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下泰村,因为离镇上比较近,每逢集,村子里都有好多的婶子大娘去赶集。

    顾梅朵在这些婶子大娘中间,不紧不慢地走着。她撒开精神力,一边走一边听着八卦。

    三个女人一台戏,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女人八卦的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看到没有?那个林子边儿,就是上次,顾家二房的闺女被拖走的地方。可怜了,那么好的闺女。”

    “不是听说那闺女在亲戚家吗?好像有人看到过?”

    “你可别瞎说,一个村儿住着,有影没影的话,还是少说为好。别给人家惹麻烦。”

    “哎呀,我也就是瞎说的,谁会当真呢?”

    “你是不当真了,真要有人当真,不是给人家惹事吗?不是亲眼所见的事,尽量别说。”

    “不说就不说。”

    顾梅朵心想:“二伯娘家的闺女,让人家发现了?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回去找个机会叮嘱二伯娘,别让她家闺女再出门儿了。

    让那个老鳏夫知道,真的是麻烦。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如果刚刚后面说话的大娘,也随着前面那个大娘说的话,这事情不知道会被歪扯成什么样子。往往很多事情就坏在这种胡说八道,捕风捉影的人的嘴上。”

    二三里的路程,说到就到了。

    别看镇子大,这个大集的规模可不小,这个集是十天一次。

    顾梅朵带着紫竹,从大集的一头,慢慢地向另一头闲逛。

    大集上卖吃食的,卖篮子,筐子,笸箩的,卖针头线脑的,桌椅板凳之类的,应有尽有。

    顾梅朵找遍整个大集,才在一个角落里,看到有几个卖鸡的。不是小鸡崽儿,是那种半大的鸡。

    清平县这一代的气候,与前世华夏国中原地区的气候差不多,人们往往都喜欢在春天抓些鸡仔,鹅仔,鸭仔来养着。到了冬天,养成了要么留着下蛋,要么吃肉。

    现在快到深秋了,就没有卖这些小崽崽的了。

    没小的,大的也不嫌乎。

    这时候卖鸡的,基本上都是家里等着用钱的,顾梅朵看看鸡都没有什么大毛病,都买了下来,连装鸡的笼子和筐子一起买了。

    顾梅朵也不能提着笼子筐子满集逛,就让紫竹站在这里等着,看着鸡和笼子,她继续逛去。

    顾梅朵一边逛一边买,遇到家里没有的需要的东西,就买下来,放到背篓里,其实有很多是被她放到空间里了。

    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的摊子上,摆着几个红薯,还有几块乌漆抹黑的石头。

    大家都不认识是什么东西,所以很少有人上前搭讪。

    顾梅朵开启透视眼看了看石头,这是翡翠原石,里面有翡翠,只是几块石头里的翡翠成色不一。

    “这位大叔,你摊子上的这些东西,怎么卖?”

    今天赶集,杨老松一大早就来了。

    因为他卖的东西比较罕见,很多人上来问了问,看了看就走了,都没有要买的意思。

    现在遇到一个问价的,杨老松开心地都要哭了。

    “那个小哥儿,我也不知道怎么卖,这是家里人从远地方带回来的东西。想着拿到集上换几个钱,却没想到没有人认识。你如果想要,看着给些银钱就行。”

    “你家里人从远地方带来的?那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没卖的吗?”

    “有倒是有,只是那些东西比这些东西还格路,根本不知道是些啥。”

    “大叔,我可以去你家看看吗?”

    顾梅朵心里敢肯定,一定也是些外来货。

    杨老松有些迟疑,“这些东西?”

    顾梅朵看看左右,并没有什么人。才低声地说道:“这些东西,我给你五两银子。”

    “什么,五两?”杨老松感到很吃惊,这点儿东西就能卖五两银子。

    我的天呐,他一年也挣不到五两银子。

    “卖不卖?”

    “卖,怎么不卖呢!”把银子往外推,不是傻子吗?

    顾梅朵把东西通过背篓放进空间,找到紫竹,让她继续看着鸡,她自已则跟着杨老松去他家。

    杨老松家就住在镇子东头,很快就到了。

    杨老松东西出手了,还卖了高价,他很开心。

    急忙喊来自已的婆娘,“孩儿他娘,快把兄弟带回来的东西拿出来,给这小哥看看。看中了,就要买嘞。”

    婆娘是个伶俐的,看到自家相公空着手回来,知道东西是出手了。看他面上带有喜色,知道卖上了好价钱。

    一边应着,一边去拿兄弟带回来的东西。

    这个婆娘很快拿出来一个大-麻袋,有大半麻袋的东西。

    顾梅朵看她慢慢地把东西倒出来,种类还不少,看得顾梅朵目瞪口呆。

    柚子大小的原石有三块,拳头大小的原石有十几块。里面除了有翡翠,有的还有玉石。

    还有几包种子,有西红柿种子,还有一种看样子应该是辣椒之类的种子。就是不知道是辣椒,青椒还是尖椒。

    剩下的一大捆,顾梅朵用手捏了捏,感觉一下,应该是像鹿皮或牛皮之类的某种动物的皮子,只是非常厚实。

    顾梅朵开心极了,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来。

    她很平静地问:“这些东西你们都卖吗?”

    杨老松一狠心,“俺兄弟说了,这些东西弄回来不易,就是少了三十两银子不卖。”

    “行吧,但是你得把麻袋给我装着。”

    本来杨老松心里有点儿忐忑,兄弟告诉他,卖个十来两银子就行了。

    他怕顾梅朵还价,故意要了三十两。

    看见顾梅朵直接就买啦,他心里嘀咕着,是不是卖贱了。

    顾梅朵看出了他的意思,说道:“这里这么多石头,死沉死沉的,我还是不买了,我一个小孩儿也扛不动。”

    杨老松本来还寻思着,是不是加点儿价。一听,顾梅朵说不买了,立刻十分着急起来,“小哥,小哥,别担心,这些东西没有多重,我给你扛到集市上吧。”

    顾梅朵很勉强地同意了。

    顾梅朵和杨老松一起返回集上,杨老松帮他扛着大-麻袋。

    这一路上,顾梅朵了解到,杨老松的兄弟半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拿一些稀奇的东西。

    有些东西他们给卖了,有些东西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直接就给扔了。听得顾梅朵心疼不已。

    顾梅朵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再赶集,还过来他们家看看。

    038

    这俩孩子天赋不错

    这次赶集,顾梅朵收获丰厚。她除了买到了十几只鸡,还在杨老松那里,买到些比较珍贵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种子。如果这里没有这个物种,那这些种子所代表的意义就非常巨大。

    顾梅朵把在杨老松那里买到的东西,全部送入空间,又去土陶厂定制了二十个特大号的陶缸,最后找到紫竹,一起回家了。

    到家之后,把那十几只鸡,放到鸡圈里,弄了些糠皮喂上。

    顾梅朵回到屋里,神识进入空间,把蔬菜都收了,把她今天赶集得到的种子,种上了一半儿,番薯也放在泥土里育苗。

    把那些原石全都搓出来,看到这些露出真面目的翡翠和玉石,顾梅朵高兴极了。

    这可都是钱呐,有了钱,距离买庄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这时候,青竹来找梅朵,厨房的肉不够了。

    顾梅朵拿出地窖的钥匙,领着青竹到地窖去取肉。顾梅朵让青竹在地窖上边儿等着,她打开地窖门儿,进入地窖。然后从空间里取出猎物,拿出来,递给青竹。

    锁上地窑门儿。这样的大地窑,整个宅子里有五个。

    其中有两个都是挖在非常隐秘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地窖非常有用,平时可以储存蔬菜,粮食,冰块儿。

    关键的时候,可以储存贵重物品,甚至有时候还可以藏-人救命。

    吃过晚饭,顾梅朵领着双胞胎,带着罡豆,过了河,向里长家走去。

    里长把办好的红契递给顾梅朵,顾梅朵看了看,收好。

    “里长爷爷,我们家没有菜地,秋天到了,要腌些咸菜和酸菜,想买些白菜和萝卜,不知道谁家有。想多买点,因为家里人多。”

    “朵朵呀,萝卜,白菜家家都有,肯定都吃不了。我可以和村里的人说一声,吃不了的白菜,萝卜,送到你们家去卖。”

    “好的,里长爷爷。爷爷,咱们这里有没有什么地方,有那种专门种菜的菜园子。我怕村儿里的萝卜白菜太少不够呀。”

    “朵朵呀,那你到底想买多少萝卜,白菜呢?”

    “里长爷爷,我和你说实话。我买了二十个特大号的陶缸,我准备都用来腌咸菜和酸菜。”

    “朵朵呀,那么多的咸菜,酸菜,你们自已家吃的了吗?”

    “里长爷爷。吃不了,可以卖呀。冬天没什么事情做,卖咸菜也算是一份收入啊。”

    里长心里说,你这丫头想的挺美,白菜萝卜腌的咸菜酸菜,家家都有,谁会买你的?到时候可别浪费了那些钱。

    “专门种菜的地方,我倒是知道一个。在镇子北边有一个村子,有两户人家,每年秋天都种很多的萝卜,白菜。秋收之后收白菜了,你到他们那里去看看吧。”

    “好的,谢谢爷爷。”

    “里长爷爷,你知道哪里有果树卖吗?”

    “朵朵,你是想把那山坡地种上果树吗?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你要好好管理呀。否则的话,结不了果子,白废了力气。”

    “我会好好种的。”

    “这个时候不行,明年春天我领你去找果树苗。”

    “好,谢谢爷爷。”

    顾梅朵领着小双胞胎回家。

    一路走,姐弟三人一路背着诗词。

    顾梅朵今天看书,看到几首词特别喜欢,教给小双胞胎,让他们也给背下来。

    回到家里,大哥来找顾梅朵。因为盖房子的工匠对顾梅朵草图上画的炕十分不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请顾梅朵过去,说明一下。

    “大哥,这个炕你不用管,其余的地方该怎么砌还怎么砌,烟筒必须建在我指定的地方,屋里的炕,等到房子盖好之后再盘。”

    顾春久答应着走了。

    这里的人都不住炕,住床。

    前世,顾梅朵是北方人,住的都是火炕。尤其是冬天,外面大雪纷飞的时候,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那是相当舒服的。

    顾梅朵盖的房子设计的时候就带着土炕,她甚至还留着炕洞,这样烧炕的时候,会十分方便。

    今天去里长爷爷家,回来的时候,里长爷爷给顾梅朵拔了两颗白菜和两颗大萝卜。

    顾美朵回来以后,用白菜和萝卜做成了小咸菜。做法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泡菜。

    虽然名字是叫咸菜,其实并不咸,是一种十分下饭的小菜。顾梅朵装了两盘子,小双胞胎提着,姐弟三人来到绿意山庄。

    山庄里向伯润爷孙俩都在。

    收到了顾梅朵的小菜,向老爷子很高兴,“上次送来的野菜,我吃着就很喜欢,看着这小菜,也一定很好吃。谢谢你们,让你们费心了。”

    顾梅朵很谦虚地说:“只是一些小东西,和您对我们的帮助比起来。真是不值一提。”

    这边,顾梅朵和向老爷子聊着家常,那边向允泽开始检验小双胞胎写字的成果。

    小哥俩每人写了一张大字给向允泽看,向允泽拿着两张大字,心里非常震惊。

    “这两个孩子的天赋非常高,资质非常好。小小年纪。字也没练多久,却已写得有模有样,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成就。”

    向允泽把两张大字拿给爷爷看,向老爷子看了半天,没有说话。

    向允泽对顾梅朵说:“不知你对令弟有什么安排?”

    顾梅朵有些无奈地说:“我已经拜托朋友给他们找先生了。我知道他们两个的天赋很高,我是教不了他们,怕把他们教歪了。

    所以想找个先生,给他们进行正统的学习,不会耽误他们。”

    向允泽不屑地说:“一个小小的清平县,能有什么好先生?”

    顾梅朵心里说,小小年纪,口气不小。

    顾梅朵不无讽刺地说:“找的先生再差,恐怕也不会比我差了吧。我这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吗?如果我能教,我用得着求别人嘛。”

    向允泽有些懊恼自已说错话了,“我只是觉得令弟天赋很高,如果请不到好先生,会埋没了他们的天赋。”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慢慢找吧。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只能怪他们时运不济。”

    顾梅朵看着向允泽,在给小双胞胎指点写字技巧,等他们讲完,她领两个弟弟,告辞回家。

    向伯润看着孙子。“这俩孩子天赋不错。”

    “是啊,爷爷,如果落在庸才手里,简直是暴殄天物,误人子弟。”

    向伯润满含深意地笑了。

    039

    打猎绝招“一拳倒”

    下泰村多年来,有个习俗,在秋收之前,村儿里会组织猎手进山打猎。收获多了,能增加点儿收入,还能给即将到来的秋收增加点儿肉食。

    以前带队打猎的是里长,现在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打猎的队伍就由里长的大儿子李大虎带领。

    副队长,就是王小米的爹王憨柱和二叔王铁柱。

    顾老大虽然又馋又懒,打猎却是把好手。

    因为他不知道去哪里逛了,这次打猎,没能参加,顾家老宅去打猎的是顾老二。

    顾梅朵作为家里的代表,也参加了。

    经过两天的充分准备,打猎队伍在一个晴朗的天气进了深山。

    一进深山,队伍分成两组。

    一队由李大虎带领,一队由王憨柱带领。顾梅朵和顾老二跟随王憨柱的队伍。

    每年都进山狩猎,大家经验丰富。

    王憨柱和弟弟王铁柱也不浪费时间,带领大家直奔狩猎地点。

    另外一支队伍也离此不远。

    这个地方,经常出没一些野猪,梅花鹿和山羊。而虎狼之类的大型凶猛动物却没有,是个极佳的狩猎地点。

    大家分散开来,寻找猎物,找到了就发个信号,众人围攻,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顾梅朵散开神识,右前方三四百米,有一群羊。

    她悄悄拉了拉王憨柱的衣角,向那个方向指了指。

    王憨柱这人极其精明,顾梅朵这段时间在村里的表现,他是看在眼里的。他不会以为这是一个小孩子的无聊举动,所以他奔着顾梅朵指引的方向,慢慢靠拢过去。

    看到羊群,他隐匿身体,向队伍发了个信号,其他人慢慢向这里靠拢,大家采取了一个合围之势,把这群山羊包围了。

    几个神箭手蓄足力量,纷纷射箭,山羊群扔下五六个山羊,跑了。

    大家急忙上前补刀,怕有的受伤不重,再跑掉了。

    顾梅朵则跟着山羊跑开的方向直追过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