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126章香觉寺祈福
——
四皇子被很顺利的请去了端府,端梦梦十分高兴,提了一整夜的心才算是彻底落了下来。
萧渊在花厅和端老夫人单独说话,她闻讯赶来,捧着手炉等在院子里。
“这下姑娘不用担心了,四皇子一听姑娘有请,立即就来了,心里定是有姑娘的。”丫鬟讨好的说着端梦梦想听的话。
她睨了丫鬟一眼,装作斥责的说,“莫胡说,让他听见了不好。”
双眼却是凝视着花厅的门,脸上都是期待的神情。
只要人来了就好,等会儿去香觉寺的路上,她再挑时机问他下聘之日就是了。
想着,花厅的门从里面打开了,首先走出来的是端老夫人,她一眼瞧见端梦梦,淡扫了她一下,就立即回头和落后一步出来的萧渊说话。
端梦梦笑容满面的小脸凝滞了一下,明显察觉出祖母似乎脸色不太好,对她也不如昨日热情了。
可看着她和萧渊说话时的恭敬模样,端梦梦又觉得许是自已想多了。
她就要是皇子妃了,祖母定是捧着她哄着她的。
端老夫人没有唤她,她却是自已走了过去,温柔婉约的对着萧渊行了个礼,“四皇子。”
她不知二人在花厅里都说了什么,但想来应是自已的婚事。她抬头偷觑了萧渊一眼,触及他没什么变化的冷峻面容,又急忙羞涩的垂下。
萧渊没什么表情,端老夫人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神情浮上几抹复杂。
端梦梦见老夫人不提祈福一事,只能自已主动开口,“祖母,时辰不早了,孙女还要去香觉寺给祖父诵经祈福呢。”
说完又看向萧渊,“四皇子和祖父恩义深厚,可愿同我一起,给祖父上柱香。”
萧渊没有接话,而是转眸看向了垂着头沉默的端老夫人。
“我觉得甚好,老夫人以为呢?”
端老夫人抬头,眸中复杂挣扎一闪而过,她望着萧渊冷沉的面容,心中重重叹了口气,“那就有劳四皇子了。”
萧渊唇角几不可见的微扬,“不麻烦,端老爷子是我恩师,理当如此。”
端梦梦眸中都是喜悦,丝毫没有注意到端老夫人牵强的笑容。
“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马车,还有一应要用的物什。”她看向萧渊,催促的意思明显。
端老夫人抬手搭在了她的手臂上,“先不急,祖母还有一事交代你,你祖父一生为国为民,如今祖母听闻徐州水患严重,你给你祖父诵经祈福的同时,也要为徐州的百姓求上一求,我端府没有出色男儿可以帮得上忙,便也尽一尽心意。”
闻言,端梦梦眼眸转了转,掠过一旁神情冷淡的萧渊。
立即应下了,“祖母放心,孙女身为大梁子民,为百姓祈福,自是当仁不让。”
那句身为大梁子民,其实她是想说身为皇室皇妃,只是如今当着萧渊面,她没好意思说出来。
但对她即将成为四皇妃的名声却是极好的。
端老夫人眼皮子抬了抬,望着她喜笑颜开的脸时颇有几分冷淡,“嗯,你知晓就好。”
说完就亲自将二人送出了院子。
“四皇子。”她眸光盯着萧渊,有几分挣扎。
“端老夫人放心,便是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我亦会说话算数。”萧渊淡声说。
“好,好。”端老夫人点点头,神情却是十分落寞。
她重重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回了院子。
当真是可惜,白高兴了。
端夫人已经在给端梦梦准备嫁妆了,听了消息也急匆匆的赶到了老夫人的院子。
“人走了?”
端老夫人微微点头。
端夫人立即笑开,“四皇子一早就来府上陪梦儿,可见昨日我们都是白担心了。”
也是,她的女儿才貌双全,可是京城第一才女,哪个男子会不喜欢呢。
端老夫人本就心烦,这会儿听了这话更是难受,不悦的瞪了端夫人一眼。
“好了,今儿我听四皇子说徐州水患严重,走时我还特意嘱咐了梦梦给徐州百姓祈福,也算尽了我端家绵薄之力。”
她看着端夫人,“你知晓该怎么做吧?”
端夫人只是怔了一下,就立即明白了,“母亲放心,儿媳这就去安排,一定让所有人都知晓咱们端家三姑娘心善,蕙质兰心的名声。”
还是母亲技高一筹,早早就为做四皇子妃博了个好名声。
端老夫人不想再看见端夫人洋洋得意的脸,挥手让她走。
她则闭上眼睛,哀叹着靠回了椅子里,
端夫人却显然没有了眼力劲,从袖子里掏出了大红单子递给老夫人,“母亲,这上面是我给梦儿备的嫁妆,您瞧一瞧。”
不等端老夫人开口,她继续说,“嫁去皇子府不比别处,嫁妆上自然要丰厚一些,我就从二丫头原定的嫁妆里抽出了一部分给梦儿添置了进去,也好办个风风光光的大婚之礼。”
端夫人满心欢喜,不料递出去的嫁妆单子却直接被端老夫人挥到了地上。
她愣了愣,抬头看着老夫人,“母亲。”
端老夫人看着那大红的嫁妆单子,努力压抑住堵在心口的气,“婚礼还早着呢,准备那么早干什么。”
“……”端夫人呆呆的,很是委屈,“可…不是母亲您让早早备下吗?”
端老夫人更是一哽,沉声说,“让她们都停了,一个个的,急慌慌的是怕嫁不出去吗。”
端夫人不知老夫人怎么了,但知晓她这会儿心情不好,立即捡起嫁妆单子去办正事了。
马车上,端梦梦几次三番看向马车对面坐着的萧渊,小脸红扑扑的。
“给徐州百姓祈福一事,是四皇子告诉我祖母的吧?”
萧渊正捧着茶盏出神,闻言头都不抬,淡淡应了一声。
端梦梦却是高兴的不得了,“谢谢你。”
谢谢他如此为她着想,还不曾成婚,就替她名声铺路。
本来对他还要娶沈安安一事极为不满,这会儿却是顺畅多了,只要他心里爱她重她,一个侧妃,正如母亲所说,随便怎么都能打发了去。
这会儿,她也丝毫不提沈安安的事儿,一双水眸满含情意的注视着萧渊。
萧渊几不可见的蹙了蹙眉,触及她柔情似水的脸,掩住眼帘,移开了视线。
一路上,端梦梦努力找些话题,可萧渊基本都不会搭话,她心里不怎么舒服,局促的揪着衣袖。
马车终于停下了,还没稳住,萧渊就立即下了马车,动作爽利干脆,看的端梦梦一怔。
本以为他会搀扶她下马车,不料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任何动静,她只能自已钻出车厢,在丫鬟的搀扶下下车。
却瞧见萧渊在不远处站着,看样子是手下有要事禀报。
他神情冷冽,却在庆安说话时,频频露出淡笑,神情古怪的很。
她便也走了过去。
庆安的话却戛然而止,给她行了个礼就不再开口了。
萧渊面容也肉眼可见的再次恢复冷然。
“你们方才在说什么?”她咬着唇,装作好奇的模样,想着自已已经要是皇子妃了,问一问也没什么。
可萧渊竟是淡淡转过身,一言不发的往山上走去。庆安有丝尴尬,冲她微微点头,也急忙跟上。
“……”
只剩端梦梦一人留在原地,脸色青白交错。
第127章流言
“姑娘,四皇子已经走远了。”
丫鬟低声提醒,端梦梦这才反应过来,提起裙摆追了上去,她一个女子,步子怎么可能跟的上一个常年习武的成年男子。
等追上去时,也已经到了山顶。
萧渊头也不回的掠过大殿往寺庙后院走去。
端梦梦愣了愣,想问他是要去哪,可清净之地,又不好大声喧哗。
好在庆安留了下来,走过来对她说道,“主子有要事,要先去见闻音大师,端三姑娘按照原先说定的去大殿诵经祈福就好。”
说完也不顾端梦梦难看的脸色,匆忙跟上萧渊离去的脚步。
竹林还在,只是这个时节早已是光秃秃的了,上面覆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这会儿见着太阳,都化为了水珠,往下滴落。
闻音正坐在禅房中诵经,瞧见萧渊,那张向来没什么表情变化的脸竟涌上了无奈的惆怅。
“施主。”
“人我带来了。”萧渊淡声说。
闻音坐在蒲团上,显然不乐意动,“出家人不打诳语。”
萧渊却只是冷扫了他一眼,走过去从他奉着观音神像桌案的后面拿出了一个牌位。
那牌位上没有写名字。
闻音脸立即变了色,站了起来,“四皇子,那是老纳旧友的牌位。”
萧渊把牌位上沾染上的一星点灰尘擦去,重新放了回去,“大师不唤我施主了。”
他回身看着闻音,负手而立,“留着旧友的牌位,看来大师也并不是四大皆空啊。”
闻音深深凝视了萧渊片刻,最终重重叹了口气,“阿弥陀佛,老纳随你去就是。”
——
半日时间不到,整个京城都知晓四皇子和准四皇子妃携手去了香觉寺给端老爷子和徐州百姓祈福诵经。
一时间,对端梦梦人美心善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自然,这种说辞只传扬于百姓之中,官宦府邸听了这话,心里就是另外的思量了,无一不觉得端家心思玲珑,还没嫁进皇家,就开始装腔作势,笼络人心了。
其中最不屑的当属二皇子妃,周氏了,那个得宠的贱人一死,她近些日子快活的很。
吏部尚书府的宴会上,听闻了此事的周氏,对端家如此行径十分厌恶。
自然,去参宴的端莹莹就少不得受委屈挤兑了。
她本是在和吏部尚书家的姑娘,公子说话,相处的也算融洽,却被周氏一通冷嘲热讽给毁了,给尽了难堪。
最后狼狈,绝望的离开了吏部尚书府。
她知晓,这门亲事算是彻底毁了。
她哭了一路,对端梦梦的恨意到达了顶峰。
凭什么她做了皇子妃,还要连累她,没了尚书府这门婚事,她难不成当真去徐州做填房?
何况如今这会儿徐州水患,自身都难保!!
当然,此事在宴会结束后也不过成为了一桩笑谈。
次日,墨香给沈安安梳洗更衣时,只当笑话讲给沈安安听。
“你是说,端梦梦去寺庙给徐州诵经祈福的事情,是端家散发出去的?”
墨香点了点头,小嘴撇着,“官宦家的姑娘都说她虚伪做作。”
沈安安手中捏着簪子,出了好一会儿神,直到墨香唤她才堪堪回神。
“姑娘,您怎么了?”
“没事。”沈安安微微摇头。
她只是觉得,此事好像如有神助一般,也太顺利好运了些。
端梦梦也知晓了徐州水患,还主动祈福诵经,且传扬了出去?
她甚至有那么一刻怀疑,是不是有人已经知晓她的算计。
当真是巧合的不可思议。
“端三姑娘倒是在百姓中得了个好名声,可怜了端二姑娘被白白连累,宴会上被二皇子妃为难,丢尽了脸面。”
说是可怜,墨香脸上却都是幸灾乐祸。
端梦梦讨厌,端莹莹也不招人喜欢。
沈安安敷衍的勾勾唇角,就没再说话。
等梳洗结束,墨染急匆匆推门进屋,又立即反手关上,那神情仿佛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怎么了?”沈安安问。
墨染走到妆台前蹲下身子,声音急切忧心,“姑娘,出事了。”
“昨日端三姑娘去了趟香觉寺诵经祈福,今日竟又有了新的流言,说……说……”
“说什么?”沈安安不以为意。
墨染垂下头,咬着唇说,“说她心怀天下,乃是大梁的福星,甚至还有人编了歌谣,什么……院有梧桐,引凤来栖,命之所向,福佑大梁。”
沈安安眸光闪动,笑了笑没有说话。
墨香惊道,“端家也太不要脸了吧,只是去诵个经祈个福而已,难不成还能解了徐州水患,让老天爷不下雨不成,竟就敢说什么梧桐凤凰,天命之女。”
墨染深以为然的点头,“如今外面对端三姑娘的赞叹此起彼伏,显然是真把她给当福星了。”
沈安安不说话,静静听着两个丫鬟的议论。
在屋中待了大半日,沈长赫突然来寻她,沈安安微怔了一下,似轻叹一声。
让人将他引去了前庭,她整理了下妆容衣裙,便也过去了。
沈长赫正坐在厅中喝茶,瞧见她来也并没有说话,垂头盯着茶盏,不知在想些什么。
气氛有几分凝滞。
沈安安在他身旁坐下,跟着沉默,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好半晌,沈长赫才突然说。
“外面的传言,你可听说了?”
“嗯,听两个丫鬟说了几句。”
沈长赫侧头盯着她面容,深沉的眸子里蕴藏着风波。
“安安,你若有什么事,可以告诉大哥,大哥可以帮你。”
沈安安抬头,清凌的杏眸无辜漂亮,“没有什么要大哥帮忙的,民间传言而已,我只当笑话听听。”
“我说的不是这个。”沈长赫吐出一口浊气,问她,“此事,你事先知道吗?”
沈安安秀眉微挑,模棱两可的笑笑,不说话,沈长赫立即就明白了。
“安安,你太冒险了,皇上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更不会因为一些传言就改变主意,尤其这个节骨眼上,他只会心生怀疑,若是查下去,难保她能不能全身而退。
“大哥放心,我既敢做,就有了万全之策,何况除了那几句歌谣之外,其他都跟我没有半分关系,也不惧皇帝查。”
她是知晓端梦梦和萧渊去了香觉寺,才会借由此事做文章,可端梦梦给徐州百姓祈福,端家大肆宣扬,都在她意料之外。
但不可否认,对她的计划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