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3章

    夏三嫂有些难过:“你们真好,还有娘。”

    夏大嫂拉过她说道:“我娘人很好的,你就当做是你娘就好了,等有时间,我带你去看我娘,让她认你当干闺女。”

    夏三嫂点头:“好,到时候,我也有娘疼了。”

    听到这里,郁可安有些黯然神伤,自已倒是个有娘的,可也没人疼。

    夏家妯娌三个,每人给自已男人挑了件缎子衣服,留着过年穿。

    夏大嫂还代自已公婆挑了两件,当然也是缎子的。

    轮到张秉元了,他没有父母,他给自已的老妻挑了件大红的缎子长裙。

    想着,老妻一家很喜欢。

    大家挑完了,郁可安说道:

    “下边我来说说找你们来的目的。”

    865

    天啊,这也太便宜了吧?

    夏大嫂打断了郁可安的话:“可可啊,你们家人还没挑呢?”

    夏二嫂拉了她一把,心说,人家自已肯定是把好的都挑走了,才让咱们挑的。

    郁可安撇了夏二嫂一眼,说道:

    “我说句话,几个嫂子别见怪,我这人就是有一说一。

    我家目前为止,就湛青湛蓝两个第三代,我这做姑姑的也不忍心让他们穿旧衣服,肯定是要给他们做新的。

    哪怕是细棉布呢,起码是新的呀。

    至于我家的大人们,等他们自已来挑吧。我又代表不了他们。”

    其实郁可安是不会让家里人来这里挑的,她感觉,细棉布做的衣服就挺好。如果喜欢穿缎子衣服,过年的时候,一人做一套好了。

    看大家不说什么了,郁可安继续说道:

    “把你们找来,就是要给有些人家一点颜色看看。

    他们不是看不起咱们两家吗?咱们还看不起他们呢,这次,我会叫他们上赶着来找夏伯母换粮食。

    几位嫂子,还有张里长,你们回去以后,就找和你们相处不错的人家,告诉他们,可以拿粮食来换衣服。

    一家最多只能换两件,这个要说清楚。

    怎么换呢?十岁以下孩子的衣服,三斤玉米。十岁以上孩子的衣服,包括大人的衣服,就五斤玉米。

    缎子和绸子衣服,加一斤玉米。”

    郁可安的话音刚落,她就听到一片惊呼声。

    夏大嫂:“天啊,这也太便宜了吧?可可,你是不是说错了呀?”

    夏二嫂:“这一斤玉米五文钱,三斤玉米十五文,就换一件衣服。十五文也就二尺细棉布的价钱。”

    夏三嫂:“就是啊,一件男人短褂,还得六七尺布呢,袍子用得布就更多了。”

    郁可安笑了:“就是这个价,你们没听错。我就是要让村里和咱们关系不好的人家后悔,悔得肠子都青了。

    我要让他们知道,和咱们家处得好,只有他们的好处。

    这样慢慢地,村里和咱们好的人家就会越来越多。哪怕他们是奔着咱们的好处来的,起码表面上和咱们处得好。

    那对白显之来说,就是对他的打击。”

    夏家三妯娌连连点头。

    “几位嫂子,现在你们可牛了,来我这里换衣服的村里人,必须经过你们的同意,否则不给换。

    另外,还有张里长,你介绍的人也可以来换。”

    张秉元也点点头,他心说,自已叫儿子们和郁家交好,看来这么做是对的,看看,现在这好处不就来了。

    村里人想要来换衣服,不给自已点好处,自已怎么会白白叫他们来呢。

    当然,这人如果对郁家有成见或对白家死心塌地,就是给自已再多的好处,也不会让他来。

    这是底线。

    张秉元问了一个问题:“郁小姐,如果别人问我,这些衣服你是哪里弄来的?如果他们怀疑这是偷的怎么办?”

    郁可安笑了:“这些衣服是我朋友家不要的。

    如果有人嫌弃,或者怕惹上麻烦不要,也没关系,随便他们。

    不过,如果因为这衣服引起了什么纠纷,可以来找我,我给你们解决。”

    张秉元:“好的。”

    张秉元和夏家的人都走了,他们要回去通知和自已相处不错的人家,到时候来换衣服,这可真的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

    外人都走了以后,郁湛青来到郁可安面前,仰着小脑袋问郁可安:

    “姑姑,你会给我和弟弟做新衣服吗?”

    郁可安:“会啊。”

    “就是做夏哥哥那样好看的衣服吗?就是滑滑的那样的。”

    郁可安笑了:“湛青,那是缎子衣服。

    如果你喜欢,姑姑就给你们一人做一套。

    不过呢,那个衣服虽然好看,可是不耐穿,不结实,容易坏。

    尤其是容易刮断上面的线,到时候,衣服就不好看了。”

    湛青想了想:“姑姑,那好看的衣服我就过年的时候穿,玩的时候穿棉布衣服。”

    这小家伙鬼精鬼精的。

    郁可安笑了:“行呀。不过,如果你要穿好看的衣服去玩也可以,姑姑供得起。”

    郁湛青摇摇头:“不了,姑姑赚钱很辛苦的。”

    孩子的话,让郁可安心里感觉很温暖。

    郁可安蹲下身子,抱了抱湛青:

    “没事,为了你们,姑姑不怕辛苦。”

    湛青给了郁可安一个大大的笑脸:

    “谢谢姑姑,我会好好读书,长大了孝顺姑姑。”

    湛蓝接了一句:“孝顺姑姑。”

    郁可安从背包空间里掏出几块糖:

    “吃吧,这东西不能多吃,对牙不好。吃几块解解馋就行了哦。”

    两小只答道:“知道了姑姑。”

    庄淑贤笑了:“你就惯着他们吧。”

    郁可安说道:“他们可是咱们郁家的将来啊,怎么能不惯着呢。再说了,我也惯得起。”

    庄淑贤过来拉着郁可安的手,温柔地说道:

    “别想太多了,我和你大哥都疼你。”

    郁湛青回头说道:“姑姑,我和弟弟也疼你。”

    郁可安笑了:“谢谢你们疼我。”

    下午,出去卖豆腐的人都回来以后,郁可安向他们说了换衣服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免费先挑一件。

    可把这些人乐坏了,自已能换衣服不说,还可以叫亲戚来换,多好的事儿啊。

    郁太安的豆腐坊,在镇子上开始做豆腐以后,因为把夏海地,郁伯和白大栓白小栓要走了,家里卖豆腐的人就又补充了几个,都是和夏家郁家交好的人家的人。

    这些卖豆腐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挑了成人的大衣服,就是要给孩子做,回去改改,也能多做一件。

    挑棉布和挑缎子的都有,有图好看的,有图结实的。

    郁可安还让郁修安骑马去镇子上,告诉二哥换衣服的事情,让他豆腐坊的人也回来免费挑一件。

    换衣服,郁可安是分批进行的。

    凡是在郁家干活的人,虽然免费挑了一件衣服,但不占一家可以换两件衣服的名额,就是说,卖豆腐的人家,还是可以换两件的。

    这些人的家人,是第一批来换衣服的。

    第二批,就是第一批人介绍来的。

    这些人,郁可安是事先统计过,且记了名字的,防止有人冒充。

    866“听说没,郁家又发福利了。”

    通过夏家三妯娌和卖豆腐的人的宣传,整个白庄村的人都知道,郁可安在朋友家弄了一大批的衣服。

    郁可安为了帮村里人,就让大家拿粮食去换。

    三五斤玉米就换一件大人衣服,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儿去。

    于是,整个白庄村的人都活动起来,变着法儿的找关系,希望自已家有机会,能够到郁家换两件衣服。

    以前曾经用粮食换夏夫人绣品的人家,那些表面上还能维持关系的,就腆着脸来找夏家三妯娌,想求一个换衣服的机会。

    夏家三妯娌根据各自的表现,有的答应了,有的就给否了。

    至于闹僵了的人家,现在真的是后悔不迭,纷纷埋怨当初和夏家闹僵的人,要不,自已家也能用几斤玉米换两件至少七八成新或五六成新的衣服。

    不少人在夏家三妯娌这里碰了壁,就到卖豆腐这里来讨好求情,甚至有人还到副里长张秉元那里讨机会。

    虽然郁可安没有明说,但是这些介绍人都知道,那些和郁家夏家关系不好的人,是不能给他们机会的。

    两次换衣服,都进行得很顺利。

    白土因为算是郁家的长工,他本人有一次免费挑一件衣服的机会,但他家里人,却没有换衣服的资格。

    白土千挑万选的,挑了一件深蓝色缎子长袍,他偷偷送回家去给他爹。

    白中拿着儿子孝敬他的这件缎子衣服,坐地上嚎啕大哭:

    “我的三儿啊,爹对不起你啊,呜呜……”

    听到他的哭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白土怎么地了呢。

    白中的这件衣服,被他当成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过节或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的时候,他才拿出来穿一次。

    平进别人想看看或者借穿一次,那肯定不行。

    这次换衣服换得最多的人家,恐怕就是白大栓家了。

    白大栓和白小栓一人免费挑了一件。因为二人都在郁太安的豆腐坊干活,所以,白大栓家可以换四件衣服。

    这让很多人眼馋不已。

    人家一件也得不到,他家得了六件,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吗?

    白大栓哥俩一共挑了六件大长袍,在白大栓媳妇的巧手下,家里五口人,每个人都有一套没补丁的好衣服了,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准备过年的时候再穿。

    因为这里也有几件是缎子的,平时干活不能穿,不结实。

    郁可安的换衣服行动,激怒了白显之,他现在恨郁家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很多白家族人,明面上对白显之这个族长还是很尊敬的,暗地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郁家再和白家发生冲突,这些人向着谁家,那是不言而喻的。

    白显之:行,你们行,宁可自已吃亏,也要买好。

    你们给我等着。

    白显之已经开始谋划要怎么对付郁家了。再不想办法把郁家撵出白庄村,那他白显之在村里,还有立足之地吗?

    ……

    “姐,你叫我?”

    郁修安进了屋子,甩了甩头上的水珠儿,问郁可安。

    郁可安说道:“一会儿你去趟镇子上,告诉我二哥,明天开始家里要休息五天,不做豆腐了。

    因为最近天气不好,天天下雨,路不好走,很泥泞,尤其是一些山路,更加难行。

    下雨天,出门的人也不多,你让我二哥他们也都回来吧,大家正好趁这机会都休息休息。

    告诉他们,发福利了,一人发他们半斤肉,三斤白面,回家包顿包子吃。让我二哥卖了豆腐把人带回来领福利。”

    郁修安答应着:“我这就去。”

    郁可安说道:“哎呀,这雨还大着呢,你等雨小些再走啊。”

    就听郁修安答道:“没事的,我穿着蓑衣呢,骑宝马去,很快就到了。”

    白庄村里,几个闲人看雨小了些,出来遛达。

    “听说没,郁家又发福利了。”

    “啥叫福利啊?”

    “这你都不懂啊,就是发好东西了呗。你说我怎么就没有那个亲戚呢,如果我能去郁家干活,今天也能吃上饺子了。那可是白面猪肉馅的。”

    “郁家又发肉了?还发白面了?”

    “当然了,如果郁家不发白面,就是有肉,哼,我估计好多人家都不一定有白面包饺子。”

    “不行,我得赶快回家办点要紧事儿。”

    这人是想到,自已怎么盘算也和夏家郁家扯不上关系。但是,如果自已妹妹能嫁个给郁家干活儿的人,不就和郁家有关系了吗?

    到时候,自已找个机会也去郁家干活,那郁家再发福利的时候,不就有自已一份儿了吗?

    这人是挺聪明的,可其他人也不傻,于是,这个秋天,给郁家干活的人,单身的差不多都定了亲了。

    连着几天大雨,家里人都在休息。

    郁可安待不住,有些心烦,就想上山逛逛。

    她叫来郁修安:“你悄悄和黑十七说一下,让他密切注意家里的动静,还有,有时间就去白家看看,继续监视白显之,有什么反常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我。然后你快点回来,咱俩进山看看。”

    郁修安很快就回来了,他笑着对郁可安说道:

    “姐,黑十七听说我有名字了,就想让你给他也取一个。”

    郁可安想了想,都是黑剑出来的,都是给自已做事的,不好厚此薄彼,就说道:

    “你先去告诉他,我给他取名叫郁景安。也是我弟弟,你们就是亲哥俩,以后要团结,要好好做事。”

    郁修安很高兴:“我又有一个哥哥了。我去告诉他,不,我去告诉我哥去。”

    这个哥,可是他们黑剑出来的,他们年龄也差不多,和郁嘉安郁太安不一样,感觉上就亲切好多。

    郁修安回来以后,郁可安就把他送进空间,然后和大哥郁嘉安说了声,就骑马向西跑去。

    到了山脚下,郁可安收了宝马,把郁修安放出来,二人向山里进发。

    郁可安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奚彦晖还没来找她。

    奚彦晖不来,就说明,赐婚圣旨还没到。

    她不是很担心是不是被赐婚,只是觉得,如果奚彦晖的求婚折子被驳回,那么,是不是就说明,皇上有可能给奚彦晖挑了个媳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