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说不过了,就要动手了是吧?在人家张家的地盘上,你想挑事儿呀?长得像个鬼一样,还要看人家的首饰?你配吗?有好首饰戴你头上都白瞎了。”说完一甩,把这女人摔个大马趴。
张大嫂赶紧把这女人扶了起来,恶狠狠地瞪着顾梅朵。
“你瞪着我-干吗?你以为你做的这些破事我不知道吗?你不就是看我姐姐比你强,你嫉妒吗?总想给我姐姐好看?”
顾梅朵一指这几个女人,“你请来的帮凶吧?我说大欠儿登,你让你家来这么多人,不就是想找回面子吗?你要文文不行,要武武不行,你干吗行呀?
别在这里碍眼了,滚一边去吧。别耽误我姐入洞房。”
村民们起哄,“入洞房,入洞房。”
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走过来,“小子,挺狂呀。对付一群妇人算什么本事,有能耐咱俩练练。”
顾梅朵一脚踹过去,这少年倒下了,顾梅朵抓起他:“小子,挺熊呀,你到那边好好练练去吧。”
说着,把这小子一丢。
“啊!”有人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
众人跟随着这小子看过去,只见他掉到一个茅草堆上,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时,也不知道哪个女人等急了,上去就把顾梅红的盖头揭开了。
众人只感觉眼前一亮。
以前,顾梅红在老孙氏手下饱受摧残,长得跟个纸片人一样。这一年多来,她心情愉快,吃得饱,整个人大变样了。
现在的顾梅红,瓜子脸,皮肤白晰,戴一对石榴红的耳坠,梳着穿云髻,一套和耳坠配套的簪子和步摇,微微晃动,摇曳生姿。
一身正红的嫁衣,很合体,收拢在腹前的右手上,戴有一个红戒指。
脚上,一双红色绣花鞋,从来没见过的图案,特别精致好看。
顾梅红稳稳地站着。她的左右,是一身淡红装束的紫竹和青竹,两个少女清秀可爱,更衬得顾梅红端庄大方。
顾梅红耳边还响着顾梅朵的话:“姐,你明天什么也别管,就好好地站着,或坐着。面带微笑就行,其他的,交给我。”
顾梅朵故意咳了声:“大家看完了吧?可以让我姐入洞房了吗?”
众人急忙让开道,一脸惊艳的张亮,欣喜地扯着顾梅红,进了屋子。
不知道谁嘟哝了一句:“看着挺光鲜的,还不是在这里装阔,一点嫁妆也没有,好意思在这里装大尾巴狼?”
顾梅朵的耳朵多灵呀,一下子就听出来是哪个人说话了。
顾梅朵走过去,一把把这个人揪了出来。
“这位老奶奶,请问你当年成亲,带了多少嫁妆呀?”
这女人其实没那么老,顾梅朵只是故意气她。
这女人的嫁妆,一直是她的骄傲,所以,她也顾不上纠结顾梅朵叫她老奶奶的事儿了。
“哼,我当年的嫁妆,那是十里八村头一份。折成银子,都快有二十两了,能买两亩好地了。”
顾梅朵撇撇嘴,“哎哟,二十两,两亩好地呀,真了不起呀。”
那女人一扬头:“那是。”
顾梅朵随口就是一句:“算个屁呀。”
那女人鼻子差点气歪了。“你姐嫁妆多,拿出来大家看看呀。”
“给你看?你算哪棵葱?”
“切,光用嘴说,谁不会呀。我还说我有一百两呢。”
顾梅朵故作震惊地说道:“我姐有一百两银子嫁妆,你怎么知道的?”
那女人看怪物一样看着顾梅朵,心里说,难道他姐真的有一百两?
顾梅朵从随身的大荷包里,取出来一锭银子,其实是从空间里拿的。
在那个女人眼前晃了晃:“认识这是什么吗?知道这是多少吗?”
女人的眼珠随着银子动来动去。这要是自已的多好!
“这是银子,这一个是二十两。”
她又掏出来四个,排成一排摆在左手掌上。右手挨个指点着:
“一二三四五,五个,一百两。看到了吗?”
顾梅朵跳上一个凳子,站得直直地。
“今天正好乡亲们都在,我说一下哈。看到我手上的银子没有?这是一百两银子,我姐的嫁妆。
我姐看家里困难,准备用嫁妆银子盖房子。
我姐夫有志气,不想用媳妇的嫁妆银子,所以暂时算我姐夫借我姐姐的,等以后有钱了再还。
大家听好了,我姐夫-张亮,明天开始盖房子,大瓦房。
要雇人干活,工匠一天五十文,小工一天三十文,都管一顿饭。工钱一天一算。
有要干活的,一会喜宴结束,就来找……管事的报名。”
管事的走过来宣布:“开席了。”
众人一看到管事的来了,也顾不上吃席了,都要找他报名。
这工钱开得高,席吃不吃的无所谓,赚钱要紧。别报晚了,没名额了。
顾梅朵想问问管事,给没给杨大华家送一桌席面过去。
如果女方和男方一个村子,通常男方都会送一桌席面去女方家的。虽然顾家不在这里,但顾梅红父母来了,应该送的。
顾梅朵一看,管事的让人围住了,就来找张老太太。
张大嫂开始的时候捣鬼,顾梅朵后来收拾张大嫂家的亲戚,张老太太都知道,只是,她没管,她要看看,她这新娶进来的媳妇家,会怎么处理这事情。
如果新媳妇娘家吃亏了,她就出来帮一把,如果大媳妇家吃亏了,那活该,一帮没脸的蠢货,就该有人教训她们。
儿媳妇要盖房子,她很高兴。新媳妇看来是个好的。
张老太太是个明白人,只是平时没表现得那么强势罢了。一个女人,领着四个儿子过日子,怎么可能是个软弱的。
娶了大媳妇,儿子自已看上的,没办法。
看顾梅朵来找她,老太太笑着说:“顾小公子,杨家的席面,我找人送过去了,现在没什么事了,咱们也吃饭去吧。”
顾梅朵趴在老太太耳边,轻声说:“亲家婶子,我是女娃。”
看张老太太瞪大了眼睛,顾梅朵笑笑说:“我喜欢到处跑,只好做如此装扮了。咱们是自家亲戚,我也不能再瞒你。”
张老太太点点头,她懂的。
到新郎新娘敬酒了。
张大嫂跟在后边,也不知道她要干吗。
第一杯,自然要敬给辈分大的人呀。
看到张亮两口子站在一个黑瘦的老头面前,张大嫂撇撇嘴,心里说: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穷鬼,来这里充大辈。”
她自已都没注意到,她在不知不觉间,竟把话说出了口。等她发现,已经晚了。
顾梅朵听到了,抓过张大嫂,用力甩了两个嘴巴,然后,把张亮叫到面前:
“来,姐夫,告诉你这个欠儿登大嫂,这穷鬼是谁。”
张亮很尴尬,在自家亲戚和梅红娘家人面前,他感觉这个大嫂太丢脸了。
“大嫂,这是梅红的爷爷,你也应该叫爷爷。”
张大嫂被当众打脸,还要叫这穷鬼爷爷,她恨恨地怎么也叫不出口。
顾梅朵盯着她,说道:
“我们顾家,子子孙孙多的是,不缺你这么个外八-路的来叫爷爷。
但是,你给我记住了,以后如果让我再听到你,说一句对我爷爷不敬的话,我不把你打得满脸开花,我不姓顾。
这桌都是穷鬼,请你这个有钱人,滚远点,滚!”
看到大家都瞪着她,张大嫂连滚带爬地走了。
其实来这里的时候,顾梅朵给每个来的人,都做了一套新衣服,只是,顾老头常年劳作,脸上是那种现在叫作高原红的颜色,加上他满脸皱纹,格外显得老气。
此时顾老头很局促地站着,拿着酒杯,不知如何是好。
顾梅朵把老爷子按坐在凳子上:
“爷爷,孙女和孙女婿来敬酒,你坐着就成。和他们喝一杯。你不喝,别人都得等着。你可是咱们顾家的老太爷呀。”
听到这话,顾老头笑了,对呀,小辈日子都好过了,他应该高兴,以后,做他的老太爷就行了。
于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110
这个小舅子,他可惹不起
酒宴结束,大家准备回到杨家去。
顾梅红眼含热泪,看着家人们离开。
顾梅朵偷偷把张亮叫到一边,“姐夫。媳妇永远是自已的,你不疼她谁疼她。所以,要爱惜我姐。
她今年才十四岁,知道为什么女人生孩子,很多都没命了吗?一来是家里不重视,二来,就是因为生孩子的时候,年纪太小。
所以说,你等一年两年的再圆房,以后,我姐养好身体,肯定能给你生个大胖儿子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已的东西,怎么也要爱惜点用,你说是吧?我已经和亲家婶子说过了,暂时就让我姐和婶子住。
记住了,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如果以后对不起我姐,你知道我的厉害的,哼哼。”
张亮急忙答应。这个小舅子,他可惹不起。
顾梅朵又来和张老太太辞行。
“亲家婶子,我姐,我就托付给你了,你好好对待她,肯定不会吃亏的,他们盖房子,你也多费心。上梁的时候我再来。
我姐年纪小些,有想不到做不到的,婶子多提点。等过个两三年,我姐肯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不过,现在要好好养身体。”
张老太太看着顾梅朵,这小丫头,懂得还挺多,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姐姐呢。
“行了,你放心,我家的人,我怎么也会顾着的。”
顾梅朵去找小四,他还有点舍不得老族长。顾梅朵承诺以后带他来看这个爷爷,他才跟顾梅朵上车。
老族长送出很远才回去。
顾老头也很开心地跟着回来,他仿佛想通了很多事,一身轻松。
回到杨家,顾梅朵和二伯夫妻说:
“我都嘱咐过我姐了,我也嘱咐过亲家婶子了,你们放心。那婶子人不错,就是那个大嫂有些不着调儿。没事,房子盖好了,个人过自已的日子也就是了。那银子,我给我姐压箱底了。”
顾梅朵指的是卖山羊的银子,顾梅朵给了他们十两。另外还有张大嫂赔的银子,只是这个,顾梅朵没说。
赵氏拉着顾梅朵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叔杨婶,我姐盖房子的银子,我先放你这里,我就怕放我姐那里,她现在不太方便,被人惦记上。用多少,让我姐夫来拿就行。你们这里,就是我姐第二个家。”
顾老二两口子,只有点头的份儿了。朵朵这孩子,把什么事儿都想得这么周到。
最后,顾梅朵拿出来两件银首饰,递给杨小玲。
“你成亲的时候,如果我在家,我会来喝杯喜酒。我二伯他们不自由,也来不了。这是他们给你的添妆。”
两件银首饰份量都不轻,杨小玲看着很喜欢,她看着父母,杨大华说:“收下吧。这是他们的心意。”他们很明白这是顾梅朵自已拿出来的。
杨小玲收下了首饰,自已以后还是顾梅红的好朋友。
没什么事情了,顾家人坐车往回赶,天黑的时候应该可以到家。
顾梅朵还是骑马。
赵氏还时不时地抹一把眼泪。顾老二在一边劝着,偶尔,偷偷地看一眼自已老爹。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顾梅朵敢让这老爷子来。
不过,他心里很高兴就是了。
镇子上那老鳏夫爷儿两个,死的死,逃的逃,就是梅红回到下泰村,也没事了,但还是小心为上吧。也省得老娘责怪他。
看看气氛有些沉闷,顾梅朵对小四说:“小四呀,来,给大家背一段书听。”
小四乖巧地点头,“好哒。”
于是,还稍微有些小奶音的声音响起: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马车下了官道,直奔“顾宅”而来。
顾老头谢绝了顾梅朵的邀请,直接过了石桥,回村里,顾老二夫妻也跟着。
顾老二以为,顾老头会责怪他们夫妻呢,可顾老头这一路上什么也没说。而且还挺开心的样子。两口子也放下了心。
现在好了,这老的小的,都省心了。
顾梅朵一回到家里,小五就迎上来,小四把他拉走,小哥俩自已说悄悄话去了。走的时候,还不忘记和顾梅朵要那个盒子。
这次小黄庄之行,顾老四去了,陶氏没去,顾梅朵就去见陶氏,跟她讲今天发生的事情。
丁婶来了,把顾梅朵叫走了。
向伯润递给顾梅朵一封信,还有一个小包裹。
“朵朵呀,现在,也没什么事儿了,我们主仆三个也该回绿意山庄了,和你说一下。”
“向爷爷,其实,你们可以住这里呀,我们家又不是没地方住。”
向伯润笑笑说:“不是有句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狗窝吗?还是住自已家随意哈。一会我们就回去,明天开始,让小四和小五,继续去山庄上课。”
“好的。”
顾梅朵答应了,想帮着收拾东西。
看顾梅朵迫不急待的样子,向伯润挥挥手,让她走了。
很快跑回家,顾梅朵打开信。
“朵儿,我们这里现在没什么事儿了,又是胶着状态,也许不久,我就可以请假回家看爷爷了。我和剑声都很好,那小子,上次用你教的方法很准确地找到了方向,可让他好顿得瑟。哈哈。随信送上小礼物,希望你喜欢。”
顾梅朵打开小包裹,是两颗漂亮的小石子。
顾梅朵收好信和石子,胶着状态?不打了?
向允泽是皇子,不用这么辛苦吧?他还这么小,是没娘吧,可怜的娃。
没后台,没背景,皇子?
顾梅朵想想就很心疼这个皇子。
向老爷子,是他外祖父吧?
向允泽,你一定要保重呀。
顾梅朵给向允泽回信了,很短,就两字:“江南。”同信一同送出的,还有几种耐放的小吃食。
顾梅朵又开始巡视她的版图了。
先去看看种完藕的荷花湖,水面风平浪静的,还没见到荷叶长出来呢,还得等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