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章

    文老太爷也是这个意思,怕顾茵年轻经不住事儿,他特地让人来知会了一声“一动不如一静”。

    虽换了朝廷,但老太爷也是三朝元老,于这种事上的见识不知道比普通人高明多少倍,自然应该听他的。

    食为天歇业,顾茵带着所有员工退守自家大宅。周掌柜和徐厨子等人住在前院,女眷则住在后院。日常再排一个更表,轮流看更。

    虽然事发突然,但好在开食肆的,日常就会囤粮囤菜囤柴火,并不比一般的大户人家差,更有文老太爷让文沛丰送来了几十袋米面,家里的吃喝嚼用暂时没有问题。

    最不适应的大概也只有顾野,从没有脚的小鸟成了断了翅膀的鸟。

    但这时候他要跑出去,他娘得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以虽然不情愿,他也只能乖乖待在家里。

    好在顾茵做出了扑克牌——就是把纸裁成一样的小块,写上扑克牌的符号,没有图画的。但扑克牌的玩法多,斗地主、炸金花、打千分……各种玩法老少咸宜,很快就把他迷住了。

    顾野玩的最好的就是炸金花,跟开了读心术外挂似的,一偷一个准,经常一副烂牌赢到最后。

    自己人玩当然也不赌钱,就是赢的人可以和输最多的人提一个要求。

    很不巧,输最多的几乎每次都是顾茵,每次他想偷都会被其他人抓出来,若是赌银钱,那她那百十两银子都不够输的。

    顾野也不会和他娘提过分的要求,赢一次就要吃一道点心。现下肯定是没条件做精致的点心的,就先欠着,等到这场风波过去了,再补给他。

    如是过了一个月,顾宅的存粮吃过了一半,寒山镇一直安安静静的。

    正当众人都以为所谓废帝蛰伏在附近不过是个谣言的时候,一队人马破开了和顾宅一街之隔的文家大宅。

    “文大人,救朕!”昔日身居龙椅高位、眼高于顶的倨傲少年,涕泗横流地跪到了文老太爷面前。

    第58章

    文老太爷伸手将少年扶起,

    悲怆道:“圣上不可如此!”

    隆庆帝面带愧色,“朕如今称得上是文大人一句‘圣上’呢?”

    文老太爷伸手拭泪,“圣上深夜到访,

    是想让老臣做什么呢?”

    隆庆帝道:“自然是想让文大人帮朕击退叛军,

    复国!”

    “臣一届老朽,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

    “文大人莫要自轻自贱,

    您可是一代圣贤!有您在,天下文士归心,

    那叛贼就是坐上了帝位,

    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史官、文臣、书生的笔都将为朕所用,

    必须让天下知道那贼子的真面目。”

    文老大人面上一派动容之色,

    情绪激动之下忽然身形摇摇欲坠,晕了过去。

    隆庆帝立刻让人扶住,

    又唤人去寻了文大老爷过来。

    文大老爷先给他行礼,又哭道:“家父年事已高,自打弄丢了官身,

    心中郁结难舒,身子每况愈下,

    如今顿顿都离不开汤药……”

    “怪朕啊。”隆庆帝自责地把文大老爷扶起,

    让他取药来,

    服侍文老太爷服下。

    汤药味重,

    隆庆帝嫌恶地皱了皱眉,

    道:“小文大人先服侍老大人,

    朕等老大人好了再来。”

    等到隆庆帝带着太监离开,

    屋里的文老太爷也睁开了眼。

    他面上再没有动容之色,只剩满脸寒霜。

    他确实是立志要做忠臣,但不是做愚忠之臣,

    小皇帝荒唐的那些年,他殚精竭虑地又是劝谏,又是帮朝堂压制阉党,最后落到什么结果?三朝元老,两朝帝师,最后居然被罢官还乡。他这把年纪了,但凡没过去心里那关,现在多半是已经埋入黄土了。

    且小皇帝若是来求人,则该摆出礼贤下士的态度,而不是在深夜破门。

    他是看着小皇帝长大的,小皇帝跪他,那眼中稍纵即逝的屈辱愤恨却是逃不过他的眼。即便是此番他能帮他复国,怕是来日第一个清算的,便是他这以下犯上、敢让君主下跪的“逆臣”。

    何况文老太爷自问还真没那个本事。

    民心如水,覆水难收。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义王所开创的新朝就是民心所向。已失的民心,凭他一己之力收回,真的是宛若天方夜谭。

    文大老爷虽想的没老太爷多,但也明白了老父亲的意思,他出声询问道:“父亲,咱们下一步该如何?”

    文老太爷问外头的情况如何了,文大老爷接着道:“禁卫军接管了整个镇子。”

    老太爷叹息一声,从床头暗格里摸索出一个药瓶。

    瓶中是老太爷还在京城的时候,寻摸来的假死药。但这种药物极其伤身,他这个年纪服下,可能假死就成了真死。万不得已,也只能走这一步。

    父子俩面沉如水,相顾无言。

    隆庆帝这边,离开文老太爷的书房后,到了无人之处,他深呼吸几下,咬牙切齿道:“这没用的老东西!”

    大太监听到后立刻劝道:“圣上慎言啊!”

    如今他们成了丧家之犬,除了文老太爷这种三朝老臣,可再没有旁的人可以相信了。

    “朕知了,”隆庆帝烦躁地捏了捏鼻子,“让人准备饭食,朕饿了。”

    他们出行匆忙,除了隆庆帝贴身伺候的宫人和几个御医,宫里其他人一概没带。一路上风餐露宿,隆庆帝苦不堪言,又吃不下一般的饭食,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宫人得到吩咐后立刻去了文家厨房,让他们做些饭食出来。

    厨子们早在他们破门的时候就吓坏了,再听那太监尖声细气地说话,谁会猜不出这是宫里的人呢?

    他们手艺本就一般,是文二老爷图便宜请来的,又被那尚膳太监死死盯着,战战兢兢之下,那一般的手艺就越发不能入眼了。

    尚膳的太监尝味的时候都忍不住蹙了蹙眉,后头隆庆帝吃到那更是怒不可遏,拍着桌子道:“这是在折辱朕吗?”

    屋内的人跪了一圈,都劝着他息怒。

    隆庆帝又强行平复了怒气,让人传来文二老爷。

    文二老爷没比家里其他下人镇定多少,下跪的时候腿肚子都直打抖。

    太监询问饭食的事,文二老爷立刻求饶道:“圣上明鉴,家里困难,没得那么多银钱请大厨。厨子手艺粗鄙,不是故意要怠慢您呐!”

    隆庆帝还有求于文老太爷,也没再动怒,只让文二老爷这寒山镇本地人士,去请个手艺高超的厨子来。

    …………

    寒山镇上人口还不到一万,一万禁卫军入寒山镇,不过半日就把整个镇子掌控在了手下。

    顾宅里,顾茵和众人都面色凝重,街上的喧闹瞒不住人,尤其是前一夜一街之隔的文家大宅被破门。

    当时周掌柜和徐厨子就结伴出去看了。

    隔的远远的,两人看到好些个手执火把、身着统一服侍的士兵。

    于是再不敢瞧,立刻回了来。

    今天就传来整个镇子被废帝的禁卫军掌控的消息。

    王氏恨恨地小声嘀咕道:“这该死的……鱼肉百姓就算了,如今都让人从京城赶出来了,还来祸害咱们!”

    顾茵虽未言语,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作为一家之主,食为天的东家,顾茵也得出面安抚道:“大家别担心,那位既然来寻老太爷,想的便是请老太爷出山,帮他归拢民心的意思。我们是普通百姓,他们要是为难咱们,那还提什么民心呢?再没有希望的。”

    废帝现在就是过街老鼠,但凡他还存着一丝理智,就知道这时候该夹紧尾巴。

    果然,如顾茵所说,禁卫军虽然接管了寒山镇,却没有再做其他事。

    只是镇子路上再不见人,平时极为热闹的一个镇子,此时如同一座死城,静得让人心惊。

    这天顾宅大门被敲响,周掌柜和徐厨子立刻揣着菜刀去看。

    见门外只站着关捕头一人,两人才叹出一口长气。

    大门打开一条缝,关捕头闪身进入。

    顾茵他们也聚拢过来听他说话。

    关捕头言简意赅地道:“那位不满意文家的厨子,之前请了含香楼的过去。但似乎也是吃不惯,你们小心。”

    说完这话关捕头立刻离开了。

    几人听到这消息,都忧心忡忡。

    顾茵立刻去换了身王氏干活时穿的旧衣裙,再去灶底抹了把锅灰,均匀地摸在自己脸上,又拿剪子剪个厚厚的、参差不齐的狗啃锅盖刘海,盖住自己上半边眼睛。

    一番打扮,她成了黑脸厨娘,且因为王氏身量本就比她高,后来家境好了,她做活多吃得好,人也壮实了许多,衣衫就更大了。那半新不旧的衣裙穿在她身上格外宽松,衬得她身形越发娇小,甚至有些干瘪。要不是家里人都对她十分熟悉,她这么一打扮怕是街上遇到都要认不出。

    家里气氛沉重,她这一打岔,倒是让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笑完周掌柜又正色道:“东家放心,若真的来人,我去。”

    “我也去!”徐厨子也跟着开口道,“我这身板看着就是会做饭的人,我帮着周师父打下手。”

    顾茵弯了弯唇,有些发愁道:“怕是到时候不是咱们能做主的。”

    怕什么来什么,这天下午,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带着侍卫拍响了顾宅的门。

    顾茵等人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打开了门。

    那太监尖声细气地道:“你们就是食为天的厨子?速速跟咱家来。”

    周掌柜早就做好心里准备,当即就站出门去。

    隆庆帝打出娘胎就是养尊处优,周居劳顿后又一直没吃到满意的饭食,消瘦了许多,人也蔫蔫的。

    如今在宫外,虽也带了御医,但到底没有那么多珍贵药材,真要是病了,那真的让人不敢设想。

    他们这些当无根之人,能过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指着的可都是他。

    大太监刘德全已经交代下来,今日务必再寻新的厨子去。

    来之前,那太监已经特地找人问过,这名叫食为天的食肆虽只开了不到一年,风评却出奇的好,尤其东家顾娘子,早先还在文家当过帮工,做出过以文老太爷为名号的美味粥汤。后头更是奇思妙想不断,每个季节都推出新品吃食。

    宫外的厨子,在他们看来自然不能和宫里的御厨相比。但若是像这顾娘子一般,能做出人从前不知道的吃食,那自然另当别论。

    “你就是那周厨子吧?算你一个,”那太监在众人面上环顾一圈,“还请顾娘子也随咱家来。”

    没办法,顾茵也只能出来。

    王氏急坏了,她刚想动,顾茵立刻递用眼神制止了她。

    “娘在家里好好看孩子,我没事的。”

    对方人多势众,真要在这个时候硬碰硬才是不理智。

    且那太监态度也称得上是和气,真要闹起来,也不过是从被请过去,变成被绑过去。

    两人随着那太监去了文家大宅。

    虽只一街之隔,但明显文家附近把守更加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但因为来的是熟悉的地方,文家又有老太爷坐阵,顾茵心下微定。

    两人进到宅子里,文二老爷正陪着一个统领模样的人说着家里宅子的布局,方便他们守卫。

    见到周厨子和顾茵,文二老爷先是一愣,但也很快反应过来,并不做吃惊模样,只是哼声道:“公公怎么请了个女人过来?这女人呐,最不顶事儿的。”

    那太监知道他身份,自然也得捧着他,拱手笑道:“您说的是,只是寒山镇地方委实不大,出名的也就这几个了。”

    “哼,这厨娘我是知道的,”文二老爷不屑道:“手艺一般,就是食客们看她年轻面嫩,又是女子,才格外赏脸。前头在我们家做工,就让人厌烦的很,让我给赶走了!”

    说完他往前一步,推搡了顾茵一下,“丑兮兮的东西,没得在这儿污人眼睛,还不快滚?”

    文二老爷身边的武将一把拉住文二老爷的手,“二老爷一届男儿,何苦为难个弱女子?”

    他语气虽然还算客气,但眼神里的不屑却是骗不了人的,就差直说不明白为什么老太爷会有个这样的儿子了。当然有这种想法也不止他一人,即便是去寻顾茵的那个小太监,脸上也有难以掩饰的轻慢之色。

    “哎哎,大人轻些!”文二老爷手被他捏痛,连忙陪笑,“我这不是怕这样粗鄙的人侍奉不好圣上,连累了诸位。”

    没得因为一个厨娘伤和气,那武将就对那太监道:“既如此,这厨娘就……”

    就这档口,小皇帝贴身的太监过来了,急道:“厨子呢?寻来了吗?圣上说胃不舒服,已经动怒了!”

    这下子再没人敢说什么,顾茵和周掌柜被太监带着一路进到后厨。

    这里原先的厨子已经被遣散出去,袁师傅缩在厨房一角,看到顾茵和周厨子过来,他先是起身相迎,随后又想到什么,眉头紧皱地站住了脚,只以口型告诉他们好好做。

    太监让顾茵和周掌柜立刻做吃食出来,每人只做一样,务必要快,也不许他们说话,还站在旁边盯着他们每一个步骤。

    条案上摆着各种食材,也有原先顾茵送给老太爷的皮蛋。

    她便做皮蛋瘦肉粥,周掌柜做狮子头。

    两人手脚麻利,很快就做好了吃食。

    那死盯了他们整个做饭过程的尚膳太监先用银针试毒,再亲自尝过,又等了一刻钟,确认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这才把他们做的东西分成两份。

    等他提着食盒走了,角落里的袁师傅才摸过来道:“要好好做,做的不好要挨打。”

    他是最早来的,亲眼看着文家原先的厨子被按在条凳上,各打了三十棍。

    那棍棒也是宫里的东西,虽看着没有衙门的板子可怕,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构造特殊,还没到三十棍就把那两个看着极为强健的厨子打的背后鲜血淋漓,人事不知,最后像两个破布口袋似的让人拖出府去了。

    就这,那掌管刑罚的太监还说这是圣上开恩,若在宫里,有厨子敢做出这种不尽心的饭食,那真是脑袋不保。

    顾茵和周掌柜齐齐吸了口气,还要问更多,但很快就有侍卫接替了那尚膳太监进来,让他们分得远远的,不许再说话。

    两份饭食,一份送到隆庆帝哪里,一份送给文老太爷。

    文老太爷还在装病,看到那皮蛋瘦肉粥就知道是顾茵过来了。

    他心焦不已,可惜现在自己的书房前也是重兵把守,一只苍蝇都飞不出。

    隆庆帝那边,他总算是多用了一些,且因为吃的是热热的粥汤,他隐隐作痛的肠胃舒服了很多。用完他餍足地叹了口气,道:“这粥口味醇厚香浓,也很特别,难怪有‘文老太爷粥’的名头。另外这狮子头,朕不喜欢浓油赤酱的。”

    太监应声,正要让人去把周掌柜捉起来,又听他接着道:“不过手艺确实也是难得的,军中将士辛苦了,这种口味重的肉食他们应当喜欢,让这厨子给他们做饭去吧。”

    太监又赞美一通圣上体恤下属,领命而去。

    随后周掌柜被人带走,顾茵得了一把金瓜子,虽然心急也不敢表露什么。

    就这样,顾茵就在文家待了下来。

    隆庆帝吃的精细,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好几餐,什么时候有兴致了,什么时候就要叫点心。

    顾茵有家不能回,就住在大厨房旁边的耳房里。

    而且因为她是给皇帝做饭食的,又是外来人,侍卫和太监都对她看的很紧,发现她和袁师傅早就认识,还把袁师傅分到另一个院子的小厨房去了。

    这种宛如坐牢的生活一天天过去,顾茵完全不知道外头的情况,又怕王氏他们担心自己,不觉就忧愁起来。

    这日小皇帝又说要吃新东西,让顾茵自己想,她就开始做燕皮馄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