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9章

    咱家刘根十四岁,和顾梅朵的年纪倒也相当。”

    马氏给刘老九泼冷水:“你可别做白日梦了,顾梅朵那丫头眼睛恨不得长到天上去,她能看上咱家刘根?”

    马氏又叹了口气说:

    “也是咱家那死丫头没福气,要不,她嫁到顾梅四家,咱们也能跟着享福不是?”

    刘老九没听明白媳妇的话,他急忙问道:

    “媳妇儿,你说什么呢?咱家小花才四岁,怎么能嫁人呢?”

    马氏恨恨地说:“我说的是咱家那死鬼丫头改弟,要不是当初你娘那么娇惯她,她能死的那么早?

    如果不死,她和顾老四家的老大有婚约的。嫁到顾老四家,咱们不都跟着享福了吗?”

    刘老九愣了愣:

    “等会儿媳妇,你说什么,咱们家改弟和顾老四家老大有婚约?”

    马氏点点头:“是呀,当初还是你娘和顾老太太一起订的婚约呢,咱娘还给了顾老太太七个鸡蛋。

    你说咱娘是不是傻,咱们是女方,就算是订婚约,也应该是男方给咱们送东西吧?

    可惜了那七个鸡蛋,结果改弟那死丫仔子没福死了。”

    刘老九认真地想不想:“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那还是改弟三岁的时候,咱娘和顾老太太说过这么个话,后来咱娘死了,改弟也死了,所以就没人再提这话了。”

    刘老九认真地琢磨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笑着说道:

    “哈哈,这人要是发财,还真是挡也挡不住呀。真是老天照顾我刘老九呀。”

    马氏莫名其妙:“当家的,你到底在说什么呀?”

    刘老九神秘地说:“你别管,早晚有你钱花。”

    顾梅朵想要在湖里泛舟,就定做了两只小木船。紫竹的老家在江南水乡,紫竹会摇橹划船。

    现在是盛夏,荷叶田田,荷花斗艳,站在湖边,心旷神怡。

    顾梅朵坐着船,紫竹划着桨,慢慢地向湖中心去。

    微风吹来,荷叶起伏,荷花摇动,小船穿行在莲花荷叶之间,顾梅朵感觉心都飞上了天。

    此情此景,应该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已的兴奋心情。

    顾梅朵想了又想,前世为了生活奔波,不会唱多少歌,看眼前景致,还真不知道应该唱哪首歌合适。

    “紫竹呀,我给你唱首歌吧,虽然不太应景,但好歹也和水和湖有关系。”

    紫竹笑着点点头。

    顾梅朵清了清嗓子,然后放声唱起来: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不怕险滩弯又多喽弯又多

    146

    我老娘托梦给我说的

    顾梅朵清亮亮嗓音,在湖面上飘着,歌声高亢悠远,顾梅朵的心也随着歌声在蓝天白云下回旋。

    顾梅朵站在船上,摇摇晃晃的,看得紫竹担心不已。

    “朵朵,你可小心点儿,千万别栽到湖里去。”

    顾梅朵笑了笑,坐了下来,“没事儿,我会浮水。”

    小船儿悠悠,顾梅朵一边伸手拨着水,一边享受着这湖面凉风。

    “少爷,刚才唱歌儿的是顾梅朵吧?”

    向允泽点点头,每次回来,都感觉这丫头又长大了些,远远地看着,都有些大姑娘的模样,不再是个小黑丫头了。

    向允泽和剑声二人,骑马来到湖边下了马,向湖中心的主仆二人看去。

    “少爷,这还有一只船。咱们也上船吧,我会划船。”

    于是他们二人也划着船,向湖中心去了。

    向允泽二人策马奔过来的时候,顾梅朵就看到他们了。

    看这主仆二人的闲情逸致,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没事就好,难得太平。

    两个小船相遇的时候,本来剑声想叫过紫竹,让向允泽和顾梅朵坐一条船的。

    向允泽和顾梅朵二人都会水,却都不会划船,所以没办法,二人约会,身边就跟了两个铮亮的电灯泡。

    向允泽暗恨,以后一定要跟剑声学会划船。

    “向允泽,结束了吗?”

    向允泽点点头,顾梅朵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总算结束了。

    向允泽却说:“战事结束了,可是现如今天下却是个烂摊子,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朝臣们派系林立,皇上虽然坐上龙椅,却还是举步维艰,很多政令无法实施。”

    顾梅朵说:“那是太仁慈了,该狠的时候,必须得狠。”

    向允泽想了想,“你说得对,德行天下也要恩威并施。”

    小船划到了湖边,四个人下了船,把小船系好,俩电灯泡儿自动消失,留下他们说悄悄话。

    顾梅朵感觉到向允泽很不开心,“是不是朝中的事很难办?皇权有些施展不开?”

    向允泽点点头,想到三哥的难处,他也是一脑门儿官司。

    “那你应该很忙吧?你是他的心腹,应该为他分担很多。”

    向允泽笑了笑:“就是来看看你,回去看看爷爷,我就走了。”

    “这么匆忙啊?看来我们要想去游江南,哈哈,困难还真的是不小呀。”

    向允泽看着顾梅朵,自从上次三哥见过顾梅朵之后,向允泽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无形地拉开了。

    好在小丫头还小,帮助三哥稳定下来以后,自已再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办。

    顾梅朵陪着向允泽去看了向老爷子,老爷子看了二人进来,微微愣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把二人迎进去。

    其实向老爷子是不赞成他们在一起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说很难拉近。

    现在越是浓情蜜意,分开的时候就越是痛苦,他不希望向允泽经历那样的痛苦。

    小丫头也是个好孩子,毕竟在感情方面,女孩儿吃亏多些。

    二人陪着向老爷子聊天儿,向允泽讲了些他遇到的有趣的事,逗老爷子开心。

    丁叔走了进来:“老爷,顾宅的紫竹姑娘来了,说找朵朵小姐有事。”

    顾梅朵急忙起身告辞,跟着丁叔走了出去。

    “允泽,你可想好了,可别轻易做选择。那丫头可是匹烈马,你可别到最后伤人伤已。”

    向允泽低下了头。

    顾梅朵回到家里,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刘老九。

    顾梅朵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虽然是一个村子的人,但是并不熟。

    顾梅朵看了看老爹和老娘,还有大哥,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陶氏面沉如水,对刘老九说:“我们家的事朵朵做主,你把你的来意和朵朵再说一遍吧。”

    刘老九急忙点头哈腰地站了起来,对顾梅朵说:

    “朵朵姑娘,事情是这样的。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死去的老娘了。

    我老娘和我说,她曾经和顾老太太有过约定,要把我的女儿改弟,嫁给顾春久。”

    顾梅朵皱了皱眉头,她看了看陶氏:“娘,改弟是谁?我怎么不认识?”

    刘老九急忙说:“朵朵姑娘肯定不认识,改弟在五岁的时候就死了。”

    顾梅朵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死了?”

    刘老九点点头:“死了。”

    顾梅朵目不转睛地看着刘老九:“你就说你来什么事儿吧,痛快点儿。”

    刘老九有些肝儿颤,顾梅朵的厉害,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却有所耳闻。

    可不能把这小祖宗惹急了。

    于是他陪着小心说:“我老娘的意思呢。是说改弟在下面儿挺孤单的…”

    顾梅朵冷冰冰地说:“怎么地,你老娘的意思是,让我大哥下去陪她呗?”

    刘老九一看顾家所有人,都对他横眉立目,咬牙切齿,恨不得要把他打死。

    他吓得急忙说:“不是不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老九一边说,一边想要擦擦脑门儿上的汗,看到顾梅朵瞪着他,他又放下了手。

    顾梅朵大声说:“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没事儿赶紧给我滚。”

    顾梅朵一边说着话,一边拿起根棍子在手里晃着玩。

    刘老九急忙擦了一把汗,不擦不行了,已经淌下来了。

    “那个我老娘的意思是,顾春久娶了我家改弟,这样改弟能入你们顾家的祖坟,她也就不孤单了。”

    顾梅朵问刘老九:“这婚事是谁定的?”

    刘老九回答:“我老娘。”

    “你说你家姑娘和我大哥有婚约,你们有信物吗?”

    “没有。”

    “你们有婚书吗?”

    “也没有。”

    “一没有信物,二没有婚书,那哪来的婚约?”

    “当初我老娘和顾家老太太口头说下的,顾老太太还收了我家七个鸡蛋。”

    “我奶奶?”

    “对,就是你奶奶,顾老太太。”

    顾梅朵说:“既然是我奶奶和你老娘定下的婚约,那咱们去找我奶奶和你娘问问,问问她们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说的。”

    刘老九以为顾梅朵不知道,急忙对顾梅朵说:“我娘已经不在了。”

    “你娘既然已经不在了,她怎么和你说的呀?”

    刘老九在顾梅朵的咄咄bi人的气势之下,战战兢兢地说:“我老娘托梦给我说的。”

    顾梅朵哦了一声:“托梦?”

    刘老九急忙点头:“托梦,托梦。”

    147

    没有

    顾梅朵对爹娘和大哥说:

    “既然是奶奶和刘家老太太定下的婚事,那咱们应该去找奶奶问个清楚。走吧。”

    一行人来到顾家老宅,找到老孙氏。

    顾梅朵简单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老孙氏听着,瞠目结舌。

    这都什么事儿呀,谁闲着没事,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给翻出来了。

    老孙氏记性不错,她记得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

    话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老孙氏和刘老九的娘朱氏,年轻的时候相处得不错,老孙氏五个儿子,儿子多,媳妇就多。

    媳妇儿们也都还算孝顺,老孙氏在家里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这个朱氏呢,她只有一个儿子,刘老九。

    叫老九,是堂兄弟们在一起的排行,刘老九的媳妇马氏,不是个孝顺,经常顶撞婆婆,不服管教。

    就这样,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女人,在一起,就有了话题了,不是东家长李家短,就是自家媳妇怎么样怎么样。

    朱氏说媳妇不孝顺,老孙氏说媳妇给她弄什么好东西了。虽然话不投机,奇怪的是,还聊得来。

    马氏头一胎生了儿子刘根儿,第二胎是个女孩儿。

    生下来的时候没太注意,渐渐长大了,才发现这个孩子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而且特别的明显。

    刘老九夫妻特别的嫌弃,起名的时候,刘老九说,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要紧,名字就叫改弟儿吧,希望她能再招来个弟弟。

    这个改弟,小时候就乖巧可爱,朱氏特别喜欢她。

    对这个孙女比自已的大孙子都好,为此没少和刘老九夫妻闹矛盾。

    朱氏看着刘老九夫妻,不喜欢改弟,而自已年纪渐渐大了,怕自已等不得改地长大,就为改地儿打算起来,想替她找个好婆家。

    老孙氏四儿子家的双胞胎,朱氏看着都不错,顾老四的媳妇脾气也好,就想着,如果改弟儿嫁给顾春久,将来日子不会错了,还不会受婆婆的气。

    朱氏找到老孙氏,就和她说,自已孙女想嫁到他们顾家来,顾老四家两个孩子,哪个都行。

    当时的老孙氏特别地讨厌顾老四一家,尤其是顾老四的媳妇头陶氏。

    长得明眸皓齿,貌美如花,让老孙氏特别地不待见。

    老孙氏总是给陶氏安排最多的活儿,陶氏只是默默地ren受,打骂陶氏,她都从来不反抗。

    弄得老孙氏是更加地憋气。

    朱氏说,要把改弟儿嫁给老四家的双胞胎,老孙氏当时也没太在意,她就随口说了那么一句,孩子们长大了再说。

    因为朱氏的那个孙女大小眼儿,老孙氏真没看上。

    但是朱氏会说话呀,那把老孙氏奉承地,都不知道天南地北了,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朱氏的要求。

    朱氏怕老孙氏反悔,满家里划拉出来七个鸡蛋,送给老孙氏当定亲信物。

    老孙氏倒是没怎么在意,鸡蛋她也收下了。

    后来不长时间,朱氏得病死了,当年夏天,刘根儿照看妹妹不细心,让五岁的改弟被大雨淋了。

    回来就发烧了,刘老九夫妻也没在意,

    老孙氏也就把这件事忘到脑后去了,没想到今天被重新提起来。

    顾梅朵问老孙氏:“奶奶,这么说,是真有这么回事儿了?”

    自从分家之后,老孙氏明里暗里吃了顾梅朵不少亏,对这个孙女她是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听顾梅朵问她,她没好气儿地说:

    “当时我和刘老九他娘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又没立字剧,怎么能当真。”

    顾梅朵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没当真,可人家当真了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