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两人将住的周围转了一圈,对目前的居住环境还算满意,房子是青砖瓦房,灶房不大但有三口灶做饭很方便,西侧最边上那间旁边有个茅房,除了不知道水井在哪儿,基本生活设施都有了。

    看了看周围,徐慧和狗剩娘准备去巷子外面看看,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卖东西的,她们手里的粮食不够这么多人过冬用,还有其他一些生活用品都需要采购呢。

    走到巷子门口,徐慧伸手拉门,却发现门是从外面锁着的,她们被锁在里面了!

    徐慧和狗剩娘不由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好好的把她们锁在这儿?

    贴在门上听了听,四周特别安静,好似一点人烟都没有,萧大勇和狗剩都不在,徐慧和狗剩娘彼此看了看,心里都有些惴惴不安,只能等萧大勇他们回来问问再说。

    回到房里,萧秀儿带着梅花和妞妞正在炕上打络子,二娃在一旁扯着线玩。看见徐慧她们回来,忙问起外面的情形,徐慧没说她们被锁在里面的事儿,只说发现了灶房什么的,孩子们一听都很高兴。

    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就让她们一直住在这儿,行李也不敢整理,只能先放在木箱子里。

    外面雪花飘着,屋子里烧着炕,很暖和,孩子们在炕上无忧无虑的玩闹着,徐慧和狗剩娘互相看了看,都有些发愁。

    怕胡思乱想露出些什么孩子们也跟着烦恼,徐慧尽量找些事情让自已忙碌起来,和狗剩娘将行李简单整理了一下,把一些常用的东西先拿出来放到那个长木箱里,其他的还暂时锁起来。忙完这些还早,徐慧想起厨房柴棚里堆着一些木柴,因为没有好好垒整齐,有些已经被雪打湿了,便和狗剩娘商量把木柴先收拾收拾,她们既然在这儿住着,总不好什么都等着别人给弄,先干些自已能干的事情吧。

    有事情干时间就过得快了,徐慧和狗剩娘也提起了精神,忙到快中午,徐慧听见推门的声音,忙和狗剩娘从灶房走出去,一看,是萧大勇和狗剩回来了。

    狗剩娘和徐慧忙走上去,徐慧看萧大勇和狗剩神清气爽挺高兴的样子,心里放松了不少,看来外面的情形应该很好,只是为什么要把她们锁在这里面啊?”

    狗剩娘可不想那么多,直接拍了狗剩一下瞪着眼问:“我说好好的门咋锁了,你们出去就出去,咋还把我们锁里面?”

    “哎呦,我的娘啊,你听我说;”狗剩揉着胳膊委屈的解释起来。

    徐慧听完,和狗剩娘都不由只叹气,这算啥事儿啊?

    原来她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开平卫所所城的一个库房,因为打仗,所城里完好无损的建筑不多,他们来的突然,林千户只能先腾出来一间库房给她们住,这间本来也就是看库房人住的地方,能住人。

    而且巷子外不远就有一口老井,那里面的井水是现在开平卫所少有的干净井水,那么短的时间内,林千户能给他们找到这样一个地方落脚,实属不易。

    至于锁门,那是因为现在开平卫所,可能就只有徐慧她们这帮女人了,而军营里却有二千来个男人。

    俗话说“当兵两三年,母猪赛貂蝉”。现在狗剩娘要是出去转一圈,估计外面就要乱套了,更别提徐慧和萧秀儿这样长相身材的,萧大勇和狗剩实在是怕万一有不长眼的闯进来,吓着徐慧她们。

    徐慧听的无语极了,这怎么来了开平好似更不自由了呢,眼下这大雪下个不停,自已连门都不能出,还怎么察看开平周围的情况,向林千户推荐徐靖姚他们呢?

    萧大勇看媳妇那一张小脸都黯淡下来,忙说:“媳妇,你别急,等过些时候,开平卫所整修完了,军营里的人就不会在外面来回活动,到时候,我和狗剩陪着你们出去好好转转。

    “对,对,嫂子,娘,你们别急!”

    “怎么能不急啊?咱们带来的粮食还不知道够不够过冬呢?听你们的意思,咱们这附近怕是都没有卖东西的地方,这么些人要吃要喝,米面粮油油盐酱醋都没有,可怎么办?”徐慧说的皱眉,狗剩娘听的直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

    萧大勇笑了,狗剩笑的更欢,徐慧和狗剩娘不解的看着他们。

    狗剩冲徐慧一拱手:“恭喜嫂子,大勇哥被千户大人任命为总旗了!月月不光有饷银还有粮食和肉,我也被任命成小旗了,虽然没有粮食肉,不过饷银比之前多了点!”

    徐慧和狗剩娘大喜,尤其是徐慧,虽然知道萧大勇过来很有可能被提拔,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刚来就被任命为总旗,看来林千户真的是非常看重他啊!

    萧大勇挠了挠头憨憨的说:“其实也没啥,咱们这儿刚打了仗,周围也没啥人呢,营里的兵回头开春就调回去了,我这个总旗,也就管管咱们这两户。”

    “我这个小旗,也就管管自家!”狗剩接的飞快,把徐慧和狗剩娘都逗笑了。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大好事,总旗虽然是很小的军官,但到底是官身了,以后再往上就是有品阶的官职,武官最低是七品的百户,萧大勇过了年才二十,只要林千户不倒,好好干升到百户是早晚的事。

    家里有喜事,自然该庆祝一番。

    徐慧忙问萧大勇关于灶房的使用问题,萧大勇一听说千户大人说了除那四间锁着的屋子,其他的任由他们使用。

    徐慧和狗剩娘高兴不已,那灶房连着炕,做饭的时候就把炕烧热了,既能省柴禾又方便,真是再好不过。

    来的时候带的肉和鸡蛋都吃完了,这么高兴的事儿,既没肉也没鸡蛋,想做点好吃的,却什么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慧忍不住犯了愁,萧大勇笑呵呵的说:“媳妇,有吃的就行,不拘什么,咱们刚到这儿,没那么多讲究。”

    徐慧知道萧大勇是安慰她,可还是觉得就这么对凑着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呢,想来想去,想到还有一些猪油渣,干脆泡些干菜,包顿饺子也算是那么个意思。

    狗剩娘听了也说好,两人正在灶房忙碌着,突然听见巷口有人敲门,忙让萧大勇和狗剩过去开门,徐慧皱了皱眉,这个时候谁会过来呢?

    第五十三章

    千户所的日子(二)

    不一会儿,萧大勇领着两个壮汉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壮汉抬头,那结成一个肉疤深陷眼眶的左眼,把狗剩娘吓的叫了一声,萧秀儿和几个伸出头看热闹的孩子更是被吓的够呛,徐慧也吓的差点没把手里的擀面杖扔出去,可看到萧大勇拉着那壮汉十分亲近的样子,便强装镇定的笑着上前招呼:“过来了,快上炕上坐!”

    壮汉咧嘴笑了,那肉疤跟着动了动,十分骇人,徐慧只盯着壮汉那下巴处,再不敢往上看。徐慧笑着招呼众人上了炕,去灶房熬姜汤,让狗剩娘和萧秀儿她们去屋里包饺子。

    姜汤熬好,徐慧端着姜汤进来了,看见屋里的情景不由无奈的皱眉。

    天冷,包饺子需要地方,灶房施展不开,本来是要坐在炕上包的,可狗剩娘和萧秀儿被那个独眼壮汉吓的厉害,孩子们也都害怕,都缩到炕尾去包,看着狗剩娘萧秀儿和几个孩子都低着头不敢看的样子,徐慧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徐慧将盛好的姜汤放到桌子上,笑着冲萧大勇和狗剩领回来的两个壮汉说:“刚搬来,没什么好招待的,两位兄弟喝些姜汤,驱驱寒气吧。”

    萧大勇笑呵呵的指着少了一只眼的壮汉对徐慧说:“媳妇,这是我们营里的兄弟赵铁锤赵大哥,”

    徐慧听萧大勇说过这个人,是先锋营出名的大力土,那只眼睛也是打仗的时候受伤瞎了的,这么一想到也不怕了,面色如常看着赵铁锤笑着喊了声:“赵大哥!”

    赵铁锤看着徐慧,嘴唇微微颤了颤,有些僵硬的应了声。

    萧大勇指着另一个壮汉对徐慧说:“这是二壮兄弟,”

    徐慧笑着喊道:“二壮兄弟!”

    “嫂子,知道你们过来了,大家伙都挺高兴,大勇又升官了,我们过来祝贺一下,也没啥好东西,这两只兔子是今儿早上出去打的,给嫂子和孩子们打个牙祭吧。”叫二壮的黑脸壮汉笑着递给徐慧两只兔子。

    徐慧忙接过笑着说:“我刚还说来了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想买个东西也没地方买,二壮兄弟赶巧就送来了兔子,我这就去灶里整治,你们兄弟正好在一块喝一杯,我们来的时候带了些家里的酒,算不得啥好酒,我热热你们尝尝顺口不顺口?”

    “好嘞,多谢嫂子了!”二壮笑着说到,徐慧笑着福了福身,拎着兔子去灶房做菜,萧秀儿对狗剩娘说了声,忙去厨房帮徐慧做菜。

    看见徐慧和萧秀儿出去,赵铁锤冲萧大勇竖起了大拇指,瞟了眼狗剩娘她们,凑近萧大勇轻声说:“我以前不信,以为你小子吹牛皮,今儿真信了,你小子大造化啊,娶了这么个好媳妇,老子真他娘眼馋!”

    “嘿嘿嘿嘿!”萧大勇笑的得意,二壮推了推狗剩:“跟着嫂子出去的是你未来媳妇?”

    狗剩一挺胸脯点了点头,二壮忍不住拍了下狗剩的后脑勺,这小子,踩了狗屎运啊!不过想想自已的媳妇也不孬,二壮心里平衡不少,看了眼赵铁锤说:“赵大哥,不是我说,你看看连狗剩都有媳妇了,你也得抓紧找一个啊,要我说,这找媳妇不能那么挑、、、、、、”

    赵铁锤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们一个个都有媳妇了,还来埋汰老子,什么找媳妇不能挑,你们一个二个谁没挑,娘的,老子怎么就碰不上一个这么好的媳妇!

    徐慧和萧秀儿在灶间忙碌,第一次待客,又是升官的喜事,怎么也得弄些酒菜。

    只是这家里,现在没啥好东西啊,徐慧想了想翻出花生,让萧秀儿剥了用油炸成花生米,稍微撒上点盐巴,就是最好的下酒菜。切了半颗酸菜,泡了些粉条,做一个酸菜粉条,这样算凑成两个素菜。

    然后荤菜自然就是兔肉,红烧兔肉最好吃,可惜一是费时间二是没酱油了,徐慧看看现在都这个点儿,就准备一只爆炒,一只炖煮,这样原生的野兔,爆炒一定很香。

    徐慧把干辣椒放到小锅里加水煮,煮上十几二十钟,把大蒜生姜还有煮好的干辣椒一起剁,一直剁成蓉。

    让萧秀儿把炒锅烧热,往锅里放多一点油,倒入切好的辣椒蓉。放入切好的兔肉一直翻炒,炒出香味拿碗装起来。再往锅里倒油大火烧热,加入花椒,等花椒的香味出来了,倒入兔肉爆炒。

    等到兔肉有些干的时候,放入一些酱油,继续翻炒,加盐调味,装盘出锅。

    萧秀儿吸了吸鼻子:“嫂子,好香啊!”

    徐慧夹出一块递到萧秀儿嘴边,萧秀儿不好意思的说:“嫂子,我不吃,我又不是小娃儿了。”

    “啥小娃不小娃,你帮嫂子尝尝味儿!”

    萧秀儿这才把兔肉吃到嘴里,嚼了嚼吸溜了一下说:“真辣真香!”

    徐慧笑了,让萧秀儿把花生米和爆炒兔肉端上去,自已又快快的做了个酸菜粉条。因为菜实在少,徐慧怕不够吃,干脆做了一盆酸菜粉条。

    做好酸菜粉条让萧秀儿端上去,徐慧将剩下的一只兔子切成块,准备炖了吃,可兔子肉少,徐慧想到还有几颗萝卜,便准备做一个兔肉炖萝卜,这样应该就够吃了。

    把兔子切成块洗干净,焯水,萝卜洗净切块,葱切段,姜切片。锅里油热加入葱姜大料炒香,加入兔肉煸炒,因为没有酱油,徐慧便放了一些毛酱汁提味,等兔肉炒的差不多加入萝卜继续翻炒,最后加入水慢慢炖,炖到萝卜熟透汤汁也收的差不多加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徐慧这边忙完,狗剩娘她们那边也把饺子包好了,徐慧想了想没直接煮饺子,先热了一笼饽饽,端到萧大勇他们桌上。军营里这帮人饭量都大,这些饺子全煮了估计也就够他们吃,还是给他们端上两碗饺子,让他们拿饽饽当主食吧。

    男人那桌吃喝的热闹,徐慧和狗剩娘这边也开始煮饺子,让狗剩把一个木箱子放到炕上当桌子,徐慧将之前留的酸菜粉条,和兔肉炖萝卜端上桌,让孩子们先吃着,徐慧和狗剩娘赶紧煮起饺子来。

    香辣的爆炒兔肉、爽口的酸菜粉条,肉香汤浓的兔肉炖萝卜,还有香甜的饽饽,吃的赵铁锤和二柱头都抬不起来。

    二柱一边吃一边忍不住感叹:“大勇哥,你真是好福气,嫂子这手艺,比县城丰乐楼的都好!”二壮吃过最好吃的饭菜就是县城丰乐楼的菜了,盂县的丰乐楼可是京城丰乐楼的拍户(丰乐楼是齐朝朝廷户部点检所开办的酒楼,是齐朝最出名的大酒楼,拍户就是分店的意思)。

    京城丰乐楼里的大厨还给皇上做过菜呢,二柱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就是上次打了胜仗之后林校尉请他们吃的盂县丰乐楼大师傅做的酱肘子。现在他拿这个和徐慧的手艺比,是实心实意的夸赞徐慧的手艺,萧大勇一听就乐了:“自家粗饭,哪里比得了丰乐楼的饭菜,二壮兄弟喜欢吃,以后常来!”

    二壮正等着这话呢,丰乐楼的饭好吃,可不是他们能吃起的,那里面据说一盘青菜都几十文呢,要不是上次打胜仗林校尉,不,现在的林千户请客,他这辈子怕是都吃不到丰乐楼的酱肘子。丰乐楼的饭菜吃一次不容易,可想吃到大勇媳妇做的饭可就容易多了,以后跟着大勇多过来走动走动就是。

    赵铁锤和二柱悄悄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他们以后可算是有地方解馋了!

    雪一直不停得下,眼看真要封了门,萧大勇和狗剩天黑的时候就赶紧把门口的雪都清了清,要不然明早怕是都开不了门了。

    徐慧看的发愁,说好了来这儿就给家里捎信的,可雪下这么大,人都出不去,还怎么捎信呢?

    萧大勇看徐慧发愁,忙问她是怎么了?

    徐慧蹙着眉说:“咱们说好了到了开平给家里报平安的,可这雪下的,怎么往家里捎信啊?”

    萧大勇听到徐慧的话也不由皱眉,想了想说:“我一会儿找人问一下能不能拜托驿站的人帮忙传个口信。”

    “不能写信吗?”要说的话太多了,徐慧很想写封信给徐靖庵他们。

    萧大勇摇了摇头:“驿站是官府建的,只许传递官府文书,就算林千户也不能传送书信;”

    “那好吧,让人帮忙给家里捎个信报个平安,”

    “嗯,媳妇你别担心,家里知道咱们在这儿好好的就行,我这就出去找人问问。”

    “相公,林千户不是住的不远,你干嘛不找林千户帮个忙?”

    “这种小事,不好去麻烦千户大人。”萧大勇觉得林千户已经帮了不少忙了,人家一个堂堂千户大人,自已哪能动不动就去麻烦呢。

    可徐慧却不这么想,现在下着大雪,一不打仗二不开荒,土兵都没法操练,林千户肯定忙不到哪儿去,既然离得这么近,多去走动都动没什么不好的。

    看萧大勇不太赞同,徐慧笑着说:“我是想着咱们离得近,林千户又看重你,你有事去找别人帮忙,却不知会他一声,万一绕来绕去传到林千户耳朵里,到时候会不会不太好看?”

    萧大勇皱了皱眉,想了想说:“那,我过去问问小武,林千户要是有空,我就跟他说说这个事,要是没空就算了。”

    “相公说的是,林千户对你有知遇之恩,咱们来这里之后又多蒙人家照看,人家投之以桃,咱们得报之以李,对不对?”

    “媳妇你说的对呢,可我啥也没有,拿啥报答人家林千户?现在营里也没啥事,除了好好当值我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了?”

    第五十四章

    表演天分

    “林千户既然看重你,那就说明你有值得被看重的地方,你要是实在不知道自已能干什么,就问问林千户需要你干什么?咱把林千户交代的事情干好,也就不辜负人家对咱的这番信任了,你说是不是?还有我听你之前说的,林千户家眷都不在这儿,吃饭也是在大灶上吃,那以后咱家做些啥吃食,你也给林千户送一份,还有常大哥,你也得过人家不少照顾,咱也略表表咱们的心意,你觉得怎么样?”

    “媳妇你想的周全,林千户就在前面院子里住着,那我这就过去!”

    “中午包的饺子还有一些,我煮了你给林千户送过去;”

    “哎!”

    看着萧大勇端着饺子出门,徐慧松了口气,萧大勇是个实在人,实在人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愿意照顾不如自已的人,却不会讨好比自已强的人,那让他觉得不好意思,好像是要图人家什么好处一样。

    可现在徐慧却让萧大勇从另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对林千户和常百户好是因为人家对你有恩,你这不是巴结讨好,是报恩呢,这样萧大勇就很容易接受,也会主动的和林千户他们亲近,徐慧想这也是林千户愿意看到的。

    从萧大勇和狗剩的话里,徐慧总结林定北这次提拔的这拨人,大都是先锋营里的老兵,而且都是毫无背景从底层爬起来的人。这些人的能力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徐慧觉得林千户可能是想培养自已的势力,他要的就是萧大勇这些勇猛之人的忠心不二。

    忠心萧大勇是不缺的,他缺的是如何恰到好处的表达这份忠心,这就需要徐慧在背后推一把了。现在自家和林千户住的这么近,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抓住机会把感情拉的更近一些,对以后可是大有好处的。

    过了一会儿,萧大勇回来了,说是林千户答应帮忙捎口信报平安,给他安排了清理路段的活儿,还提回了一袋子东西,说等雪停了所城收拾的差不多,再给他们另外安置好地方住。

    徐慧打开袋子看了看,上面是粮食下面是炭,实实在在的一大袋子东西,还都是他们现在正缺得,徐慧不由笑了,林千户这个人可真不错,一碗饺子换了这么些好处,这个买卖真是太划算了。

    林定北自此以后经常吃到萧大勇家送过来的吃食,对这个极其识相又忠心不二的萧大勇更加器重,又听说萧大勇闲暇时刻都会读书识字,越发起了爱才之心,偶尔也会指点萧大勇一二,萧大勇这个总旗的位置总算坐稳了。

    徐慧惊奇的发现,自从赵铁锤和二柱拎着两只野兔登门之后,自家这地方好似很受萧大勇营里兄弟们喜欢。

    每天中午都有不同的人跟着萧大勇和狗剩一起回来吃饭,一天两天也就算了,眼看着都半个月过去了,居然每天还是不间断的有人过来,而赵铁锤和二柱两个几乎是天天来。

    虽然来吃饭的这些人从来没空过手,而且萧大勇作为总旗福利的粮食和肉也都发下来了,还有林千户那儿三五不时还送些东西来。

    可这些东西待客还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每天都要招待客人,徐慧不得不绞尽脑汁才能弄出一桌说的过去的饭菜。可是今天居然破天荒来了八个人,加上萧大勇和狗剩,一共十个男人在家吃饭,还全是大胃王,真把徐慧弄得又急又累一脑门汗。

    看着自家缸里本来要吃一冬的饽饽已经吃光了,萧大勇发的那些粮食和肉大部分也都进了他带来那些兄弟的肚子,再加上今天中午又忙又累,人多屋子挤的,孩子们都不得不躲在灶房吃饭玩耍,徐慧觉得自已有必要和萧大勇好好谈谈了。

    连狗剩娘都忍不住悄悄跟徐慧说:“大勇和狗剩这么见天的往家带人也不是个事儿啊,大勇媳妇,咱们得管管了,这么下去,就算有多少家底也都吃光了!”

    狗剩娘说的是事实,徐慧觉得哪怕萧大勇现在已经一个月四两的饷银,还有五十斤米面,五斤肉,都禁不住这么吃喝。这些当兵的胃口都大,过来一趟,总不能不让人吃饱,光今天中午这一顿,徐慧和狗剩娘烙饼子烙的胳膊都抬不起来,混着苞米面还用了快二十斤白面,照这个速度,萧大勇挣的那点东西还不够填这些人的肚子。

    想到中午她累的腰酸胳膊疼,萧大勇和一帮兄弟们在屋里吃吃喝喝的样儿,徐慧不由气的牙疼,可仔细想想,她也能理解萧大勇现在为什么有这种转变。

    以前萧大勇得日子过的苦,钱都给了萧家,自已手里一文没有,可能还有挨饿受冻的时候。现在突然成了总旗,离开了萧家,不用看人脸色没了束缚,每个月饷银多了还有粮食和肉领,走到哪儿都有赞扬恭维,这种改变,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男人来说,是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舒服的生活让萧大勇不似在萧家时那么沉默低调,升了官搬了家,还有个可以显摆的媳妇,不免变得有些得意起来,他现在整日和营里的兄弟们混在一起,看着别人羡慕自已的眼神,估计十分受用。

    适度的得意对于培养一个男人的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萧大勇没兄弟姐妹帮忙,多结识一些朋友也是好的,只是徐慧没想到,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中午来家里吃饭的人不但没停过,还越来越多。

    这么下去,萧大勇的得意就要变成张狂,万一收不回来变成个哪怕家里勒紧裤腰带吃了上顿没下顿,也要外面油光水滑死要面子的男人,那就太糟糕了!

    现代社会徐慧见过太多乍富乍贵的人,富贵迷人眼,半分也不错。在突然改变面前,能坚持住本心,一如既往的人太少了。多少人发了财之后并不是家庭幸福而是家庭分裂,电视里新闻里都懒得播出这些事情了,徐慧还见过一对结婚三十多年的夫妻,因为房屋拆迁发了财,闹到最后打官司闹离婚的地步,人性就是如此,很难改变。

    徐慧最近一直冷眼旁观萧大勇,她看萧大勇虽然有些爱显摆,可并没有张狂到难以接受得地步,所以徐慧觉得好好跟萧大勇谈一谈,他应该能听得进去,毕竟萧大勇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个心思多深沉复杂的人,现在这样,也是一时得意罢了。

    直接张口跟萧大勇谈,徐慧才不那么傻呢,万一萧大勇不但不理解,还以为自已是不照顾他的面子,钻了牛角尖,两个人弄不好就要吵架闹别扭。

    聪明人做事喜欢绕弯子,那是因为绕弯子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徐慧觉得自已当然是个聪明人,她要用聪明人的办法才行。

    天蒙蒙亮,萧大勇和狗剩都已经早早的起身,准备去营里当差。

    萧大勇洗漱完才觉得不对,以往这个时候,徐慧都已经起床给他们做好吃的了,让他们吃饱喝足才送他们离开的,今儿怎么没见媳妇起床啊?

    狗剩也觉得不对,小声问萧大勇:“是不是嫂子累着了啊?昨儿个中午来吃饭的人太多,晚上我看嫂子都已经累得不行了。”

    萧大勇眨了眨眼睛,这些天天和兄弟们在一起吃喝很是快活,好似忽略了媳妇呢,想想连着这些天媳妇见天弄吃弄喝的招待自已领回来的兄弟,尤其是昨天中午那么一大堆人,媳妇额头的汗好像被没落过,萧大勇坐不住了。

    小心的掀开帘子看了看那边,看到众人都还睡着,隐约看见徐慧歪着头一头乌发堆在枕头边,萧大勇有些愧疚的看了看,准备放下帘子,和狗剩去营里吃饭,以后跟媳妇说说早上就不要给他们弄吃喝了,也好多睡会儿。

    手还没放下,忽然听见妞妞小声喊道:“哥?”

    萧大勇忙伸出头,看见妞妞揉着眼睛坐了起来,忙轻声问道:“咋了?天还早,你睡吧,跟你嫂子说声,我和狗剩去营里当值了。”

    “哦,哥,你回来的时候弄点药吧,嫂子昨晚发热了!”

    “啥?”萧大勇吓了一跳,声音不由大了,妞妞瞪了他一眼说:“你见天的往家领人,嫂子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能不生病?昨晚发热了,还不让跟你说,哥,你要把嫂子累坏了,可咋办?”妞妞眨巴眨巴眼睛,声音哽咽似乎要哭。

    徐慧强忍着转眼珠的冲动,妞妞这丫头太有表演天分了,要不是知道是自已吩咐的,她都快以为自已是真病,听听,这哽咽的声音,一点都不像是演的。

    萧大勇又急又愧不知道要说啥,大步上前,摸了摸徐慧的额头,好似还有些热呢,不由慌了。正要叫上狗剩赶紧去找营里的大夫来看看,狗剩娘轻轻咳了两声,含糊的喊了声:“大勇?”

    “哎,婶子,把你吵醒了,对不住啊,我,我这就去营里找大夫来,麻烦你先帮我照看着我媳妇。”说着就要走,狗剩娘忙喊住萧大勇:“大勇,不用找大夫,你媳妇是累着了,夜里发了会儿热,已经退了,好好歇歇就没事了!”

    “可,那--”

    狗剩娘把棉衣裹上坐起来说:“你放心吧,等她醒了,我拿老姜给她熬点浓浓的姜汤,喝了再发发汗就没事了!”

    “哎,那,麻烦婶子了。”萧大勇看着徐慧沉睡的侧脸,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想让媳妇过好日子的,没想把媳妇都累病了自已也不知道,这心里真是难受的发疼呢。

    第五十五章

    猫冬

    狗剩娘没再说什么,催着萧大勇和狗剩赶紧去营里当差,萧大勇看了看妞妞,又看了看徐慧,轻声说:“妞妞,哥走了,你照看好你嫂子啊!”

    “那你中午还带人回来吃饭吗?嫂子还病着咋做饭啊?”妞妞歪着头十分发愁的问萧大勇,萧大勇被问的面上一热,胡乱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出了家门,狗剩看萧大勇脸色不好,一言不发的径直往前走,为难的搓了搓手,追上萧大勇小声说:“大勇哥,你别担心,嫂子可能就是累了,退了热就好了。”

    “嗯!”萧大勇闷闷的应了声,狗剩看了看萧大勇的脸色又说:“昨儿听我娘说咱屋里的饽饽早都吃完了,让咱们弄些黄米面再包些饽饽,还有,你发的那些米面啥的,也都快没了,娘让问问有没有地方能买些粮食鸡蛋啥的,妞妞和二娃都小,得吃些精细的呢。”

    萧大勇这才扭头看着狗剩,狗剩挠了挠头说:“哥,我说句话你别生气,我知道,先锋营的兄弟都是跟咱们共过生死的,也是亲近咱们才过来咱家吃饭,可他们那一个个能吃的,咱家又不是啥富户,哪里供的起那么些人?以后咱家做啥好吃食,隔三差五给他们送些尝尝,也就算尽了心了,你说是不是?”

    “是我想岔了,狗剩,咱们是兄弟,你以后觉得哥做不得不对,你就赶紧跟我说,你嫂子那个人心太善,要不是你提醒我,怕是她难为死了也不好跟我说呢。”

    “哎!听哥的。”狗剩笑的露出一口白牙,想起他娘说的话,你嫂子的心眼管住几个大勇都不成问题,果然不假啊!

    萧大勇自此不再天天带人回来,徐慧的日子变得悠闲规律起来。

    来的时候那场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四五天才停,门外的积雪能埋到膝盖,虽然已经不下雪了,可天气依然很冷,白天雪化了些,晚上就冻成冰,院子里铲出来的路上也结了一层冰,走上去脚下直打滑。

    屋檐下的冰溜子挂的老长,裹着大棉衣穿着厚棉鞋站在外面一会儿冻的人都站不住,所幸萧大勇弄来了很多木柴,徐慧等人把炕烧的热乎乎,待在屋里倒也不冷,只是整日只能待在屋里,出不了门,用狗剩娘的话说,这叫“猫冬”。

    猫冬是本地人的说法,和徐慧她们现在的生活十分符合,像小猫一样,外面冰天雪地不出门,天天在屋里炕头趴着。

    除了一日三餐,其他时间都在屋里猫着,徐慧便带着众人细细的把行李细细整理了一遍。

    猫冬要把整个冬天过去,北边的冬季漫长又寒冷,按现在的情形,她们要在这里住上好一阵儿了。

    虽说是两家人,可现在跟一家人也差不多了,吃住都在一起,行李也没什么好分的,干脆一起整理了。徐慧整理完看着狗剩娘直叹气,狗剩娘自已也忍不住抹眼泪,要不是狗剩这次瞒着家里把赏银都给了她,她们这次从家里出来可真算得上净身出户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