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7章

    后边这句话,郁可安是悄悄说的。

    郁太安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可不近啊。

    “二哥,你把修安找来,我和他说件事。然后,你们就买豆子去吧。”

    郁太安:“行,我这就找修安去。”

    郁修安很快就来了。

    郁可安:“二哥,我这很快就好,你准备马车和袋子去吧。”

    郁太安走了,郁可安小声对郁修安说道:

    “你一会儿悄悄去张家一趟,就是那个副里长张秉元的家。你偷偷告诉他,吃过晚饭,让他在家里找个安静的地方等我,我有话和他说。

    然后,你就跟着二哥收豆子去吧,家里就交给我了。”

    “好的,姐。”

    郁修安也走了。

    远远的,郁继言看到女儿把两个儿子指使得团团转,不由得笑了。

    自已的女儿很有本事,家里的儿子们都服她。虽然自已的老妻有时候有些不在调上,不过,也没什么大碍。

    以后,自已就等着跟着儿女享清福了。

    交待完哥哥弟弟应该做的事儿,郁可安就四处查看,看看哪里有问题,她可以随时帮忙解决一下。

    慢慢地,郁可安逛到厨房去了。

    厨房里,夏家大嫂周氏,领着夏二嫂吴氏,夏三嫂郑氏,还有自家大嫂庄淑贤,正在做午饭。

    “嫂子们辛苦了。”

    大家见是郁可安来了,都和她打招呼:

    “可可来了。”

    “听说你去县城了,回来了?”

    郁可安:“我回来了,有没有什么要我帮忙的活儿啊?”

    周大嫂是临时掌管厨房的,她对郁可安说道:

    “可可啊,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这肉啊,肥得太厉害了。

    你昨天拿来的肉,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明天,估计又要买肉了,太费钱了。”

    郁可安笑了:“大嫂,没事的,吃肉的,也就三个瓦匠师傅,其余的不都是咱们两家给吃了吗?

    再说了,瓦匠师傅人家才三个人,能吃多少,大部分不还是咱们吃的嘛,不亏。

    没事的,你们还是按照原来说的做,没肉了,只管告诉我。”

    郁可安就是要惯着他们吃肉,等房子盖完了,郁家搬出来以后,夏家,哈哈,可以会不习惯啊。

    那时候,再让他们跟着自已好好干活,他们还能不干吗?

    因为不干活,日子就不好过,要吃肉,只能等过年的时候吃一点点了。

    像现在这么敞开吃,不跟着郁家,那是不可能的。

    夏大嫂听郁可安这么说,心里满满的感动。

    确实,这些肉,大部分是自家人吃的,而这些自家人中,夏家人又占大多数。

    自从郁家来了之后,夏家跟着郁家,几乎天天能吃上肉,两天不吃,三天也早早的。

    她发现,自家男人和小叔子们孩子们,已经补得面色红润起来了。就是自已,感觉身上也长了些肉了。

    晚上的时候,自家男人特别喜欢摸她肉肉的身体,让她很害羞,同时也很欢喜。

    这都得感谢郁家啊,以后一直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想到这里,周氏说道:“哎呀,可可啊,你快出去,这里烟熏火燎的,这饭我们几个能忙得过来,你可是做大事的人,怎么能窝厨房里呢,快出去。”

    另几个嫂子也让她出去。

    郁可安笑着出去了。

    郁可安又返回房场,她去看那些盖房子的材料。

    趁着现在材料多,晚上的时候,再放些出来,才不显得突兀,等剩下很少了再放,这突然变多了,也没办法解释。

    郁可安和遇到的村民们一一打招呼。

    郁可安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暗暗计算这工程的进度。

    如果照现在这个速度计算的话,估计十天左右就完工了。

    看来还要催催做门窗的林师傅,看看十天内是不是能完成,别耽误他们完工。

    郁继言看到女儿又出来了,就过来找女儿聊天。

    “可可啊,你看他们干得怎么样啊?”

    郁可安:“爹,那还用说嘛,我估计这都是咱们白庄村头一份,要不,你可以问问夏伯伯,看看平时人家帮忙盖房子,有这么快吗?”

    这也不能怪郁继言,因为以前在京城,他根本就没看到过人家是怎么盖房子的。

    “爹,盖完了房子,还要弄柴火,把一年的柴火弄回来才行。要不,万一冬天大雪封山,家里没有柴火烧,那不是要冻死个人吗?”

    郁继言点头。

    这些,他都没想到,以前住在京城,可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事儿。

    这边爷俩正聊着呢,“开饭喽!”

    周大嫂让她大儿子夏庆实,来喊瓦匠师傅回去吃饭。

    杨师傅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大家辛苦了,回去吃饭吧,下行继续哈。”

    村民们放下手中的东西,三三两两往家走。

    其实,他们好想在郁家吃啊,活这么累,郁家的饭菜里肯定有肉啊。

    可是,不行,因为这次干活,人家给了工钱不说,额外还给布呢,家里的人可是都盼着这布呢。

    可要好好干活,要不,布就没有了。

    自已家想要买布,就得卖了粮食买。可粮食本来就不够吃,怎么能卖呢?

    宁可少做件衣服,也要吃饭啊,要不,就得饿死。

    814

    张里长,我有话直说了

    白庄村东头,一个大院子里。

    这里是白家族长白显之的家。因为白显之是族长,他家里的地是村里族里最多的,现在还没有收完呢。

    此刻,白显之站在高高的玉米仓子外面,向里边倒玉米棒子呢。远远地,就看到从西边回来的,给郁家干活的白家人。

    虽然劳累了半天了,可是,想到丰厚的报酬,干活的人脸上都带着笑。

    而这笑容,看在白显之眼睛,却是那么的刺眼:

    “郁家,夏家,你们给我等着,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还有那些捧郁家臭脚的白家人,你们也给我等着,等老子灭了郁家和夏家,你们就是上门磕头求我原谅你们,也没门儿。

    白家族以后有什么好处,也没你们的份儿了。哼!”

    晚上。

    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很多都睡了,只有些勤快的人家,还借着微弱的灯光,做些活计。

    白庄村副里长张秉元家。

    张秉元忐忑不安地等在自家的仓房里,为了防止意外,他还让他的大儿子,在他不远处盯着,如果有人要对自已不利,他一喊,儿子就能过来帮忙。

    这时候,他看到郁可安了。

    现在,白庄村的人,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可能没有不认识郁可安的。

    郁可安来到张秉远面前,左右看了看。她看到张秉元的儿子了,晚上见面,人家防着她这很正常。

    “张里长,我有话直说了。

    你我在这个村里,都算是外来人,而白家是土著,欺负我们这些外姓的。所以,我们想要过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

    张里长,暂时我也不要求你做什么,就是在和这些外姓的村民们闲聊啊,办事啊——就是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你有意无意把他们往这个话题上引导,让大家都说说心里话就行。

    你再根据我家的情况,比如给肉给布,帮忙找人。

    上次白大栓哥俩丢了,白显之家没去人帮忙找吧?

    你和大家讲讲,以前白家在村里一手遮天,欺负外姓人的事儿,让大家比较一下,我想,只要是有点血性的人家,都会感到很气愤。

    你也不用特意说我们家的好话,你引导成功了,他们自已就会往这些方面想。

    张里长,我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我家是准备在这里长住的,白家,我是早晚要拿下的。

    我这么说,就不怕你去告密。

    我想过好日子,我就要换了白族的族长,我不但要换族长,我还要换里长,如果张里长做得好,也许,不用五年,可能就是三年,白庄村的里长,就是你。”

    听了郁可安的话,张秉元有些激动,同时,他又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郁可安一个姑娘家,能做到这些吗?

    不管是不是能做到,现在听到这样的话,也让他很振奋。

    是人就有脾气,总是被人家欺负,没脾气那是傻子。

    可是,有脾气又能怎么样,人家白家人多势众,吃了亏也只能忍着。

    也许……从现在开始,白庄村要不一样了?

    郁可安又说到:“我们家在京城,已经落魄了。

    为什么现在又是米又是肉的,还能盖房子?

    因为我有个厉害的朋友,她帮了我。

    她借给我一大笔钱,还说,我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还她。如果我有困难了,还可以继续找她。

    就因为我这个朋友在,我才敢和你说刚刚的话。

    白家,我是必须要拿下的。如果他白成信一直听白显之的,我一定换了他。

    可能你要问,我这个朋友是个什么来历,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我这朋友也不怕谁打击报复。

    我的朋友就是-护国公主顾梅朵。”

    “什么?护国公主?”

    郁可安以为,这么偏远的地方,这么贫穷的村子,就算是里长,应该也没听说过顾梅朵的名头吧?

    郁可安说出顾梅朵的名字来,只是想借她公主的身份,给自已的话增加点可信度。

    难道,这个张秉元,真的知道顾梅朵?

    那自已这个老乡可是太出名了。

    郁可安点点头:“对,护国公主顾梅朵。”

    张秉元更加激动了:“护国公主我知道,我知道。

    我弟弟家,以前是住在口袋镇上的,我家是后来才来到白庄村的。

    我弟弟有个儿子,书读得好,已经中了举人,要进京城参加会试。

    因为咱们这里离京城太远了,走到京城的时候,他身上已经没什么钱了。

    吃饭都成了问题,还怎么参加会试?

    可我家侄子命好,遇到护国公主帮助那些出身贫寒的举人们,住在那个步步高客栈,让他们自已干活赚钱参加考试。

    还给他们弄了进考场的食物……还有好些事情,我弟弟和我说过,我记不太清楚了。

    但我知道,护国公主顾梅朵是个好公主。

    我弟弟家,现在全家在京城,因为我侄子考中进土当官了,把我弟弟接去享福了。

    如果没有护国公主,我侄子能不能走回来还是个问题呢,哪里还能当官?正因为我侄子是当官的,他们才让我当的副里长。要不,我哪来这么大的面子。”

    郁可安点点头:“护国公主确实做了很多利国利发的好事。她提议捐款建的小学堂,好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在学堂里读书。”

    张秉元立即说道:“这个我也知道,我弟弟家的小儿子,现在就在这样的学堂里读书呢。

    那孩子有志气,说是好好读书,将来要去护国公主建的那个什么‘桃子书院’读书,到时候,就能考上大官。”

    郁可安笑了:“是桃都书院”。

    张秉元:“对,对,就是这个名字。”

    郁可安:“好了张里长,别的我不再多说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我再说个实惠的。

    你知道哪里有种豆子的吗?如果你知道,你可以去收,送到我家,然后我一斤多给你一文钱。”

    “真的吗?”

    说话的不是张秉元,而是张秉元的大儿子张保康。

    现在做苦力,一天也才十几文钱,不到二十文。如果一斤豆子赚一文钱,收二十斤豆子,不就是二十文吗?比打工强多了,还不累。

    所以张保康有些惊讶。

    郁可安说道:“真的,我家有多少要多少。但有一点,豆子一定要饱满,瘪的不行。”

    张保康点点头:“这个自然,不好的我不收。”

    郁可安又说道:“张里长,你也可以告诉那些外姓的村民,如果有人有门路,也可以收一些,等我家盖好了房子,直接送我家去就行,称完就给钱。”

    张秉元连连点头:“好,谢谢你送我这个人情。”

    815

    臣请皇上救微臣一命

    因为这话,郁可安可以直接和村民们说,让张秉元说,就是让村民们感激张秉元,那他以后要办什么事情也好办不是。

    郁可安离开了,张家爷俩好久都没有入睡,还在想着郁可安的话,和收豆子的事情。

    “爹,我大姑家那边,种好多豆子,我明天就过去收。”

    张秉元说道:“行,如果豆子太多,就算上你姑父,你们一起收。”

    “爹,你说郁家收这么多豆子干嘛?”

    张秉元说道:“这些你少问,以后应该就知道了。

    这个郁可安不简单,你想想,公主的朋友,能是普通人?

    以后,咱们如果能跟着他,日子肯定好过。

    我现在就是个破里长,要不,我和你一起去郁家干活了,赚粮食猪肉和布,多好的事儿呀。”

    “爹,咱们悄悄收豆子,应该也能赚不少。爹想吃肉,等儿子赚了钱,就给爹买一斤下酒。”

    张秉元很开心:“好孩子,咱们家也好久没吃肉了,也别说什么赚钱吃肉,你明天就买半斤肉回来,咱们包顿饺子吃。再高高兴兴地干活去。”

    “好的,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