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1章

    380

    恐怕到时候不够卖

    顾梅朵告诉她们,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画,让她们来制作完成,希望她们认真钻研,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精益求精。

    她们的月例钱,也会越来越高,多劳多得。

    两位绣娘师傅表示,她们会加倍努力。

    她们二人是专业的绣娘兼裁缝,在皇宫里,都是给那些主子娘娘做衣服的。让她们和一群宫女和小太监在一起打络子,她们感觉是对她们的侮辱。

    现在,顾梅朵给了她们机会展现自已的与众不同,她们肯定要抓住这机会呀。

    顾梅朵还发现了两个手特别巧的小太监,都是家字辈的,一个叫家文,一个叫家水。

    家文擅长制作小巧的络子,打得特别的精致,让人看了就很喜欢,恨不得马上佩戴在身上。

    家水就是各种结子打得好,尤其是中国结,打得板正,还能翻出新的花样,就是配色方面差一些。

    顾梅朵发现,配色是个大问题啊,纯色的络子还好说,如果一个多色的络子,颜色搭配得不好,会非常难看的。

    顾梅朵就找个绣娘,专门教大家要怎么样配色,什么样的颜色搭配起来有什么样的效果,让大家好好学习。

    顾梅朵表示,做得好做得多的人,会有奖励。发明新花样新品种的人会加倍奖励。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打络子的方法和花样外传,一经发现,绝对严惩。

    顾梅朵还让喜嬷嬷采买了一批护手油回来,让他们晚上睡觉前抹上,第二天干活的时候再洗干净。

    做这种活儿,手是关键,必须干净光滑,不刮线。

    顾梅朵特意找了两个工作间,一个给两位绣娘师傅用,给她们一人配个帮手,专门制作络子画,顾梅朵画了很多的图画,让她们制作出来。

    另一个工作间,给家文和家水用,顾梅朵画了很多小巧的配饰,让家文打出来,杂色的需要多打一些,颜色多自然就更加漂亮。

    顾梅朵还写些春联出来,让家水制作。

    顾梅朵还让家水带了两个徒弟,跟着他学习,如果就他自已做,这马上要过年了,数量太少,恐怕到时候不够卖。

    这边安排得差不多了,顾梅朵就去找自已老爹,看看他豆腐做得如何了。

    来到自家的豆腐坊,就看到顾老四正愁眉苦脸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呢。

    “爹,怎么了?”

    顾老四一看女儿来了,可算是盼到救星了。

    “朵朵呀,你看看咱们家的这个豆腐,怎么我吃着就不是个味儿呢?我敢肯定我没有做错,每个步骤都很严格地按你的方法做的,可就是不好吃。”

    顾梅朵看了看这颜色有些许发黄的豆腐,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品尝了一下,有些发涩,略带些苦味儿,不好吃。

    顾梅朵认真地想着,方法不错,那就是原料的问题了。

    原料就是豆子和水呀。

    水!应该就是水的问题了。

    “爹,做豆腐的水呢,我看看。”

    顾老四指着旁边的几口大缸说道:“那些都是,就是这个院子里的井里打上来的。”

    顾梅朵喝了一口缸里的水,没错,就是水的问题,这水别说是做豆腐了,就是喝着,都有些苦涩。

    顾梅朵对顾老四说:“爹,是水的问题,这个水不好喝,做出来的豆腐也就不好吃。得换个院子做豆腐了。”

    顾全知道老爷做豆腐出了问题,也一直跟着看看是不是能帮上忙。

    听说是水的问题,他就对顾梅朵说道:“小姐,你们不说,老奴真的忘记了这个事情。怪老奴大意了。

    咱们家所有的井,就这口井里的水不好喝。其余的井水,都很甘甜的。”

    “爹,问题找到了,咱们换个大院子做豆腐。这样的涩豆腐你做出来多少盘呀?”

    顾老四苦着脸说道:“我哪里知道会这样呀,就做了三袋豆子的豆腐。”

    顾梅朵笑着说:“没事的爹,不就是十来盘吗?咱们做了吃。”

    顾梅朵对顾全说道:“全伯,一会你找人来,把所有的豆腐都拿厨房去,让他们做成豆腐泡和豆腐干,然后炒着吃炖着吃都成,不会太难吃的。别心疼油。”

    顾全答应着去了。

    顾老四一听这豆腐还能吃,脸上露出了笑容。

    作为一个庄稼人,浪费了粮食那是特别的心疼啊。

    “爹,叫人来搬东西吧,换个院子继续做豆腐。应该没事了,再做一盘豆腐看看效果就成。”

    顾老四乐颠颠地走了。

    一切准备就序,最后再看看铺子的情况,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开业做生意了。

    范西临的铺子,很多都比较赚钱,这些赚钱的铺子顾梅朵不会动,继续做生意就成,只是,掌柜的和帐房,要换成自已人。

    顾梅朵要看的,就是那些不太赚钱或赔钱的铺子。

    顾梅朵发现,这些铺子差不多都集中在几条街道上。生意所以不景气,主要就是因为这里人流量不大,其实位置还是不错的,不算偏僻。

    人少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大多都是些门市。再者这里没有大店铺招揽客人,什么大酒楼大银楼大绣坊都没有,也没有官衙之类的。

    顾梅朵对这里很满意,决定找一条合适的街道,打造成吃食一条街。

    顾梅朵在接手范西临铺子的时候,就选好了自已需要的街道,然后,她就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收购这条街道上的店铺。

    钱,不是问题,就是再收购几条这样的街道,顾梅朵也有钱。当初帮皇上拿金册的时候,顺的那些银子和银票,她空间里有一堆呢。

    现在,这个街道百分之八十的店铺,都被顾梅朵买下来了。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都集中在一块儿,是一家哥俩的祖产,人家说什么也不肯卖。

    顾梅朵买下了店铺之后,就抓紧时间开始装修,几乎所有的铺子格局都差不多,具体做什么用处,到时候再说。

    顾梅朵想在年前,在这里开一系列的小吃铺子,卖泡菜,卤菜,豆腐,豆制品,小咸菜,凉拌菜。

    豆浆,油条,馒头,饺子,包子,各种饼,各种面条之类的,以及一些特色小炒。

    只要是想吃饭,来到这里,估计都会找到自已想吃的东西。

    而且味道好,价格公道,吃过了,还想再来。

    这就是顾梅朵的宗旨。

    381

    我们有钱了,不用挨饿了

    顾梅朵现在想的是,怎么把这些店铺里,做出来的东西推销出去,让大家都知道,这里开了一系列的吃食铺子。

    顾梅朵一边想着一边往家走,猛一抬头,发现自已被几个乞丐拦住了。

    这一群乞丐,大的约十三四岁,小的,恐怕只有二三岁吧,还被人牵着呢。

    感觉这一幕有些熟悉呀。

    是了,以前在清平县,自已就被几个乞丐打劫,只是,打劫自已的那些乞丐,现在都在自已家呢。

    这乞丐还真的是哪里都有呀。

    顾梅朵站在那里,没有动。

    大乞丐说道:“我们只是想向你要几个铜板,给弟妹们买几个黑面干粮吃。”

    顾梅朵皱着眉头,“你这年纪可以赚钱了吧?”

    大乞丐说:“我不在,他们就会受欺负,住的地方还会被人抢走,那就没地方睡了。”

    顾梅朵:“你们住哪里?”

    “城外的破庙里。”

    顾梅朵心思一转:“你们这一伙儿,不会只有你们几个人吧?”

    大乞丐说:“还有五六个在别的地方要吃的呢。”

    “你把他们都找来,我给你们找点事情做,一人给你们两个馒头。”

    大乞丐看了顾梅朵好一会儿,似乎在确定她的话是真是假。

    然后,只见他把手指放在嘴边,用力一吹:“嘘……”

    没过多久,就看到四五个小孩子跑了过来。

    “大哥,怎么了?”

    “大哥,这小子找你麻烦了?揍他!”

    跑过来的孩子七嘴八舌地看着大乞丐说道。

    大乞丐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顾梅朵。

    顾梅朵在心中叹了口气,恨自已总是心太软,一看到这些孩子,心里就特别难过,可能是前世的原因,再加上自已那两个萌娃一样的弟弟,让她对小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总是控制不住地心软。唉!

    顾梅朵对大乞丐说道:“事情很简单,就是让你们帮我跑跑腿。

    是这样的,我呢,在后边那条街上开了几个铺子,卖吃的,想明天开业。

    但是呢,很多人不知道,就想让你们帮我宣传一下。我都写在纸上,你们只要负责在人多的地方,把这些纸送给别人就行。”

    大乞丐随即说道:“送不完怎么办?”

    顾梅朵说:“尽量今天都送完,如果实在是送不完,没关系,明天可以继续送,但没馒头给你们了。”

    “行。你不会给我们一大摞吧?”

    顾梅朵笑了,“你们就是想要一大摞,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纸给你们祸害。

    这样吧,我先给你们钱去买馒头吃,然后你们到顾府来找我拿纸。需要给你们几个铜板呀?”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娃立即答道:“二十个铜板。一个馒头一个铜板,我们十个人。”

    顾梅朵点点头,数出来二十个铜板递给他们,大乞丐接了过去:“我们可以不买馒头,买黑面干粮行不行?”

    “随便。”顾梅朵说完,就走了。

    这些孩子就把大乞丐围住了,“大哥,她走了。哎呀,咱们也不知道顾府在哪里呀?”

    “我们有钱了,不用挨饿了。”

    “咱们还是先去买黑面馒头吧,我饿了,你们不饿吗?”

    大乞丐-孙臣,拿出二个铜板,递给一个孩子说道:“小年,你去买六个黑面馒头回来,给他们分分,然后回到破庙等我们。你们几个跟我走。”

    一个铜板能买三个黑面馒头呢。有了这些铜板,可以让他们有不少的安全感,哪天要不到吃的了,可以买几个黑面馒头回来吃。

    孙臣领着这几个大些的孩子,很快地来到顾府门口。

    这里,他要饭的时候来过,当时,顾府的门房给了他两个好大的馒头,还给了他一个吃了一半的烤红薯。

    那天特别的冷,他都有些冻僵了,本来他也没指望能要到什么东西吃,所以看到那两个大馒头他差点都哭了。

    他急忙把大馒头揣怀里,双手捧着红薯取暖。

    回到破庙里,他们十个孩子分食了那两个大馒头和半个烤红薯,就都蜷缩在一起,互相取暖,慢慢睡着了。

    就是那天晚上,另一伙小乞丐中,有两个小孩子再也没有醒过来,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的。

    他就一直在想,如果没有那两个大馒头,也许,他们中的哪个孩子,说不定也醒不过来了。

    所以,这个顾府,他记得很清楚。

    门房打开门,看到孙臣,还认识他,看到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孩子,就有些变了脸。

    感觉这孩子怎么这样啊,给了馒头,带一群孩子来了。

    孙臣说道:“是你们府上的小姐,让我们在这里等她的。”

    门房一听,“哎哟,原来是你们啊,进屋子里来等吧,外面有些冷。我们小姐,估计很快就出来了,她告诉我了。”

    孙臣没进屋,就规矩地站在大门旁边,耐心地等着。

    门房想了想,对他们说道:“我进去帮你们说一下,别耽误了小姐的事儿。”

    很快地,门房就和顾梅朵一起出来了。

    让这些孩子送小广告,是顾梅朵临时起意,她并没有准备这些传单。

    回去后,她把家中所有识字的人都叫来,给她写这个传单,幸好家中会写字的人不少,否则真的要抓瞎了。

    顾梅朵把一摞纸递给孙臣,孙臣接过来,几眼就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他看了看顾梅朵手中剩下的一摞纸,“这些也给我吧,今天送不完,我们明天继续送。”

    这小子还识字。

    顾梅朵把手中剩下的纸递给了孙臣,还数出了二十个铜板,也递给了他。

    孙臣没有接,“今天的工钱我已经拿了。”

    顾梅朵说道:“就当是明天的工钱吧,快过年了,总得让这些孩子吃一顿好的。”

    孙臣接过了铜板,鞠了个躬,领着这几个孩子走了。

    一边走,他一边分配任务:“咱们一人去一个方向,去人多的地方,记住,那些进出酒楼的人不用送,那些人身份高贵,不会去吃这些的。

    就是那种有些钱,但还不是太多钱那种人,见到就送一张,不是太贵重的马车,遇到了,也在上面放一张。

    注意别浪费了,送不完拿回来。

    如果有人问这是什么,就告诉他们,这里说的是吃饭的地方,在那边的大街上,明天就有很多好吃的,他们没见过的好吃的,去了肯定不会后悔的。就这么说。”

    几个孩子答应着,一人分了一摞纸拿着跑了。

    382

    我们开的豆腐铺子,欢迎大家光顾

    顾梅朵把小广告给了孙臣,她并没有往心里去,她在筹划另外一件事情,请邻居来吃饭。

    上次请了邻居来吃饭,感觉邻里之间亲近不少。

    这次,其实是想请邻居们帮帮忙,做宣传的,相信他们不会反感,毕竟也不用他们做什么为难的事情,只是顺带而已。

    铺子的掌柜的和帐房,都是顾全请来的能人,至于做得怎么样,是不是合格,只能等铺子运转起来才能看出来。

    铺子里的厨师,自然都是自已人,是通过顾梅朵的专业培训的,他们各管一摊,每个人做一种或两种吃食,力求做好,再慢慢向精细方面发展。

    铺子里的其他伙计,有买的也有雇的。那就是各个铺子掌柜的需要操心的事情了,如果事事亲力亲为,顾梅朵也实在是忙不过来呀。

    这次请人,不是请来家里,而是请邻居们去铺子里吃饭。

    顾梅朵给邻居们都下了帖子,帖子上说明,一来为了亲邻和睦,二来为了庆贺自已家铺子开业,特邀请诸位高邻明天某时,在某街道铺子里赴宴,敬请光顾。

    同时下帖请的还有:安亲王向允泽,向伯润老爷子,镇西伯柏震,柏青瀚,井堂,古将军。

    还有马阁老,马弘晰,肖阁老,徐骁虎。至于他们来不来,顾梅朵就不知道了。

    另外,顾梅朵还悄悄请了柏云。

    至于奚允宸,顾梅朵是不敢想的,自已的小店,哪里敢劳动皇上的大驾呀。但顾梅朵派人偷偷给大太监捎了信儿,如果他有时间,可以来喝一杯水酒。

    第二天一大早,顾梅朵就早早地起来了,吃过了早饭以后,就来到铺子里,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太妥帖,还有哪些事情没办好或者需要马上办的。

    顾全带着人,一会跑这边,一会跑那边,忙得团团转。

    向允泽带着剑声,来得也很早,陪在顾梅朵身边。有时候顾梅朵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搭把手。

    顾梅朵挨个铺子都巡视了一番,看看没什么问题了,就和向允泽一起,来到要接待客人的地方,准备迎接客人。

    最先到来的,是镇西伯柏震和柏青瀚父子,然后就是井堂。

    邻居们陆陆续续地也来了不少了。

    渐渐地,客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