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刁氏捂着火-辣辣的脸:“那小娼妇偷我家的玉米棒子,我骂几句怎么了,我不但要骂,我还要她赔我呢。赔,你赔我玉米棒子。
里长啊,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郁可安这次不动手了,直接用脚,一脚踹过去,把刁氏踹倒在垄沟里。
“有理讲理,有证据你就亮证据,你骂人算怎么回事儿?哼哼,你可以继续骂,你骂我就打,来,骂吧!”
刁氏已经被人扶了起来。
这时候白左过来了:“你个懒婆娘,家里忙得要死,恨不得一个人长八只手干活,你可倒好,来这里享清闲来了。走,跟我回去干活!”
刁氏一看自已男人来了,感觉有了主心骨:
“孩子儿他爹啊,咱们家的棒子让人家偷了,里长也不给咱做主,我都让人欺负死了,这又打又骂的,你可得给你婆娘我做主啊,呜呜呜……”
刁氏放声哭了起来。
夏海地夏海玄走了过来,他们哥俩估计,这里的玉米棒子应该掰完了,他们好给扛出去。
看到刁氏在自已家地里哭起来,哥俩也是一脸懵逼。
郁可安看着白成信说道:
“里长,这个人是你带来的,还请你把她带走,不要耽误我们干活。
三春不如一秋忙,谁有那个闲工夫陪着她搁这里胡闹。”
刁氏大声喊道:“谁胡闹了?那个女的偷我家的棒子被我抓到了,我这可是有证据呢。”
郁可安问道:“你的证据在哪里?”
刁氏这才想起来自已刚刚忘记把证据找出来了。
她把郁可安盖的那个空袋子掀开,露出了下面的玉米棒子。
“这……这不对呀,不是这样的,原来这里很大一堆玉米棒子呢,哪去了呀?”
她刚刚来的时候,没看到郁可安在这里,庄淑贤在地里掰玉米棒子,不可能把这些东西转移走,肯定是郁可安干的。
刁氏指着郁可安:
“是不是你把这堆玉米棒子藏起来啦?”
郁可安毫不客气地顶回去:
“你是傻-逼吗?我们自已家的玉米棒子为什么要藏起来?我们掰完了之后肯定是要拿回家的呀,藏起来干嘛?”
刁氏反反复复地说道:“不对呀,不对呀,原来这堆棒子不是这样的呀。”
郁可安说道:“那你说这堆棒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看到这里有很大一堆棒子,里面有很多是我家的,因为我家的棒子长得和夏家的不一样。
我这才去找里长给我评理的,可是现在这里的棒子怎么就变了样呢?
就是你给藏起来了,你赔我的棒子,你赔我的棒子!”
郁可安说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藏你家的玉米棒子了?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是来耽误我们干活的。
里长,你赶紧把她带走吧,她是不是犯疯病了,满嘴胡诌八扯呢?
我们自已家地里的棒子还没掰完呢,谁有功夫去你家地里掰棒子?
再说了,掰那么几个棒子能值多少钱哪,还不够费事的。
你以为我是你呀,几个破棒子都能看在眼里。”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通过郁可安和刁氏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大概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刁氏这是想诬赖人家,结果没看住自已的证据。现在没了证据,说什么也不好使。
白成信对白左说道:
“快把你婆娘弄回去干活吧,真是耽误大家的时间。”
刁氏开始撒泼:“我不走,你让她赔我的棒子,二三十棒哪。
还有我的银簪子也不见了,是不是掉到棒子里了?
你们说,我的银簪子是不是你们捡的?那可是我的嫁妆啊。
你们这帮缺大德的,丧天良的,谁捡了我的簪子,赶快还给我。”
郁可安冷冷地说道:
“你在自已家地里掰玉米棒子,你的簪子丢了,却跑到我们家的地里来找簪子,难道你的银簪子长了腿会跑不成?”
刁氏坐到地上拍着大腿放声大哭。
郁可安看着白成信:“里长,如果你不把他们弄走,我可要动手了。现在秋天大忙季节,谁有功夫陪着他们一帮傻-逼玩?”
白成信实在没有办法,只得训斥白左:
“快把你婆娘拉走,你们家地里的活不是还没干完吗?”
白左和儿子上前来,也不管刁氏同意不同意,连拖带拽把她带走了。
刁氏被带出去很远,她才对白左说道:
“是族长给我出的主意,让我把咱家的玉米棒子,放到夏家的玉米棒子堆里,再把银簪子也放进去。
然后找里长给我当个证人,可是我打开那堆棒子一看,咱们家的棒子和我的银簪子通通都没有了。
你们说,是不是那个郁可安给拿走了?你们把我拽走干什么?我要搜搜她身上,我的银簪子肯定就在她身上。
棒子我可以不要了,但是银簪子我必须得拿回来。”
白左听到这里一个大耳刮子扇过去:
“你个蠢货,刚才你为什么不说,咱们已经走出这么远了。
别说银簪子不在她身上,就是在她身上,现在她随便找个地方埋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来取出来不行吗?非得带在身上啊?
我怎么娶了你这么个蠢货?”
刁氏哭嚎得更大声了:
“我的簪子啊,那可是我的嫁妆啊。
不行,我得回去找我的银簪子。他们夏家不赔我的银簪子,我就和他们没完。”
白成信觉得刁氏不可理喻,他对白左说道:
“这件事情我管不了,我只能给你们提一个建议:
不管怎么说,今天的事情你们只能吃个闷亏,你们没有证据证明人家偷了你们的玉米,捡了你们的簪子。
你再去胡搅蛮缠,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们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
人家怎么可能赔你们的东西,这事儿就是闹到县衙,没有证据,最后也得判你们一个诬告。
我家里还有活儿,我就走了,以后再有这种事情不要找我了。”
里长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802
我气死白显之那老混蛋
看到里长走了,白左直接一巴掌呼到刁氏脸上:
“痛快点干活,再磨蹭老子打死你,你个蠢货。”
家里平时刁氏叽叽喳喳的,白左是懒得理会,一旦白左真较起真儿来,刁氏也害怕。
可是,她又舍不下自已的银簪子,就小声地嘀咕道:
“是族长叫我这么做的,他说自有我的好处,现在我都赔上了簪子,我要找族长要个公道?”
白左气极:“你给我老实点干活,再闹腾老子休了你。”
以前没什么事儿的时候,白左觉得吧,自已媳妇泼辣有闯劲,能干活,与人相处还不吃亏,挺好。
现在他才发现,这特么就是一蠢妇,今天这事儿明显让族长当枪使了。
里长把白左一干人都领走以后,郁可安几个人什么话都没说,很快就把那块地掰完扛走,装马车上拉回来了。
中午吃过饭以后,夏海地问郁可安:
“可可,上午到底是怎么回事?”
郁可安就到院子里把一个布口袋提了进来,打开,让大家看里面玉米棒子的样子。
然后,她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又从怀里把那根银簪子掏了出来。
郁太安一拍手:“难怪我听刁氏一直说,这是族长出的主意,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白左拉着刁氏往回走的时候,郁太安就在旁边的地里方便呢,夫妻二人的话他全听到了。
夏致和一直在沉默,郁继言说道:
“唉,看来以前你们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啊。白家人太多,那个白显之太阴狠。”
夏海地说道:“可不是么,每次家里人和白家人起冲突,明明是他们无理闹事在先,我爹都不让我找他们算帐去。”
夏致和平静地说道:“你自已也想想,哪次你去算账是占了便宜的,还不是吃了更大的亏。”
夏海地不说话了。
郁可安看了大家一眼:“咱们也不用怕他们,白家也不是很团结,挖地基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还不是哪里有好处,这些人就奔哪里去了。
收完地,我家盖房子,你们等着看吧,哼哼,我会叫全村的人都来给我干活,说我的好,我气死白显之那老混蛋。
以后有机会,我会把白族的族长换掉。
只是以后,咱们一定要时时小心谨慎,不怕他明着来,怕就怕他耍阴招。
这样的人,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尤其是注意家里孩子的安全。”
大家都点头。
夏致和有些担心地说道:“可可啊,盖房子的时候,如果还让这些人连吃带拿的,这……你的银子够用吗?我这里……”
郁可安笑了:“夏伯伯,我放心,我心里有数,我的银子够用。再说了,我这么做真的不亏。你们想……”
郁太安首先说道:“对,真不亏。可可这样给他们拿粮食,他们都很感激的,每次晚上领了粮食和肉,都不回家,一直在房场继续干活,直到一点看不见了才走的。
来干活的人都这样,而且早上来得也早,来了就干活,一点都不偷懒。”
夏海地也说:“我看到不少村里的人,把家里的半大孩子都带来干活了,虽然吃饭的时候咱们多给了一个大馒头,可一个孩子也能干不少活儿呢。”
夏海天说:“难得的是,这么多人干活,忙而不乱,也没有闹事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干完了活还帮着收拾东西和工具。”
郁继言和夏致和听后点点头,大家都知道感恩,这就很好。
郁可安对郁修安说道:“你以后就在咱们家附近,干些省时省力的活儿,一定不要离家太远。要经常回来看看,重点就是家里的孩子,懂了没?”
郁修安:“我知道了姐。”
郁夏两家九个孩子呢,这可都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啊,不能有任何闪失。
郁可安又说,“现在到处是庄稼地,钻进地里外面就看不到了。
咱们这段时间去村里或者经过村里的时候,都要加倍小心,一定要结伴走,防止白家暗算咱们。”
夏致和对家里人强调一遍:“可可的话你们一定要记住,而且咱们两家人也要更加团结。”
大家听得很认真,只有夏海黄满不在意地撇撇嘴。
郁可安对夏夫人说道:“大伯娘,这些天大家都很累,那些肉别省着吃,没有了我再买,一定让大家吃好。”
夏夫人点头:“好的,知道了。”
这时节,家家的菜园子里,秋菜比较多,尤其是夏家,那菜园子收拾得十分利整,满园子的秋菜,应有尽有。
打理菜园子的,是夏家的三个媳妇。都是夏家来这里以后娶的,都很能干。
郁可安教这三个媳妇,腌制了不少的卤菜和小咸菜,很受大家欢迎。
餐桌上的菜肴也多几样。
下午继续干活,郁可安看到夏家收藏玉米棒子的方法不合理,特别容易招老鼠,浪费粮食,她就出了个主意。
玉米棒子晒干以后,库房里埋些长木头杆子,杆子离地二尺多的地方,绑上些漏了底的大瓦罐,瓦罐要口朝下,这样老鼠上不来。
然后,两棒玉米的皮拴一起,把这些拴一起的玉米棒子围着木头杆子转圈儿搭瓦罐上。一直向上能搭到木头杆子顶上。
这样既能节省收藏空间,又能防止老鼠,注意别让木头杆子倒了就行。
夏致和看了直说这办法好。
秋收虽然紧张忙碌,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收粮食啊,这是一年当中最快乐的事情了。多收些粮食,就会少挨点饿了。
天公作美,秋收时没有下雨。
不到十天,很多人家秋收就结束了,包括夏家。
庄稼的秸杆放倒晒干,拉回来留着当柴烧。
白庄村这里一眼望去,土地是不少,可是能种的土地却不多。就算是能种,产量也少得可怜,这也是这里贫穷的根源。
粮食收回来,晒干,又开始忙着交租交税,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已家的。
大家劳碌一年,看看属于自已家的那点可怜的粮食,心酸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好在这里今年没有闹灾。
听说有些地方旱,有的地方涝,现在能收些粮食应该知足了,再配点瓜瓜菜菜的,也能对付大半年,剩下的,走一步说一步吧,从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郁可安把夏家所有的粮食都看了一遍:
“夏伯伯,这就是你们一家一年的口粮啊?”
803
这次换招数了,我给布
夏致和笑着说:“这已经很好了,我们来到这里,有一年剩下的粮食,还没有这一半的一半多呢,不是也挺过来了?”
好在现在家里孩子多,吃不了多少,菜园子里,再多种些顶饿的菜,像土豆之类的,还可以采些山菜回来掺着吃。
就算是这样,有时候也还是要挨饿的。
重点是,夏家这一年的花销,从哪里来?
“唉!”
夏致和叹了口气:“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手里还是有些积蓄的。因为在京城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再说刚刚来这里啥都需要买,开始几年,积蓄就花了一大半。
等娶了三个媳妇盖了房子,也不剩下什么了。
好在前些年,你爹隔三差五地捎点银子来,我都存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夏致和继续说道:“老二老四经常出去打短工,老三也给县里的书斋抄些书。
你伯母刺绣不错,一两个月也能卖件绣品,日子对付着还能过。
就是受白家的气,有时候真的要忍不下去。”
夏致和说到这里,双手攥成了拳头。
郁可安安慰夏致和:“夏伯伯,你放心,咱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这一点夏致和完全相信,别的不说,就说这郁家来了,他们的伙食就跟着上升一大截。虽然只是暂时的,也让他们家的人都跟着补了补。
再说,有了郁家在,白家再要欺负他们夏家,郁家也是个有力的帮手啊。
可可这丫头,还有修安那小子,可是厉害着呢。他有理由相信,只要郁家的日子好了,他们夏家也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