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那个女的直接就骂开了,误会个屁,他们在一起已经有段时间了,只是以前都是你三伯送上门儿去,这次却是她找到这里来。那女人是个寡妇,她说你三伯答应了,他将来会娶那寡妇过门儿的。
我要去打那女人,你三伯却打了我一巴掌。”
小孙氏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其实在顾梅朵的印象中,小孙氏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刚强的女人,现在泪流满面的样子,说明她真的很伤心。
顾梅朵直接问小孙氏:“三伯娘,那你找我来到底想怎么办?
打那个女人一顿,给你出气?
还是不让我三伯干那个活儿了,派别人去?
或者说你不想和我三伯过了,让我三伯写和离书?”
小孙氏想了好一会儿才对顾梅朵说道:“你先帮我出了这口气再说。”
“我三伯还在清来县吗?”
提到这个小孙氏就更加生气了:“那天他打了我之后,根本就没回来,我估计他八成还在那里。”
顾梅朵也很生气,这铺子还没开起来,就出了这样的事儿,这还没挣几个钱呢,这就开始不安分,想要玩-女人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有钱就变坏,问题是他挣到钱了吗?
就那叁瓜俩枣的也有人看得上,顾梅朵也是醉了。
顾梅朵眼里的小钱儿,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了不得了的一笔巨款了。
顾梅朵带着小孙氏来到清平县,小孙氏租的房子锁着门,小孙氏有些蒙了,她根本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顾梅朵找了左右邻居,问他们知不知道经常来这里的那个女人住在哪里。
别说,还真有人知道:“那个骚寡妇呀,你们从这条街一直走,走到尽头向右拐那家就是了。”
顾梅朵道了谢,和小孙氏按照那人说的地址找过去。
大门紧闭,上着锁。
顾梅朵开启透视眼,发现屋子里有人。
顾梅朵领着小孙氏,围着院墙转了一圈,找到一处稍微低一些的地方,顾梅朵把小孙氏举到墙头,让小孙氏坐在上面,然后顾梅朵翻墙过去,把小孙氏接了下来。
两个人悄悄地来到窗户下,静静地听着里面的动静。
里面正是顾老三和那个寡妇。
只听顾老三说道:“还是在你这里过得舒心,你可真会伺候男人,我都不想走了,我就住你这里吧。”
就听那个寡妇说道:“住我这里也行,你得交银子,要不老娘好酒好菜供着你,还要服侍你,钱都花你身上了,老娘喝西北风去。”
顾老三嘿嘿贱笑着:“你放心,过一段时间泡菜铺子就开了,我还在这里管着铺子。
钱不是问题,只要你对我好就行。
到时候我和我侄女说说,不让我们家那个黄脸婆儿来,这样我们就能经常地在一起了。”
就听那个寡妇又说:“你们家可真奇怪,这么大的家业,居然叫一个小丫头儿来管?
你家做的那个泡菜是真好吃,我都吃不够。
要不这样吧,你从你侄女那里多进一些泡菜,我来帮你卖,你随便儿给我开点儿工钱就行,每天再送我点儿泡菜,我就负责给你洗衣做饭暖被窝,怎么样,这买卖划算吧?”
屋子外面,小孙氏气得浑身发抖,顾梅朵捅了她一下,小孙氏努力调整了一下自已的情绪,两个人继续偷听。
顾老三的声音响起来:“哎呦喂,如果能这样那感情好,就怕我家那侄女不乐意呀。
我和你说,这天底下你惹谁,也别惹我家那侄女,那可是个厉害的主儿。
就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怕她。我和你说,以后你见到她也给我离远点儿,否则肯定吃亏。”
那个寡妇问顾老三:“你想不想和我做长久夫妻?”
297
还说什么让我做二房?
顾老三笑道:“哎呀,如果能那样,我真是求之不得呀。
可是你也知道我家里有人呀,她给我生儿育女,我总不能把她踹了吧?
其实咱们两个这样也挺好,我过段日子,回家去住几天,然后就过来天天陪着你。
你也应该知足了,她都知道我们的事情了,这几天也没有说什么,我想她大概是怕我休了她,不敢把咱们两个怎么样。
如果咱们两个把她逼急了,她来个鱼死网破,把这件事捅出来,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对我们不利。
我们两个还想在一块儿,那不可能了。”
那个寡妇恶狠狠的声音传出来:“你就不能想个招儿,让她给我让地方?
老娘可是一心一想和你过日子,我哪点不比她强?
如果你想要儿子,我还可以再给你生一个。”
顾老三却说道:“哎呀,你们女人也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有什么趣味儿,偷情才刺-激。
我实话和你说,让我休了我家那黄脸婆那不可能。
你如果想进我家的门,也只能做二房。”
“呸,老娘想嫁人,多的是人排队想娶我。
我给你个面子,让你娶我,你居然让老娘做二房?你别把老娘惹急眼了,我一包毒药把你们毒死。呵呵,到时候才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就听到“啪”的一声,有人被甩了耳光。
就听那个寡妇破口大骂:“你个混蛋,我真心实意对你,你居然敢打老娘?
我看你那个泡菜铺子是不想开了吧?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少相好的?
他们都排着队等着娶我呢,老娘看上了你,是你的荣幸,你居然不想娶我,还说什么让我做二房?
你个混蛋,既然不想娶我,那你就别走了,你就待在这里好了,什么时候你答应了娶我,什么时候我让你离开。”
外面小孙氏紧紧地盯着顾梅朵,想看看顾梅朵到底想要怎么办。
顾梅朵直接拉着小孙氏,从进来的地方出去了,然后顾梅朵领着小孙氏往家赶。
小孙氏问顾梅朵:“朵朵,你不管你三伯了吗?”
顾梅朵笑着对小孙氏说道:“我三伯都想弄个二房回来了,你还关心他?”
小孙氏说道:“怎么说他也是我男人。
再说了,他也没说要休了我,只是想整个二房回来,如果他真的领回来,我也没办法。”
顾梅朵听到小孙氏这话,就有些生气:
“三伯娘,是不是我三伯不休了你,你就觉得他对你还很有情义,就舍不得他吃苦受累,怕他受那女人的欺负,是不是?
可我觉得我三伯不想休了你,并不是对你有情有义,因为他心里很明白,他根本休不了你。
咱们家里人不会答应他的。
现在你也知道了,那个女人一心想要嫁给他,不让我三伯吃点儿苦头,他哪里知道你的好,哪里知道家人对他的好。
我们回去吧,你不用多想。过一段时间他就回来了。”
小孙氏现在完全不是来时的心情了,她十分担心地问顾梅朵:
“朵朵呀,我听那个女人说得那么厉害,你三伯会不会吃亏呀?”
顾梅朵转过身来,看着小孙氏:“三伯娘,要不,我把那个女人揍一顿,把我三伯领回来?”
小孙氏明显地感觉到顾梅朵语气不shan,她知道顾梅朵可能生气了,她虽然还是很担心顾老三,但是,顾梅朵这么生气,她也不敢再惹顾梅朵,也就顾不上顾老三了。
看小孙氏不再说话了,顾梅朵二人继续往家赶。
顾梅朵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个世界的女人身份地位如此卑微,遇到这样的情况,想的不是自身的利益,而是男人。
在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当中,男人是一家之主,是他们的天,哪怕再没有感情,做了很对不起她们的事,他们通常都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希望维持这个完整的家。
而他们卑微的态度,更加养大了男人的花心,有点儿钱的男人就一个接一个的往家娶女人,而女人呢,也只能ren着。
为了孩子,为了家,不敢反抗,不敢离开。
顾梅朵想象不出来,自已以后的婚姻会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已的男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是,如果她的男人在外面搞女人,或者想娶二房纳小妾,那么对不起,本姑娘不伺候。
是休书也好,和离书也好,总之一句话,她是不会委屈自已,去将就婚姻的。
女人多了就会很麻烦,家里孩子多了,不是一个娘生的更麻烦。
所以顾梅朵又想到,以后在他们顾家家规里加一条:
男子满35周岁,无子者,方可纳一良妾。
回到家里,顾梅朵该干嘛干嘛。
小孙氏就不行了,她天天提心吊胆地呆在家里,生怕哪一天有人来告诉她,顾老三被人打得怎么样怎么样了。
她甚至有好几次想要回清来县,去看看顾老三,可是想到顾梅朵那张阴沉的脸,只好做罢。
以后如果再出什么事情,她还希望顾梅朵能帮忙,她可不想把顾梅朵得罪了。
时间在小孙氏的煎熬中,又过了好几天,家里众人在顾梅朵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大批量的制作泡菜了。
顾梅朵家的大白菜,堆了满满两仓库,黄豆堆了一仓库。
黄豆倒还罢了,好歹是粮食,将来还可以吃。
只是这么多的大白菜都做成了泡菜,就靠着他们一个铺子能卖出去吗?小孙氏非常地担心,甚至超过了担心顾老三。
又过了好几天,在大家一起努力下,顾梅朵家的大白菜,有一半儿已经被做成了泡菜。
大家伙儿还在继续忙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剩下的一半儿白菜也做成泡菜。
顾梅朵在干活的这些人中间巡视着,她倒不是不放心,而是怕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顾梅朵看看已经做好的这些泡菜,和去年的数量做对比,心里计算着这些泡菜能够卖多长时间,自已什么时候开始做豆腐比较好。
还有,那就是应该准备做豆腐需要用的东西了。
石磨,豆包纱布,模板,大水缸,还有,应该想想怎么处理做豆腐产生的废料-豆渣。
298
救救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在大家辛辛苦苦地努力下,顾梅朵家仓库中,所有的白菜终于都被做成了泡菜。
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万阳镇,清平县城和清来县城,三个地方的铺子同时开始销售泡菜。
因为顾氏泡菜早已名声在外,个个泡菜铺子的生意都非常好。
泡菜的买卖走上正轨,顾梅朵这里就开始做豆腐。
做豆腐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能很多人看一遍也就学会了。
因为这是个新鲜事物,顾梅朵对家中下人的要求特别严格,做豆腐的整个过程,顾梅朵都要求他们严格保密,如果方法泄露出去,损失那就太大了。
头一天,把挑选干净的黄豆用水泡上。
第二天,上石磨把黄豆加水磨成豆浆,然后用大锅把豆浆煮开。
把豆浆用豆包纱布过滤,把豆渣过滤出来。
然后剩下的豆浆用卤水点上,在模板上面铺上纱布,把点了卤水的豆浆倒进里面,倒满之后盖上纱布,压上木板,上面放上重物,慢慢地压。
豆浆里面的水分被慢慢压出来之后,就成了豆腐。
用刀子把豆腐划成整齐的一块一块,就可以拿出去卖啦,或者做成菜肴。
豆腐软滑鲜嫩,炖菜煮汤,都很好吃,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孩子们吃。
豆腐做出来之后,顾梅朵分别给族长爷爷,里长爷爷,向爷爷,老宅那里,都送去一些。
让他们尝尝鲜,随后顾梅朵就来找里长。
“里长爷爷,你觉得豆腐怎么样啊?好不好吃?”
顾梅朵给里长家送了三块豆腐,一块二斤左右,因为是新鲜东西,里长就让儿媳妇都给炖了,让家里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豆腐是放了白菜一起炖的,里长一大家子人还没够吃。
听到顾梅朵发问,里长说道:“真的太好吃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老人都可以吃,因为比较软嫩。”
顾梅朵就对里长说:“里长爷爷,我做出了豆腐,除了我们家里人可以拿出去卖之外,我还想帮助村子里比较困难的人家,让他们到我们家换豆腐出去卖。
虽然发不了什么财,但是也能赚个辛苦钱。
现在马上就进入冬天了,是咱们庄稼人农闲的时候,里长爷爷可以到村子里问问,如果想做这个买卖的,可以到我家去换豆腐。
我先说好,只限于那些比较困难的人家。”
里长一听,这是大好事啊,于是答应顾梅朵,马上就到村子里的人家去宣传顾梅朵的豆腐,问问他们要不要去做这个生意。
黄豆家家都种,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豆腐,因为没有吃过,也就不敢下决心。
里长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
“我难道还会害你们不成,顾梅朵这是诚心要帮助你们赚几个钱,你们却还在这里犹豫,如果错失了机会,挣不到钱,你们可不要埋怨我。”
顾梅朵能理解村民们的心情,毕竟这是一个新鲜东西,要让大家接受,得给大家一点时间。
很多人还在观望中,但是有那胆子大的,或者说被生活所迫准备放手一搏的,都拿了一些豆子到顾梅朵家,换了一些豆腐,用背篓背着,像个货郎一样走村串巷,到别的村镇去卖。
刚开始的几天,大家还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总有人敢于尝鲜,买了来,回家做着吃。
发现这是一种好东西,很好吃。
慢慢地宣扬开来,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看到很多人买,也就开始跟风。
吃过之后都非常满意,不但好吃,而且不贵。
一时之间,豆腐成了紧俏商品,供不应求。
卖豆腐的人赚到了钱,又开始来顾梅朵家换豆腐。
那些还在观望中的人,看到生意比较好做,都纷纷拿了豆子去换豆腐。
顾梅朵在人们换豆腐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同一个地方不能超过两个人去卖豆腐,如果想要豆腐好卖,让他们走得稍微远一点,不要都挤在那么一两处地方。
走得远的地方,可以适当的提一点价格,如果有人嫌贵,可以和他们说,那是因为路程比较远,他们很辛苦地把豆腐运到这里。
因为豆腐物美价廉,所有卖豆腐的人都赚到了钱,虽然只是一点小钱,但是对于贫困的村民们来说,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每天看着那些人到顾梅朵家换了豆腐,拿到各个村子里去卖,欢欢喜喜回到村子里,一看就知道赚了钱。
村子里其他的村民羡慕之余都来找里长,希望里长给他们求求情,让他们也可以去卖豆腐,哪怕路程走得再远一点,到远一些的村镇去卖,他们也不怕辛苦,不会影响村子里其他人的豆腐生意。
里长认真地想了想,就来找顾梅朵。
顾梅朵对里长说:“现在咱们村子里卖豆腐的人不少,咱们村子周围那些比较近的村镇,都已经有人在卖豆腐了。
如果再有人想要卖豆腐,恐怕就得走远一些,走得太远,带的豆腐量比较少,那就有些吃亏。
里长爷爷,你可以告诉他们,让他们用车拉着豆腐到远一些的地方卖,一次多拉一些,这样才合算。他们还可以几家一起,用一辆车,一起去卖。
不过,我们家里的人手有限,我们只能给一部分的人提供豆腐,里长爷爷要和他们说清楚。
先到者先得,到你那里去登记,后来的人那就抱歉了。”
里长也知道顾梅朵家那些人做出来的豆腐,不可能提供给全村的人去卖,村长也学着顾梅朵的方式,从这些人里挑选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优先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