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顾梅朵看着空空的双手,刚刚自已做了什么?对了,空间。顾梅朵神识一探空间,孩子好好地躺在里面。
顾梅朵大喜,急忙把另一个孩子也送入空间。看到躺在地上的老男人,顾梅朵想了想,也送入空间。
然后,顾梅朵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这个什么“销魂窟”,出了府城,一路向北,奔省城而来。
084
这孩子怕是又聋又哑
顾梅朵一路上没有休息,经过灵丹淬体,她现在的急行速度,估计可以和轻功高手媲美了。
在天大亮的时候,她来到了省城。
城门刚刚打开,她随着进城的人流进了城。
找到一个不大不小,人还挺多的吃食铺子,顾梅朵叫了碗馄饨,坐在角落的一个桌子边,慢慢吃了起来。
吃饭是小事,主要是为了听消息。
果然。
“知府大人家的两个小公子,还没找到呀?这都有三四天了吧,会不会凶多吉少呀?”
他的同伴一把捂住他的嘴:“你不要命了,就有个人像你这么说的,被知府家的老太君听到了,立时打死。”
开始说话的那个人,马上低头吃饭,不敢再说一个字。
旁边有人低声说:“应该还没找到,没看到城门那里,只许进,不许出吗?”
又有人说:“这些衙役也是饭桶,这么久了,找个孩子都找不到。”
有人不同意他的话:“你拉倒吧,衙役?你也不想想,敢在省城偷知府大人家的孩子,能是一般人?说不定,早就远走高飞,跑出去十万八千里了。还能等着衙役去抓。”
“唉,真可怜,一次丢了两个孩子,听说有一个是知府大人妹妹家的孩子。可要了老太君的命了,一个孙子,一个外孙。”
有人急忙制止这些说话的人:“你们别议论了,看,知府大人家的大公子,带着衙役过来了。”
有人小声嘀咕:“这条路,他哪天不走个七回八回的。”
顾梅朵抬头看看那个知府家大公子,是个俊美的少年。可能是好几天没睡好,有些疲惫不堪的样子。只是那双眼睛却是明亮非常。
顾梅朵看了下他的行走路线,放下饭钱,走出了铺子。
明锦纶漫无目的地走着,此刻的他,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幼弟和小表弟失踪,家中老祖母多次晕厥过去,自家和姑姑家都还在努力寻找,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明白,这希望,是渺茫了。
只是,也不能在家里静-坐枯等,出来寻找,或许就有一线希望也说不定,因此,这几天,他天天出来,所有的街道都要走上几回。
“啪”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打在他脚边,他寻声望过去,只见那边巷子口,一个七八岁的邋遢小男孩,对他做了个抱孩子的姿势,他只感觉脑袋“嗡”地一下,差点让他晕过去。
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吧?
他急忙走过去,身边的随从也跟了上来。
小男孩领着他,往巷子里走,来到一堆垃圾边上,小男孩向里指了指,明锦纶小心地扒开垃圾,看到两个他日思夜想的面孔。
他顾不得什么脏不脏了,急忙一手抱起来一个,就要出巷子。
小男孩一把拉住他,走过去指了指垃圾堆,明锦纶这才看到,这里还有一个昏迷的老男人。
小男孩剥了随从的衣服,盖在两个孩子身上,指了指巷子口,摇了摇头。
明锦纶看明白了,“你不想让我们大张旗鼓地回去?”
小男孩没什么表情,只是看着他。
难道这孩子又聋又哑?
是呀,两个弟弟神秘失踪这么久,肯定有内幕,是不能就这么回去。
明锦纶对一个手说了几句什么,很快,这手下就赶来一辆马车,明锦纶把两个孩子和小男孩都抱上车,老男人也弄上车,自已跳了上去,手下就快速赶着马车回府。
马车一直赶进内宅,明锦纶让一个手下陪着小男孩,自已抱起两个弟弟直奔祖母的屋子。
明老太君躺在床上直哼哼,儿媳严氏服侍在身边。
两个孙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真是摘了她的心肝呀。自已还活着干什么,让孩子活着,自已替他们死了吧!
猛抬头看到大孙子抱了两个孩子进来,她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骨碌爬起来,就扑向两个孩子。严氏也不管什么礼仪了,大叫道:“是我的小三吗?”直扑向大儿子抱着的孩子。
明锦纶急忙喊道:“祖母,母亲,你们小心些。”
对身边一个丫头吩咐道:“快去请我父亲和姑母一家,再把府医叫来。”
丫头利落地答应着去了。
很快的,知府明一绍,他妹夫李玉和妹妹明馨就赶来了,后边还跟着一路小跑的府医。
明老太君看到儿子来了,“快叫府医给他们瞧瞧,老天保佑我的孙儿没事,老身愿意长年吃斋念佛。”
府医急忙上前来,给两个孩子都把了把脉,看到一屋子的人都盯着他,急忙说:“两位小公子都没事,就是中了迷-药了,喷点水马上就能醒。”
老太君忙喊:“快拿水来。”
水拿来了,两个小家伙很快就醒了。一个叫娘,一个喊祖母,抱着人就大哭起来。
一屋子的人不由得跟着抹泪。
看孩子没事,明一绍和李玉走出屋子,叫儿子来细问究竟。
明锦纶简单说了一遍。
明一绍皱着眉,让把小男孩和那老男人,都带到一个僻静的院子,让手下把着院门,外人不得靠近。
见老男人昏迷着,明一绍叫来小男孩,看小男孩有些害怕的样子,就温和地说:“来,别怕,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两个孩子的?”
小男孩看着他,没什么反应。
明锦纶说:“父亲,这孩子怕是又聋又哑。”
这还怎么问?
明一绍为难了。小男孩看看他,看看明锦纶,比了个写字的动作。
明一绍眼睛一亮。立即拿来纸笔,让小男孩写字。
小男孩看看周围,明一绍把手下都赶出去,让人把昏迷的老男人也抬到隔壁屋子看了起来。屋子里,只剩下他们父子和李玉了。
小男孩这才提起笔,写写画画。
小男孩的画工奇差,字也太丑,好在这三个,都是聪明人,
经过仔细斟酌和思考,很快弄明白了小男孩要表达的意思。
明一绍总结起来说:“两个孩子是从咱们这里,被几个人带到清平县,他们在清平县又拐了三个孩子,又赶到保间府,这里一共七个孩子了。
这里有个冯字,还有个老三,然后到府城这边一个屋子,五个孩子留这儿了,咱们家两个孩子被带到这里,这什么销魂……”
“父亲,好像是个窟字。”
明一绍点头,“像个窟字。销魂窟,这么耳熟呢?”
明锦纶低下头,李玉说:“小倌馆。”
明一绍一拍桌子:“这帮混蛋,胆敢把我儿弄到这里。”
小男孩吓得一哆嗦。
明一绍继续说:“这里有个范字。”
小男孩又指了指隔壁,明一绍点点头,这个范字,和这个男人有关,或他们是认识的。
小男孩-顾梅朵,又面无表情了。
085
嫌少,我这里还有
李玉说:“大哥,咱们也不能就凭这个,就信了这小子的话,咱们应该到实地去查查。”
明一绍点点头说:“查是肯定要查的,这个昏迷的男人是关键,弄醒他,好好审审。小心些,别让他死了,这是个突破口。”
顾梅朵被好吃好喝地安排在一个院子里,就是没有自由。
她也不在意思,估计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就会放自已出去了。
有了自已提供的线索,再加上那个老男人这个证人,相信他们很快就能抓到人贩子了。
其实事情远比顾梅朵想像得要复杂得多。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人口拐卖案,还涉及了其他。只是顾梅朵不知道罢了。
过了三天,有人来请顾梅朵出去。顾梅朵被请进明老太君屋子,很多女人在这里。
明老太君说:“这位小公子,老身谢谢你救了我的两个孙儿,也算救了老身一命了,这是一点小意思,你收下吧,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如果有人欺负你了,只管来府里找人告诉我,老身给你作主。”
看顾梅朵没什么反应,老太君叹口气,“看着好好一孩子,又聋又哑。罢了,东西给他吧。”
顾梅朵接过东西,表现得很欢喜。对老太君拱起小爪子拜了拜。老太君很高兴,叫人好好送她出来了。
被带进书房,明一绍明锦纶和李玉都在。
明一绍说:“不管你能不能听得到,该说的我还是要说,这次我们两府真的谢谢你,如此大恩,以后有机会再报。这些银子和东西,就是一点小意思。收下吧。”
顾梅朵收下东西,又看看几张银票,三千两,她撇撇嘴。
李玉笑了,“哈哈,这小子嫌少。不怕,嫌少,我这里还有。”
李玉又递给她几张银票,五千两,顾梅朵满意了,欢喜地收下来。对明一绍和李玉都拜了拜。拿起东西要走。
外面一个丫头进来了,把一个大包袱拎进来,“太太和姑太太给这位小公子的。”
说着,丫头把大包袱放到顾梅朵脚下,顾梅朵开心地拎着。
明锦纶好笑地看着顾梅朵,这小子还是个财迷。
明一绍让明锦纶送顾梅朵出去。
顾梅朵表示,送她到那个巷子里就成。明锦纶照办。
等明锦纶诸人走远了,顾梅朵把所有的东西都收进了空间,快速从巷子一角溜出去,直奔城门,出了城,回清平县。
李玉对明一绍说:“这小子不简单呀。我们到现在也没查清楚他的底细,小小年纪,心思如此缜密。”
明一绍说:“妹夫,这次孩子失踪,看着像是普通的拐卖案件,其实我们都知道,这里另有玄机。”
李玉点点头,“在销魂窟,我发现了重要的线索,顺藤摸瓜,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总之,这次孩子失踪,咱们也算因祸得福了。”
明一绍点头表示认同。
顾梅朵晚上赶路,到了清平县县城的时候,正好天亮了。
她来到农贸市场,找到了她存驴子的地方,那老汉还认得顾梅朵。
“哎呀小哥,你再不来,我就要出门儿了。这都几天了,事情办好了?”
顾梅朵笑呵呵地对老汉说道:“谢谢爷爷,让你费心了。”
顾梅朵付了看管驴车的钱,还格外给了老汉一小罐白酒。欢喜得老汉胡子都直颤抖,“下次再来,驴车只管放这里,爷爷给你看着,不收你钱了。”
顾梅朵笑着赶驴车,准备回家。
她一边走,一边看空间里这次得到的谢礼。
银票一共八千两,明家女眷给的金银首饰若干件,上好的布料十二匹。还有几匣精致的点心。
最令顾梅朵喜欢的是,其中有一对精致的小金锁,花开富贵的图案,一个上面是个“平”字,一个上面是个“安”字。正好给弟弟戴。
双胞胎的名字是安宁,这个是平安,哈哈,不错。
正好前面有家金铺,顾梅朵进去请师傅把小金锁上面的“平”字,改成了“宁”字。这样就完美了。
想到爹娘和哥哥们还没有什么金银首饰傍身呢,于是,她又买了三枝男用的银簪子,和七八枝女用的银簪子,还买了一对水头不错的玉佩,并让金店里的师傅也给刻上了两个字,分别是“久”字和“远”字。这是给两个哥哥的。
这谢礼里边,虽然也有首饰,可是,那些首饰都很贵重,现在佩戴不合适。
给家人准备了礼物,顾梅朵很开心,上了官道,直奔下泰村而来。
离开家快十天了,感觉好像很久很久了。
家人见面,难免又是一番亲热的景象。顾梅朵高兴了,准备晚上摆家宴,庆祝一家人开开心心,过上了好日子。
晚上,席开三桌,女眷一桌,顾梅朵母女及三个竹子和小良子白汉武。老爹领着哥哥们和韩先生丁彭及白运起白汉文一桌。两个弟弟和四个越小子还有元夏秋冬一桌。
开席了,顾梅朵让老爹致词。
老爹看看一脸欢笑的妻子儿女,想想大半年前自家过的日子,老爹有些激动:
“我们顾家四房,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日子好过了,我很高兴,来,大家一起干一杯,希望我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
大家一齐举杯,男人喝白酒,女人和小男娃们都喝葡萄酒。
然后,顾梅朵让韩隐讲几句,韩隐摆摆手拒绝了。
顾梅朵站起来,看着大家,“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也就希望你们也越来越好。你们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只要合理,我就答应。想好了啊,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看看大家没什么反应,顾梅朵又说:“如果大家都没事,那就……”
只见冬开慢慢站了起来,“那个小东家……”
自从韩隐来了,叫顾梅朵“小东家”以后,家里不少人感觉这称呼不错,也就跟着叫了,顾梅朵听了也没纠正,他们也就叫开了。
顾梅朵看着冬开,“有事你说。”
冬开扭扭捏捏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求助地看着翠竹。
顾梅朵一看,有情况。
翠竹倒是个爽朗的性子,“哎呀,你呀,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小东家,是这样的,我们不是一起在镇子上打理泡菜铺子嘛,来的客人以为我们是夫妻呢,就叫我们许掌柜许娘子。冬开姓许。
后来吧,我们感觉,这样也不错,如果我们成亲了,住一块也方便,做事也不用碍手碍脚了。就想问问小东家,行不行?”
还有这事?
顾梅朵走过来,问翠竹:“你是为了铺子打理方便才同意的,还是你真心想和他一起过日子,想好了再说哈,这很重要的。”
翠竹仔细想了想,“好像都有吧。”
顾梅朵又问冬开:“你呢?”
冬开磕磕巴巴地说:“我喜欢翠竹。”
顾梅朵一听,对冬开说:“人家翠竹可没说喜欢你呀。怎么办?”
冬开马上就低下了头。
翠竹笑了,“小东家你就别逗他了,我不喜欢他,能让他说这事吗?我同意。”
顾梅朵高兴起来,“好,既然男女双方都同意了,我也同意了。今天这宴席,就当成他们的订亲宴了。大家举杯,庆祝一下。”
众人一起举杯。
086
朵朵,要出事了
冬开和翠竹的定亲,无疑让这个家宴更加的喜庆,大家高兴之余,也都对他们表示了祝贺。
既然要成亲,那就要准备一下呀。
顾梅朵把这个事情交给自已老娘来办了,她送四小只去绿意山庄,顺便,看看向允泽有没有消息来。
向老爷子取出来一张信纸,“这是允泽给你的,你看看吧。”
顾梅朵知道这是给向老爷子的信中夹带的,单独给自已捎信,不现实,自已也没那个资格。
她拿过信来看。四小只去书房上课。
向允泽讲述了一路的见闻,还有遇到的趣事,却没有提及到了京城以后,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