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2章

    那时候,她就轻松了。

    到时候……

    她又想起了奚彦晖。

    想到了奚彦晖,又想起了奚彦晖请求赐婚的折子。

    如果京城那边没什么意外的话,这赐婚的圣旨应该已经在来漠原府的路上了吧?

    郁可安拿了一块布,来找大嫂庄淑贤。

    “大嫂,给我做套衣服呗。感觉最近天气凉了不少,衣服有些不太够穿了。还有还有,我怎么感觉我长高了呢,衣服都变短了。”

    郁可安伸着脖子和庄淑贤比身高。

    庄淑贤认真看了看,“来,你站过来我好好看看。”

    围着郁可安转了一圈儿,庄淑贤点头:

    “恩,你还真的是又长高了些。哎呀,你这是什么布料啊?这面料弹性这么大,没下垂感,做衣服能好看吗?”

    863

    这……一般人家也换不起吧?

    郁可安轻声对大嫂说道:

    “大嫂,我和你说,这种布,咱们大黎没有,是护国公主送我的。”

    这块浅灰色的涤纶布,是顾梅朵送她的。

    顾梅朵说,是她前世空间里的。

    她是穷日子过怕了,遇到便宜东西,就买些放空间里,想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

    这种涤纶布,曾一度很时兴,大家都买来做衣服。

    后来人们都直接买成衣穿,做衣服的就很少了。

    商家积压的涤纶布就特别便宜地清仓卖了,顾梅朵遇到了,买了很多。

    顾梅朵:“这布不像绸缎那么挺实,可是做骑马装却很适用,弹性大,耐磨,随身。送你几匹。”

    郁可安经常骑马,身上的棉布衣服有些绷得慌,感觉极不舒服。

    想起那几匹涤纶布,就裁了一块,拿出来做套骑马装穿。

    恩,以后量量奚彦晖的身高,给他也做一套,当然,也有二哥的。

    大哥很少骑马就算了。

    郁可安掏出自已画的服装样式:

    “大嫂,照这个样子做就行,我就是骑马穿。”

    庄淑贤应承下来,“放这里吧,很快就给你做好了。”

    郁可安:“你不用着急,慢慢做就行。俩小家伙呢,我好久没看到他们了。”

    庄淑贤笑着说道:“南竹带他们去夏家玩了。临走时还打包了不少你送的好吃的,说是夏家的哥哥弟弟们太可怜了,都没有好吃的。”

    郁可安也笑了:“夏家人多,他们家本来也不是庄户人家,能有现在的生活已经不错了。”

    庄淑贤:“就是啊,还不是夏伯伯有远见,娶了三个极会过日子的儿媳妇,再加上亲家帮忙,在这里,好歹也算站稳脚跟了。”

    郁可安说道:“也是啊,如果没有白家经常找茬儿,日子虽然苦点,还算过得去。

    只是他们家,不做生意,也没有别的赚钱的门路,现在看着挺好的,一旦有用大钱的地方,他们就得抓瞎。

    靠种地维生,终究难以摆脱现在的困境。”

    庄淑贤瞪了郁可安一眼:“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似的猴儿精,会做生意啊?”

    郁可安笑了:“嘿嘿,嫂子,你这夸人的话,我听着怎么跟骂我似的。

    哎,嫂子,我不在家的时候,白家的那些人,没来找事儿吧?”

    庄淑贤叹了口气:“倒是没找咱们家的事儿,可是对夏家,就没那么客气了。

    夏大嫂对我说,以前啊,夏夫人经常绣些小玩意,虽然不是很值钱,但是,特别受到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喜欢,人家就用粮食来换。

    毕竟劳动了一年,家里给女人弄些心爱的小物件,也不心疼。也就拿出一点粮食而已。

    今年咱们来了之后,做出的事情多次让白家丢脸,他们就更加仇视咱们两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白显之这个族长发话了,反正,白家的人,一个也没有来换绣品的,其他杂姓的人家,生活没有白家富裕,肯定舍不得粮食。

    夏夫人的绣品攒了好些,还都放在家里呢。

    夏大嫂说,好几次,她看到婆婆看着那些绣品在叹气。”

    郁可安想了想,“肯定是白显之捣的鬼。夏家粮食真的不多啊,秋收结束时,我就问夏伯伯了,他说,今年比往年还好些呢。

    可想而知,往年他们更加难熬啊。”

    庄淑贤看着郁可安:“小妹啊,你心眼多,怎么就不想个办法治治白家,咱们也解解气。”

    郁可安在屋子里转着圈儿,“大嫂,你现在就去夏家,把三个嫂子叫来,我有事让她们做。”

    庄淑贤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好事儿,她乐呵呵地去了夏家。

    郁可安回到自已院子,叫郁修安去把张秉元叫来。

    很快地庄淑贤就把三个夏嫂子还有一帮小萝卜头带来了。

    张秉元正好在家,也很快地赶来了。

    郁可安把大家叫到自已的院子,大家来到一个房间门口,郁可安打开房间的门,大家看到,里边是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衣服,足足占了大半个房间。

    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各种面料的衣服,衣服的新旧程度不同,大小也不同。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夏大嫂快人快语:“可可啊,你拿出这些衣服,是要干嘛啊?”

    郁可安笑着说道:“给你们出气啊。”

    夏大嫂有些不太明白。

    郁可安解释道:“白家人不是不来换夏伯母的绣品嘛,行啊,那我这些东西,就没有他们的份儿。

    几位嫂子,你们听好了,我这些东西,就换粮食。”

    夏大嫂妯娌几个一听,都纷纷说出自已的看法:

    夏大嫂说:“可可啊,我看这里有好多绸缎的衣服啊,这得换多少粮食啊?这……一般人家也换不起吧?”

    夏二嫂说:“可可,这要怎么换啊?如果你要的粮食太多,大家恐怕就不来换了。

    衣服虽然好,可粮食是命根子啊。怎么能轻易拿出来呢。”

    夏三嫂看着这些衣服,拿起这件看了看,放下。再拿起那件,瞧了瞧,又不舍地放下:

    “可可啊,都是好东西啊。换粮食啊,怎么看,都是你吃亏啊。”

    因为夏家几个嫂子都清楚,郁可安拿出来这些衣服,肯定不可能是等价交换啊,郁可安叫大家来,应该是要帮助大家的。

    别说这些女人,就是张秉元还有这些孩子们,也都一个个地双眼放光,看着这些衣服,在里边寻找自已中意的。

    夏大嫂十一岁的大儿子夏庆实,还有夏二嫂九岁的大女儿夏玲,是夏家最大的两个孩子。

    因为夏家生活困难,一年到头,孩子们都未必能做一件新衣服。孩子渐渐长大了,也到了爱美的年纪了。

    他们看着这堆衣服,眼中满是渴望,却都懂事的没有说什么。

    郁可安自然是看到了孩子们的目光,她笑着说道:

    “今天,你们既然来到这里了,就一人先挑一件吧,随便挑,我免费送了。还是让孩子们先挑吧。”

    夏庆实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一直在看一件宝蓝色的缎子衣服,看大小他应该能穿。

    他试探着问郁可安:“可可姑姑,我真的可以挑吗?”

    郁可安笑了:“姑姑说话算数,你是哥哥,你先挑吧。

    然后再帮着你的弟弟们挑,小孩子的衣服都在这边。”

    864“姑姑,我能试试吗?”

    夏庆实先向郁可安道了谢,然后,就奔自已看中的衣服去了。

    他拿起了衣服,抖开,是一件小长袍,衣服特别的新,看样子都没穿过几回。

    夏大嫂一看儿子拿起来的衣服,也是眼前一亮。

    缎子衣服啊,别看自已家里是穿不起,可不代表她们不认识啊。

    好儿子,有眼光。

    夏大嫂在心里为儿子点了个赞。

    夏二嫂此时在帮自已女儿参谋着,一会选哪件衣服比较好。

    夏玲要自已挑选,夏二嫂只得作罢。

    看到夏庆实选的这件,也感觉很不错。

    夏庆实又看了郁可安一眼:“姑姑,我能试试吗?”

    “试吧。”

    夏大嫂帮儿子把外面这件带补丁的外衣脱了下来,穿上了这件小袍子。

    孩子长得不错,穿上了这件衣服,立即感觉不一样了。

    “天啊,我今天才发现,原来我家实儿长得这么好看啊。都是父母无能,没给孩子做件像样的衣服,我们对不起你。呜……”

    看到儿子穿着合身的衣服,像个小书生一样,夏大嫂居然哭了起来。

    夏二嫂急忙劝道:“哎呀大嫂,别哭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实儿穿了新衣服你不高兴呢。”

    夏庆实也很喜欢自已挑的这件衣服,一听二婶这么说,紧紧捂住身上的衣服,防贼一样地看着他娘。

    夏三嫂也乐了:“大嫂,看看你把孩子吓得。实儿,别管你娘,脱下收起来,这衣服就是你的了。留着过年的时候再穿。”

    夏庆实马上就脱了下来,叠巴叠巴,自已抱着,谁也不给。

    夏大嫂擦了把眼泪,“你自已收着吧,回家娘给你洗洗。”

    夏庆实高兴地笑眯了眼。

    夏二嫂催促女儿:“玲儿,快,轮到你挑了。”

    夏玲有自已的主意。

    只见她来到大人衣服堆里挑了起来。

    她拿起一件杏红的长裙,又拿起一件翠绿的长裙,看看红的喜欢,看看绿的好看,哪件也舍不得丢下。

    这长裙,都是宽袍大袖的那种。

    夏三嫂看着夏玲的举动,有些不解:

    “你这孩子,不挑件合身的,拿着大人的衣服比划什么啊?”

    夏玲说道:“三婶,我挑这一件,回去让我娘给我改改,至少能做出两件衣服来呢。”

    郁可安听了暗暗点头,这孩子是个有成算的。

    夏三嫂一听叫道:“哎哟我的天啊,我竟然不如一个孩子看得长远。

    行了,玲儿,你也别左右为难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你拿这件红的,一会儿三婶我拿这件绿的,回去我把这两件衣服改成两套,正好都是红的配绿的,肯定好看。

    我娘家侄女和你一般大,我欠了我大哥好大一个人情,我侄女也是没件好衣服穿,这缎子衣服给她,还是一套,她一定高兴坏了。

    不过,玲儿,三婶让你先挑,你是要红袄还是绿袄?”

    夏玲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要红袄。”

    夏三嫂乐了:“红袄最漂亮了。行,给你红的。

    我看着,给你们改完了衣服,应该还有不少剩头,三婶再给你们两个做几双缎面鞋,再做几个肚兜。

    今年过年,等我家侄女来拜年,你们两个一起穿上这衣服和鞋子,你们一定是村里最最漂亮的小姑娘了。”

    夏玲听得眉开眼笑的。

    郁可安头晕:红配绿……

    这时候,夏庆实有些不好意思,他就顾着自已穿新衣服了,就没想到要件大衣服改改,哪怕能多出几双鞋面也好啊。

    夏大嫂似乎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她悄悄地对儿子说道:

    “实儿啊,你是个好孩子,娘知道你的意思。

    没事儿,咱们家,你们哥三个,你是老大,娘怎么也得叫你穿件像样的。

    你就是想换,娘也不会同意的。

    一会儿,给你二弟和三弟挑的时候,娘都挑大件的,回来给他们改成一套。

    看你们穿新衣服,爹和娘哪怕自已不穿,都高兴。”

    夏庆实心里的愧疚感消失了,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娘,一会儿你要好好挑挑,给弟弟们挑好看的颜色。”

    夏大嫂:“娘知道,知道。”

    夏家其他的孩子,最大的也才八岁,自然是由他们娘给他们挑了。

    夏家三个嫂子,一致地给孩子们挑颜色鲜亮的男子长袍,因为夏家一共七个孩子,除了夏玲,都是男孩。

    孩子们挑完了,轮到夏家妯娌三个了。

    夏大嫂先挑,她几步窜到衣服堆前,抓起一件女式披风。

    这件披风是枣红色的,镶着白色的兔毛边,看着特别的华贵。

    夏大嫂抱着披风说道:“我娘辛苦了一辈子,把我们兄妹拉扯大,从我记事起,我娘就没穿过一件新衣服。

    记得那时候,我还没嫁人呢,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有一次我们去县城办事儿,我娘看着一个女人穿了件红披风,我娘那个喜欢啊,追着人家好几条街,就为了多看一眼那件披风。

    我当时对我娘说,等我有钱了,给你做一件。

    我娘就说,傻丫头,娘看看就行了,这东西一看就不是咱们庄户人家穿的东西。

    娘能看到自已喜欢的衣服,就和自已穿了是一样的,娘开心着呢。

    从那时候起,我就想着,什么时候能给我娘做件好看的披风。

    可是一年又一年,自已的嘴都填不饱,哪来的闲钱做披风啊。

    今天遇到了,这是老天让我孝顺我娘啊。正好过几天,是我娘的生日,这就是我给我娘准备的生日礼物。”

    夏大嫂抱着披风笑了,可是,眼泪却顺着脸颊淌下来。

    夏庆实走过来,腾出一只手,给他娘擦了把眼泪:

    “娘,不哭,以后我也给你做好看的衣服。”

    夏大嫂点头:“哎哎,好,娘等着。”

    夏二嫂也给自已娘挑了件缎子衣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