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想想以后,没有安安天天在身边跳着脚的尖叫各种不可以!她突然对未来的日子就充满了期待。人有了方向和目标之后,生活就会过得非常充实。
为了能给书院的夫子留下个好印象,这段时间林宥安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都是扑在桌子前面疯狂啃书。
中间丢下了好几个月的功课,自从回到林家村之后,他才又重新捡起来接着学。
需要温故而知新。把落下的给补上,把还不懂的给提前学一学。这样子忙乱拼命追赶的状态,就不可能不辛苦。
好在以前他的课业就不错,蒙学早就已经学完了。字如今虽然写的还不成气候,但是一笔一画都是他爹手把手教出来的,自然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堪入目。
被安抚好了的楚迟和林婠婠,都很乖巧懂事的不给林宥安添乱。几个日升日落之后,就来到了小孩哥需要去报名的日子。
“娘,你在家里要听话。
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要问大伯娘,不要自已一个人跑到村子外面去玩,万一遇到骗子了怎么办?
还有不许再带婠婠去后山玩,你们就在咱们村子里玩,行不行?”
林宥安一字一句的确认,直到看见母亲和妹妹都点了头,他又再三的拜谢了大伯娘和大哥大嫂以及几位姐姐们。
这才依依不舍的跟在大伯和二哥的身后,坐上了从族长家借来的驴车,依依不舍的踏出了林家村。
直到那辆驴车彻底消失在前方的路口拐弯处,站在大门口的刘氏才扭头看向一边抱着小侄女的弟妹,轻声的劝慰道。
“弟妹,咱们回去吧。现在这早上的风也有一些凉了,当心把七丫头这小小的人儿给吹病了。”
生病?
我的小幼崽?!
想起前几天大嫂生病躺在床上的画面,听劝的楚迟抱着林婠婠小姑娘,风一般的娘俩迅速刮回了院子里去。
其他人也都笑着各自回房忙活。
难得这段时间镖局里没有啥活儿,被放了几天假回来陪媳妇儿孩子的林宥胜,非常有眼力劲儿的到柴房摸出砍柴刀,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
“娘,我看家里头好像没柴了,这就去山脚下砍点柴回来。”
第
72章
当闺女养
“嗯,去吧。搁外头当心着点儿,就在山脚下砍砍就行了,可千万别往深山老林里走。这秋天里头人都要贴秋膘,那山里的野兽们要是撞上你了,指定也不会跟你瞎客气。别干那种危险的事情。”
刘氏又坐在了上房门口,摸出已经绣了一半的虎头鞋面,一边插花描朵一边絮絮叨叨的叮嘱着儿子。
当娘的可不就是这样,明明知道也许自已絮叨的没啥用,可还是忍不住的要多交待上几句。
“哎,我知道了。”
林宥胜又给媳妇儿示意了一个放心的眼神,这才拎着砍刀和绳子扭身走出了门。
想想如今那山里的虎大王都是他们老林家的常客了,那他还能在山脚下遇到啥危险啊?
就那只叫虎花花的大虫,三天两头深更半夜的驮着猎物在他家后院挠门。前段时间刚走镖回来的时候,也没人记得要跟他说一下这个事儿。
黑灯瞎火摸出来起夜的功夫,猛然在院子里看到这么个大家伙窜出来,当时就给他吓的尿了裤子……
唉,那么丢脸的事儿实在是不想提。说多了都是尿,不是,都是泪!
大哥也出门之后,林芬儿带着两个妹妹,继续回房里写大字。每次二哥休假归来,临走的时候必定要给妹妹们留下一些课业。不想写也不行,下次回来他要检查的。
而目送完自家夫君出了门,张萱娘才收回了那甜甜蜜蜜的视线,抱着自已的大胖儿子,溜达到婆婆跟前坐下。
“娘,您这做的是大宝的鞋吗?我怎么瞅着鞋面儿整这么大啊?”
“不是。”
刘氏头都没抬的继续飞针走线。
“大宝的那双我已经做好了,昨天你二婶在屋里看见了,非说我偏心。我这不紧赶紧的给她也做一双吗?”
张萱娘默了,非常气闷的撇了撇嘴。
想起她刚生娃的那会儿,二婶看着自已时那一脸同情怜悯的样子,她就气的想咬牙。
我儿子哪丑了?
明明就白白胖胖讨喜的不得了!
如果她的胆子要是能再大上一点就好了,高低得呲嘚上两句。
你女儿倒是整的挺好看,还不都是我们打扮出来的吗?要是靠你自已的话,小七非得穿的破衣喽嗖不可!
可惜她不敢。
所以只能愤怒的在心里狠狠的。
愤怒了一下。
还是那句老话,当娘的都那样。刺猬夸它儿子光,黄鼠狼夸它儿子香。哪怕自家崽子瘦弱干巴的跟个鸡崽儿似的,也不能允许别人夸隔壁圈里的凤凰比自家的鸡崽儿好看。
拉踩这种事情,搁谁她能受得了啊?
在心里逼逼叨叨的张萱娘一阵猛烈吐槽之后,觉得舒坦了才继续跟婆婆拉家常。
“这豆青的颜色好素,七妹一个小娃娃穿着,是不是多少浅了点儿啊?不耐脏。
我屋里头还有点翡翠绿的布料,要不然用那个给七妹做吧,小孩子穿着也活泼喜俏。”
“谁跟你说是给七丫头做的?”
手底下灵巧的牵起针线来,觉得针尖有些涩了。刘氏捏着绣花针在头发间擦了两下,看了儿媳妇一眼。
又好笑的瞅了瞅正蹲在厢房门边上的某人,故意提高了音量的大声回答。
“我刚才不说了吗?是给你二婶做的。”
“二,二婶?……她…这虎头鞋……”
“嗯,她觉得我做的这虎头鞋好看。是吧,弟妹?”
大嫂一声召唤,楚迟抱着林婠婠迅速杀到现场。非常捧场的点头,给予手艺人高度肯定。
“对,好看!”
一张本就漂亮的小脸,在那对迷人的小酒窝加持下,更加的招人喜欢。
看着她乐呵的样子,张萱娘一时不知道该说点啥。就觉得心里头吧,有点儿嗤之以鼻又有点儿羡慕嫉妒。她婆婆这是妥妥的,拿二婶当闺女养了啊!
楚迟可不管侄媳妇心里咋想的,就是高高兴兴的凑到了大嫂身边,眉开眼笑的蹲在那儿看着属于自已的虎头鞋。
这么好看的鞋子,我和我的幼崽必须得有!可惜安安不愿意穿,要不然以后她和两只幼崽可以穿一样的鞋子出门,多酷!
林婠婠小姑娘的喜好,一直与她娘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看到那鞋面上一片的花花绿绿小手就摸了上去,高兴的咯咯直笑。
“哎呦你这丫头,当心针尖儿戳到你。”
刘氏慌慌忙忙的把针线举起来,楚迟不给认真工作的人添乱,迅速就抱着娃站起来。
“大嫂你忙,我带她出去找小伙伴玩。侄媳妇,一起?”
想起她二婶嘴里的那些小伙伴,张萱娘赶紧摆摆手。
“我不去,大宝一会儿就该困了。二婶你自已带七妹去玩吧。”
好吧。
楚迟点点头转身就走,刘氏照常在后头交代着。
“就在咱村子里头玩就行了,千万别往外头跑。离河那边也远一点,玩一会儿就回家来,别叫我出去找你们。”
“知道了。”
嘴里应着声儿,脚底下倒腾的还挺快,一溜烟儿的就没了人影。
如今秋收刚过去庄稼也种上了,地里头也不需要拔草浇水啥的,正是乡下人家一年到头最难得的一段闲暇时候,老老小小的都可以在家里好好的歇上一歇。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不包括,必须得在屋里写大字的苦逼孩子。不过林承信是个有原则的娃,人家才不会他爹说啥就乖乖照做。
这不就已经找到机会偷偷溜出来,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儿上了吗?
乡下孩子养的都糙,尤其是男孩子。
在村间地头路边上撒尿和泥巴玩,几乎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必备项目,非常能经得住考验。而在这一赛道上,林承信一直都强的可怕。
一泡尿下去,能活出一大堆泥来。挨个儿的跟其他男娃们摔泥巴较量,他都一点儿不带怕的!
“哈哈哈,我就问还有谁?”
胖乎乎的小孩子机灵又讨喜,即使略微调皮了一些,也很难让谁真的讨厌他。
楚迟刚溜达到村口,就在路边看到了他们,于是迅速的凑了上去。
“林小胖!”
林承信抬头看过来。
“十六奶奶!”
两人同时感情充沛的互相打了个招呼。
第73
章
求学
旁边的六七个小孩回头看见是楚迟来了,也都高兴的跟她打招呼。
“十六嫂!”
“十六婶!”
“十六奶奶!”
别看都还只是一群五六岁年纪的小破孩儿,但是大家绝对都是讲究人。不会因为楚迟是女孩子又比他们大只,就干出孤立她的那种事儿。
这段时间一同玩耍的交情绝不是假的,他们早已经与这个会带着大猫跟自已一起玩耍的大伙伴,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发小情谊。
当然了,已经在林家村生活了这么久,楚迟对自已脑袋上顶着这个十六的编号,也已经非常的熟悉。听到众人的招呼,她抓起怀里小姑娘的爪爪挥了挥,跟一众小伙伴们互动了一下。
“你们在玩什么?”
好奇的往前走了两步,林承信赶紧扔掉手里的泥巴,张开双臂挡住她的去路。
想起上次自已打算带着十六奶奶玩泥巴,被二十三叔知道了以后,拎着树枝狠狠教训了一顿的惨状,他瞬间就感觉到了屁股好像又开始痛了。
“安叔说了,你是女孩子,这个游戏你不许玩!”
拒绝的斩钉截铁。
“哦。”
楚迟已经看到了他们又在活泥巴,于是无所谓的点点头。反正她也没什么兴趣,这种脏兮兮的游戏,一点也不好玩。
正想提一个新点子来着,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大路上,哒哒哒哒的跑过来一匹高大的骡子,上面还坐着一个人。等对方跑近了一看,竟然是她的大金主又来了。
双眼噌的一亮。
“白叔,你是来找我的吗?”
赶紧欢快的凑过去,昂着小脸非常有礼貌的跟金主打招呼,高兴的如有朋自远方来一样热情。
白老虎虽然年纪不小了,可翻身下骡子的动作依旧利索。他一手拽着缰绳,看了看林远舟这所谓的指腹为婚之妻,搁心里叹了口气。
“不是,我来找你大哥说点事情。”
哦,我的十八两没有了。
脸上欢快的小酒窝瞬间消失,楚迟的声音听着都有点丧丧的。
“大哥不在家,他带安安去书院了。”
“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在这脑子不大灵光的丫头嘴里,估计也是打听不出来什么正经的事情了。白老虎点点头,牵着骡子就往村里走。
“那我先去你们族长家里坐坐,等你家大哥回来了之后再说。”
这老头腿脚还挺利索,很快就走到了族长家的院子门口。楚迟在后面看着,眼睛里充满遗憾的嘀咕了一句。
“他的腿一定不止十八两。”
“十六奶奶你说什么?”
离她最近的林承信没怎么听清楚,楚迟低头看着小伙伴们,瞬间又高兴了起来。
“我们还来玩捉迷藏吧。”
这一提议立刻遭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好哎,走走走!”
“哦,玩捉迷藏去喽!”
“去我家门口玩,那里有好多能藏人的地方呢。”
“林小胖说的对,我们现在就去吧!”
一众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叽叽喳喳的往村子里跑去。楚迟也抱着林婠婠,毫无隔阂的融入其中。母女俩脸上如出一辙的快乐,一看就知道不是装出来的。
而另一边的林宥安一行人,也在日头高升的时候,赶到了绿柳书院。林宥文把父亲和堂弟,带到了自已的授业恩师李夫子面前。
“夫子,这就是舍弟。上次学生说的想入书院的孩子,就是他。”
林宥安非常懂事儿的走上前,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学生礼。
“小子林宥安,见过夫子。”
“免礼。”
“多谢夫子。”
他们的一问一答,都极为随意顺畅,俨然一副师徒模样的理所当然。
李存孝坐在书桌前,沉默的打量了一下对面的小小稚童。透过那已隐隐能看出日后清俊的眉眼,他仿佛依稀之中,又看到了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林远舟。
天妒英才呀!
若是没有那场杀身之祸,昔日的林解元,此刻怕早已步入仕途了吧?
唉,可惜,可叹呐……
对于那个不下场则已,一下场必定斩获功名的麒麟才子,李存孝其实心中对其是十分羡慕崇敬的。
他的眼中,闪过了种种遗憾。
站在旁边的林远山,眼见着李夫子沉默不语,就赶紧上前寒暄。
“李夫子许久未见,最近可还安好?这段时间地里头事儿比较多,我一直在瞎忙就也没能顾得上,过来看看宥文在书院的情况。可真是全都仰仗李夫子照看,劳烦您多多费心了。”
别看林远山这人嘴皮子利索,性子也挺机灵圆滑,可实际上他非常的尊崇读书人。毕竟这年头走到哪里,都讲究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土农工商,有时候这一辈子出生的时候,脑子就已经给你定好了出路。
虽然他自已没那个念书的好脑子,不能像老二一样考上功名,但是不妨碍他各种的羡慕喜欢。否则怎么会拼死拼活的供完弟弟又供儿子侄子?
更何况这还是自家文哥儿的老师?那与人家开口说起话来,就更加的需要斟酌掂量着来。
那张向来见谁都不怂的嘴,现在是能多客气就多客气。由此可见家长怕老师这个事儿,那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