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顾全告辞出去了。丁让走了进来:“拜见公主。”
顾梅朵请他坐了下来。
丁让说明来意:“我是丁良将军的小儿子,南谷关战役以后,我们丁家养了很多的伤残土兵。
后来的几次战役下来,这样的伤残土兵越来越多。
现在,说实话,我们丁家真的有些负担不起了。
知道公主这里,有很多的伤残土兵在做工,不知道公主是不是还需要人。
我们家,轻度伤残的人有一大半以上,如果公主给他们机会,我相信,他们会努力干活儿的。”
顾梅朵知道他说的是实话,顾梅朵已经从奚允泽那里了解到,丁将军的一些情况。
顾梅朵笑着对丁让说道:
“我这里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来做工,你可以把你说的这些人都给我送来。
不过,有一样,你不能只是派些土兵来,还要给我送些管事的过来。
毕竟当兵的,和管理普通百姓还是有差别的。”
丁让一听,大喜:
“公主放心,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将领,各级的都有。”
顾梅朵:“那你一会儿回去就抓紧时间让他们过来吧。
我立刻就把他们安排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岗干活儿了。管吃管穿管住。”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听了顾梅朵的话,丁让泪流满面。
丁让是丁良的小儿子。
丁良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在南谷关战役中,为了保护丁良战死了。
二子三子,目前还在南谷关镇守。
四子读书极好,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游学呢。
目前只有丁让一个人在支撑整个丁家。
虽然丁家现在,就丁良夫妇和丁让三个主子,可是,却要养着上万的伤残土兵。
国库每年都会拨一部分钱财,可对上万的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这些伤残土兵,离家的时候是好好的,现在成了残疾,再回家去,大部分只能等死了。
丁良不ren看到他们贫困潦倒,就全部养着他们。好在,最近这些年,没有打仗,这些人的数量没有再增加。
可是,就这样,已经足以压倒丁家了。
丁家所有的伤残土兵加起来,上万的人呢。
丁让,可以说是个商业奇才,很能赚钱的。如果不是因为他赚钱养着,这些伤残土兵恐怕很多都不在了。
丁让再能赚钱,毕竟负担太重,丁让也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而已,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能干活儿的人,可以到顾梅朵这里来干活儿,丁让负担减轻,剩下的这些人,生活就会好很多。
丁让站起来,想给顾梅朵磕个头,被顾梅朵拦住了:
“你不用这样,你们丁家已经做得很好了。”
顾梅朵说完,起身从旁边的多宝格上,拿出一叠厚厚的银票:
“这些,是我从常阁老和他的那些狗腿的家中得到的,你拿回去用吧。
好好给那些土兵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还有些东西,等我换成钱以后,再给你。”
丁让“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谢谢公主。这些已经很多了,够了。
那些轻伤的人,来公主这里干活儿,我那里的负担已经轻了很多,真的够了。
剩下的钱,公主花在来你这里的土兵身上吧。”
顾梅朵:“说真的,我不差钱。给你,你就拿着吧。
我还决定,今年年底,再拿出一大笔钱来,改善咱们军人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吃好穿好。
同时,军中现在的武器也应该换新的了,等我和安亲王找皇上商量一下,你也回去和你父亲打声招呼。
咱们有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再有人敢欺负咱们大黎,就狠狠地打回去,再打仗,相信不会有那么多的伤兵了。”
676
奚允泽,你皇兄今天不正常
丁让现在除了点头还是点头,他感觉现在他身上,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顾梅朵又拿出一个小锦盒来。
“这里有两粒药丸,一粒是治伤的,一粒是调理身体的。
你带回去给你父亲。
先吃治伤的,半个月后,再吃这个调理身体的,相信丁将军的身体会有好转,至少再遇到阴雨天,不会再那么疼了。
咱们大黎需要像丁将军这样的人,让他好好保重。”
“恩恩恩。”
丁让狂点头。
丁让离开顾府,飞奔回家,找到自已的父亲,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跪在他爹面前,抱着他爹的大腿,失声痛哭。
丁良拍着小儿子的头,无声地给予安慰。
他知道,小儿子苦啊。
虽然二子三子现在在边关,可是,他们也只是带兵打仗而已。
可是小儿子呢,这么多年来,为了养这些伤残土兵,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二十多了还没有成亲。
小儿子说:“爹,我现在还不能成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我上战场接你的班了,成了亲,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嘛。
等什么时候,边关安定下来,我再谈成亲的事儿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打算,丁让练武从来没有间断。
丁良想着,现在好了,边关五十年没有战事,小儿子可以成亲了。
要赶紧给他娶媳妇,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自已就能抱孙子了,哈哈哈。
看着还在痛哭的儿子,丁良安慰他:
“起来吧,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以后就好了,爹给你娶两个媳妇,多生几个小萝卜头,你好好培养,将来接你的班,你就可以养老了。”
听了老爹的话,丁让感觉好笑。
不过,也不是不行,以后五十年无战事,自已的孩子,应该生活得很幸福,起码比自已强。
丁让站了起来,擦干了泪水,笑着对老爹说道:
“你别忘记吃药哈。公主给的药,效果肯定好。我这就去统计一下能去公主那里干活的,有多少人。”
丁良说道:“我这还有些没有负伤,年纪稍微大些的兵和中层将领,你一道送公主那里去吧,希望他们能帮上公主的忙。”
去的兵多了,管理也是个问题,送去一些将领,给公主减轻点压力。
……
顾梅朵拉着奚允泽来见奚允宸。
奚允宸一看到顾梅朵,立马眉开眼笑的。
顾梅朵皱眉:“你干嘛笑得这么谄媚,都让我起鸡皮疙瘩了。”
奚允宸此时想的是,几乎每次顾梅朵来宫里,都会给他带来惊喜。
自从他登基以来,遇到的所有棘手的问题,差不多都是顾梅朵帮忙解决的。
现在奚允宸可以肯定,顾梅朵就是他的福星啊。他完全相信,有了顾梅朵,他大黎的江山就会固若金汤。
你说,这见了自已的福星,能不心情大好,笑一笑吗?
看到笑眯眯的奚允宸,顾梅朵往奚允泽身后躲了躲:
“奚允泽,你皇兄今天不正常,我感觉有些害怕,你要保护我。”
奚允宸收起笑容:“再装就不像了。说吧,今天你来找朕,又有什么事情?”
奚允宸知道,顾梅朵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顾梅朵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了:
“我就是来向皇上问一声,我可以自已养兵吗?带武器的那种。”
奚允宸沉下了脸。
自古以来,这当皇上的,都忌讳手里有兵的。
所有,能控制他们就会控制,坚决不让下边的人随意拥有兵权,就怕哪一天,这些人联合别人,造他们的反。
顾梅朵在奚允宸这里很有些与众不同,可是,再不同,也不能太特殊。
同自已的江山比起来,她顾梅朵简直不值一提。
看到奚允宸瞬间拉下的长脸,顾梅朵大体也知道奚允宸想了些什么。
顾梅朵瞪了奚允宸一眼:“你想什么呢?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做让你忌惮的事情。
我现在不是有很多产业和景区吗?那里需要人来维持秩序,武器也不需要铁器,一根枣木棍就可以了。
只有领兵的人,带把刀应景就成。”
奚允宸听到这里,问道:“那你需要多少人啊?”
顾梅朵想了想,“大概几千人吧。”
奚允宸有些生气:“你维持个秩序,需要几千土兵?”
顾梅朵说道:“当然不只是维持秩序了,还需要干活儿啊。
本公主需要大量的人来干活儿。
这不马上就到秋收了,今天番薯肯定是大丰收,收番薯得有人啊。”
奚允宸又拉下了脸:“你让朕的土兵给你收番薯?”
顾梅朵也拉下了脸:“你想什么呢?本公主是替你省钱来了,你对本公主好点。”
奚允宸也感觉到自已的态度有问题,这顾梅朵虽然经常做出不着调的事情,却从来没让自已为难过。
这个人养私兵,是多么敏感的事情,她怎么会做呢,自已肯定是误会她什么了。
“哈哈哈,这不是看你过来了,想和你开个玩笑吗?
事实证明,咱大黎的护国公主,胆子就是大,我这当皇上的拉着个脸,你都一点不惧。”
不愧是皇上,这变脸的速度,真的是比翻书快多了。
顾梅朵翻了个白眼:
“做了亏心事儿的人,才心存恐惧呢。我行得端坐得正,怕个什么。”
奚允宸认真地说道:“说说吧,怎么回事。”
替自已省钱,一定是大好事。
奚允宸对顾梅朵接下来要说的话,很期待啊。
顾梅朵说道:“丁将军养了上万的伤残土兵,虽然每年国库拿出不少银子的抚恤金,可是因为人太多,这点钱也做不了什么,连维持个温饱都困难。
还是丁将军在养着他们。
这些伤兵里,有一大半是能干活的,可以自已养活自已。
本公主就想接管过来,让他们给本公主干活儿,本公主给他们开工钱。
这样,我得力,丁家负担减轻,皇上的国库不用再拿钱出来,多好的事儿,是吧?”
奚允宸笑了,是好事儿啊,国库又能省下不少钱。
顾梅朵:“而且,本公主答应丁将军,今年收成下来,本公主将拿出一大笔钱来,给军队改善生活条件和武器装备。
当然了,肯定不只是给丁将军,古将军还有别的将军,统统给。
以后咱们大黎兵强马壮的,我看哪个国家瞎了眼敢再来挑衅,咱们不打得他们哭爹喊娘不算本事!”
677
好吧,你是皇上,你说了算
奚允宸一拍龙案:“好,好!你的提议朕准了,这些兵还可以带铁制的武器。”
顾梅朵哼了哼:“带铁制的武器干嘛?他们只是维持秩序,又不是打仗。
我让他们带武器,也是要让他们经常操练,就是预防万一的。
现在,虽然生活安定了,但也要有忧患意识,万一哪天,有人闹事,我这些人拉出去也能帮上忙不是。”
奚允宸一听,坚决表示:
“朕特许你们可以带铁制的武器,操练的时候,用木棍怎么行呢?
你这也算是朕维持京城安定的后备队伍,有需要就能拉出来打的,一定要带武器,铁制的。”
顾梅朵无奈:“好吧,你是皇上,你说了算。
另外,他们算是我顾家军,我想给他们制作我顾家军的统一军服,请皇上应允。”
这回奚允宸答应得很痛快:“允了。”
奚允宸心里想着,朕看看你做出来的军服是个什么样子的,如果好看好用,朕也照样做。哈哈。
顾梅朵又对奚允宸说道:
“皇上,这不,马上就秋收了,今年虽然干旱,现在看来,年景还不错。
别的不说,就说古将军的队伍种的这些番薯吧,那就需要很多的地方来存放。
请皇上下令,让今年种了番薯的百姓,现在就开始收拾合适的地方出来装番薯。
还有,嫩的番薯藤,要晒干放起来。
假如明年干旱严重,这些晒干的番薯藤可是能救命的。
这些道理百姓们都懂的,只是需要有人和他们提一下,省得他们看到今年丰收了,没有了忧患意识。”
奚允宸点头,让大太监找相关的官员传达下去。
“还有,皇上,这番薯很高产,番薯藤也多,可能有些百姓家里放不下。
请皇上下令官府收晒干的番薯藤。
如果明年没灾情,那就更好了,这些晒干的番茄藤可以送给军队,让他们喂猪,那也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