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9章

    顾梅朵笑了,心里想着,如果洪雁真的不错的话,那自已的心事也了了。省得自已因为大哥还单着呢,总是很烦恼。不知道要到哪里给哥哥找个好媳妇。

    “大哥,他们还是每天到咱们家西面的官道上等你吗?”

    顾春久点点头。

    “那我可要好好看看,我未来的大嫂是个什么样子。”

    顾梅朵看到洪雁的时候,心里也非常满意,他们兄妹三人的相貌都不错。

    顾梅朵也就默许了洪雁和大哥之间的事。

    这一天,顾梅朵和大哥刚刚帮助洪雁三兄妹装好豆腐,把他们打发走,回到自家院子里,就被王莲花拦住了。

    “顾梅朵,我可逮到你了。刚才那三个人赶着的驴车是你家的吧?车上的豆腐也是你家的吧?

    你居然把豆腐卖给别人,也不卖给村里人,你说你还是不是下泰村的人?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顾梅朵气乐了,特么吃里扒外是这么用的吗?

    王莲花看顾梅朵没有接她的茬儿,以为顾梅朵理亏怕她呢,就在顾梅朵家院子里大喊大叫:

    “大家都来看看呐,顾梅朵这个不要脸的,她把豆腐卖给外村的人,让外村的人赚钱,也不卖给咱们本村的人。大家伙儿都来评评理。”

    顾梅朵没理她,因为这时候,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来买豆腐的人。大家买了豆腐,还要赶到别的村子去卖,没有时间和王莲花在这闲扯皮。

    王莲花看到没有人理她,就来到大门口儿,双手一伸,把大门口挡住了。

    “今天谁也不许走,不给我个说法,你们谁也别想出去卖豆腐。

    凭什么你们都能去卖豆腐,就不把豆腐卖给我家?

    把豆腐卖给本村的人,我也就不说什么了,竟然还卖给外村的人。

    难道外村的人比本村的人还亲吗?

    听说你不光卖豆腐给他们,还把驴车给他们,是不是?你们不会是看上他们谁了吧?”

    买了豆腐要出去的人,被王莲花给拦在院子里,因为背着装豆腐的背篓,谁也不敢靠近王莲花。

    一来怕和她接触,被王莲花赖上,二来也怕被王莲花推倒身上的豆腐碎了,就没办法卖了。

    顾梅朵很生气,她走过去,一把扯开王莲花,把她甩到一边,“大家赶紧走吧,别耽误了时间。

    现在天黑得快,你们早点儿去,早点儿回。”

    大家伙儿急忙走出顾家的院子,奔着自已卖豆腐的地方去了。

    王莲花坐在顾家的院子里放声大哭:

    “我不活了,这日子没法儿过了,谁都欺负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顾梅朵已经失去了耐心,她走上前去,扯着王莲花的衣服领子,把她拖出了大门。

    来到了安泰河边,一甩手把王莲花扔进了河里。

    顾梅朵扔下去的地方河水很浅,但是也没过了王莲花的小腿。

    现在是冬天了,水特别的凉,王莲花被水一激,浑身打哆嗦。

    “顾梅朵,你个该死的,你个小混蛋,小贱-人。

    不卖给我豆腐,还把我推河里,我就不走啦,我要死在这河里。我让你给我偿命。”

    顾梅朵看着王莲花说:“那好吧,你就在这里坐着吧。等你什么时候死了,我再给你偿命。

    就怕你死不了,你的腿在这里受了凉,到时候你就变成了瘸子,腿走不了路,你就用手爬着吧。”

    顾梅朵说完,扭身走回家。

    王莲花一看顾梅朵不理她了,想继续待在河里吧,也没人看见,也没人管,真变成瘸子了,那可亏死了。

    谁都知道,大冬天的呆在河里,如果得了风寒,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王莲花一咕噜爬起来,把身上的水尽量拧得干一点,急忙跑回家中。

    王莲花回到家就着凉了,家里人抓了药给她吃着呢。

    村里有一家办喜事儿,顾梅朵前一天就宣布,办喜事这天不做豆腐了,只做一些给办喜事这家人用。

    大家都不去卖豆腐,都来办喜事这家帮忙。

    因为农村其他的季节都比较忙,就冬天人们比较清闲,所以村里的人办喜事大多在冬天办。

    一大早的,迎亲的队伍还没走呢,王莲花就哭唧唧地来了。

    “大家都说说,她顾梅朵这么做,对吗?

    帮着外村的人,不帮村儿里的人。

    还把我推到河里,害我吃了三天的药。你陪我要钱!

    你凭什么不卖豆腐给我?你今天不卖豆腐给我,我就不让你们办喜事。”

    王莲花来闹腾,本来办喜事的人家就不高兴,但是王莲花骂的是顾梅朵,他们也不好上前去管。

    现在听说不让他们办喜事,人家也对她不客气了。

    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婶子走了过来,到了王连华面前,“啪啪”甩了他两个大嘴巴:

    “王莲花,要闹,你到别的地方闹去,我们家要办喜事,你到这里来哭哭唧唧,你什么意思啊?

    人家顾梅朵的豆腐,卖给谁还用你管呀?你如果想呆在这里,就闭上你的臭嘴。要不就给我滚!”

    这个婶子也是个厉害的。

    王莲花的家里人看到王莲花吃了亏,都围拢上来。

    办喜事的人家,因为办喜事,家里的戚朋友来的特别多,害怕王莲花家那几个人吗?

    看见王莲花家三四个人过来,办喜事的人家一大群人围上去,吓得王莲花的家人一动也不敢动。

    王莲花挨了两嘴巴,虽然老实了,但是,却恶狠狠地盯着顾梅朵。那狠毒的目光,就像是吃人的饿狼一般。

    顾梅朵走到她面前:“就你这个德行,我家的豆腐就不卖给你,你爱哪告哪告去!

    我是说过我家的豆腐,让村里人去卖,但是这些村儿里人不包括你。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卖给外村的人,也不卖给你吗?

    很简单,我看你不顺眼。

    我就不卖给你,你如果再到我家去骂,我撕了你的嘴!”

    313

    你说说我还买什么布料?

    王莲花张张嘴,还想说什么,被他们家里的人给拉走了。

    搅事儿的人走了,大家手头都有活儿,各忙各的去了。

    顾梅朵找到新上任的里长李大虎:“大虎叔,你知不知道咱们村儿有多少人没出去卖豆腐?”

    李大虎想了想,对顾梅朵说:“村子里人多,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齐全,你到我家来,我把记录的本子给你看看。”

    顾梅朵跟着李大虎来到老里长家。

    “里长爷爷,你没去看热闹呀?”

    里长看见顾梅朵笑呵呵地说:

    “我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了,不太喜欢看那个热闹了。

    都是些年轻人,我就不和他们挤啦。”

    “里长爷爷,我送给你的豆腐乳,好吃不?”

    顾梅朵还做了一些豆腐乳和臭豆腐,她送了些豆腐乳给老里长,臭豆腐就没送。

    怕他一时之间适应不了那个口味。

    提起豆腐乳,老里长笑是胡子乱颤:

    “哎呀,朵朵呀,你家里还有没有了?如果有,再给我拿点儿呗。

    我特别喜欢吃这一口儿。咬一口大饼子,就一口腐乳,哎呦,那味道绝了。

    我感觉比吃肉都香。真是难得的美味呀!”

    “哈哈,里长爷爷,我就说好吃吧。下次我多给你带点儿来,保管让你吃个够。”

    里长知道顾梅朵和儿子有话说,就出去到办喜事的人家看热闹去了。

    李大虎识字不多,但是他这个人做事比较细心,也比较好学。

    自从当上里长之后,他一有时间就找顾春立学习,学习算数和识字。

    所以现在,李大虎记村里的事情,都很顺溜了。

    顾梅朵拿起这个本子翻看着,下泰村算是个比较大的村子,全村有一百多户,有六七百人。

    特别贫困的户有十五六户,顾梅朵刚刚又让村民几家出一辆车,给了十辆车的名额,又有二十多户,也就是说全村有将近四十户人家在卖豆腐。

    对一个小村子来说,卖豆腐的人已经很多了,因为他们要到周围的村镇去卖。

    如果一个村子去的人多了,豆腐就会不好卖,他们就会走向更远的村镇。也很辛苦。

    顾梅朵想了想问道:“大虎叔,那有没有人家提出不想卖豆腐了呢?”

    李大虎笑了笑说道:“怎么会有不想卖豆腐的呢?你帮他们赚钱,他们还能不乐意?

    你是怕他们吃不了这个苦吧?朵朵,那你就想错了。

    大家日子过的苦,缺吃少穿,又冷又饿,十分难熬。

    你现在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可以吃的多一点,穿的暖一点,他们怎么能不乐意呢?哪怕再苦一些,他们也会去做的。”

    顾梅朵不由得感叹着,她的力量有限,帮助的人还是太少了。

    顾梅朵又想起了家里做的布偶,对李大虎说:

    “大虎叔,我有一些针线活儿要做,想雇一些婶子,大娘,你帮我找一些人呗。

    就从那些没有卖豆腐的人家里找,当然了,生活困难些的优先考虑。

    不过,要找干净利落,针线活儿好的。可不能邋里邋遢,我的东西还没有缝好,就给我弄脏了。”

    李大虎一听,立马高兴起来:“朵朵,你这是又有新的赚钱的门路了?人好办,谁家里还没有个会针线活儿的呢,不知道你需要多少人?”

    顾梅朵想了想,这个布偶,多做一些出来,放在那里也坏不了,反正总能卖出去。

    “大虎叔,你给我找20个吧。找好之后,你先帮我把名字记好,哪天开始干活儿,我再告诉你。”

    既然找了人开始干活儿,肯定得先准备材料啊。

    看来得跑一趟县城,买些布匹,布头,棉花和棉纱之类的。

    这些东西清平县城里并不多,不能满足顾梅朵的需求,顾梅朵想着是不是去一趟府城呢?

    李大虎满口应承下来,找人干活儿好啊,如果全村的人一大半儿以上都有活儿干,那么家家户户就都富裕起来了。

    对他这个里长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事。自已所管的村子里,村民们不愁吃喝,这就是他最大的成绩,也是他最大的荣耀。

    回到家里,顾梅朵对顾老四说:“爹,明天赶车咱们去一趟县城吧,我去买点儿布料。”

    陶氏听到了,“朵朵啊,家里的布料柜子里都放不下了,你还买什么布料?”

    顾梅朵走过来,拉着她娘的手说道:“我准备雇人做布偶。娘,你说说我还买什么布料?”

    陶氏一听:“哦,做布偶啊,那是应该买,还应该多买一些,各种颜色的都应该买一些回来。

    布偶肚子里填充的东西,朵朵,你应该想办法多弄些回来,我和紫竹他们做了好些布偶,肚子里还是空着的呢。”

    是呀,布料和布头充足,那些棉花费棉纱之类的,顾梅朵买的并不多,因为好棉花太贵,废弃的棉纱又太少。

    顾梅朵就想着,布偶肚子里的填充物能不能用什么东西代替呢?

    顾梅朵又想起了络子,她可是会很多的花样呢,就是不了解这个络子的市场需求。

    “娘,你找些打络子的线绳儿给我。”

    陶氏难得见到自已的宝贝闺女做点儿针线活儿,她乐颠颠地去找了一大捆各种颜色的打络子的线绳儿过来。

    顾梅朵翻着前世的记忆,手里拿着线绳,慢慢地打着绳结,也就是络子。

    陶氏看顾梅朵打的络子,非常好看,于是她也拿过线绳来,跟着顾梅朵打起来。

    顾梅朵首先用大红色的线绳,打出了一个巴掌大的中国结。

    “娘,你看看这个络子好看不?如果拿出去卖,会不会有人买呀?”

    在顾梅朵还没打完的时候,陶氏就在盯着这个络子了。

    听到顾梅朵的话,她急忙把这个络子接在手里,“可真好看呀,这大红的颜色真喜庆。这成亲的时候,挂在床幔子边儿上该多喜庆漂亮啊!”

    顾梅朵想像了一下:“对呀,娘,这个可以成亲的时候用。

    可以用粗一些的线绳打大一些的络子,成亲的时候挂在床幔的两边,挂在窗子的两边,挂在床头,也可以挂在墙上。”

    陶氏还真的拿着手里的中国结在墙上比量着:

    “朵朵,你说的对,如果把这个络子做得大一些,挂在墙上也挺好看的。”

    314

    我大哥有相好的了,你们知道不?

    顾梅朵接着说:“娘,肯定好看呀,多喜庆啊。

    不过呢,如果床幔上挂着这个络子,墙上再挂就重复啦,我还可以打些别的样子,就是挂满一屋子都不带重复的。”

    听了这话,陶氏大感兴趣儿,急忙问顾梅朵:

    “来,来,和娘说说都还有什么样式呀?”

    顾梅朵立马得意洋洋地和陶氏显摆:

    “娘,那可就多了,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说起来样式那真是多的数不清楚。

    像同心结,如意结,蝴蝶结,桃花荷花各种花样,竹子柳叶各种好看的植物,都可以打成络子呀。

    大到可以打成对联儿那么大,小的可以像指甲盖儿那么小。

    这就看需要什么样的样式和大小了。”

    陶氏听了半信半疑,不由得问顾梅朵:

    “娘以前在娘家的时候,也经常打络子,你说的这些,很多娘都会的。可有的,娘怎么没有看到过听说过?

    还能把络子打的春联儿那么大?”

    顾梅朵肯定地说:“当然可以呀。能打成巴掌那么大,为什么不能打成春联那么大呢?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重点是:可以用打络子的方法打出字来,用大红的线绳打出一副春联。

    过年的时候挂上,这样的春联儿谁都没见过,肯定都来看新奇。娘,你说这样的春联儿会不会很好卖?”

    陶氏看了看手中鲜红的中国结,又想象了一下用络子打出来的春联儿,点点头,她也感觉这样的春联儿一定很吸引眼球。

    可是这样的春联儿真的能打出来吗?

    顾梅朵看出了娘心中的疑问,拉着陶氏的手说:

    “娘,你不用着急,等我打出来一副给你看看你就知道了。”

    陶氏狐疑的目光看着过梅朵,“你都跟谁学的?”

    也难怪陶氏怀疑起来,顾梅朵在家基本上不动针线,而且对他们做针线活儿从来也不感兴趣,忽然之间会打这么多的络子,陶氏如果不怀疑才怪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