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吴小胖掂起一块桂花糕,赏脸的咬了两口。觉得味道还不错,就一边吃一边叨叨。“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把你自已家给操心好就行了,操心我家干什么?心都让你给操的稀碎!”
小孩哥抬手给自已倒了一盏茶,坐在椅子上边喝边回怼。吴小胖一向心宽体胖,不跟小心眼之辈一般见识。
“我不是为了你们家好吗?你看你这人,我给你送下人过来伺候,还不乐意了?裴定阳你说一句公道话,这回是不是林宥安他太小心眼了?”
“嗯。”
人冷话不多的叶小二,自从坐上了定王世子的位置之后,就更加的谨言慎行。本来就稀罕的舌头如今更加金贵,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不过今天倒是很赏脸,毕竟都是一伙生死之交来着,与旁人的交情不一样。
“狗剩确实是好心,高门大户过日子奴仆侍从这都是避免不了的,不只是为了有人伺候,更多时候还是身份和脸面的象征。”
话刚说完,吴忠钊就不干了!
“叶小二,你要再敢叫我狗剩,老子就要翻脸了!”
这个接地气的乳名,由于前面接连折损了许多的哥哥姐姐,最后被强制性的按到了他的脑袋上。
从小到大每次旁人一听到老爹这么叫他,都能笑的浑身直抽抽的那个样子,吴小胖简直想起来一次就心碎一次!
好不容易他长大了,经过强烈抗议之后,家里人都渐渐的不这么叫了。结果现在这几个损友,动不动就把这个称呼拎出来调侃人!
想他吴宗钊好歹也是日后的武国公,怎么能有这么掉价的名字粘在身上?传扬出去还得了,他长成之后还能不能在朝堂立足了?
吴小胖的愤怒很明显,屋里几个家伙都不厚道的嘻嘻哈哈,赵九娘一边给小婠婠擦着嘴巴,一边在里面打圆场。
“吴小胖说的对,叶小二你这么叫他不厚道。以后我们绝对不这么叫了,吴忠钊你放心。”
裴定阳难得笑的像个小孩,连连点了好几下脑袋,再三保证绝不再犯。这才叫吴狗剩的怒火消了下去。
林宥安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有这么几个损友在,多少也能让人心情放松不少。
“你们都别瞎操闲心了,我家不置办仆役不是用不起。是家中的长辈们在老家的时候劳作惯了,猛然到京城里来有点不太习惯,总是要干点什么才好安心。
反正我家里人也不怎么多,长辈想亲力亲为的照顾,那就暂且也随他们去了。若是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置办也可,又不是什么大事。”
他似笑非笑的挑挑眉,跟裴定阳对上了视线,语气之中带着一点调侃。
“我这小门小户之家,又没有出个当官做宰的人物,要讲究什么排场面子的?
不像你,堂堂的定王世子,既然这么不讲究的拎着自已就上门来了。当心又遭了谁的黑手,哪天还需要我们去人贩子手里扒拉你!”
话不怎么好听,心意却是好的。
裴定阳领情的笑了笑。
“我会多加小心的。如今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圣上金口玉言赐下来的定王世子。他们郑家再不甘心又如何,也不可能敢在明面上动手了。”
“暗地里你同样防不胜防!”
赵九娘不太赞同的皱紧了眉头,对于内宅阴私的伎俩,她总是会比这些男子们懂得更多一些。
“在身份上定王妃确实可以压郑侧妃一头,可是怕就怕在定王会不会偏心。我好像听说你那个庶出的兄长,极为得定王的宠爱?你,还是多多小心为好。”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露骨,要不就超出了做朋友的那条线。点到即止的提醒,该听明白的人都可以听得明白。
接受着世家女教育的赵九娘,绝对不会说出你爹会不会宠庶灭嫡,想办法下手收拾你?虽然以那个脑子不清楚的定王这些年的为人,指不定真能干的出来。
“知道了,我会小心的。”
眼瞅着屋里的氛围有些不太愉快,赵博杲就生硬的岔了个话题。
“林公子,令堂似乎不在府中?”
“对。”
林宥安笑着解释了两句。
“昨晚上的时候听长辈们说,今天他们好像要去庄子上看看。”
“对,他们都去了,不带我!”
听明白了哥哥的话,本来乖巧蹲在一边吃糕点的林婠婠,气呼呼的鼓起了嘴巴。
绝对不说是早晨自已睡过头了,所以才被抱到了大嫂的屋里去跟林大宝那个小傻孩子作伴。她就知道几个姐姐都跟去玩了,只有她没去,不开心!
第
265章
破防的可怜孩子
本来就可爱的小团子,这个时候鼓着嘴巴生气的样子更讨人喜欢。叫屋子里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们,都笑眯眯的来哄雪娃娃高兴。
“呀,楚楚姐姐是太过分了,怎么可以不带我们小婠婠去玩呢?等她们回来的时候,咱一定要狠狠的撅撅嘴,知不知道?”
“嗯,窝叽道!”
“吴小胖你一边儿去,别逗她说话。你看看嘴里的糕点都喷出来了。”
赵九娘笑着给小幼崽擦干净嘴角的糕点屑,又把小啾啾旁边的呆毛给使劲的撸了两把。
“婠婠不生气啊,这么漂亮的小姑娘生气可就不漂亮了!
小九姐姐的嫁妆里也有庄子,那里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可以钓鱼,等回头挑个好天,小九姐姐带你去玩好不好?”
林婠婠转头看向哥哥,没有听到反驳声,这聪明的小团子就高兴的点了点脑袋。
“好!”
“真乖。”
这个小丫头确实很乖巧,而且看着很聪明机灵,比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都更讨人喜欢。但是,九妹是不是对这小孩子太好了一点?
坐在一边的赵博杲看着自已那个堂妹,熟练自然的把那小崽子抱在怀里,又是擦手擦脸又是哄着玩,一点也不像平时不怎么与家中姐妹们亲近的样子。他的眼睛里,就微微的闪过了一丝郁闷。
姝姐儿与家里兄弟姐妹们的相处,远没有跟这几个人来的熟稔自在。当然他也知道,对这个隔房的堂妹,那些兄弟姐妹们也并没有对她全心全意。
赵博杲有一点点挫败,他做不到让别人必须也对九妹好,但是他可以尽量做到让自已对她好。毕竟这个命运多舛的妹妹,是他和他娘带回来的。
所以每回赵九娘要上哪里去,只要情况允许的时候,身后必定会跟着一条柔柔弱弱的尾巴。当然,他肯定起不到什么护卫作用,真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大意还得靠着九娘挥刀子保命。
但是有他这个当哥哥的跟着,外面就不会再传出什么闲言碎语来。这也是他对妹妹的一种保护,对不对?
把自已给劝通了的赵博杲,继续呆唧唧的坐在一边,安静当个背景板。
“宥安,你什么时候去上课?楚尚书那边还没弄好吗?”
裴定阳出声打听了几句,倒是叫林宥安觉得怪稀罕的。
“你什么时候也这么爱打听闲事了?这不是吴小胖喜欢干的事儿吗?”
“什么话?闲事儿谁不爱打听?”
吴忠钊嗤之以鼻。
“再说了,他是那种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吗?他是想打听清楚了,到时候咱们仨一块走!”
“嗯,嗯?什么叫一块走?”
林宥安有点糊涂了。
“你不是到弘文馆吗?我们都去!”
吴小胖呲了呲牙,笑的挺得瑟。
“不对呀,你们俩不都在国子监上学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们俩想去弘文馆,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吧?”
林宥安遣词用句尽量文明,不伤害到学渣那颗不大存在的自尊心。
“裴定阳是皇室宗亲还好说,他的学识一向都很不错。你一个勋贵家的子弟,去弘文馆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了?我虽然没有才,可我家有财呀!我爹听说我想上进念书了,连夜去找关系给弘文馆捐了一栋藏书阁。”
对自已和自已老爹都一向很有清晰认知的吴小胖,说起走后门的事情来也是坦坦荡荡。
连着考了三次都没考进弘文馆的九娘她哥,有点忍不住的破防了。
“你家,有一阁楼的书可以捐吗?”
赵博杲说这句话的时候,颇有些咬牙切齿,清秀斯文的面庞扭曲到有那么一丢丢可怜。
“没有啊,就我爹和我,咱家父子两个人能认得的字,拢到一块都不够烧一大盆灰的。我家哪来的那么多书?”
“那你说捐了一栋藏书阁?”
“对啊,捐了一栋藏书阁!请你听清楚行不行,关键点在于一栋和阁,不在于藏书二字。”
这回算是解释的很明白了。
武国公吴大胖,为了把自家这不成器的儿子吴小胖给塞进名校去,不知道找了谁的路子用了什么办法,给弘文馆造了一座楼。以此换了一个借读生的名额,让他儿子进去镀一层金。
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然后,书呆子自闭了。
他觉得自已的三观,遭到了这个万恶世界的搓磨!自已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啃书,都不如这不学无术的勋贵子弟,哐哐砸钱来的有用。
这个破世界,差不多药丸!
其实这孩子真想岔了,他不知道有用的压根也不是钱。而是武国公府这个开国勋贵,世袭传承的金字招牌。
所以等他回到自已家,跑到亲爹面前去哭诉,口口声声嚷嚷着也要家里捐一栋藏书阁换取弘文馆的名额时,就遭到了他爹吏部侍郎赵大人的无情打击。
“为什么?爹你好歹也是个三品大员,咱家怎么就能穷的连一栋楼都建不起了?”
孩子不相信,孩子要闹了!
“我比吴家的那个小胖子聪明多了,他才念了几年书都能进弘文馆,我为什么不可以?我觉得我也行!”
“不,你不行。”
他爹再次残忍的拒绝,终于成功激起了胆小鬼的逆反之心。
“不是我不行,明明是你不行!都是当爹的,人家吴小胖他爹为什么就能把他塞进去?我差他哪儿了?”
“嗯,也许你是差这个。”
赵大人默默的举起了油光水滑的那根戒尺,他那傻呆呆的儿子终于哇的一声,哭着跑了。
孙氏看着自已那缺心眼的二儿子,哭的那么伤心,也忍不住轻轻的叹了口气。
“老爷,要不然你去找找门路呢?你看这傻小子心心念念的想去,咱们要不……”
“我找什么门路?”
赵文兴放下戒尺转身看着妻子时,他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四十来岁的男子面庞依旧英俊儒雅,浑身温文从容的气质,不负于他昔年世家郎君的美名。这个人的面相与他的品行一样,清贵孤傲自有风骨。
第
266章
京城有流言
“吴家是开国公府传承至今,这些年子嗣凋敝成什么样,你看不见?其中有他吴勇的时运不济,焉知没有旁人在里面推波助澜?他这唯一的儿子,可是吴勇从军权争夺之中主动退出来之后,才得以保下来的。”
“不是,我说的是咱儿子想进弘文馆的事情,你在扯些什么东西?他吴家什么样,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
丈夫这一番没头没脑的话,孙氏没怎么听明白。这脾气不怎么好的妇人,倒是听出了一点火气来。
“没道理他家孩子死的多,就可以不讲规矩了呀。要砸钱的话谁没有啊?你要是舍不得为儿子花钱的话,我孙家好歹也传承了不少年,我的那些嫁妆足够给我儿买个名额……”
“你又胡说些什么?”
赵文兴头疼的打断她这些没有条理的胡言乱语,他这个夫人啊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急。火气上来了之后,不论是谁都能先逮到手底下给搓上一把。
“我的意思是说,武国公府放弃了一些权利,才换来了圣上庇佑他吴家子嗣。可是同样的,作为勋贵失去了军中势力,就等于是将军失去了铠甲和武器。所以现在那吴胖子,才急于给他儿子寻找新的出路。
这是圣上默许的,朝廷之中凡是心明眼亮之人,对此都是心照不宣。可以说只要那个吴忠钊有那个能耐念出一点名堂,他吴家都可以顺利的由武转文。
要不然李老头他疯了?平白无故的能把一个纨绔子弟给招进弘文馆?所以你猜武国公是走的谁的门路?”
“………”
丈夫都把话给说的这么透了,孙氏又不是个傻子,还用得着猜吗?所以她只能讪讪的闭上嘴,心里默念了一句。
儿子,不是为娘不帮你啊。实在是我那点嫁妆,买通不了皇上他老人家哟!
看妻子的神色就知道她终于听明白了,教了一辈子媳妇儿的赵大人,终于能轻轻松了口气。
走到桌前坐下,端起热茶送到唇边刚想呷上两口,突然又想到个事情。
“姝姐儿的那个救命恩人,确定是古传荣的女儿吗?”
“那还能有假?”
孙氏也坐到丈夫身边,她倒是没有喝茶。只是用帕子垫着手,捏取起一小块糕点来浅尝了两口。
“老爷你快尝尝,这是九丫头带回来的。说是楚姑娘她那个义嫂亲手做的,味道还真挺不错,乡野点心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不爱吃甜的。”
瞧那上面一层一层的糖,看着就有点齁嗓子,赵大人转开视线又喝了口清茶。在心里思忖了良久,才轻声说道。
“这两日我听到一个传言,说是那楚氏女不认自已为古家女郎,反而入了楚家。不但搬空了古家资产,还对家中亲长施以拳脚。不孝不悌,顽劣至极……”
“放屁!”
孙氏听到一半就听不下去了,狠狠的一拍桌子,柳眉一挑语气高到有些尖刻。
“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闲言碎语?分明是那古家不当人,用个卑贱庶女换了楚姑娘嫡长女的身份!
将近二十年了啊,好不容易才找回家门来,结果古家那一群糊涂的,宁愿要个庶女,也不要自家的嫡长女。
那他们都这么偏心了,还不准人家孩子自已讨个公道了?”
快言快语的人孙氏,本来她就坐歪了屁股,现在更是一门心思的站在楚迟的立场上说话,提起古家人能有个好腔调才有鬼。
“看你又急什么?我这不是跟你闲话家常吗?就是说京城里现在有这个传言了,我想着还是问问清楚为好。”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我都听九丫头跟我说过八遍了,里面什么情况我不比你清楚?我急什么了?不过就是跟你实话实说而已。”
孙氏冷哼了一声。
“还说什么抄光了他古家的产业?又说楚姑娘不孝不悌,这不好那不好的?
呸!
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古家那个糊涂的楚氏,或者是那个嫁进柳家的庶女放出来的风声。
她们怕不是想挨打!”
前面说的也许都有可能有水分,最后这句话绝对是孙氏真心实意,打从自已心底里说出来的想法。
“不管他们认不认,人楚姑娘实实在在就是嫡长女,那要他家一点嫁妆怎么了?过分吗?
再说了,出头管这件事情的是楚尚书。人家老话还都说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娘亲舅大呢!
怎么,他们古家给出嫁妆后悔了,现在还想往回要不成?还要不要个脸了?
怕是没被打够!”
时刻谨记着当初被虎头鞋,踹到身上那一脚产生的酸爽刺激,孙氏人家现在都可会可会说话了呢。
别问,问就是从心者得永生!
赵大人连着开了几次口,都被媳妇儿给堵了回来,想了想索性继续喝茶吧。
反正好不好的,以他侄女和妻子目前的言行来看,那个楚姑娘都跟自家有了交情。
再说,楚尚书为人多老奸巨猾?
既然他能出头认下那个外甥女,由此可见那姑娘应该为人还不错。最起码不会像传言说的那般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