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过去,她心疼他的身体,总劝他戒烟,此时却成了投其所好的礼品。郑淮明没有接,静静地挺拔伫立,但若车库的灯光亮一些,就能发现他在微微颤抖。他轻笑:“私下送礼……你想让我被医院处分吗?”
方宜觉得确实不妥,连忙否认:“我们又不是工作关系。”
“那你是以什么关系求我?”郑淮明目光柔和,语气浅淡,被刺激后出口的话语却像一把利刃,“人情关系?”
凌晨的车库,远处不知哪里的车辆,在减速带上驶过,传来“哐当哐当”的噪声。那声音碾过的不是减速带,而仿佛是两个人的心。
这句话不言而喻,他们之间的人情,不过是多年前那段残破不堪的恋情。
方宜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一时间又急又难受,眼泪直打转。一眨眼,一滴眼泪就从脸颊滑落。
第5章
她仍为爱执着,但这一次不是为了他。
她哭了。
郑淮明怔住。是为了他们之间的旧情难堪,还是因为没能帮沈望挽回项目?可无论是什么因为,他都只觉得心头如刀割般疼。
每次听到重提她结婚,他都难以控制自己情绪。
“我知道了。”郑淮明后退一步,轻轻地叹息,“你回去等电话吧,李医生会联系你们。”
方宜不可置信地抬眼,小心翼翼地确认道:
“合同还会继续签?”
他终于等到她的低头,却全然没有当初设想的一丝畅快。
郑淮明艰难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礼盒上:“这些拿回去。”
“谢谢。”方宜难掩欣喜,唯恐这礼物真会给他带来麻烦,拎起礼盒,转身离开。
等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车库,郑淮明无力地靠在车上,深深地折下了腰。这么晚了,他想送她回去,但已经没有了资格。
她还是像二十岁出头那样,遇见爱情就不管不顾、全身投入,甚至能为了丈夫来低声下气地求前男友。他这样想着,只觉得今夜饭局上喝的酒、吃的几口东西,全都在胸口翻涌,几欲呕吐。
郑淮明的眼神一凌,可那个叫沈望的男人,如果真的疼惜她,又怎会让妻子深夜跑来另一个男人家为自己求情?
他点了一根烟,发出一条微信和一份团队资料:帮我查一下这个沈望。
-
第二天中午,方宜就接到了李医生的电话,项目顺利通过,签约仪式定在周二下午。拍摄的团队非常简单,加上方宜和沈望一共四人,还有两位幕后剪辑师,谢佩佩偶尔也会来帮忙。
周二,两个人早早来到医院行政楼。随着电梯的数字缓缓上升,沈望对于项目的通过虽喜出望外,但一想到好友和那位男医生的关系,仍有担心:
“那位主任不是态度很强硬吗?他怎么突然同意了?”
方宜不想让他有负担,故作轻松地耸耸肩:“可能是突然良心发现了吧。”
“那你和他……”沈望犹豫问道。
“你放心吧,我没那么脆弱。一个倒霉前男友,和我们的大好前途,我还是分得清的。”方宜笑笑,忽然发现沈望的夹克衫后领口上,还挂着一个塑料的小圈,支棱在外面。一看就是买来的新衣服只撕了纸质标签,她打趣道,“今天是签约仪式,你能不能注意点形象?”
“是么,我看看。”他说着就要脱掉外套。
方宜制止了他的动作,走到他身后,凑近道:“没事,我给你一拽就摘了。”
她微微踮起脚,指尖捏住那塑料小环,试图将它扯开。没想到那细细的环很坚固,她手指都勒红了也没有扯断。
温热的鼻息喷在沈望的脖颈上,有些痒痒的,他不自在地僵住,心跳有几分加快。他连忙回头:“要不我还是脱了吧。”
“别动,马上就好。”方宜这时起了胜负欲,将头凑得更近,拿指甲去掰塑料环的连接处。
一人专注,一人紧张,全然没有意识到电梯在中间楼层停下。电梯门缓缓打开,郑淮明还未迈入电梯,便一眼看见两个人亲昵的举动。
狭小的独处空间里,方宜凑在年轻男人的脖颈处,踮着脚。后者的外套被扯得歪斜,微微回头,两个人的头紧贴在一起,轻声说着什么,气氛暧昧。
郑淮明的脚步一顿,阴着脸走了进来。
方宜一抬眼,看到来人,也吓了一跳,本能地松开了沈望的衣领。
一时间,电梯里一片寂静,说不出的尴尬。郑淮明的眼神扫过两人,尖锐得像一把刀子,沈望不寒而栗,分明没做什么,却莫名有一种被捉奸的感觉。
沈望整了整夹克的领子,率先友好地笑笑:“郑主任,之后拍摄请多多指教。”
基于前车之鉴,他这次只打招呼,没有伸手。
郑淮明目视前方,微微转了身子,淡淡道:“你好,祝合作顺利。”
——叮咚。
电梯抵达会议室楼层,没等电梯门完全打开,郑淮明已经大步迈出,丝毫没有同行的意思。黑色皮鞋踩在瓷砖地上,脚步声渐远,只留下一个背影。
沈望长出一口气,这位医生虽礼貌客气,但压迫感太强,他从心底里不喜欢这样的人。
“你说,我惹他了吗?”他无语道,实在想不出原因,“你们俩过去的事,也跟我没关系啊。”
“我说个事,你别生气。”方宜讪笑,“郑淮明应该是认为……你是我老公。”
沈望目瞪口呆:“什么?”
方宜只好把那天阑尾炎签字的事跟他一五一十地说了:“江湖救急,你不会见死不救吧?”
沈望这下明白了,为什么每次郑淮明见到他,那眼神都想把他给刀了。
秋末午后的光照在女孩的脸上,她有点紧张地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
沈望笑了:“行吧,演出费给你打个八五折。”
可不知为何,接受了这个假身份,他心里竟有股说不清的喜悦。
签订合同算是顺利,场面比方宜想得隆重得多,二院的副院长、书记、宣传科主任都来了,心外科以郑淮明为领头,也坐了几排,甚至请了媒体和记者。
郑淮明坐在第一排,副院长的旁边。他表情平淡,双手搁在桌上,手指交叠,虽坐得随性,却凭空生出让人难以接近的威严气场。年近六十的副院长时不时与他交谈,他微微偏头,唇角带笑。
方宜右边坐了几个心外科的护士,年轻的女孩窃窃私语,看着郑淮明的侧影,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她们的笑。
熟悉的位置,熟悉的人。一个愣神,往事便涌入脑海。
那时,郑淮明是学生会主席,每次开大会,他都像这样坐在礼堂的第一排。他左右都坐着校领导和老师,如果是她早都紧张死了,偏偏他能张弛有度地与老师们闲谈,时不时引得一阵欢声笑语。
她是学术部的干事,就像现在这样坐在郑淮明身后偏左的位置,每一次都遥望着他的侧影,期待着他的转头。
喜欢他的女孩很多,多到表白墙上每天都能看见他的照片。有院花,有才女,有富家小姐……
郑淮明答应她表白的那一天,所有人都沸腾了。
为什么偏偏选了她?
曾经,方宜以为是自己足够幸运,是上天给了她痛苦不堪童年的一个补偿……
后来才明白,他只是她生命里的一劫而已。
相似的场景重叠,如潮水般的酸涩涌上心头,方宜太过出神,直到沈望将一杯热水递到手边,才反应来。
“你没事吧?”沈望看她脸色不对,小声问道。
方宜轻轻摇头:“没事,可能是有点冷。”
不远处,郑淮明虽说着话,余光却落在这边的两个人身上。
今日,方宜穿了一件精致的小西装,浅蓝牛仔裤,长发打了卷儿,蓬松柔软地搭在肩头。一副流苏耳钉,显得干练时尚,又不失正式。倒是看她小西装的料子很薄,如果没穿厚外套,这天气得冻感冒不可。
这样的念头只在脑海里停留一瞬,只见沈望从包里拿出一个暖宝宝递给她,郑淮明垂下目光,不再看。
她有了丈夫,往后她的一切都与他没有关系了。
签好合同后,简单地举行了一个开机仪式。即日起,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拍摄团队将以心外科室的日常医疗工作为主,拍摄制作一个长达九十分钟的纪实长片,兼具文艺性和社会性,对二院的医疗领先技术、人文关怀、医院文化等方面进行宣传。
开机仪式还未结束,郑淮明就接了一个电话,带着几位医生匆匆离开,留下剩余的人继续媒体的采访。
“后生可畏啊,这次的拍摄工作,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年近耄耋的副院长亲切地招呼道,“听说你有一位,和我们郑医生是校友啊?”
方宜微笑,微微弯腰握手:“是我,我比郑医生小几届。”
副院长对她的资料也有些,她的履历很漂亮,作为优秀毕业生,从国内顶尖学府北川大学毕业,后在法国攻读了世界前列的影视制作硕士,读研期间就屡获奖项。
“果然,北川大学都是好苗子。”副院长很满意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但处事不惊、不卑不亢,于是笑呵呵道,“难怪小郑跟我强烈,护送一辆担架床飞快地往手术室的方向推去。正跪在担架床上,为伤者做心肺复苏的医生,正是郑淮明。
他的白大褂上、手上沾满了血迹,触目惊心。这一瞬像慢镜头,一切人流杂乱、喧闹哭喊都成了背景音,他跪在伤者身上,眼神坚毅,用力地一次又一次按下胸腔,随着胸骨的被动起伏,争分夺秒,与死神做着斗争。
“外婆——”
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追着担架床跑去,他嚎啕大哭,一个不留神,被狠狠绊倒在地。但此刻没有人能顾及他,担架床飞快远去。
方宜心揪,赶忙跑过去,将她扶起来。小女孩外套上全是血,脸上擦破了一大片皮,还在渗血,一边喊着外婆,说话间有血沫从嘴里冒出来。
“医生,医生!”方宜惊恐地大喊,向周围求助。
话音刚落,怀里的小女孩如断线的木偶一般,在她怀里软绵绵地晕了过去。
第6章
他没有了为她披外套的资格
深夜,空荡荡的走廊上,重症监护室的大门紧闭,只有一扇小玻璃,可以窥见里面的各类仪器。
一个小小的身影孤零零的,她踮着脚,试图往里看,却够不到那玻璃,徒劳地努力着。方宜走出电梯,看到的便是这番情景,心里不禁一酸。
听护士说,小女孩名叫苗月,才七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外婆带她来北川求医,却遭此劫。车祸时,玻璃碎裂,外婆被甩出窗外,身受重伤,至今还没有脱离危险。
在急诊大厅时,苗月心脏不适,昏迷了几个小时,被转到心外科治疗。可她醒后,固执地跑到重症监护室门口等,谁劝都不听,一次一次地偷跑出来。
苗月见到方宜,小跑过来,抓住她的袖子,小脸苍白:“姐姐,姐姐,我想看看外婆。”
方宜将她抱起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凑在那巴掌大的玻璃前往里看。昏暗的监护室里,只能看到各类大型仪器,无数小红点在黑暗中闪烁着,发出“滴滴滴”的声响,根本看不到患者的情况。
苗月扒着玻璃,吸了吸鼻子:“姐姐,他们说外婆在里面,我怎么看不到她?”
“你看,外婆就在那边。”方宜搂紧了她,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外婆累了,还要再休息一会儿,一定会醒的。我们先回去睡觉好不好?这样等外婆醒来,第一个就能看见你了。”
这时,走廊尽头传来平稳的脚步声。方宜回头,见郑淮明走来。他脱去了白大褂,米色的连帽衫外套着一件黑色夹克外套,衬得他高大挺拔,少了几分沉重,更年轻、休闲,像是已经下了班。
他看见方宜,略有惊讶,脚步微顿,走上前来。
郑淮明微微颔首,算是和方宜打了个招呼。随即俯下身来,和小女孩保持平视,语气温柔:“苗月,怎么没有回去睡觉?”
小女孩认出他是刚刚的医生,紧抓着方宜的袖口,略有紧张地问:“外婆是不是很快就醒了?她醒了就能第一个看见我吗?”
这话问得没头没尾,方宜连忙给他使了个眼色。
郑淮明没有正面回答,伸手将苗月的外套扣好,温和地哄道:“先回去睡觉吧,等外婆醒了,我会第一个来叫,好不好?”
他神色柔和,右眼角的泪痣在笑意下更显柔情,更像是一个安抚孩子的大哥哥,而非一名医生。
方宜看着他的侧脸,下午他跪在担架床上做心肺复苏、浑身沾血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那时他肃穆、冰冷,和此时的他有些割裂。
其实,很久以前她就发现了,郑淮明笑的时候,眼里并不总有温暖的笑意。他不看人时,面色是很冷的,好似拒人于千里,让她不明白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苗月的身体还很虚弱,脸色很差:“我不想回去……”
“我来吧。”
郑淮明没有再商量,伸手从方宜怀里将苗月接了过来,稳稳地抱在怀里,径直朝电梯口走去。他说的是问句,却带着不容置疑:“别让外婆担心你,好吗?”
方宜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一路从重症监护室,穿过大楼连廊,走到住院部。她始终走在他后一步的位置,苗月本就很疲惫,在他怀里渐渐睡着了。
回到病房,将苗月安置在床上,戴好氧气。郑淮明叫来护士,叮嘱她加一些安定药物,看好她,不要再容她偷偷跑到其他楼层。
关上病房门,郑淮明转身要走,方宜叫住她,放低声音:“她外婆的情况怎么样?”
二院住院部已有二十几年历史,装修老旧,走廊头顶的灯光惨白,连续闪烁着。他伫立在一盏昏暗的灯光下,轻轻摇了摇头:“不好。”
“不好是什么意思?”
郑淮明脸上没有了方才哄孩子的温和,平静道:
“可能就是这一两天。”
方宜心头一颤,皱眉道:“那你非要把她抱回来,给她用安定?如果孩子见不到外婆最后一面怎么办?我可以陪她等……”
“一旦离开氧气,她随时有昏迷的风险,三更半夜,你有急救的能力吗?不要给医院添麻烦。”郑淮明打断她,声音清浅,柔和中带着淡漠,“况且,她外婆重度颅脑损伤,大概率不会醒了。”
“还有,不要对病人说,一定能治好、一定能醒这样的话。”他说,“不要给他们留有幻想。”
这些理性的语句敲在方宜心上,如同一场冷雨浇下。她意识到自己确实冲动,没有考虑到苗月的身体情况。
郑淮明公事公办的态度也让她如梦初醒。
方宜垂下眼帘:“我知道了。”
远处,有深夜护士查房的声音,医用推车的轮子走在不平的地面上,发出嘈杂的细响。走廊窗子没有关严,秋夜的风溜进来,将窗叶刮得作响,哗啦呼啦。
方宜后知后觉有些冷,她只穿了白天那件单薄的小西装,手不自觉地攀上手臂,肩膀瑟缩了一下。
细微的动作引起了郑淮明的注意,他的目光落在她的手上,冻得骨节都红了。单薄的身子,肉眼可见她内衬也不够厚实,针织衫是低领的,露着纤细的锁骨。
——把自己的外套脱给她。
这是郑淮明脑子里下意识的想法,却又很快抹去。
他现在没有这个资格,也不合适。
值班室里还有其他外套,或者,金晓秋出差了,她的办公室应该有备用的衣物……他这样思索着,没注意到女孩欲言又止的表情。
郑淮明的表情太严肃,目光有一丝游离,方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项目的事,谢谢你。听说你推荐了我们……”
他回过神,花了几秒才理解她在说什么,微微点了点头。
事实上,不只是推荐,他是为她特意才拉来这个项目。
可又听她说:“以后不会再给你添麻烦了。”
郑淮明的手渐渐攥紧,有时礼貌又是另一种疏远。他弯了弯唇,没有多少温度:“这是院里的决定,参考了所有竞选团队的综合实力。”
滴水不漏的回答。
不知道副院长是不是客套,再说好像成了自作多情,方宜只好点点头,不再说下去。
北川的秋末夜晚,温度直逼个位数。郑淮明穿了夹克,都觉得寒意阵阵,他措辞道:“值班室还有衣……”
话还没说完,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将他打断。
方宜从西装口袋里掏出手机,是沈望的来电。她正困于和郑淮明尴尬的氛围中,连忙示意了一下,背过身,走远几步接起电话。
她刻意放轻了声音,但深夜的住院部走廊足够安静,郑淮明还是听清了她的话,以及她语气中难掩的轻松。
“好,那我在三楼等你。”
“你把车上的外套拿给我吧?”
上扬的尾音,似乎有一点撒娇的意味。
郑淮明站在原地,口袋里的手紧紧握拳,指甲几乎要将掌心的皮肤刺破,留下深深的印迹。方才他的想法仿佛是一通笑话,她自有人担心穿衣冷暖。
“嗯,晚上有够冷的……等会见。”
女孩的声音轻轻的,很柔软。
郑淮明恨不得将耳朵堵上,这样就听不见她对另一个男人的撒娇和亲昵。可惜他没法这样做,不想连最后的体面也无法留全。
方宜挂掉电话,回过头,看到的就是郑淮明冷若冰霜的脸色。重逢后,她读不懂他平静表面下隐晦多变的情绪,也懒得再读。
“郑医生,那你早点回家,我先走——”
她话还没说完,郑淮明已经利落地转身离开,连一句再见也没有说。
看着他大步走远的背影,方宜的目光转向病房里躺着的小女孩,心里不觉有一丝闷闷的。此时她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沈望,今天发生了太多事,她有很多话想跟他说,想把心里憋闷的事一吐为快。
在异国他乡的合作与陪伴,他们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彼此非常信任的人。
郑淮明没有离开医院,而是朝行政楼办公室走去。这个点行政楼已经没什么人,十几层的楼里只有零零星星几个窗口亮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