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章

    光线一亮,照得郑淮明脸色尤为灰败,嘴唇白到发紫,神色虽是如常,眼神空洞得莫名让人发怵。他的一双眼睛里总是饱含情绪,如潭水般深沉,从未如此毫无生气过。

    方宜担忧问道:“你真没事吧?脸怎么这么白?”

    “没事。”郑淮明坐下,打开饭盒,温声道,“可能有点低血糖,吃点东西就好了。”

    此时已经入夜,联想到他确实吃过早饭就滴水未进,方宜稍放下心,打开盒饭递给他。

    路边随意进的小饭店,盒饭算不上好吃,菜很油腻,一半都浸在油汤里,只能勉强果腹。方宜只吃了几口就不想吃了,但一旁向来习惯清淡的郑淮明却沉默地吃着。

    “你说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他们一家人都那么好……”方宜搁下筷子,她心里难受,本能地倾吐出心中的沉闷。

    在她心里,郑淮明从医多年,早就已经看淡了生死,不会为这种事哀伤。所以,她才会毫无顾忌地谈起这件事。

    “余濯的妹妹那么小,就没了妈妈……”方宜深深地叹气。

    她没有注意到,身旁男人的手在剧烈地颤抖着。

    郑淮明暗哑的声音猝然响起,仿佛只是一句普通的闲谈,却字字如剜肉剔骨般残忍:

    “跟老天有什么关系?是他害死了他妈妈和妹妹。”

    有一瞬间,方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震惊地回过头,撞上他幽暗压抑的眼眸,神情认真。

    她“腾”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道:“郑淮明,你说什么?”

    郑淮明微微抬头,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冷漠道:“先天肾功能衰竭,脑积水,他妹妹能活的概率,很小。做好心理准备。”

    方宜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只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忽然是那么陌生。

    第32章

    他只配煎熬地活着。

    阴暗的冷光灯照亮房间,

    也将郑淮明的脸色照得无比惨白,甚至有些诡异。他的喉结缓缓滚动,漆黑的瞳孔直视着方宜,

    宛如黑暗中某种蛰伏的困兽。

    方宜深呼吸,

    试图压下自己的情绪:“余濯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还那么小……”

    谁料,郑淮明直接打断了她,轻声道:

    “但事实是,如果不是为了送他,李兰不会出现在碧海中学门口。”

    他平静地、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着余濯的过错。

    方宜手脚冰凉的站在原地,没有说话。她内心没有愤怒,

    只有漫无边际的茫然和震惊,

    明明平时郑淮明是那么的慈悲、包容,

    就连面对难缠病人毫无根据的谩骂、投诉,他都能淡淡地宽慰说一句:没关系,

    因为他们病了。

    可此时,面对一个无辜的失去至亲的少年,

    郑淮明却显露出如此强烈的苛责。

    “你何必要这样说……”方宜闭了闭眼睛,不再看他,

    深感无力道,

    “事情已经发生了,

    就一定要责难活着的人吗?还是说,

    你更希望当时余濯也在车上?”

    “我怎样说?”郑淮明拿出一张纸巾,

    慢条斯理地擦拭桌上的油污,

    修长的手指轻轻捏住边缘,

    甚至体贴地将她的饭盒也收好。他的动作不紧不慢,态度漠然,

    抬眼柔声问,“你们心里不这样想吗?方宜,你没有吗?”

    她的名字在他唇齿间掠过,温柔得好似一句情话。

    方宜的呼吸有些颤抖,她几乎受不了这样的氛围,也早疲惫于与郑淮明的对峙。她宁愿他有什么就说、就骂,而不是藏在一个透明的塑料壳里,让别人一起陪他窒息。

    在方宜的记忆里,以前郑淮明不是这样的,过去他总是温和、善解人意,从来不会咄咄逼人。但自重逢以来,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他突如其来的尖锐和沉重。

    “你累了。”方宜没有正面回答,神色忽然软下来,她轻声说,“你休息一下吧,我先回去了。”

    她拎起打包好的饭盒,转身朝门口走去。

    “方宜。”背后传来男人略显急促的喊声。

    脚步丝毫未停,休息室的木门“砰”地一声关上,走廊上新鲜微凉的空气涌入胸口,方宜才觉得稍微舒服了一点。

    她走出几步,打开手机,发现屏幕上显示着三个沈望的未接来电。

    还未等方宜回拨,手机就又一次响起。她回头,尽头的窗外是如墨的夜色,走廊上空荡荡的,老旧的灯轻微地闪烁着。

    郑淮明没有追出来。

    方宜按下接听键,略加快了脚步。

    “余濯的事我听说了……”沈望担忧道,“你还好吗?要不要我过来陪你?”

    她故作轻松道:“我没事,明天中午你不是要参加电视台的提案会吗?你安心工作吧。”

    “那等结束以后我就立刻过来,晚上你想吃什么?”

    “其实……”方宜只想一个人静一静,但此刻推辞或许会让对方误会,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好,不过我还没想呢,你就做点苗月爱吃的吧。”

    简洁地说了几句,挂掉电话,她走出了医院。

    初春清凉的夜风拂面,碧海医院离社区很近,海边此时充斥着孩子们的欢笑。几位阿婆带着孩子玩耍,荧光的小球在夜幕里闪烁滚动。

    远处码头上静静泊着几艘船,灯塔的光晕下,能隐约看到最里头的几艘挂着蓝色的旗子。方宜知道,上面写着的是“大鱼船舶”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脑海中浮现出那日出海,少年骄傲幸福的神色:“我一个人就能顶两个大人!我妈妈快到预产期了,我最近要多赚些钱,买好多奶粉和玩具!”

    方宜停下脚步,干涸了一天的双眼忽然湿润,眼泪再也忍不住地落下来。

    -

    狭小的休息室没有开窗,浓重的烟味弥漫,空了的烟盒和塑料包装掉在地板上,茶几上只余两根烟散落。郑淮明神情空洞,前倾着身子,手肘撑在膝盖上,颤抖的指间明明灭灭。

    大量的尼古丁涌入血液,却丝毫无法让他镇定。左手紧揪住心口染血的毛衣,胸膛下心脏疯狂杂乱地跳动。

    方宜平静的离开,比争吵、谩骂都要让他恐慌。

    灯大开着,郑淮明却没有力气起身去关,浓烈的烟灰忽然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他弓着腰,咳得撕心裂肺,像有野兽撕咬着心肺,每一次换气都有如刀割。

    想要呕吐的欲望再次上涌,他却死死捂住嘴,不允许自己将满腔油腻的食物吐出来。

    恼人的剧痛在上腹搅动,郑淮明咬牙猛地攥拳,发狠地将食指骨节抵进柔软的最深处——

    他的瞳孔猛然收缩,痛极连一声呻吟都发不出来,只剩脊背的颤栗,冷汗唰地浸湿衣领。

    持续自虐般地加深,痉挛的器官更猛烈地反抗。意识有一瞬间的抽离,郑淮明急促地喘息,眼前如走马灯般闪过……

    十六岁那年,他中考以全海城第一名的成绩,收到了省城实验中学破格录取。可海城一中为了争取状元,豪气地承诺了一大笔奖学金,以及他弟弟的优待录取通道。

    老校长惋惜地拍拍少时郑淮明的肩膀,劝道:“孩子,能去省城实验,相当于一只脚跨进最好的大学,你前途无量,再回去好好和父母商量一下吧。如果家里困难,钱不是问题,我可以资助你!”

    可他回到冰冷的家中,还未热一口饭吃,就接到了母亲叶婉仪的电话:“淮明,你怎么还没到啊?妈妈去值夜班要来不及了,小泽这边离不开人。”

    记忆里,母亲叶婉仪曾是一名建筑师,优雅时尚。父母恩爱,家里总是摆满了鲜花,母亲有一头漂亮的波浪长发,踩着高跟鞋坐飞机去各个城市出差。那时飞机只出现在电视里,小小的他每次抬头看见蓝天上的那抹白色,心中都无比地自豪、向往。

    只是后来,在郑泽一次次的开胸手术中,阳台上的鲜花无人照料,逐渐枯萎。父亲在外挣钱,叶婉仪为了照顾弟弟辞掉工作,换成家附近的三班倒。她剪掉了长发,鲜艳的裙装变成起球的毛衫……

    拿到奖学金的那天,郑淮明路过百货大楼的橱窗,看见了一件雪白的羊绒毛衣。明亮的灯光下,那件毛衣做工精细、款式新颖,袖口处绣了几支淡雅的竹叶,很配母亲抽屉里那副她过去常带的珍珠耳钉。

    晚饭时,郑淮明正思索着如何开口,叶婉仪却迟迟未动筷子,犹豫了很久对他说:

    “妈妈知道,你考上省城实验很不容易,但妈妈相信,以你的成绩,留在海城也能考上好大学的,对吗?离家近些,你也能……”

    “妈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接受了海城一中的录取。”郑淮明温声打断叶婉仪的话,目光紧紧盯着她的脸,有一丝期待道,“我留在海城多些时间照顾小泽,以后他中考也能优待录取,我在哪里学都一样。”

    叶婉仪脸上瞬间绽开一个欣慰的笑,她一边笑,眼泪一边落下来,伸手紧紧抱住儿子:“太好了……你是妈妈最懂事、最乖的孩子!”

    郑淮明已经记不得,叶婉仪有多久没有夸奖、拥抱过他。他有些无措地享受着这份亲昵,手抬了抬想要回应,温暖的怀抱却忽然落空。

    叶婉仪接起医院的电话,担忧地起身就要走。

    “妈妈。”郑淮明连忙叫住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包装袋,欢喜道,“我用奖学金买了一件毛衣给你……”

    叶婉仪的目光落在包装袋上品牌的字母上,脸色明显暗了下来。

    郑淮明心头一空,连忙解释:“不是的,奖学金还剩很多,我都放在你电脑桌上了……其他我什么都没有买,这件衣服不贵的,只花了一点点——”

    叶婉仪夺过包装袋,皱眉翻开吊牌,最后一点笑容都没了:“我不要,你赶紧去退了!”

    可她身上的这一件已经很旧了,白色洗得多了开始泛黄,袖口起了很多毛球。

    “你弟弟还在住院,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个时候还买这么贵的衣服!你快去问问能不能退!”

    那漂亮毛衣袖口处的竹叶未曾被展开,就被丢在了沙发的靠背上。大门紧紧地关上,少年脸上的笑意还来不及褪去,僵在眉间。

    摇晃的画面一转,是深冬的北川校园。那天是冬至,全年夜最长的日子,他们才恋爱不久。

    夜色浓如墨,郑淮明站在教学楼门口,随着晚课下课的人流,远远看见一个蹦蹦跳跳的白色身影。方宜尤为兴奋地跑过来,“砰”地一下子撞到他身上,紧紧抱住他。

    郑淮明被她撞得往后退了半步,一把搂住她的肩膀,笑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好事?”

    女孩从他怀里抬起头来,眼眸亮晶晶的:“只要看到你我就开心啦!”

    郑淮明留恋从这个温暖的怀抱,却还是转过身,从书包里拿出一杯奶茶:“还热着,你最喜欢的。”

    方宜欢喜地接过来,是校门口那家很火的黑糖珍珠奶茶,要排很久的队。她喝了一口,因为一直暖在书包里没有吹冷风,甜甜的奶茶还是微烫的,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她回忆起这两个月的恋爱,郑淮明每一次来接她下课,都会提着东西。奶茶、小蛋糕、糖炒栗子、烤红薯、小礼物……没有一次是空着手的,她一出现,他总能变出些好吃的。

    “为什么每次你都带东西来接我啊?”方宜脸颊红红的,“晚上我吃太多会胖的!”

    郑淮明自然地笑说:“因为想让你看见我更高兴一点。”

    谁知,方宜却挽住他的手臂,抬起头认真道:“我看见你高兴,才不是因为你拿了奶茶呢,我高兴,只是因为见到你!”

    他微怔:“见到我?”

    “对啊,因为我喜欢你嘛,我喜欢的是你,又不是奶茶和小蛋糕!”方宜笑嘻嘻道,眼里亮晶晶的,是那么天真又纯粹。

    郑淮明望着她的笑容,心头融化成了一汪水。他再也忍不住,俯身拥住了她,抱得很紧很紧,感受到女孩在他脖颈间温热的呼吸,他第一次感到胸腔里有一个空洞被渐渐填满。

    “干什么啦,路上好多人!”方宜小声嗔怪道。

    可郑淮明丝毫没有松手,他的眼眶竟有些湿润。如果可以,他想一辈子都不离开这个拥抱……

    寂静的休息室里,呼吸声愈发粗重。郑淮明蜷缩起身子,抵在上腹的手臂青筋暴起,浑身剧烈地颤栗着。可他脸上却没有痛苦的表情,只有眉间微皱,双眼半阖着,涣散的瞳孔早已没有焦点。

    他强迫自己感知这种剧痛,一下、一下,随着心脏跳动,让他知道自己还活着……

    郑泽去世、叶婉仪离开家的那一年,郑淮明十八岁,距离他得知母亲的死讯的那一天,还有五年……

    他知道叶婉仪深深怨恨着自己,所以至死都没有留给他哪怕一句话。

    手机铃声蓦地响起,对于铃声的敏感,几乎刻在郑淮明的血液里。他几乎是瞬间就从朦胧的意识中挣脱出来,去够桌上的手机。

    模糊的视线中,来电人显示李栩,他立即按下了接听。

    “主任,后天有一例心脏搭桥,是从七院转来的危重症,刘主任问您……”

    “能做。”郑淮明深吸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回答,“让小陈……排吧。”

    “主任你声音怎么这么轻?”李栩疑惑,“你在哪里啊?”

    又一阵剧痛袭来,郑淮明几乎再说不出话来,按下了挂断键。左手紧攥住手机,一起用力地没入上腹的衣料。那坚硬的棱角抵得太深,他顷刻呕逆了一下,后背肌肉猛地痉挛,汗如雨下。

    不知过了多久,郑淮明意识微微回笼,伸手进口袋摸索出一板药。视线中,自己的手指并拢紧攥,塑料板折叠发出尖锐的响声——

    他还不能死……他只配煎熬地活着,赎完过去欠下的……

    第33章

    你要是走了,就再也别回来。

    入眼是灰白的天花板,

    窗帘未合严,缝隙间透出一丝暗沉的光,医疗仪器上的红点兀自闪烁。时钟堪堪走过六点,

    方宜抬手按了按酸痛的太阳穴,

    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一旁的小床上,

    苗月抱着小熊玩偶睡得安稳,氧气罩上清浅的白雾反复。

    或许是白天受了刺激,方宜做了一整夜的梦,梦到初见余濯时,他雪地里飞快骑车的模样;他在渔船上挽起袖子抓鱼,露出豪爽的笑容;还有少年坐在摄像机前,

    略显局促羞涩的眼神……

    身体虽还疲惫,

    方宜躺了一会儿,

    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她索性起床洗漱,清凉的水拍在脸上,

    总算舒爽了些。

    外面天色还灰蒙蒙的,整座碧海市尚未苏醒。寂静的清晨,

    只有从东边传来早起船夫粗犷的喊声,和渔船锁链相碰撞的声响。

    方宜想去空旷的地方走走,

    不料刚一推开院门,

    却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男人。

    黑色的轿车静停街旁,

    郑淮明站在路沿,

    寂寥的背影笼罩在薄雾中。他穿一件黑色夹克,

    背对着方宜,

    面朝大海的方向,

    久久没有动作,不知在看什么。

    远处海平面上,

    曙光破晓,泛起橙黄与淡粉交融的光,也照亮整条雾中的街道。

    昨天的不愉快后,方宜以为他早已经回北川了。

    厚重的院门闭合,郑淮明闻声回头,或许没有想到是她,他眼里有一丝来不及掩饰的茫然和空洞。目光聚焦的一瞬间,随即温和地笑了,朝她走过来。

    方宜以为郑淮明在抽烟,但他转过来是两手空空。她有些惊讶,他大清早在这里站着做什么?

    对于他之前冷漠的态度,她心里还有些别扭:“你怎么在这儿?”

    郑淮明未语先笑,眼神十分柔和,和昨天比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我刚到,给你带了早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