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7章

    赵向晚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其实季昭在家是做饭的那一个,不过他只在家、只为向晚做饭,别的地方,休想让他动一根手指头。

    至于周如兰,那就更好理解。她虽然在小时候经常帮母亲分担带弟弟妹妹的活,但好歹也是省城来的大小姐,家里也是请过保姆的人,怎么可能会在米粉店主动帮忙做事?

    唯有祝康,苦孩子出身,又经历了丧亲之痛,赵向晚刚刚说如果他姐姐还活着,说不定也会开一家米粉店,他代入之后干活的积极性飞涨,这才主动帮起忙来。

    到了两点左右,店里顾客少了许多,赵大翠把还在乐颠颠洗碗的祝康强行推到一旁坐下,又给他们煮姜盐茶,在茶里放上炒熟的芝麻、豆子:“你们坐着歇一会。”

    姜盐茶,又是罗县特产。

    姜用姜钵子摆成碎末,开水一沏,加上茶叶和盐,就是一碗日常喝的姜盐茶。遇到有客人来,再放上芝麻与黄豆。吃得惯的人呢,觉得很美味;吃不惯的人呢,会觉得怪异。

    ——茶里放盐?莫名其妙。

    ——水里有芝麻、黄豆?你确定这是茶?不是菜汤?

    周如兰显然不太习惯,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碗。

    季昭不挑剔,但也不是十分喜爱,慢吞吞地喝着。

    祝康却欢喜得像见了人间美味,一边吹一边喝,最后连茶叶带姜末、芝麻、豆子全都吃进肚子里,意犹未尽地问赵大翠:“姑,还有吗?”

    赵大翠最喜欢能吃的小辈,高高兴兴地拿起瓦茶罐:“有有有,管够!”

    祝康再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对赵大翠说:“姑,我是罗县人,小时候在蔡旗乡酒湾村长大,我奶最会煎姜盐茶,不过那个时候家里穷,不到过年根本舍不得放芝麻,豆子都是数着数目放,没有您这么豪气。”

    赵大翠扑哧一笑:“你这孩子。小时候家里哪家不穷?你家还能放黄豆,那已经是舍得的了。你说的这个蔡旗乡我知道,现在早就改镇了,酒湾村、后湾村、小湾村这三个村子因为靠近汽车站,被全都拆了重建成一个湾子,成了三村湾。”

    三村湾,原来是这个由来。

    祝康恍然,看向赵向晚:“难怪我到了三村湾之后,总觉得眼前一切好熟悉,原来这里的村民都是由那几个村迁来的,建出来的房子、开出来的菜地,或多或少都带着原来村子的风貌。”

    赵向晚道:“朱飞鹏负责审龚长水,我看了笔录,他审出不少三村湾里的黄、赌、毒,还有拐卖的人口几桩案子,不过并没有询问村子的由来。现在想来,龚长水这个名字和龚四春同一个姓,说不定和你们是一个村,也许是亲戚?”

    祝康霍地站起:“对啊,这么重要的线索怎么给忘了?”

    赵向晚道:“没事,现在问也来得及。我们反正已经到了罗县,三村湾又离得近,随时可以询问。”

    祝康缓缓坐下,神情落寞,喃喃道:“都拆了?那……我家以前的老屋都不在了吧?我还记得,我家屋前有很大一块地坪,地坪两旁种了好多树,屋后有座山包,里头种了竹子,每年春天都能掰竹笋,泡一泡炒酸菜吃。”

    赵大翠挺喜欢祝康,温柔道:“拆了就拆了呗,以前从村子到县城多远呐,要走十几里路呢。现在多好,就在县城里,交通方便,孩子上学也方便嘛。从农村户口一下子变成城市户口,当时拆村重建的时候,村民们不晓得几欢喜咧。”

    祝康却觉得拆了不好。原本想着人虽然不在了,好歹老屋还在,谁知道这些都被拆了。童年的所有记忆全都成为过往烟云,再难寻回半点踪迹,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难受。

    赵向晚不忍看他继续难过,便将话题引到工作中:“大姑,你和三村湾那边的老人熟不熟?我们要查的案子和酒湾村的旧案有关。”

    赵大翠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酒湾村的旧案,是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厉鬼索命案呐?这事儿你大姑听人说过,真的很可怕。”

    赵向晚看着她:“你知道?我以前没听你提过啊。”

    赵大翠说:“发生那事的时候,你才一点点大,根本就不懂事。你大表姐、二表姐肯定听说过,当时她们吓得咯咯抖,天天抱着我才肯睡觉。只要晚上一打雷下雨,我们整个村里的人都不敢出门,紧闭门户、整夜点灯,还得派个年轻壮丁守夜。”

    祝康整理好心情,化悲愤为力量,拿出笔录本,开始询问:“姑,那您当时了解的情况是什么?”

    赵大翠:“唉哟,我跟你说,酒湾村的那一家人真的是可怜啊,一家六口人整整齐齐,全被人杀了,那血……流了一地。”

    赵向晚看了她一眼,提醒道:“大姑,您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别太夸张。”

    赵大翠老脸一红,停止脑补加工。

    “时间久了,有些细节都忘记了。不过我听人说,出事的那家条件不错,有钱,所以招来盗贼,破门而入,从老人到孩子,全部砍死,一个没漏。”

    “大雨下了一个晚上,血水流出屋了,才被人发现。额……这我没有亲眼看到,是村里人说的。”

    “警察来倒是来了好几辆车,呜呜呜地响个不停,虽然那个时候县城里公安局也不怎么管事,但毕竟死了六个人,县里还是蛮重视的,侦查人员到处走访询问,问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有没有异常的事情发生。只是很可惜,什么线索都没有。”

    “就好像是天上飞来几个盗贼,杀完人就跑了一样。”

    对照阿强所言,赵向晚听着内心也是一片悲凉。

    谁能想到,这件轰动一时的灭门惨剧,竟是三个十六岁的少年犯下的凶案?

    一个龚四春,和龚勇是实打实的堂兄弟,只是因为曾经借钱被拒,竟然怀恨在心,借机把龚大壮一家灭门。可以想象,龚大壮一死,他家的屋子、菜地、财产肯定都会归到龚四春一家。

    一个卢尚武,和卢富强一样是小湾村的,与酒湾村隔得不远,两个村子的大人、孩子经常来往。只是因为年少狂妄,受江湖之气影响,整个什么三刀会,胳膊上纹刺青、叫嚣着杀人证道。

    无知、无耻!

    卢富强杀人之后得了梦游症,没有一天能够睡安生。

    却不知始作俑者,定下杀人目标的龚四春,叫嚣着要杀人证道的卢尚武,良心是否会痛?

    赵向晚与祝康对视一眼,都看懂了对方心中的愤怒。

    必须要找到这两个人,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良心的审判!

    第114章

    户籍

    ◎如山一样堆着的户籍资料◎

    安顿下来之后,

    赵向晚与祝康根本就闲不住,恨不得马上去三村湾开展调查。

    不过因为龚长水交代的关于三村湾的腌臜事,因为案件还在侦查中,

    高广强嘱咐他们不要打草惊蛇,

    免得放走了相关人等。

    想来想去,

    赵向晚四人来到汽车站红玉副食店,

    准备找老板娘乔红玉聊一聊。

    下午两点多,汽车站很热闹。

    一台台灰白色的小型客车,车窗玻璃上满是尘土,驾驶室前方摆着一个纸壳子,

    上面用毛笔写着到达站点,还有拉客的举着牌子大声喊。

    “星市,

    星市,

    马上走!”

    “珠市、珠市,有没有去珠市?”

    “只差三个了,

    三个满了就发车。”

    街角的红玉副食店依然是人来人往。

    赵向晚让祝康他们等在外面,自己走进店里。

    乔红玉记得赵向晚,

    一见到她就热情地打招呼:“妹子,

    你来了?”说完,她左右看看,收钱找零一气呵成,

    等到没有其他顾客了这才压低声音问:“你大姐找到了没?”

    赵向晚喜欢乔红玉的爽利:“谢谢你,

    找到了。”指了指三村湾的方向,

    “就是那边的人拐的!”

    乔红玉挑了挑眉,

    上下打量着赵向晚。

    赵向晚轻轻一笑:“大姐,你可别小看了我。我上次出来,可是带了一万多块钱,把人直接买回来了。”

    乔红玉越发看她不明白:“妹子,我记得你说你在省城做生意,做什么生意那么有钱?”

    赵向晚道:“我大姐夫有钱,他在星市火车站小商品市场那里有三、四个门面,好赚得很,我在那里帮他卖点皮包、皮带什么的。你别看东西小,从南边城市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不少咧。”

    乔红玉听明白了,叹了一口气:“难怪你说你大姐夫在外面找了个发廊妹,原来是钱多了烧得慌。这回你大姐夫肯出钱让你把大姐带回去,可见还是有一点良心的。你让你大姐以后啊,一定不要老想着爱不爱的,这年头,钱才是真爱,懂不?”

    再一次听到红玉大姐的忠告,赵向晚笑了:“懂了,大姐。”

    乔红玉探头看了一眼,又见到祝康,不由得皱眉:“你呀你呀,怎么还没和那小子分手?又矮、又瘦,除了听话一个优点都没有。”

    赵向晚道:“算了,听话就行。反正大姐你说了,男人有钱就变坏,那我不如找一个听话的、肯交钱给我的。”

    乔红玉点点头:“也有道理。可惜呀,我还想把我儿子介绍给你。”

    赵向晚听到她内心真实的遗憾,微笑道:“做不成婆媳,可以当姐妹嘛。”

    乔红玉被她哄得眉开眼笑:“可不是?今天你这个妹妹,我乔红玉认定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中间数次被购物的顾客打扰。

    乔红玉提高音量,把在后面整理货架的丈夫叫出来收银,自己则将赵向晚拉到后面,悄悄问:“你这次回县城来,要做什么?”

    赵向晚左右看看,见四下里无人,这才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花了一万,把我大姐母女俩带回了家,到家之后我大姐说,她在那个三村湾还见到一个被买来的媳妇,那人央求我大姐回去之后报警……”

    “报警?”

    乔红玉吓了一跳,“千万别!”

    赵向晚:“为什么不能报警?他们做的是犯法的事,拐卖妇女那可是要坐牢的,就该让派出所的人把他们都抓走!”

    说到这里,赵向晚看了乔红玉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我还想把花的一万块钱弄回来呢。”

    乔红玉现在对赵向晚是真心实意当姐妹,看到她就觉得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恨恨地抬手在她胳膊上打了一记:“你这个妹子,胆子太大了!你以为三村湾为什么能够成为拐卖的窝点?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三村湾有私娼点、地下赌场却不报警?我为什么不让你报警?还不是因为那个地方头顶上有那个!”

    乔红玉伸出手指头,往头顶上指了指。

    赵向晚问:“什么?”

    乔红玉将声音压得更低:“一把伞。”

    赵向晚的心漏跳了一拍:“什么伞?”

    乔红玉凑到她耳边,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我就悄悄告诉你,你千万别跟旁人说。汽车站派出所的所长,龚有霖,就是三村湾出来的。你这里一报警,他就会知道,然后所有违法犯罪的东西,都会消失不见。”

    赵向晚愣愣地看着乔红玉,假装害怕摇头:“

    不报了,不报了,那我真不敢报警了。派出所所长,我可得罪不起。”

    乔红玉说:“你既然那么聪明,知道花钱把你姐带出去,那其余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人呐,有时候必须得自私一点,管好自己就行了。”

    赵向晚点点头:“是是是,我上次也是运气好,就在湾口罗小菊家里住。是罗小菊在中间牵了线,这才卖了她一个面子。花一万块钱,他们先把孩子给了我,过了几天才把大姐还回来。”

    虽只寥寥几句,乔红玉却听得心惊肉跳。

    她看着赵向晚,眼里有了佩服:“你这妹子,对你大姐真心实意,还敢住到三村湾去?也不怕被人绑了,拐了!”

    赵向晚笑了笑:“我不是带着对象吗?再说,我是罗县人,他们对我还好。”

    乔红玉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你是罗县人,怎么你大姐讲的不是本地话?”

    赵向晚反应很快:“其实不是亲大姐,是表姐。我大姨嫁到星市,生了我大表姐。后来我去星市打工,也是住我大姨家,所以和我大表姐关系挺好的。”

    乔红玉赞了她一句:“你是个好的,有情有义,你大姨没白疼你。”

    赵向晚说:“那……如果不报警的话,我应该做点什么呢?再花钱买肯定是不成了,我也没有钱了。”

    乔红玉有点急了:“我不是说了吗?不要管她,不要管别人!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赵向晚咬了咬牙:“可是,大姐,我们都是女人。如果连我们女人都不帮女人,那在这个男人强势作主的世界,谁还能帮助我们?难道想等到拐卖妇女、强.暴妇女、欺负妇女的那些男人幡然悔悟、主动投案自首吗?”

    乔红玉明显有些意动。

    乔红玉看着赵向晚:“你真想帮她?是哪一个?看看我能不能和那边搭个话。”

    赵向晚赶紧摇头:“姐,我不能害你。你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又在派出所管辖的范围内开副食店,你可千万别出面。你就给我支支招,我来出面处理。”

    乔红玉想了想:“三村湾的书记,叫卢国良,还算良心未泯。他对村里所有事情知道得特别清楚,你如果想救人,不妨找个能主事的男人出面,和卢国良沟通,谈谈条件,让他从中调节,悄悄把人放了。”

    赵向晚问:“他长什么样?我怎么才能找到他?”

    乔红玉找出卢国良的BB机号码、地址、喜好一骨脑都告诉了赵向晚:“以前往他家送过货,所以有这个。他今年五十来岁,平时就好喝点小酒,有个小孙子是他一手带大的,现在站前小学读三年级,他爱得不行。”

    赵向晚问:“小孙子叫什么名字?”

    乔红玉说:“卢天赐。”

    赵向晚从包包里掏出一条红色纱巾,送到乔红玉手中:“姐,谢谢你的帮助。我大姐这段时间在家里养伤,没办法过来听你教诲,这条纱巾是我姐让我带过来的,你一定得收下。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心意。”

    乔红玉收了下来,又细细叮嘱:“好,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我还是那句话啊,尽量让男人出面,你一个小姑娘镇不住场子,卢国良不会信你。”

    赵向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与她挥手道别。

    这一回,乔红玉的态度里又多了一分疼惜:“记得姐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帮人可以,但要先保护好自己。”

    赵向晚出来之后,祝康看那老板娘一脸的嫌弃,不解地问:“你和她关系混得这么熟?我怎么觉得她看我的眼神不太对劲?”

    赵向晚:“你想多了。我刚才得到了重要情报,我们先回去。”

    星市牌照的吉普车,罗县整个县城就没有几辆,为了避免太过显眼,四人来汽车站并没有开车,而是打出租车。

    再回到罗县最好的宾馆,赵向晚一共开了两个标准间。

    祝康、季昭一间;

    赵向晚、周如兰一间。

    四人住隔壁,有事好商量。

    哪怕是罗县最好的宾馆,条件也赶不上四季大酒店的一半。

    不过雪白的床单、被套散着阳光气息,有独立卫生间、有热水、有电视,有两张单人床,地面还铺着漂亮的地毯,这配套已经比市局单身宿舍好,因此祝康与赵向晚很满意。

    季昭虽然养尊处优,但其实是个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的人,不然先前也不会在市局单身宿舍住了那么久。只要让他跟在赵向晚身边,他一句怨言都没有。

    周如兰也能吃苦,并没有说什么,从提包里将包得严严实实的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取了出来,毛巾挂在卫生间,拖鞋摆在床边,看得出来她平时生活得比较精致。

    四人在祝康、季昭的房间里开会。

    赵向晚将刚才打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祝康第一个跳了起来:“小小的三村湾,竟然也有保护伞?必须一锅端!”

    周如兰表情严肃:“只是一个派出所所长,也敢包庇犯罪份子?我们马上给市局、省厅汇报,严查!”

    季昭提醒赵向晚。

    赵向晚看着季昭,解释了一句:“我们这次主要是追查二十年前龚大壮一家的灭门惨案,只是没想到案发村庄已经被拆,村民全都搬到了三村湾。如果要寻人,恐怕还是得落到这个三村湾。先做得外围调查,知己知彼嘛。”

    季昭终于明白赵向晚今天为什么要奔波了解,点了点头。

    周如兰说:“我们可以到户籍科寻找人员信息。”

    祝康也说:“只要找到当年负责案件侦查的老同志,应该能问出这两个人的去向。”

    赵向晚道:“二十年斗转星移,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涉案的酒湾村、小湾村已拆,人员肯定也有大量的变动。像卢富强,十八岁离家再没消息,估计户籍资料早就丢失,另外两个人改名、迁户、死亡……什么可能都有,我们先得有思想准备。”

    祝康颓然坐在床边:“是的,我知道。”

    来之前,祝康就有这个思想准备。

    ——时隔二十年,寻人不易。

    但真没想到一到地方就被暴击:老家没了!

    村子都没有了,那么多户,那么多人,全部迁走,重建家园,户口资料完全可以造假。如果龚四春、卢尚武迁走或者改名,怎么办?

    周如兰倒是很乐观:“虽然说有难度,但我们公安系统的户籍管理还是蛮严格的,我们有姓名、有籍贯,又顺利找到了村子重建之地,慢慢问嘛,一定会找到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