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柏云点点头。“什么,要开我的库房?不行。”
张氏听说要开她的库房,跟要杀了她一样,大叫道。
顾梅朵冷笑着:“这恐怕由不得你了,你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得还回来。”
张氏叫嚷着:“我的库房里,都是我的东西。”
顾梅朵平静地说道:“你打开库房,我看一下,如果都是你的东西,我马上就走。如果有我的东西,我要拿走。”
张氏开始耍赖:“我的库房,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打开,谁也不行。”
顾梅朵看着张氏,“我好说好商量不行是吧?非要逼我动粗是吧?那我就不客气了。到时候可别怪我不顾亲戚情分。”
顾梅朵说完,就四下看了看,开启透视眼,很快找到了张氏的库房所在的位置。
顾梅朵直接就奔那里去了。
张氏急忙拦着,“不许去。柏云,帮我拦着她,不许她进我的库房。”
柏云低着头,看着地面,一动不动。
张氏气得直骂:“人家都说亲生的亲,呸,你个白眼狼,我白生你一场,就和别人亲近,不知道帮你亲娘。”
说完,她自已跑过来想要拉住顾梅朵。
顾梅朵一瞪眼,她退缩了。
虽然她本人没有挨过顾梅朵的打,但顾梅朵的名号她还是知道一些的,到底有些惧怕。
顾梅朵来到张氏库房这里,“钥匙。”
张氏脖子一扭:“没有。”
顾梅朵伸出右手,抓住门上的铜锁,轻轻一拉就断开了。
顾梅朵抬脚走了进去。
张氏急了,“不许进去,不许进。来人呀……”
顾梅朵不紧不慢地说:“你是想让你家的下人看看,你是怎么把人家的东西占为已有的吗?蠢货!”
张氏已经顾及不到这个了,大喊着:“来人啊,有人要抢我的东西了。快来人啊。”
378
切,皇上有错,我都敢说
顾梅朵不管张氏喊叫,她进了库房,首先快速转了一圈,很快找到那套小炕屏了。
这套小炕屏被保管得很不错,如果不是包装的时候露出了一角,顾梅朵还真要多找些时候呢。
除了小炕屏,顾梅朵还发现了好几件母亲嫁妆单子上的东西,顾梅朵都单独拿了出来,放在一边。
本来张氏还要跟着她到处走,被顾梅朵踹了一脚,她只能在那里看着顾梅朵把东西一件件挑出来。
张氏在一边大哭大叫:“你这个混蛋,你这个强盗,进我的库房拿东西,还拿这么多,你给我放下,放下!
柏池!来人,快帮我把大爷找来,有人抢我的库房了。柏池!”
可惜,在赌坊赌得兴高采烈的柏池,根本就听不见张氏的叫喊。
“柏云,你就眼睁睁看着她把我的东西拿走吗?这些东西可都是要留给你的啊。”
见喊不来柏池,张氏又开始喊柏云。
柏家的下人,还没走到这里呢,就被柏云给拦了回去,他不能让这些下人见到张氏这么贪婪,这么愚蠢。虽然张氏平时的人缘也不怎么样。
这时候,周方走了过来。
顾梅朵临来的时候,找到周方:
“周师傅,如果我一个时辰之内没回来,你多带几个人,来这个地址找我。要带着马车。进不了院子,给我打进去。”
看到周方来了,顾梅朵对周方说道:
“周师傅,这一堆东西,你都拿到马车上去。那边的库房,还有几件。”
周方抱了几件东西走出去,很快就带了两个人进来,继续搬东西。
顾梅朵就在这里看着,张氏跌倒在地上起不来,柏云过来要扶她,被她狠狠扇了一个耳光。
柏云还是把张氏扶起来,才退到一边去。
顾梅朵走了过来,二话不说,“啪啪”就是两巴掌,“我告诉你姓张的,以后你再打柏家的人,千万别当着我的面,否则,我要你好看。
记住没有,蠢货?还有,你如果再打柏云,让我知道了,我会请皇上下道圣旨,让他和你脱离母子关系。我说到做到!”
脱离母子关系?这怎么行,如果自已肚子里的是个女娃,自已不是没有儿子养老送终了。
老天保佑,我肚子里的一定要是个小子呀,求求你了老天爷。
张氏心里默念着。
所有的东西都搬出去以后,顾梅朵和周方等人就离开了柏云的家。
柏云送了出来,顾梅朵偷偷塞给他一张五千两的银票:“拿着吧,人活在这世间,没钱万万不成。
你的爹娘目前好像都不用你管,你就管好那个女人就行。敞开心胸,做自已该做的事情,哪怕最后没达到预期效果,相信你也不会后悔的,至少你努力过了。”
柏云接过银票揣在怀里,向顾梅朵点了点头,“放心。”
他走回院子,关上了大门。
顾梅朵坐在马车上,回到家里,叫来陶氏和顾老四,来看她今天的劳动成果。
陶氏看到这一件件物品,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这些东西都是我娘的嫁妆啊。是我的外婆给我娘准备的,也是我娘准备留给我的。可我差点没保住。呜呜呜……”
顾梅朵急忙上前来劝陶氏:“娘,这也不怪你,都应该怪外公,她如果不纵着那个女人,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了。都是这老头的错。”
陶氏很严厉地瞪了顾梅朵一眼:“哪有你这么说你外公的?再不对,他也是长辈。”
顾梅朵嘟哝道:“长辈有错还不能说了?切,皇上有错,我都敢说。别说外公了。哼哼。”
陶氏一听,吓了一大跳:“什么?你还敢说皇上?”
突然发现自已声音有些大,马上降低音量说道:“你是不是吃了豹子胆了啊?居然敢说皇上?”
顾梅朵一看陶氏吓得不轻,旁边的顾老四也是一脸惶恐的样子,她立即改口说道:
“哎呀,你们听错了。我就是瞎说的,你们还当真了?你们以为,皇上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说的吗?不怕被满门抄斩啊?”
顾老四也跟着说道:“就是就是,这话以后可千万不能说了哈,这里是京城,可不是咱们乡下,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可了不得呀。”
顾梅朵心里轻哼,有什么了不得,大不了,让奚允宸骂一顿呗。
她心里这么想的,嘴上却说:“爹说得对,这可是大事,不能马虎。我以后不会再乱说了。”
怕吓到你们呀。
陶氏小心翼翼地挨个捧起那套小炕屏,拿个干净的布巾子擦了又擦,眼泪又流了下来。
“这个其实不是我娘的嫁妆,是我娘绣出来,准备给我当嫁妆的,所以放在我娘的嫁妆箱子里。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我娘或坐在树荫下,或坐在花园里,绣着这套小炕屏。
我娘对我说,溪儿呀,等你长大了,也许娘就绣不动了。趁现在还做得动,多给你准备一些东西,让我的溪儿风风光光地嫁人。
呜呜呜……娘啊,我想你啊。呜呜呜……”
顾梅朵傻眼,这是什么节奏呀?娘这眼泪也太多了些吧?
她眼珠一转,比陶氏更加大声地哭起来:“娘呀,我不用你给我绣嫁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啊。这样我想娘了,就能看到你了呀。娘呀,娘呀!”
听到顾梅朵这大叫声,陶氏惊得差点摔了炕屏,都忘了哭了,马上过来拍拍顾梅朵:“朵朵,你怎么了?你别吓娘啊。”
顾老四也冲到顾梅朵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发现自家闺女没什么事,才放下心来。
顾梅朵是干打雷不下雨,看到陶氏不哭了,她也不叫喊了。
她拉着陶氏的手,很认真地说道:
“娘,我将来嫁人,你不用给我绣什么嫁妆,买就行了,你自已做多累呀。累坏了怎么办?我可是希望爹和娘能长命百岁的。
将来带一大帮的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
陶氏成功地被顾梅朵给带歪,忘记自已要哭自已的娘亲了。
“你这丫头真不害臊,说什么嫁人不嫁人的,还想要嫁妆。”
顾梅朵立刻说道:“那行吧,我就不嫁人了,也不要嫁妆了,行了吧?家里的东西都留给我哥哥和弟弟好了。”
陶氏愣住了,她是那个意思吗?可她想想自已说的话,好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啊。可她要说的明明就不是这个意思啊。
陶氏又成功地被自已带歪了,而且一歪到底,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379
其余的人,都要求姓顾
顾梅朵才不管这些呢,只要陶氏不哭了就行了,以后的事情,留到以后再说吧。
嫁人,嫁妆,感觉离她好远呀,用不着现在考虑。
在陶氏愣神的功夫,顾梅朵悄悄溜了出来。
顾梅朵来到家里的工人房,一长排屋子前面,喜嬷嬷正在给大家讲顾家的规矩:
“无论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怎么得主子的脸面,在这里,就是顾家的人,一切以顾家为主,这才是做为一个下人应该做的。
只有主家好了,你们才能好。这点,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切记,不要做任何背叛主家的事情,否则,定会让你生不如死。我可不是在说笑。”
喜嬷嬷一抬头,看到顾梅朵,急忙走过来见礼,顾梅朵笑着扶起她:“喜嬷嬷辛苦了。”
顾梅朵看到这些从宫中出来的女人和“男人”,严肃地对他们说:
“我的要求很简单,两条,一是忠心,二是肯干。
做到这两条,就有好日子过。别的,不用多想,放宽心,这里没有宫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现在,男女分开站。我来记一下你们的名字,年龄,特长。会识字的要说出来。”
先从小太监开始。
那个最小的太监怯生生地站在顾梅朵面前:“我叫小来子,六岁了,特长……没特长。”
顾梅朵笑了,让他站到一边。
顾梅朵统计完,八岁到十岁的小太监有十三个,十一到十三的小太监有十个,十四岁以上的有八个。算上小来子,一共是三十二个太监。
宫女就少多了,大多都是十六七岁以上,算上五个绣娘,有十九个。
小太监就按照年纪来分组,每组选个头儿出来。
名字嘛,三个组,家和兴三个字,一组占一个字,后边自已再加一个喜欢的字当名字,可以用自已的姓,也可以跟着主家姓顾。
宫女们分两组由那两个绣娘师傅一人领一组,名字用青紫两个字,但不能叫青竹和紫竹,因为府里有人叫了。
顾梅朵又问小来子,“你姓什么,还记得吗?”
小来子坚定地回答:“我要姓顾。”
顾梅朵笑了,“好,那你就叫顾达开吧,我希望你能豁达开朗,好好生活。你以后就先跟着我娘,过几年再看看,你能做些什么。”
顾达开很聪慧,立即向顾梅朵行礼:“谢谢小姐赐名。”
顾梅朵看向大家:“自已的名字都想好了吧?我来登记你们的名字。一个一个来。”
除了那两位绣娘师傅,其余的人,都要求姓顾。
取好了名字,顾梅朵又对他们说:
“暂时呢,咱们家就做三种买卖,做豆腐,腌泡菜,打络子。
豆腐过段时间再做,先腌泡菜和打络子。
今天你们先熟悉一下环境,看看自已住哪里,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明天开始腌泡菜。
咱们家做生意,会做很久,你们好好干。我要选出心灵手巧的来,以后就专门打络子了,不分男女,都可以。
喜嬷嬷,带他们看看住的地方吧。”
前段时间,顾梅朵闲逛的时候,在顾府附近买了个大宅子,她想用来做仓库,因为这个宅子里房间特别多,还特别的大,结实耐用,做仓库很合适。
顾梅朵就把自已空间里,所有的材料都放进仓库,用的时候,就来这里取。并且让卫木派了几个人来住着,其实就是看仓库。
第二天,开始腌制泡菜了。
白菜要经过挑选,清洗,剖开,撒盐去水,几个步骤,然后就开始涂抹调料了。
这最后一点最最关键,制作调料这一步需要保密,目前就是顾梅朵和紫竹在做。
把抹好调料的白菜一层层码在大缸里,压实,封好就成了。
所有收上来的白菜,都要腌制出来。
顾府所有的闲人,都参加了这个劳动。早做完,早利索。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所有的白菜都腌制好码到缸里去了。
打络子开始。
在打络子工作间里,顾梅朵给每人发了一捆线绳,然后就开始教大家打络子。
先教大家简单的方法和手法,怎么样把绳子打成好看的各种络子。
那两个绣娘师傅很有些瞧不起这个活儿,因为,会女工的人,哪有不会打络子的呢。
可是,跟着顾梅朵学了一会儿之后,她们才发现,她们的想法有多么的离谱。
这根本就不是她们的那种打法,而是十分新奇又怪异的法子,是她们从来没见过的,她们也就十分地重视起来,看看到最后,能打出什么样的完美的络子。
教了一个花样以后,顾梅朵淘汰了三个人。
教第二个花样的时候,顾梅朵淘汰了六个人。
第三个花样的时候,淘汰了七个人。
这被淘汰掉的人,有四个女人,兴字组全组,还有四个小太监。
兴字组,被派去帮忙做豆腐,剩下的人,则交给了喜嬷嬷,看看家里哪里还需要人。
留下来的人,就是以后,打络子作坊的工人了。
因为,这些人,都比较手巧,打起络子来,得心应手,速度也快。
顾梅朵开始教他们打中国结。各种尺寸的中国结。全是大红的颜色,打出来特别喜庆漂亮。
然后,顾梅朵又陆续教会他们打同心结,蝴蝶结,如意结,各种花草结,以及随身的配饰上用的络子。
当这些结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顾梅朵开始放大招了,教大家打络子画。
这个,说白了,就有些像现代用钩针钩出来的图案,只不过呢,用的线绳比较粗,图案也大气一些。
所有的图案,都是遵循一个从简到繁,从单调到多样的过程。
当大家掌握了方式方法以后,顾梅朵就把自已画的图案拿出来,直接就让他们自已看着图案来打这个络子画了。
两个绣娘师傅,一个戴师傅,一个占师傅,因为学到了新的技艺,又不用担心有人算计她们,因此二人每天开开心心地做活儿,也很负责任地教大家,毕竟她们是做这一行的,学得自然比别人快。
她们在教大家的同时,顾梅朵给她们二人分派了新的任务,每人要单独制作一幅面积很大的画,她们可以自已选择帮手来帮助她们。
二人很激动,这是体现她们价值的时候了,她们一定好好做,要完美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