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带着我,不会给你们增加什么负担吧?”向允泽很温柔地笑了笑:“不会。”
“那你们什么时候走?”
“五天以后。”
“好的,我回家安排一下。”
领着小双胞胎回家的路上,顾梅朵想到,马上开始秋收了,自已家里又没有地。前段时间家里的人很忙,很劳累,就当给他们放个假了。
到家以后,顾梅朵直接来找韩隐,“我可能要出门儿两个月左右,家里的事就劳烦你多费心。
这次出门,我是刚刚决定的。我会和里长族长,还有向老爷子打招呼。如果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会施以援手。我不在,家里的事就你说了算,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顾家老宅的人,如果在来找麻烦,不用对他们客气,如果来借钱,借东西,对不起,不借。
我哥哥和家里的小子们的学习不能落下,其余的人怎么安排?你决定,别让他们闲着,惹是生非就好。”
顾梅朵又把家里所有人集中起来,把自已出远门儿打算,说了一下,同时告诉他们,韩隐将是他们顾府的大管家。他出门儿这段时间,一切大小事务有韩隐决定。
顾梅朵劝慰父母,让他们不要担心,自已出门会照顾好自已的。又叮嘱哥哥,弟弟在家要好好听大管家的话,好好听父母的话,自已回来,给他们带礼物。
顾梅朵又把空间里成熟的蔬菜和粮食,都收起来,再把地整好种上。
自从空间土地可以耕种,顾梅朵从来没有浪费一点儿时间,成熟了马上收好,再接着种上,因此空间里的粮食和蔬菜那是相当的多。
尤其是粮食,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看到这些粮食,顾梅朵心里是满满的安全感。在什么情况下,有了粮食,心里就不发慌,这可是命啊。
可空间里没有水,这怎么行?万一以后,自已需要水了怎么办?
于是顾梅朵到土陶厂,买了一百个,上次买的那种大缸,装入空间,来到安泰河的源头,那里有一个不知道有多深的大水潭,潭水清澈,甘甜,顾梅朵把空间的一百口大缸都装满了水。这才安心了。
顾梅朵还带着紫竹他们,用家里的几个大灶,做了十袋面粉的馒头和包子,只说是有人定做的,在晚上用大马车拉着送出去,顾梅朵给收入空间。
顾梅朵又收拾了很多东西,带着吃的穿的用的,她全部放到背篓里,离开家的时候,就全部放入空间。
顾梅朵还去镇子上买了两口小铁锅,一堆的调料,几只碗和几双筷子,一把菜刀和一块小菜板儿,勺子铲子之类,还有一大块的油布。
还有两床褥子,两个枕头。
还用油布给她自已做了雨衣,向允泽和剑声也有。
五天以后,告别父母,兄弟以及韩隐他们,跟着向允泽,坐马车走了。
062
一早我们就启程,尽快把人甩下
向允泽他们一行三人,坐着马车出发。
从顾梅朵家向西,沿着新修的石子路一直走,不到一里路,就上了官道,向南,直通清平县县城。
出了清平县城,继续向南走。
剑声坐到车辕上赶车,马车的前帘挂起来,向允泽和顾梅朵在马车里并肩而坐,一边吹着风,一边看着沿途的风景。
秋收季节了,一派丰收景象。田野里到外是收秋的农人。
这时的天气,不冷不热,很是清爽。
顾梅朵对正在看书的向允泽说:“咱们走了这大半天,天黑前,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歇脚的地方。”
向允泽抬起头来,“路上行人多,咱们随着就行,他们哪里歇,咱们就哪里歇。人家经常出门,有经验的。”
剑声向前看了看,“少爷,前边有个商队,咱们后边跟着吧。商队后边跟着好几伙人呢。”
向允泽说:“跟着吧,别打扰人家就成。”
剑声应了。
慢慢地,拉近了距离,顾梅朵一直盯着前边看,“怎么商队中还有女的?行商带女眷,可真会享受。”
向允泽不由感觉好笑,“人家带女眷,与你何干?可能也和咱们一样是借人家光呢。”
继续走,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楚对方几个人。
另外几伙走得快,已是跑到商队前边去了,只有向允泽他们一辆车还在后边跟着。
一行人没有碰上村庄,更没有客栈,只能野营。
现在还不到中秋,晚上虽然有些凉爽,却不太冷。
前面商队的人停下宿营,向允泽三人便也找了个离他们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下,清理出一片地方,准备宿营。
向允泽上前跟人家打个招呼,省得误会。
然后,向允泽回来,进车厢休息,剑声和顾梅朵准备晚饭。
商队领头的杨连,听手下报告观察向允泽他们的情况:
“他们去保间府,然后继续向南,和我们不同路。张罗做饭的这俩,应该是书童和丫环,车上那个,是主子。
这书童肯定会武,且功夫不低,那丫环脚步轻盈,会不会功夫,暂时看不出来。车上的,应该会武,功夫不知。”
杨连说:“这三人,小小年纪便敢出远门,不是无知,便是有大本事之人,我们不得不防。”
手下那人低头沉思片刻,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们不得不防,我们两伙所走官道有重叠之处,至少未来三天我们得走一条路,总不能把他们赶走。”
“我们可以加快速度,”杨连道:“我一路注意他们,发现三人赶路并不急,那小姑娘拿出来的炊具很齐备,显然他们并不打算吃苦,既如此,我们不如加快行程,他们为免奔波,肯定不会追上来。”
这的确不失为一个甩人的好法子。
“咱们马上叫人埋锅造饭,把明日一早的干粮也做出来,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尽快把人甩下。”
他们这次的货价值太高,可容不得一点疏忽。
顾梅朵从附近捡了几块石头搭了两个灶,从背篓里掏出两个锅放上去,又掏出几个馒头放一个锅帘子上热着,没锅盖,上边扣个陶盆。
又从背篓里抓了几把米,用小水桶里的水淘干净,开始煮。小水桶里的水是剑声找小溪打来的。
向允泽也不看书了,下来帮着从附近捡了不少柴禾,确定够晚上烧的后,问顾梅朵:“你打算晚上做什么?”
“米粥。”
向允泽静静地看着她,“馒头和米粥,菜呢?”
顾梅朵没好气地说“出门在外,将就点得了,有馒头有粥的,还要菜。美死你得了。”
其实,顾梅朵是准备馒头就辣椒酱,吃泡菜配米粥的。
剑声看自家少爷想吃菜,说道:“我看看附近有没有野鸡或野兔。”
说完剑声提着剑进了旁边的林子。
商队的人早拿着东西去打水了,向允泽没事,也提着小桶跟着他们往林子里走。
一条山溪哗啦啦地从山上流下,溪水清澈,潺潺的流向地面。地上有几个大坑,里边水质清澈。
向允泽站在溪边顺着山溪往上看了看,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打水。
商队的人看到向允泽,冲他点了点头就提着水回车队。
向允泽拎着小水桶回去时,剑声已经回来了,把他们晚上要睡的帐篷给搭好了。然后拿镰刀割了些草喂马。
商队的人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们,出门不是应该备好草料,直接喂马吗?还要现割?
不是应该吃些干粮就成吗?还要现煮粥?
这三个一看就没有出门的经验。
但杨连也不敢大意,货物贵重,损失不起呀。
五更一到就叫人起来开始赶路。
剑声和自家少爷躺在一起睡得香,听到动静便起身拉开帐篷往外一看,满天的星星。
拉上帐篷躺下继续睡。
车上的顾梅朵也没在意,跟着翻个身睡了。
商队的人动作又轻又快,不到一刻钟便开始启程离开。
杨连看了一眼毫无动静的帐篷,脸上不由露出笑意,看来这三人的确不是冲着他们来的。
手下上前,低声道:“主子,那书童掀开帐篷看了一眼,现在又躺回去了。”
杨连说:“走吧,早点送到早点放心。”
商队的人一走,顾梅朵虽闭着眼睛,却一直留意外面的动静。
天亮了,顾梅朵起来下了车,“商队的人早就走了,我们要追他们吗?”
向允泽:“不用,我们顺其自然就好,不用特意去赶。”
顾梅朵提起水桶道:“我先生火烧水,你们俩谁去弄柴?”
向允泽慢腾腾地捡了些干柴回来。
人家商队要的是速度,赶路,赶路,一个赶字便是重点。弄点水泡着干粮就得,还在意好不好吃。
他们也不急,吃好为主。且有条件,自然要喝开水,省得坏肚子不是。
商队可不会为了做饭烧水,而耽误了多少时间。
三人还是和昨天一样,馒头就辣酱,米粥配泡菜,吃得很满足了。
顾梅朵去方便的时候,剑声悄悄问道:“少爷,他们怎么还不来?难道跑我们前边去了?”
向允泽向后看了看,“不急,也许没到呢。时间多的是,慢慢来吧。”
天边一抹朝霞,很快一个大红鸡蛋黄从山尖升上来。
顾梅朵回来了,东西收拾好放车上,开始启程。
三人并不赶时间,优哉游哉地往前走。
063
遇雨宿荒庙
继续南行。
遇到镇子就停一停,补充一下需要的东西,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遇到村庄就进去借宿一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就找一个山青水绿之地野营。
阳光充足时,秋老虎厉害,在车中避着。一早一晚凉爽时,拉开车前帘,看看沿途景致。
路上遇到卖果子西瓜的,买一些放车上,吃瓜赏景,哈哈,很是逍遥惬意。
这天临近傍晚,天空阴云密布,冷风呼呼,一场大雨近在眼前。
顾梅朵问向允泽:“你们可带雨衣了?”
向允泽一愣:“啥叫雨衣?”
顾梅朵也是晕了,到背篓里拿出一套来,“剑声,快穿上,如果是急雨,再穿就来不及了。”
剑声接过来,很快就穿上了,还挺合身。
没多久,豆大的雨滴随着狂风呼啸而下,打得剑声睁不开眼睛。
向允泽拉好车帘,怕雨水灌进来。
“剑声,要不,你也进来躲躲吧。这雨也太大了。小心马受惊。”
“不行,路边没有避雨的地方,还不如慢慢走着,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躲雨。”
剑声的话被雨水风声割成好几截,断断续续传来。
秋雨,阴冷阴冷的,顾梅朵急忙翻荷包,找出几粒药丸递给向允泽一粒,“吃了,预防风寒。”
向允泽没客气,接过来就送入口中。顾梅朵自已也吃了一粒。
“真是的,刚刚给剑声就好了,现在……”
顾梅朵很后悔。
雨刚刚小一些,顾梅朵也顾不得能不能被雨淋到,从车帘里递出药来,“剑声,快吃了它。”
剑声接过就吃了。
继续眯着眼睛赶车。他努力辨别雨中的路,牢牢的抓着缰绳,生怕拉车的马一个不听使唤就乱跑起来。
两边都是密林,这时候可不敢林中避雨,谁知道会不会一个雷打下来。
一阵狂风刮过,雨水劈头盖脸地砸下,马在雨中很是急躁,剑声集中精力拉着缰绳,不敢大意。
车颠簸得差点侧翻,听到车下“咚”的一声巨响,顾梅朵颠得差点倒入向允泽怀里。
向允泽对着车外道:“剑声,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避一避。这样太危险。”
“少爷,没有适合避雨的地方呀。再向前走看看吧,风雨中也看不清路,如果车子陷进泥里,那可就是大-麻烦呀。”
官道上已经开始积水,雨倒是一点也没有变小。
剑声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弃车往高处走时,他锐利的目光发现了树林后一点点亮光。因为下雨而昏暗的天色中,那点亮光尤其明显。
赶车过去,来到近前,庙前的廊下已经停了好几辆车,一旁还栓了七八匹马,甚至还有一头驴。
剑声扬起笑脸,高兴地大声道:“少爷,我们找到了一间庙。”
剑声很快将车赶到屋檐下,卸了马,把马拉出来拴到一旁,摸着它的脖子安慰了好一会儿。
顾梅朵马上收拾东西,一会可能要用到的,都收入背篓,还收拾了一个包袱让向允泽拿着。
顾梅朵拿出油布,抖开放向允泽手里,自已从他手里拿过包袱,“好好撑着,你先下车。”
向允泽慢慢走下车来,背风站着,用力撑开油布等着。
顾梅朵背着背篓,拎着包袱也下了车,扯过油布一角,撑着,慢慢走进庙里去。
剑声从车里拿出小水桶放在院子里接水。
雨很大,很快接了半桶。也跟在向允泽他们后边进去。
这小水桶还是他们刚刚要出发时,顾梅朵冲进山庄拿的,同时还拿了不少东西,把车上几乎装满了。
顾梅朵当时说,“要想一路上方便些,只能现在咱们挤着些。谁让咱们没有行李车呢。”
当时在门口送行的向老爷子,也点头同意。
剑声想到,他们这一路,也不用着急赶路,且听她的吧。
别说,有个水桶,这一路上,真的方便不少。
三人一进庙,庙里的人就纷纷将目光投在他们脸上。
见他们都是半大孩子,众人的心都不由一紧。
因为在外行走的大多是成人,老弱妇孺,敢在外晃荡,还敢住进荒庙的,多半有所依仗,这样的人最不能得罪,也最应该防备小心。
那个装成小子的女孩且不说,就看那俩男孩沉稳的脚步,就没有人敢轻看他们。
顾梅朵目光在庙里一扫,在扫过东边的角落时,目光微微一顿,然后便若无其事地移开,率先往西北角而去,只有那里还有个空处,其他地方都叫人占了。
这是一座破庙,里头供着地藏王菩萨,佛像有些歪斜,房梁上蜘蛛网连成一片,可见其荒废程度。
庙里东角已经升起了两个火堆,分男女而坐,几个壮汉坐在外围护着里面的人,他们估计也是刚到没多久,身上颇有些狼狈。
其中有几个熟面孔,应该是甩了他们的商队的人。
庙正中央则是被两个江湖青年所占,他们正盘腿坐在地上分食一只烤鸡,时不时的拿起水囊对饮一口,闻着味都知道里面是酒。
他们身旁放着剑。顾梅朵听到俩人正低声议论新一轮的武林大会。
靠近门口的西南角则是两个庄稼汉所占,他们身旁还放着两个大背篓,里面都是沙梨,俩人坐在火堆旁一边烘衣服,一边满脸担忧的看着外面的暴雨。
占了南角的,就在他们隔壁,是四个大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