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看着三人走远了,老里长流下了眼泪。“我父母特别宠爱他,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娇惯得不成样子,成天什么也不干,就会讨父母欢心。
看在他让父母那么高兴的份儿上,我愿意供养他们一家子。
现在父母没了,得让他们自立了。要不,以后我不在了,他们要怎么过?
早晚得有这一天。那就早些让他们面对吧。”
顾梅朵劝慰道:“里长爷爷,你是个好儿子好弟弟,也是个好父亲好相公。不用难过,早晚有一天,他们一家要感谢你。你也是为了他们好。”
老里长抹了一把泪水,“我不图他们的感谢,他们能过好日子,我就知足了。以后见父母也有个交待了。”
李大虎夫妻很开心,再也不用每年拿出那么多的钱粮给他们,还不得好。
老里长问顾梅朵:“朵朵呀,咱们清平县的县令,真的是你大哥呀?”
顾梅朵笑道:“不是我大哥。”
老里长也笑了:“我就知道你是骗他们呢,你有这么个大哥我怎么会不知道。
谢谢你朵朵,今天没有你,我们肯定要费些周折。”
顾梅朵:“里长爷爷,虽然县令不是我大哥,但我真的认识他呀,如果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他,只要合理,他会给你们做主的。他是个好官。”
老里长敷衍道:“好,好。”
那些当官儿的,哪是想见就能见的。唉。
看老里长的神情,顾梅朵就知道,这老爷子不相信她的话。
“里长爷爷,这个县令,你也认识的。记得在我家教书的韩先生吗?他现在就是咱们清平县的县令呀。”
老里长大吃一惊:“你说咱们的县令是韩先生?”
顾梅朵点头。
老里长很高兴,“好好,是韩先生就好。”
如果真的有什么事儿,自已也不算没靠山,虽然这靠山有些远,但应该也靠得住。
从里长家出来,顾梅朵来到顾家老宅。
算起来,她有些日子没来这里了。
一进院子,就看到田氏在喂鸡。
“大伯娘。”顾梅朵打招呼。
“哎哟,朵朵呀,你可是好久没来了啊。快进屋来。”
顾老大端着个笸箩,从仓房那边走了过来,笸箩里边放了把破菜刀和一些猪草,这是剁猪草,准备喂猪呢。
顾老大看到顾梅朵,急忙转了身又回去了。
“噗嗤。”顾梅朵笑了。
田氏看到也跟着笑了。“他呀,现在好多了,每天干不少的活儿呢。这是见你来了不好意思呢,你别怪他。”
怪他干吗,总算是知道干点正事儿了。
“大伯娘,家里人都干吗去了?我不进屋了,这里站着聊会挺好。”
顾梅朵想了解一下顾家现在的具体情况。
田氏很开心地和顾梅朵说:
“朵朵呀,你是不知道呀,现在家里人都知道过日子了。
我们家就不说了,你二伯和你五叔,天天赶车去卖豆腐,有车就走得远些,卖得就贵些。每天都能卖光,赚了不少钱。天天都欢欢喜喜地,干劲可足了。
你三伯和你三伯娘,在清来县那铺子里,卖泡菜和烧饼,生意也不错,我家的梅花梅叶在帮忙。
她们姐妹俩学了手艺,赚了钱,做得很开心。
我偷偷和你说,这姐妹俩,都有人上门提亲了。
你们家不是有家规嘛,我觉得那家规不错,就想着,再等个一年半载的再给梅叶找。
梅花呢,现在正相看呢,都是托你的福了。
你三伯家的梅云,听说也有人上门提亲了,看你三伯娘的意思是,也不想早定,我觉得那就对了,早定早去婆家吃苦。”
“我二伯娘什么时候生呀?”
田氏想了起,“也就年前年后了。现在都不敢吃太多好东西,说是你说的,要常运动,别吃太多好的,省得生的时候吃苦。”
顾梅朵捂着嘴笑了。
“大伯娘,我大哥什么时候成亲,可定下了?”
田氏看了顾梅朵一眼,“朵朵呀,这不是想等着你有时间和你商量一下吗?我们家有今天的日子,全仗着你了。”
听到这话,顾梅朵有些许的小内疚。自已忙起来,顾不上他们了。
“大伯娘,你看这样行不行?今年这都快要过年了,有些来不及了。
咱们明年夏天,等我弟弟他们考完科举,大哥那时候成亲,我们就能回来参加大哥的婚礼了。”
田氏脑子转得快,如果小四小五考上了秀才,那在婚礼上一亮相,顾家多有面子呀,那可是比什么都有面子。
“行,我找时间和亲家商量一下。再和你大哥商量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要准备的,早些准备好。”
顾梅朵点点头。
“大伯娘,我二伯娘在家不,我看看她去?”
田氏向顾老二家的方向看了一眼,“她每天都睡会,这时候估计正睡着呢。”
顾梅朵“哦”了一声,“那我看看爷爷奶奶去。”
田氏一听,拉住顾梅朵小声说:“你奶奶这几天不太舒服,你小心些,别惹着她,省得她骂你。”
355
我出钱,建‘顾氏学堂’
顾梅朵笑了,这能骂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得病了,可能就是心气不顺,和谁生气呢。骂我?我惹到她了吗?
顾梅朵来到顾老头老两口住的屋子。
顾老头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玉米皮,绾着绾着,不知道要编个什么东西。
老孙氏躺在炕上,看到顾梅朵进来了,就侧过身去,不看顾梅朵。
顾梅朵自已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爷爷,家里最近都好吧?”
顾老头没抬头,手里的活儿也没停下,就是点了下头。
“爷爷,我来和你说一下,过几天,我和爹娘还有小四小五就要去京城了,明年小四小五要考秀才,早些去,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顾老头手里的活儿停了一下,“不在家过年了?”
“不了。那边还有好多事儿要安排呢。爷爷,那我走了哈。”
顾梅朵站起身来,偷偷拉了顾老头一下。
顾老头站了起来,“哼,都走吧,别再回来了。”
顾老头故意这么说着,给老孙氏听。他跟着顾梅朵出来了。
二人来到两间房子形成的墙角这里,顾梅朵掏出一张银票,“爷爷,几个伯伯家里都不宽裕,这二百两你拿着,找个机会,让我二伯跟着你去钱庄,换成碎银子用。
伯伯们现在都在好好地过日子,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和奶奶该吃就吃,该用就用,不用省着。
这些钱花光,我再给你。
家里有事,找大堂哥,我也会在他那里留些银子的,他们即使需要用银子,也不用你往外拿。这些就是给你和奶奶用的。
爷爷,你要好好活着,等着你的小孙子将来考状元回来光宗耀祖。”
顾老头默默地接过银票,小心地揣怀里。
看着顾梅朵走出院门,直到看不见了。
顾梅朵从顾家老宅出来,想着,既然已经来到老宅了,索性再去大堂哥那里看看。
下泰村的小学堂,现在已经有不少孩童在这里启蒙。
周围这些村子,也就下泰村有个学堂,所以,小学堂里来了不少外村的孩子。甚至还有万阳镇的孩子。
顾春立正在和他的同窗不知道在聊些什么呢。
看到顾梅朵来了,他迎了出来。
“大哥,怎么样,你这学堂现在还可以吧?”
顾春立笑了,“很好呀。你看看,现在有六十七个孩子,如果再来几个,估计又要招先生了。”
“招先生是好事呀,说明咱的学堂兴旺啊。
大哥,我来,是想和你说一下,过些天,我们就要去京城了。明年小四和小五,就是考秀才了。向老先生回京,我们也要跟着去,小四小五得继续读书。”
顾春立笑了,“这两小子很聪明,比我强多了。咱们顾家就靠这俩小子扬名了。”
“所以呀,大哥,你也要好好干,将来他们有作为了,拉你一把,你可别那什么扶不上墙哦。”
顾春立瞪了顾梅朵一眼:“有这么说大哥的吗?”
“嘿嘿,开玩笑的。大哥,咱们顾家,你要好好照看着,别出什么岔子。有事就托人告诉我。”
顾梅朵四下看了看,掏出一张银票:“大哥,这五百两银子你拿着,我不在,谁家有事,能帮你就帮一把,也给自已攒些名望。
爷爷奶奶那里,我已经给钱了,不用你操心。
我大哥二哥都在这里,你们要互相扶持,都好好过日子。
清平县的县令,我认识,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他,提我的名字就好使。
明年,小四小五考完秀才,等你成亲了,我带他们回来参加你的婚礼。”
顾春立收好银票,揉揉眼睛,“行了小管家婆,放心吧,咱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放心,放心。”
顾梅朵笑了,“大哥,我和你说哦,我今天去老宅,大伯看到我,吓跑了。哈哈。”
顾春立也笑了,父亲确实改变很多,现在每天帮母亲做不少活儿,有时候还会帮爷爷奶奶做些活儿。
五叔也一天天忙活,赚了钱,乐乐呵呵的。
“大哥,五婶……”
顾春立急忙阻止顾梅朵,不让她再继续说:
“朵朵呀,她不是咱家人,和咱们没缘分。两个孩子让她教得把顾家人当仇人了。真是岂有此理。”
原来如此。
“大哥,没事,有钱了还怕娶不到媳妇吗?再给五叔娶个好的。哼。
不过,大哥,你也要变得强大起来才行,就算那俩孩子将来想要怎么样,也动不了我们。”
顾春立狠狠地点点头:“你放心。”
“大哥,咱们村里,就咱们顾家家族,还有多少人家日子过得很苦,挨饿受冻的?”
顾春立想了想:“顾家家族,日子过得都不太好,你说得这样的,也有十几户。”
“大哥,你说,我买些族田,租给这些人家种怎么样?一家租给他们二三亩,收最少的租子。
这些收上来的租子,就用来以后祭祀或者族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好用。
全族,到了年纪的孩子都可以读书,重点帮助那些有天赋能读书的孩子。”
顾春立面露喜色:“很好呀,这样,咱们家族这些人,也能吃上饭了。孩子也能读书了。”
“行,大哥,明天,你来族长家里,咱们仔细商量一下,这可是大事。”
“好。”
第二天,在族长家里,除了顾梅朵,顾春立,顾家家族族长,还有老里长和现任里长李大虎。
顾梅朵把昨天和顾春立说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说道:
“我出钱,建‘顾氏学堂’,村里所有顾氏家族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学。村里其他村民家的孩子如果要来上学,多少收一些费用。
如果有读书读得好的,可以重点培养。
把大堂哥现在的小学堂扩建一下,学生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再招几个先生。
挨着学堂,再盖一排房子,作为先生的宿舍。”
别人还没有说话呢,李大虎就大叫一声:
“好,朵朵,村里坚决支持你。盖房子的地基,村里免费提供。”
这好事到哪找去。他爹就很遗憾,顾家小四小五要到京城考秀才,就是中了,也和村里没关系了。
现在村里可以收更多的学生读书,万一将来中了秀才进土,不就是村里的荣耀了吗?
356
要买图,免费给做车厢
老族长很激动,他站了起来:“这是好事呀,咱们顾家以后有希望了。
孩子都能读上书,只要有天赋,就让他们一直读下去,总有能考上的。”
顾梅朵掏出来两张银票:
“这是三千两,先买一百亩好田作为族田。
剩下的,就用来盖学堂盖先生宿舍,招先生收学生。
以后‘顾氏学堂’,由我大堂哥顾春立负责。
族田,就由老族长负责。
里长爷爷,这里是三百两,咱们整个下泰村,村里吃不上饭的人家,就用这笔钱,给他们买些粮食,年根底下,再给这些人家一家弄上二斤肉,过年了,怎么也得让他们吃上一顿饺子。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我们顾家的族田,明年才有收成呀。
以后村里族里,一方有事,大家帮忙,都互相搭把手,日子总能过好的。
还请村里,请大虎叔多多支持。”
李大虎忙点头应了。
老族长和老里长都很兴奋:“咱们下泰村,要发达了呀。”
李大虎对顾梅朵说道:“昨天,我派人挨家挨户问了,好些人家都同意种白菜。不愿意的人家,也不勉强他们。”
顾梅朵看着老里长和老族长说道:
“我们家做泡菜,白菜哪里都能收到,我们自已家也种一些。主要是,都是一个村的,想让他们跟着多赚几个,不乐意的就算了。”
二老点头。
“大虎叔,你让木匠开始做高跷了吗?我一会儿就去县里,看看有没有我说的乐器。”
李大虎笑了,“朵朵呀,那个鼓,村里真有。就一个,我看了,还能用。”
“我知道了。
对了,里长爷爷,族长爷爷,有时间去我家一趟,我泡了几瓶虎骨酒,你们一人拿一瓶回来喝。
你二位可是咱们村里的宝贝,你们要好好爱惜自已,争取长命百岁,看着咱们村里以后红红火火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