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顾梅朵“呸”了一口:“你以为我像你们呐,说话不算数?你们今天这是要聘礼吗?这不就是卖闺女吗?
啊,感觉前几天卖贱了,现在要涨价了是不是?
要涨价,前几天怎么不说,卡着今天来说什么意思?
不就是觉得今天我们要抬新娘子回去,不给钱你们就不让抬吗?
行,新娘子,我们不要了,把我们的聘礼还给我们,我们马上就走!什么玩意儿?办得这叫什么破事儿!
就算要卖闺女,也不是这么个卖法儿啊。丢人现眼。赶快给钱!”
顾梅朵知道赵家当初是拿了十三两银子的聘礼。
王普一听这事儿闹大了,他做不了主啊,急忙去找女方父母。
其实,顾梅朵的声音很大,新娘子的父母听得很清楚。
本来呢,王普是听从了新娘子母亲的话,趁着新娘子父亲不在场的时候,向男方多要五两银子,好填补兄弟的窟窿。
新娘子母亲以为,在这种时候,男方虽然生气,也肯定会掏银子。却没想到人家不买账。
现在闹到这个地步,可怎么办?
其实,他们对这门亲事还是挺满意的,可是娘家兄弟这事儿也挺急,如果不给人家五两银子,这一顿毒打跑不了,弄不好要腿断胳膊折。
310
你确定这是误会?
兄弟不争气,特别喜欢赌,家里没有钱给他祸害,他就总是来找自已这个姐姐。
就这么一个小老弟,未免溺爱一些,所以十次倒有八次给他拿了钱。
本想着这次偷偷地和未来的姑爷家要五两银子,没想到,现在闹成这样。
新娘子的父亲走过来,对新娘子的母亲说:“聘礼增加了五两银子,我怎么不知道。你加的?”
新娘子的母亲嚅嗫着不敢说话,现在这里这么多人,她怎么能说自已要钱,是为了给兄弟还赌债呢。
兄弟还没娶亲呢,说出来多丢人呀。
“快说,是不是你加的?”
新娘子的母亲无奈,只得点点头。
这种事情,以前家里也经常发生,新娘子父亲想到了,可能是自已那个不争气的小舅子又来要钱了。
本来好好的一桩婚事,闹到现在这个样子,自已女儿嫁过去,估计得受气,那就太对不起女儿了。
新娘子父亲高声说道:“吉时到了,别耽误功夫啦。”
“等等!”
顾梅朵喊道:“你们不是要加五两银子的聘礼吗?我们真没有。
所以,今天的亲是结不成了,把我们的聘礼还给我们,我们马上就走。你们快点儿!”
新娘子的父亲狠狠地瞪了新娘子母亲一眼,他来到顾梅朵面前说道:
“小兄弟,刚刚是误会,就是跟你们开个玩笑。
聘礼怎么能随便加呢?原来多少就是多少。吉时也到了,你们快把新娘子背出来上花轿吧!”
顾梅朵往新娘子父亲后面儿看了看,她知道刚刚和新娘子父亲说话的那个女人,应该是新娘子的母亲。
今天的事儿,八成是她搞出来的鬼。可不能惯她这毛病,有事儿没事儿就和姑爷要东西。
顾梅朵十分郑重地大声地和新娘子的父亲说:“你确定这是误会?”
新娘子父亲连连点头说:“是误会,真的是误会,那就是他们开的一个玩笑。”
顾梅朵马上转换成一副笑脸,“我就说嘛,哪有临上花轿增加聘礼的?就不怕女儿在婆家受欺负吗?
再说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卖闺女呢,姑娘这要走了,嫌卖的便宜再加点儿钱。
我想着也没有那种混蛋的父母,大喜之日,这是给自已女儿添堵呢。”
新娘子这边儿的亲戚,包括他的父母,听了顾梅朵的话,脸色都十分难看。
但是他们理亏,顾梅朵的这些话,他们也只能听着。
顾梅朵回头一挥手:“吉时到了,花轿抬过来,新娘子要上花轿啦!新娘子上花轿,大吉大利,红红火火!走啦!”
顾梅朵也不知道这时候结婚的规矩,但是多说吉祥话,应该没毛病。
新娘子被自已的兄弟背上了花轿,花轿在众人的簇拥下,向下泰村抬去。
等花轿走远了之后,新娘子父亲一巴掌呼在新娘子母亲的脸上,“丢人都丢到亲家那边儿去了,你个蠢货!”
……
花轿抬到新郎家门口,顿时鞭炮齐鸣,人头攒动。
蒙着盖头的新娘子被掺扶下轿,新郎牵着新娘子,跨过门口的火盆,走进屋里。
拜完天地,新娘子被送入洞房。
喜宴开始。
……
喜宴结束之后,新郎的父母找到顾梅朵,感谢她今天迎亲的时候出手帮忙,如果没有顾梅朵,今天的事情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顾梅朵和他们客气了几句,就去看新娘子。
“我今天在你家,说了那些话,你不会怪我吧?”
新娘子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本来就是我娘做得不对。”
顾梅朵也笑了,她拉着新娘子的手说:
“你运气不错,嫁到他们家来,他们一家都是好人,勤劳肯干,也不会欺负你,你只要跟他们一条心,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3502
新娘子点点头。
顾梅朵回到家里,家里的人正热火朝天地在做豆腐。
顾梅朵把大哥顾春久叫到自已房间里,“大哥,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怎么点豆腐。
豆腐是咱们家做出来的,做豆腐的方子,就咱们家有。
你也看到了,其实做豆腐并不难,泡好黄豆,磨成豆浆,烧开,过包,这些一学就会。
做豆腐的关键就是点豆腐。而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点豆腐的材料-卤水。”
顾梅朵说完,把顾春久领到家里的库房中,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扒拉出一个麻袋,打开,让顾春久看。
“大哥,你看到没有,这个麻袋里的东西叫做石膏,这些是生石膏,用很旺的炭火烧,把这些生石膏中的水分烧掉,就变成了熟石膏。
把熟石膏碾碎,变成粉末,把它倒进水里,就成了点豆腐的卤水。
这个卤水,多少水里加多少石膏是有一定比例的。多少豆浆放多少卤水,也是有比例的。
大哥,这些你都要牢牢记在心里,这才是做豆腐的关键。也可以说这就是做豆腐的秘方。
我把这些交给你,以后这个豆腐坊就是你的产业了。
自已做不过来可以雇人,如果你不自已做,也要让自已信得过的人做。如果这个秘方流出去,我们家的豆腐就不是唯一的了。”
顾春久严肃认真地听完顾梅朵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他从麻袋中拿出几块石膏,把麻袋嘴儿扎好,重新放回那个角落。
顾春久知道顾梅朵教给他的东西非常重要,以后哪怕自已一亩地也没有,掌握了这个秘方就不愁吃喝。
而且还可以传给子孙。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大哥,今天点豆腐的时候,你做,我在旁边看着。
你掌握好这几个比例就行。以后豆腐坊的事儿我就不管了。”
顾春久很感动,“朵朵你放心,我一定掌握好这个比例。好好做豆腐。我也不会让别人知道这个秘方。”
顾梅朵自然是相信自已大哥的。
除了这个豆腐坊和泡菜铺子,顾梅朵想着,以后如果再有合适的买卖,就再帮顾春久留意一下。
不能让大哥分得的财产比二哥少太多,要尽量避免成为兄弟二人,为了财产而翻脸的导火索。
311
驴车在洪雁那里,是吧?
顾梅朵希望,大哥二哥能够互相扶持,守望相助,而不是为了一点儿家产就勾心斗角。
顾梅朵认真仔细地教顾春久点豆腐,顾春久很快掌握了这个技能。以后,他就可以独立操作了,顾梅朵就不用亲力亲为了。
点完豆腐,在豆腐盘上面压上石块儿,做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等时间到了,拿下石头,打开豆腐包,把豆腐切成块,就可以吃可以卖了。
顾梅朵正要回自已的房间,顾春久叫住顾梅朵:“朵朵,有个事儿我和你说一下。”
顾春久讲述了他和洪雁认识的经过。
洪雁今年十五岁,没有母亲,家里有父亲,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两个哥哥都十七八岁了,弟弟也十二三。本来一家子的好劳力,生活应该相当富裕。
但恰恰相反,他们家很贫穷,不但贫穷,而且还有很多的外债。
因为当初为了给洪雁的母亲治病,他们借了很多的银钱,最后母亲的病没有治好,母亲去世了,家里债台高筑。
为了还外债,一家子辛辛苦苦,省吃俭用。过了好几年,因为欠的钱实在太多,还没有还清。
家里生活相当艰苦,两个哥哥也没有娶媳妇。
洪雁家所在的平安村,距离下泰村有八里路。
下泰村每天有四五个人到平安村卖豆腐,洪雁知道了这个情况,每天早早地在他们村的村口等着,拦下了三个卖豆腐的人,买下了他们的豆腐。
然后他们兄妹三个背着豆腐,到离他们家十里地的双鱼村里去卖。
因为他们拿到的不是批发价,他们每天所得的利润很有限。
就是这样,兄妹三人依然每天不辞辛苦,在平安村头买下豆腐,到双鱼村去卖。
有一天,顾春久赶着驴车出门儿办事,路过平安村。在距离平安村三四里的地方,遇到了背着豆腐的洪雁兄妹三人。
洪雁因为走路走得急,崴了脚,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相当的疼。
两个哥哥劝她回家休息,洪雁不同意,如果她回家休息,她这一背篓豆腐就卖不了,那他两个哥哥今天一天的劳动就白费了。弄不好还要赔钱。
所以洪雁咬牙坚持着,在哥哥地掺扶下继续向双鱼村走。
顾春久赶着驴车,把兄妹三人装豆腐的背篓放到驴车上,把洪雁也扶到驴车上,继续向双鱼村走去。
洪雁的两个哥哥怕累到驴子,就跟着车走。
到了双鱼村村口,顾春久把三个背篓卸下来,洪雁两个哥哥把妹妹扶下来。
顾春久继续办事去,兄妹三人也到双鱼村卖豆腐去了。
顾春久办完事情回来,在路上又遇到了在双鱼村卖完豆腐的兄妹三人。这时候,洪雁崴到的脚已经肿得很厉害了,洪雁的两个哥哥换班儿背着她往家走。
顾春久的驴车又拉了他们兄妹三人一程。
一直拉到平安村村口才,才把他们放下来。
顾春久以为,这萍水相逢的一次相遇,过去也就算了,也许以后不会再遇到他们了。
洪雁兄妹三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顾春久在离平安村更远的村子里,遇到了他们三兄妹。
“洪雁,你们怎么在这个村子里卖豆腐?”
很显然的,因为三兄妹都背着卖豆腐的背篓。
洪雁点点头,回答说:“因为我们卖豆腐赚了一点钱,村子里其他人也和我们学。
他们比我们更早地到村头儿,去堵你们下泰村卖豆腐的人,买了他们的豆腐,也去双鱼村卖,抢了我们的生意。
大家其实都不容易,我们只好到别的村头儿截卖豆腐的人,到更远的地方来卖。
虽然每天走更远的路,却卖不了更多的钱,但好歹也是一项收入。而且我们兄妹三人都卖,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顾春久很佩服兄妹三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于是就和三兄妹说:
“这样吧,以后你们兄妹三人,不要再买别人的豆腐去卖了,每天早上你们三个,到我们村子西面的官道上等着,我给你们送豆腐,我按照我们村子的批发价给你们。”
洪雁兄妹三人十分感动。
从那天开始,洪雁兄妹三人就天天到官道上,等顾春久给他们送豆腐。
顾城久因为答应了兄妹三人,所以他每天要格外多做三四盘儿的豆腐,给那勤劳的三兄妹。
一来二去接触得多了,顾春久也喜欢上了洪雁,如果哪天家里用不上驴车,他还会偷偷地把驴车借给三兄妹用,让他们省点力气。
渐渐地,洪雁也察觉到了顾春久的心意,她有些喜出望外。
她也很喜欢顾春久,但是因为家里贫穷,她很担心顾春久的家里人,不同意他们相处。
她就有点儿畏畏缩缩,不敢接受顾春久的感情。
顾春久就对她说:“我们家里,我妹妹当家,我妹妹特别能干,特别聪明。
她希望我找到一个能干,能持家的媳妇。最主要就是这个媳妇要对我好。将来你会不会对我好?”
洪雁含羞带怯地说:“你是个shan良的人,帮了我们这么多,我能看出来你也是很聪明,做事很勤快的人,如果将来我们能够在一起,我肯定对你好。”
接触得越来越多,二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顾春久的驴车基本上也就归他们使用了。
“洪雁,你们有了驴车,每天可以多拉两盘儿豆腐,你们兄妹三人可以走得稍微远些。
三个人在一起,互相有个照顾,也能多卖一些钱,早点还上家里的债。”
洪雁感激地点点头:“春久,你放心,如果我们能卖一冬天的豆腐,外债差不多就还完了。”
……
顾梅朵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大哥:
“所以,最近我用驴车的时候,驴车总是不在家,驴车在洪雁那里,是吧?”
顾春久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是的,我想尽力多帮帮他们,他们太苦了。有时候,我给他们拿些饼,他们都不要。
你是没看到他们带的干粮,简直和石头一样硬,咱们家就是再苦,我都没吃过那么硬那么黑的干粮。
有一次,我看到洪雁的二哥,脚上都是血泡,都化脓了,他还坚持呢。”
312
顾梅朵,你个该死的
顾梅朵点点头,“很好,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压倒,不怕吃苦,努力改变家里的现状,将来他们家的日子差不了。”
顾春久说着,回到自已的房间,拿了一个小包裹出来,递给顾梅朵。顾梅朵打开一看,是一双男人的鞋子,鞋子白底儿黑面儿,做得特别结实,也很好看。
“洪雁做给你的?”
顾春久害羞地点点头。
顾梅朵又看了看鞋子,“洪春的针线活儿不错。大哥,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她?”
顾春久坚定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