许靖便是被刘备第一个任命为了‘汉中王傅’。

    当然了,比起‘正常情况’下手握诸侯国大权的‘傅’来说,许靖这个‘汉中王傅’,也就是个荣誉称号而已,并没什么真正的实权。

    毕竟刘备的这个汉中王,可不是以往汉廷的那些普通诸侯王可比。而且许靖能获封这个官职,靠的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功劳,而是其‘名士’的身份而已。

    “臣叩谢大王厚恩!”

    不过好在许靖对此也是相当有自知之明,所以倒也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高高兴兴的拜倒叩谢。

    “大王有令,命诸葛亮为中书省右侍郎、法正为门下省右侍郎、庞统为尚书省右仆射,刘巴为尚书省左仆射,四人俱行国相事!”

    任命了许靖这个王傅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轮到任命国相了。

    只不过,让一众文武中绝大多数人都疑惑不解的是,刘备却是并未直接任命国相,而是任命了诸葛亮与法正、庞统和刘巴四人为根本没听说过的什么‘侍郎’、‘仆射’官职来‘行’国相事。

    也就是说,比起许靖那个空有名头而没有实权的‘汉中王傅’来说,诸葛亮几人虽然拥有国相的实权,但却只是代理,而且还是几个人一起代理的那种。

    “大王有令,任命关羽为前将军、改任南阳太守,假节钺;张飞为右将军、任巴西太守,假节;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魏延为镇北将军,任武都太守;赵云为镇东将军,假节……”

    就在不少人还在为这从没听过的‘仆射’官职和‘群相’疑惑不解之时,继许靖、诸葛亮等文臣之后,武将的封赏也开始了。

    然而,如果说对于文官方面的封赏,众人还只是疑惑不解的话,那对于武将方面的封赏,却是多少有些让人‘心中不平’了。

    要知道,若论资历,赵云在刘备军中可是仅次于关张二人。论功劳,赵云更是有收复江夏、夺取庐江之功,并不比黄忠的阵斩夏侯渊差,甚至还要超出。

    但结果却偏偏是黄忠成了‘四方将军’之一的后将军,而赵云却是连个‘四征将军’都没捞着,只得了个‘四镇将军’之一的镇东将军,‘沦落’到了和魏延的镇北将军一个等级。

    而除了黄忠之外,武将方面最大的‘黑马’就属魏延这个出任武都太守的镇北将军了。

    要知道,武都可是汉中的西北屏障。论资历、战功远不及赵云的魏延能够驻守这里,其意义可是远远超过了他这个‘镇北将军’封号的。

    只不过不平归不平,随着糜竺将手中的封赏诏书重新收起,这文武方面的高层封赏算是告一段落。

    至于其余有功人员的封赏任命,自有诸葛亮等新鲜出炉的三省拟定,不可能全都在这封王大典上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表面上看许靖这个‘汉中王傅’是文官地位最高的,但事实上此时的汉中王国官员中,真正地位最高的,却是糜竺这个官职未动,但却被刘备亲封为‘位在百官之上’的‘安汉将军’。

    毕竟不止在刘备最为落魄之时,糜竺散尽了家财帮其东山再起,就连当初入主徐州和寻得新野这个‘龙兴之地’,那也都是糜竺的功劳。

    所以,即便糜竺的才能在整个汉中王国里只能算是中下游,但对于他的地位,却是没有任何人表示质疑与不满。

    ……

    “阿斗,按理说子龙功勋卓著,但今日为父却只封了子龙为镇东将军,你可知为何?”

    大典仪式与封赏结束后,看着与自己同车而行的刘禅,刘备自己却是忍不住先提起了这个话题。

    “父王之意儿臣自然明白,只不过云叔向来对这官职爵位并不如何看重,怕是要枉费父王一片心意了,嘿嘿!”

    好歹也是经历了无数影视剧权谋戏洗礼的,刘禅哪会不知道自家老爹这是要把赵云留给自己以后来封赏的心思。

    “吾儿虽聪慧过人,然毕竟年龄尚幼。如今为父与你二叔、三叔俱已是年过半百。而其余之人终归还是外人,唯有子龙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日为父与你二叔、三叔若是……”

    看着完全将自己心思猜透的刘禅,刘备却是并无半分猜忌,有的只是浓浓的父子亲情。

    “今日乃父亲晋位王爵的大喜之日,父亲……父亲何故说此不吉之言?”

    面对这浓浓的亲情,刘禅也是不由得鼻头一酸,刹那间便红了双眼,连称呼也从‘父王’换回了‘父亲’。

    “如今你已是我汉中王国之世子,何故做此小儿女之态?过两日你便回荆州去吧,为父还等着看吾儿如何替我大汉治理出一个‘榜样’之地呢!”

    看着刘禅那瞬间红了的双眼,已经解释完为何薄封赵云的刘备也是随即转移了话题。

    “父亲放心,三年,最多三年之后,儿子定给父亲一个不一样的荆州与扬州!”

    第144章

    “阿斗,若是……若是有可能,你还是亲往建业一趟,将你母亲接回吧!”

    汉水边上,就在刘禅正准备上船之际,刘备‘最终’还是想起了远在建业的孙尚香。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亲自前往建业迎接母亲。只是母亲愿不愿回来,儿子可就不敢保证了,哈哈!”

    看着一向刚毅的老爹那难得一见的‘害羞’表情,一脸坏笑的同时,刘禅却是随即伸出了手去。

    “作甚?”

    看到刘禅朝自己伸出的手掌,刘备顿时不禁有些懵逼。

    “我说老爹,你现在可是‘始乱终弃’的陈世美,总得给儿子一件你和母亲的定情信物啥的吧?不然你让儿子如何让母亲相信父亲的诚意?”

    看着一脸懵逼的钢铁直男老爹,心情大好的刘禅也是不由得开起了自家老子的玩笑来。

    要知道,与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或是糜夫人‘妾’的地位不同,孙尚香可是老爹名媒正取所取的‘妻’。

    虽然取吴氏乃是因为孙夫人的离去,也算事出有因,但在并未正式休妻的情况下,说是‘始乱终弃’也并不算是冤枉他了。

    而且自从来到这个时空顶替成了原本的阿斗后,他睁眼第一个见到的便是那个脸上带着浓浓关怀的孙夫人。

    加之在江东的几年人质生活,初来乍到的他全靠这位孙夫人照顾,所以于情于理,他也不愿她如同原剧情中那样,到最后落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更何况,是人皆有私心,相比于那个他从未谋过面的吴夫人,这汉中王妃的人选,他自然更倾向于这位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养母孙夫人了。

    因此,在听到老爹正式要他将其接回来后,刘禅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你小子讨打!为父与你母亲哪有什么定情信物?”

    虽然不知道陈世美是谁,但看着嘻皮笑脸的刘禅,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的刘备,‘恼羞成怒’之下顿时不由得面上一热。

    只不过否认归否认,最终刘备还是有些脸红的将腰间的佩剑解了下来,递向了刘禅。

    “君子剑?啧啧,这么说,母亲手中莫不是还有一柄淑女剑了?”

    接过老爹递过来的佩剑后,看着剑柄上那古拙的‘君子’二字,刘禅却是瞬间想起了某部武侠。

    只不过,比起里的俊男美女来,老爹这个现实版的‘男主角’在外形上那可就要差强人意多了。

    “此乃为父与你母亲成婚之时,你母所赠之佩剑。另一柄确实名为‘淑女’,由你母亲佩带……”

    就在刘禅还在拿自家老爹和‘神雕大侠’作对比之时,刘备却是有些感慨的跟他说起了这柄佩剑的来历。

    说起来,与演义中老爹和孙尚香婚后完美的琴瑟相和有些不同的是,现实生活里,因为年龄差距的原因,两人婚后倒是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

    特别是两人回到荆州后,因为彼时老爹实力不够的原因,先前荆州的一众文武,对于孙尚香这位‘强势’的江东‘公主’更是抱有不小的戒备心思。

    所以,在孙尚香带着刘禅被骗回江东后,刚刚拿下益州的老爹,为了安抚和拉拢益州上层之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诸葛亮等一众文武的劝说下,却是并没有过多犹豫便学起了陈世美,‘始乱终弃’的另娶了刘璋的寡嫂吴氏。

    但现在,随着自家实力的增强,江东势力的即将彻底瓦解,众人对于孙尚香的戒备自然也是冰消瓦解。

    另外,如今已广有荆益交扬四州在手的刘备,在刘禅即将于荆扬两州实行‘新政’的时候,对于益州的政策,自然也不能再如同以往一般以怀柔为主。

    否则,区别对待之下,届时整个‘集团’内部却是十分容易产生分裂,从而在现在荆、益两派上,再次形成新的派系与山头来。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刘禅现在可是汉中国名正言顺的世子。

    正所谓‘母以子贵’,孙尚香虽非刘禅生母,但在甘夫人去世后,之前刘禅却是一直由孙尚香在抚养,有着养育之恩。而大汉又是向来‘以孝治国’,所以刘备自然不愿在这上面给刘禅失分。

    因此,即便不考虑内部平衡的事情,只是出于对刘禅地位的巩因以及刘禅继位后外戚干政的防范,刘备自然也是要将孙尚香这个已经没有了外戚势力的夫人迎回的。

    所以,对于刘备的这个决定,除了益州派的官员之外,其余荆州派系对此也是相当支持。

    不然,此时的吴氏早就如同原剧情中一般被封为王妃了。哪会像现在一样,刘备封了所有的人,却就是唯独没封自己的后宫。

    “父亲放心,有了这君子剑,儿子一定将母亲替父亲哄回来。到时候父亲再给咱添几个弟弟妹妹,也续个‘故剑情深’之佳话,不让孝宣帝专美于前,哈哈哈哈!”

    将佩剑往怀里一抱,赶在刘备‘发飙’前,刘禅却是赶紧几步蹽到了船上。

    ……

    “叔至,阿斗的安全孤可是交予你了!”

    看着快步蹽上船头的刘禅,摇了摇头后,刘备却是随即又转过了头去,冲着一名三十许的精干中年武将郑重叮嘱了起来。

    “大王放心,臣定当誓死护卫世子殿下周全!”

    随着赵云的工作重心被刘禅从护卫转移到了统军上,担心其安全的刘备,这一次却是又将自己的另一个贴身护卫头子,白牦兵统领陈到也派到了刘禅身边,专门护卫他的安全。

    而且不仅仅单是陈到这个护卫头子,就连最为精悍的白毦兵,也是同样被他分了一半一同前往荆州。

    “云长性子虽傲,然有阿斗在,汉升此去亦无须担心……”

    叮嘱完陈到后,刘备随即又转头望向了面色有些忐忑与担忧的黄忠。

    原来,除了陈到这个‘护卫’之外,这一次随刘禅返回荆州的,还有黄忠这个刚刚被任命的后将军,以及一些中下级的益州派文武官员被调往了刘禅手下听用。

    只不过,那些益州派的官员倒是没什么,关键是黄忠这个刚刚晋升的后将军。

    要知道,在原剧情中,二爷就对黄忠这个‘老兵’与自己‘同列’而不服。这一次,因为有着赵云的功劳在那摆着作对比,可以想见,到时候二爷心中的不服只会更甚。

    而且不同于其它人即便不服也只能憋着不同,以二爷的性子和地位,到时候绝对不会选择把话憋肚子里。

    因此,同样对此心知肚明的黄忠,对这一次回荆州与二爷共事自然是难免有些忐忑的。

    “黄老将军放心,其实二叔之为人,倒也不是那么难以相处的,哈哈!”

    还没等黄忠对刘备的宽慰开口,深知刘备将黄忠派回荆州用意的刘禅也是大笑着宽慰起了他来。

    第145章

    “孙十万,本公子又回来了!”

    望着眼前不远处作为建业城屏障的石头城,意气风发的刘禅也是不由得一阵感慨。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初,时隔四年,刘禅再一次回到了曾经呆了三年的建业城。

    只是不同于数年前的阶下囚人质,这一次,他却是以汉中王世子的身份,统领着数万精锐大军而来。

    原来,不出庞统之前所料,就在刘禅于汉中参加老爹进爵称王大典之际,从宛城撤军的曹操,却是下达了让张辽、乐进突袭夺取濡须口的命令,让孙权也好好体验了一把被盟友背刺的滋味儿。

    只不过,虽然曹操这个盟友的突然翻脸让孙权有些措手不及,但好在江东水军之前在与荆州军的作战中损失不大。

    所以虽然打得十分艰难,但靠着水军的优势,最终还是被临危受命的甘宁率领江东水军死死的守住了濡须口,让张辽也感受了一把孙权在攻取合肥时的那种无奈心情。

    然而,江东水军虽强,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在六郡已经失去了四郡的情况下,以江东如今的实力,即便是挡住了张辽的进攻,但也已经是属于强弩之末了。

    因此,面对这种早在庞统预料中的情况,刚刚从汉中赶回的刘禅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下达了对江东发起最后进攻的命令。

    为此,他不但重新为先前的几路征伐江东的大军补足了兵力,他自己更是亲自带了三万大军,以黄忠、寇封这对汉中之战时的老搭挡为将,趁着江东水军分身乏术之机,沿水路直接孤军深入扑到了建业,准备给孙权来个擒贼先擒王的‘斩首战’!

    ……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好一个虎踞龙盘的形盛之地,真乃帝王之宅也,难怪孙权要将治所迁至此处!”

    就在刘禅还在为这故地重游而感慨之际,旁边第一次来此的庞统却是不禁为眼前钟山与石头城的地势感慨不已。

    “帝王之宅么?呵呵,那军师以为,如此虎踞龙盘之地,可能挡住我军?”

    听到庞统的感慨,想到‘后世’定都于此的那些个短命王朝,刘禅却是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倒不是说他相信什么楚王埋金跟始皇帝斩断地脉,坏了此地王气、龙气的风水之说,纯粹只是觉得定都于此,太容易让人偏安一隅了。

    另外,虽然从表面上看,因为长江和周围地势环境的原因,让建业看起来十分有利于防守,但在刘禅看来,这也仅仅只是理论上的依据而已。

    毕竟现在不仅作为长江中上游的荆州已经全部这刘禅所夺取,就连庐江、豫章所控制的长江段也都同样为荆州所夺。

    再加之江东水军已经全部为张辽所牵制在了濡须口,如此一来,长江天险却是直接便给废掉了,反而成了刘禅的进军通道。

    另外,建业周围的山体虽然众多,但大多却是既不连续又不够大,根本无法阻挡登陆后的荆州军从多个方向进攻。

    而钟山与石头城这对‘龙虎’虽然是制高点,但在这‘冷兵器’时代却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想要真正做到攻守兼备,除非孙权能在这个时候把火炮弄出来搬到山上去!

    “哈哈哈哈,世子说笑了!”

    ……

    “至尊,如今我军兵力不足,建业城又无墙可依,一旦荆州军突破石头城,后果将不堪设想。还请至尊速速退往它处,以图后计!”

    就在刘禅与庞统正‘讨论’着虎踞龙盘的石头城与钟山,能否挡住自己的三万大军时,建业城内的车骑将军府内,得知荆州大军已经突袭杀到石头城后,一众江东文武此刻顿时不由得惊惧不已,纷纷劝说起孙权撤退来。

    没办法,也不知道是太过自信还是为了‘节约’,此刻的建业城除了一道由简陋的竹篱笆充当的城墙外,却是连道夯土城墙都没有。

    所以,只要石头城被突破,面对刘禅这数万执行‘斩首任务’的荆州军,建业城却是根本就没有半分防守的手段与价值。

    至于石头城能不能挡住荆州军,呵呵,如今的江东可不比从前。兵力不足之下,石头城再险要又有何用?

    因此,如同刘禅对这虎踞龙盘的石头城与钟山的不屑一顾一般,一众江东文武对此也是丝毫没有半分信心。

    “退往它处?哈哈哈哈,如今孤还能退往何处?”

    瞥了一眼麾下这些惊惧不已的文武,白发从生、已经‘老’得完全不似而立之年的孙权,此刻却是‘破罐子破摔’般的往后一靠,扯开嗓子放声大笑起来。

    “至尊,吴郡乃孙氏兴起之地,不如先退往南徐……”

    听着孙权那毫无半分喜意、有的只是无尽悲凉的笑声,诸葛瑾这位在场众人里少数还能保持着一份冷静之心的人之一,此刻赶紧为其指出了吴郡这个孙氏的发家地。

    “呵呵,如今刘禅小儿都已经兵临建业,哪还有什么退路。况且孤未能守住父兄辛苦打拼下来之基业,又有何颜面再回吴郡见家乡父老?”

    没等诸葛瑾把话说完,孙权却是再次心灰意冷的摇了摇头。

    其实说起来,倒不是孙权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脆弱。毕竟一个能够在十八岁就继承父兄基业并将其稳定下来,在二十六岁就能面对曹操百万大军进逼而毫不胆怯的一方枭雄,正常情况下又哪会那么容易心防崩溃?

    只不过,这一次面对刘禅的有心算无备,从上到下根本就没有半分防备的江东崩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他根本就没有时间来重建自己的心理防线。

    尤其是刘禅这一出‘斩首’行动,更是直接给了他丹阳、吴郡此时也已经全部丢失了的错觉。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穷途末路’的他哪还提得起什么斗志?

    “至尊……”

    面对孙权这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的模样,一众江东文武此刻也是不由得彷徨了起来。

    “启禀至尊,荆州军……荆州军已突破石头城,叔郎将军也被寇封生擒,眼下荆州军已是兵至建业!”

    正所谓好的不灵坏的灵,就在孙权心灰意冷、江东文武彷徨之际,随着一名狼狈不已的小校到来,荆州军突破石头城、孙皎被擒的噩耗也是随即传了回来。

    第146章

    “呵呵,数年未见,舅父可还安好?”

    建业城,车骑将军府内,再次踏足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看着堂上头上白发比自己老爹都多,尽显‘老态’,但却仍是端坐主位,毫无起身之意的孙权,刘禅也不介意,呵呵一笑却是主动上前行了一礼。

    “哼,托汝之‘福’,孤好得很!”

    瞥了刘禅一眼,一声冷哼后,孙权却是并不愿在这个让自己从江东之主沦为阶下囚的‘外甥’面前低头。

    “哼,一介败军失土之主,汝有何颜面高居堂上?”

    面对孙权这毫无失败者自觉的‘倨傲’的态度,刘禅可以大度,不代表旁人也能不介意。

    这不,见孙权到了此时还不忘端着江东之主的架子,寇封、黄忠等人却是不干了。

    “呵呵,舅父并非外人,且此刻心绪不佳,诸位就不必苛求了!”

    没等孙权再次开口,刘禅却是再次大度的冲众将摆了摆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