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呵呵,法侍中过虑了!孤之意并非是要直接套用这告缗令,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开玩笑,虽然在后世刘禅没亲历过那场与这告缗令类似的‘大运动’,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作为一个穿越者,刘禅自然不可能不管好坏一并照抄这告缗令不是。
“武帝的告缗令之所以会造成民风败恶、诚信沦丧,那只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组织领导而已!”
看着仍是面带担忧之色的法正,刘禅却是满脸自信的再次给出了解决之法。
“系统的组织领导?呃,不知殿下所说……”
听到刘禅嘴里蹦出来的新名词,一时之间有些似懂非懂的法正,却是不由得更加懵圈了。
“简单的说,那便是告缗令只释放出了人性的贪欲洪流,却是并未提前做好引导的渠道,这才造成了民风败恶、诚信沦丧的局面。然孤却是要在释放出这股洪流前,提前筑好渠道,让他们按朝廷的意志与指挥前进!”
见法正仍是有些懵圈,信心十足的刘禅也是不厌其烦的再次启发引导起他来。
“引导渠道?殿下所指莫非……莫非是宣教司!”
很快,在刘禅的启发解释下,弄明白了其所说的‘系统性组织领导’之意的法正,很快便联想到了宣教司这个现成、完善且‘专业’对口的渠道来。
“哈哈,法侍中所言不错。孤所指的‘渠道’便是我大汉宣教司,不知法侍中以为如何?”
见法正终于弄明白了自已的意思,刘禅也是不禁得意大笑了起来。
“殿下英明!”
面对刘禅的‘算无遗策’,即便是法正,此刻也只能以一句‘恭维话’来表达自已的心情。
……
“下臣等参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相召,有何要事吩咐?”
仍是先前召开‘内朝’小会的宣室殿内,听到刘禅相召,匆匆赶来的耿纪等宣教司‘五节臣’,脸上顿时便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期翼不已的眼神来。
没办法,以他们对刘禅这位太子殿下的了解,一次性召见他们宣教司五位头头,那绝对是有重大的新任务要交待。
“呵呵,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孤打算让宣教司前往中原,配合大将军他们清退那些关东世家所侵占之百姓田地房屋,为那些被欺压的百姓申张正义……”
看着一脸期翼的几人,刘禅也不拐弯抹脚,随即便将这‘处置’关东世家的任务交给了宣教司。
“清退田地房屋、为百姓申张正义?殿下,臣等并未做过此事,万一误了殿下大事……”
很快,听完刘禅所交待下来的任务后,以为是要让宣教司这个‘清水衙门’去审冤断案的耿纪等人,此刻却是有些懵逼、担忧的向他望了过来。
要知道,宣教司之所以被视为‘清水衙门’,便是因为他们向来只是负责宣传教化之事,却是并没有具体的执法权和执法经验的。
现在刘禅却突然要他们去负责清退田地房屋、审冤断案,这一时之间他们自然没有把握的。
“呵呵,卿等放心,孤并非是让你们去审冤断案。卿等只需要让那些百姓敢于站出来揭发、检举即可……”
“总之一句话,宣教司所要做的便是做好组织引导之事,让这些百姓们有序的这些关东世家所做的恶事揭发出来即可,不能像昔日的告缗令一样没有秩序、乱哄哄的揭发检举……”
看着一脸懵逼的几人,知其所想的刘禅,随即便将宣教司所要负责的具体事务跟他们详细解释了起来。
“呃,多谢殿下指点,臣等明白了!”
听到刘禅这直白明了的‘舆论引导’解释,这么多年的宣传教化做下来,早已对此熟门熟路的耿纪等人,当即便明白了刘禅的意思。
“殿下,这组织百姓揭发检举之事倒是不难。只是连年战乱下来,这证据……”
末了,明白了刘禅意思之后,为首的耿纪却是再次带着此许不确定的眼神向刘禅望了过来。
“证据?呵呵,若是能够找到更好。若是没有的话,风闻言事也就够了!”
看到耿纪那带着询问、确认的眼神,毫不掩饰的一声冷笑之后,刘禅却是随即便给了他一个相当肯定的答复。
对于刘禅来说,这些世家大族都是寄生在大汉身上的毒瘤,给了他们一个罪名,就已经算是给他们面子了。至于证据什么的,有那么重要么?
正所谓矫枉须过正,对于这些毒瘤不下狠手怎么能行?而且机会难得,既然现在有这个不用缓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刘禅自然不可能放过。
至于会不会因此让这些世家大族就此团结起来,给大汉的重新统一增加难度,呵呵,以‘季汉’如今的实力,他怕么?
更何况,即便是因此而放慢了统一的进度,那也总好过以一开始便以妥协手段取得表面的统一。毕竟依靠豪强世族支持统一国家的后果,‘东汉’的例子可是就在那里摆着呢!
所以,在法正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提出了‘处置’关东世家的建议后,根本就不用考虑,只一瞬间刘禅便决定了给予其全力支持。
“不过,对于荆、益、交、扬诸州‘世族’,宣教司还是要做好宣传的。要让那些人知晓,朝廷惩处关东世族,乃是因其‘附逆’之故,与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让他们有兔死狐悲之感……”
末了,为了避免荆州交扬那些已经基本被掏空的空壳世族惶恐,刘禅倒是特意交待了耿纪几人几句。
毕竟这些‘空壳世族’已经对国家没有了威胁能力,自然不妨碍他‘施恩’以示仁厚不是。
“臣等谨遵殿下教令!”
听完刘禅的吩咐,已经完全弄明白了他意图的耿纪等人,随后也是带着为大汉清除毒瘤的激动心情接令而去。
至此,一场在‘季汉’统一前后持续了数年之久,对‘季汉’来说,其影响力足可与科举制、荫佃客制及功民制相提并论的‘大运动’,却是于这仍是战火纷飞的章武八年下半年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349章
“这小子,如今豫州已是基本全境收复,这还让某如何放缓进军速度?”
许昌城内,将手中刘禅刚刚从长安传来的放缓进军、等待宣教司到来的军令递给诸葛大大后,对此有些不解的同时,二爷却是有些为难了起来。
原来,随着许昌的收复以及那些颖川世家大族的倒戈投降,整个豫州,如今除了靠近虎牢关的长社县,以及被徐州和兖州夹在中间的鲁郡之外,其余郡县却是早就被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拿下了。
“呵呵,君侯不必为此烦恼。殿下此令主要乃是针对青、徐两州的进军速度,我等正好驻军休整等待后续粮草辎重便是。倒是不知殿下此时派宣教司来此是何用意……”
接过二爷弟来的军令看了看后,诸葛大大却是为刘禅这个时候派宣教司前来中原战场的事情有些不解起来。
原来,为防万一发生泄密之事,刘禅却是并未在送来的暂缓进军命令中说明‘处置’关东世族之事。
因此,对于刘禅这派宣教司前来的举动,即便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大大,一时之间也是有些弄不明白。
事实上,除了豫州这边,当收到刘禅这份最新的军令后,刚刚攻下彭城的刘封、陆逊,以及正准备从青州杀进徐州的邓艾,此刻也是不由得一脸懵逼。
只不过,懵逼归懵逼,这军令还是要遵守的。所以一时之间,整个中原战场北到青州,南至徐、兖一线,上一刻还气势汹汹的汉军,下一刻却是全都瞬间偃旗息鼓、就地待命起来。
……
“启禀大都督,汉军突然停止进攻,现已退出长社、撤回许昌……”
中牟,自许昌失守后便退守此处与虎牢关成犄角之势的司马懿,原本还正计划着趁汉军攻打长社之机出兵袭击汉军后方呢,没想到却是突然接到了汉军撤退的消息。
“撤了?长社城郭不险,且本督只留了万余兵力,关羽为何突然撤退?”
听到斥候的禀报,司马懿顿时不由得眉头一紧。
要知道,这长社虽小,但却是进攻虎牢关的必经之地。在他看来,二爷与诸葛大大,那是不可能就这么放弃此地的,除非他们放弃攻从虎牢关进军洛阳的打算。
因此,自许昌失守后,就一直在谋划着打个‘翻身仗’提振士气的司马懿,却是故意于这长社留了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的兵力。为的便是以此吸引汉军的注意力,以便自已有机会突袭汉军后方。
但现在,随着汉军的半途而废退回了许昌,却是直接让他的‘翻身仗’计划破产了。
“司马师听令,命你再率军一万入驻长社,抓紧时间整修城池、多修坞堡……”
片刻之后,想不明白汉军为何会突然放弃长社这一必经之地后,懒得再去想的司马懿,却是干脆派自已长子又领了一万兵力加强长社的防守。
没办法,既然诱敌不成,那便固守,反正汉军只要还想打洛阳,那就不可能不经此地飞过去不是?
……
“报!大司马,汉军已停止追击,现已全军退回汴水以南……”
就在司马懿还在为汉军的突然撤退而疑惑不解之时,下邳城内,原本在接到曹叡放弃中原、收缩兵力命令后正准备撤兵的曹洪,此刻也是同样接到了汉军退回汴水以南的消息。
“可曾探查清楚了,莫不又是汉军的诱敌之计?”
得知原本正前往下邳杀来的汉军突然就退回去了,已经在刘封、陆逊手中吃过多次亏的曹洪,第一反应就是汉军又在行诱敌之计。
要知道,徐州重镇彭城,就是因为其中了刘封与陆逊的诱敌之计才失守的。
“回大司马,小人们已经探查清楚,从腾县至朐县一带,整个汴水北岸皆无汉军踪影!”
听到曹洪这汉军诱敌之计的怀疑,几名斥候当即便十分肯定的摇了摇头。
“真撤了?这刘封与陆逊小儿到底又在玩什么花样……”
得知汉军真的退到了汴水以南,曹洪这下是彻底看不懂了。
“大司马,那如今我等到底还要不要退兵?”
就在曹洪还在为汉军的突兀退兵疑惑之时,孙礼等一众部将却是为这还要不要执行曹叡的退兵命令而迟疑了起来。
没办法,作为守土有责的军人,哪个愿意弃土而逃?更何况,先前汉军攻势凶猛打不过也就算了,现在汉军都停下了进攻、追击的脚步了,若是此刻还要逃跑,那也太丢脸了不是?
“传本将令,大军暂时就地驻守,待某请示陛下之后再做决定!”
面对眼下这看不懂的局势,略一思索后,同样不愿就这么放弃中原之地灰溜溜逃走的曹洪,也只能先行做出就地驻守的命令。
而与此同时,驻军兖、徐二州北边防守邓艾的曹爽、夏侯献,此刻也是同样在为邓艾的突然止步而疑惑不已。
一时之间,整个中原战场上,不管是士气高昂的汉军将士,还是士气不振的魏军,此刻却是全都集体懵逼了起来。
……
“卿等都看看,此乃仲达与大司马他们传回的军报。如今汉军突然偃旗息鼓、停止进攻……”
很快,就在汉军停止进攻步伐之后没几天,中原的最新战况便又再一次传回了洛阳城。
而与曹洪和一众此刻还在第一线的将士一样,面对汉军这有违常理的举动,原本正准备离开洛阳前往邺城坐镇河北之地的曹叡,此刻也是不禁有些为先前放弃中原以收缩兵力的决定动摇了起来。
没办法,这中原之地,可是曹操打了几十年才统一下来的。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曹叡又哪里能够真正做到那么‘洒脱’?
“陛下之心情下臣能理解,只是陛下以为,刘禅父子会满足于半壁中原否?”
看着有些反悔之意的曹叡,一声轻叹后,陈群也是不禁带着无奈的苦笑向他望了过来。
“呃,这……”
听到陈群的反问,曹叡顿时不由得哑火了。
是啊,那可是中原啊,华夏的精华之地!以‘季汉’如今的国力、兵势,刘备父子又岂会就此止步,满足于半壁中原?
“也罢,传令大司马他们先做好撤兵准备。若是察觉汉军有再次发起进攻的迹象,再即刻撤兵!”
一阵思量过后,最终曹叡还是坚持了先前放弃中原、收缩兵力的壮士断腕之策。
只不过,为了那万一的侥幸,他倒也没有下令在汉军停止进攻的情况下撤兵。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倒是让他大开了一次眼界,看到了一场让其羡慕不已的好戏!
第350章
“下官见过大将军、中书令!”
章武八年七月初,许昌城,就在汉军两方军士都在为这突然停止的战争而疑惑懵逼之时,耿纪所率领的宣教司‘工作队’也是经武关从南阳赶到了许昌。
至于更远的彭城、甚至被徐、兖两州隔开的青州,此刻韦晃、金袆等人所率领的另外两支‘工作队’还在路上呢。
“呵呵,军营之中无须多礼。倒是不知是何大事,居然让耿司长亲自赶了过来?”
原本还在为这让大军无故停下之事而有些不满的二爷,在见到宣教司来人居然是耿纪这个一把手亲自带队后,此刻也是不禁有些惊讶了起来。
要知道,虽然宣教司看起来只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其实却并不归属朝廷三省六部。而是与绣衣卫、武德司一样,乃是直属刘禅或者说皇室亲自掌控的部门。
再加上宣教司那向来有别于绣衣卫、武德司的良好口碑与名声,即便是傲气如二爷,此刻也是对其十分客气。
“回大将军,其实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今后一段时间,下官还要多多麻烦大将军与中书令……”
面对二爷的客气,一边恭谨回答的同时,耿纪也是赶紧取出了一道火漆密封的信筒递了过去。
“哈哈,原来如此!不过此等琐事,倒是只能麻烦军师你了!”
很快,看完刘禅那‘自成一家’的亲笔密令后,在将其递给诸葛大大的同时,二爷却是不禁有些‘幸灾乐祸’了起来。
“云长你这……”
几眼扫过二爷递过来的密令后,诸葛大大也是不禁有些无奈苦笑了起来。
没办法,不管是清查田地房屋,还是为百姓‘申冤’之事,这都属于内政事务。所以二爷这个大将军,自然是乐得当甩手掌柜,只管领军震慑就行了。
“不过太子殿下此举,万一引起关东世族……”
末了,不同于本就对世家大族看不惯的二爷,在见到刘禅这有些‘不顾轻重’的决定后,诸葛大大却是不禁有些担忧的皱了皱眉头。
“哈哈,军师放心!若是这些人敢闹事,哼!”
听到诸葛大大的担忧,刚刚还一脸‘幸灾乐祸’的二爷,此刻却是不由得一声冷哼。
……
“小人等来迟,让中书令久等了!”
许昌城昔日司马懿的大都督府内,看着亲自从堂内迎出来的诸葛大大,突然接到召令而来的陈佐等一众世家之人,心中不安之下,纷纷口称‘小人’趋步上前,向这位当年被世家之人称为‘村夫’的大汉丞相躬身行礼起来。其态度,那是放得有多低就多低。
没办法,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他们已是汉军砧板上的鱼肉,哪还敢再摆什么世家大族的谱。
“呵呵,诸位不必多礼!亮给诸位介绍一下,此乃我大汉宣教司耿司长,诸位之中想必有人应该不会陌生吧……”
拱手冲众人回了一礼后,还没等众人开口,诸葛大大却是侧过身来为其介绍起身后的耿纪来。
“原来是耿少府当面,失礼失礼!”
听到诸葛大大的介绍,众人这才注意到,原来跟随诸葛大大迎出来的却是当年发起‘许都叛乱’的当事人之一,耿纪!
“哼,少府不过是当年曹贼借太上皇之口所封,老夫如今乃是大汉宣教司司长!”
看着堂下这些谦恭不已的世家之人,一声冷哼之后,耿纪却是语气生硬的当面纠正起了这些人的错误称呼来。
没办法,爱可以爱屋及乌,这恨也是可以牵连的。与马超相似,全家老小都死在了曹操集团手上的耿纪,又怎么可能对这些曹魏集团核心人物的家人有好感,没直接招呼人把他们砍了就算是好的了。
“呃,小人们一时失言,还望耿司长见谅……”
因为这次突兀的召见,本就心怀不安的众人,在看到耿纪那连酷暑都化不开的冰冷表情后,尴尬不已的同时,众人却是不由得更加惶恐了起来。
“耿老,屋外天气炎热,不如咱们还是进屋再谈如何?”
就在一众世家之人还在为耿纪的态度尴尬、惶恐之时,好在诸葛大大却是适时开口为他们解了下围。
“呵呵,中书令客气了,那就都进屋再说吧!”
虽然因为曹操的原因对这些世家代表没什么好感,但诸葛大大这位大汉丞相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所以,在瞥了一眼堂下的这世家代表一眼后,耿纪也是随即牵上诸葛大大的手往堂内走去。
……
“大汉太子令:关东世家累食汉39,然却不思报国,反附逆曹贼篡我大汉江山,其罪当在不赦!然上天有好生之德,着即剥夺其过往一切爵位、官职,降为庶民白身,并按大汉荫佃之制授予田地房屋。凡有超出其庶民应授之田地、房屋、奴婢,一律收归朝廷……”
就在陈佐等一众世家代表刚刚踏入大堂之时,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耿纪这位大汉宣教司司长,却是已经拿出一道太子教令宣读了起来。
“什么,按庶民之身授田?”
“那我等之田地、房屋及奴仆岂不是全都……”
面对刘禅这份相当于‘明抢’的太子教令,还没等耿纪宣读完毕,先前还惶恐不安的一众世家代表,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这会儿却是连身为‘鱼肉’的觉悟也都忘记了,纷纷开口抗议了起来。
要知道,就他们所了解,荆益交扬几州的世家大族,即便没有在‘季汉’朝中任职,但也都是按前汉的官职爵位来划定授田数目的。
但现在,到了他们这里却是直接贬为了庶民白身,这差别之大,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不说授田和房屋数量上的巨大差别,单是奴婢一项,在如今的‘季汉’,没有功爵的庶民百姓,那可是没资格蓄养奴婢的。若是不想亲自劳作,那便只能花钱雇佣自由民或是官府的官奴。
所以,面对这明显被区别针对的政策,这些人哪里还坐得住?
“大胆,尔等附逆曹贼篡我大汉江山乃是谋反大罪。殿下仁厚,赦了尔等死罪,尔等不知感恩也就罢了,竟还敢得寸进尺,莫非真以为太子殿下仁厚可欺?”
见这些世家之人还敢抗议,宣读完手中太子教令后,手中教令一收,耿纪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杀意便扫了过来。
“呃,小人……小人等……”
看到耿纪那眼中那仿佛化为了实质的般的冰冷目光,一众世家代表也是瞬间醒悟了过来,这特喵的如今可不是从前啊!
“诸位,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当敢做敢为。既然犯下了过错,那自然是承担相应的后果。太子殿下仁厚,并未剥夺尔等为朝廷效力之途。若是不甘平凡庸碌一生,今后不管是从军亦或是参加科考,亦可再换门庭……”
这在这些世家代表还在为刚才的‘莽撞’而后怕之时,之前一直未开口的诸葛大大,此刻却是带着和善的微笑唱起了红脸儿来。
“如今尔等要做的,便是回去做好各家人口及田地、房屋、奴婢数量的统计,而后报到吾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