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4章

    “还有白面呢,晚上吃饺子。走,走走去,拿肉去。”

    村民们闹闹哄哄地,就向祠堂去了。

    却是被里长申强拦住了:

    “有没有点规矩?让恩人看着笑话。

    大家都跟着老族长,我们一起去祠堂。李伯达你就不用去了,你家的肉和白面,我一会儿让人给你送家去。”

    就听有人说道:“不用了里长,我跟着你们去拿。我哥带恩人回家就行。”

    申强一看是李叔达,“行,走吧。”

    申强带着兴高采烈的村民们,跟着老族长向祠堂去了。

    村民们一边走还一边高兴地说着话。

    郁可安耳力很好,她还听到有个孩子问他爹:“什么是饺子呀?”

    就听到老族长说:“饺子啊,就是过年吃的好饭食,咱们今天就是过年了。”

    这边李伯达指引着郁可安向自已家去了。

    “恩人,前边儿就到了。”

    郁可安就看到三间陈旧的茅草房,不过被修缮的很齐整,院子也收拾的挺干净。

    李伯达远远地就喊着:“爹,恩人找你。”

    房门一开,走出来个老年男子,其实仔细算起来,他也才五十出头而已,如果在现代,五十岁是怎么也算不得是老年人的。

    郁可安看着这个男人,不用问,这就是自已亲娘舅无疑,因为他和老娘李焕雅长得很像。

    887

    就是你和你哥让我姑给推池塘里的吧?

    李焕杰早就接到家里小孙子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恩人来了。

    他看到郁可安的时候愣了一下,随即说道:

    “恩人,快屋里请。”

    郁可安没有动,她看着李焕杰轻轻地说道:

    “舅舅,我是郁可安,我爹是郁继言,我娘是李焕雅,我大哥郁嘉安,二哥郁太安,我还有两个小侄子,我们一家子都很好。”

    李焕杰激动地指着郁可安:

    “你……你是可可?”

    郁可安点头:“是我啊舅舅,我来看看你。”

    “好,好。进屋吧。孩儿他娘,可可来了!”

    郁可安回头对李伯达说:

    “你是大表哥吧,请你帮我把马背上的背篓拿进来。”

    马背上的两个背篓特别的沉,李伯达是叫了二弟李仲达,哥俩一起分两次才把两个背篓抬进屋子里。

    李焕杰指着一个面目和善的女人对郁可安说道:

    “可可,这是你舅母,小时候还抱过你,可能你不太记得了。

    这是你大表哥,这是你二表哥,你三表哥可能看热闹去了,很快就回来了。”

    郁可安急忙站了起来,挨个叫了人。

    女人点着头笑着说:“好,你们一家都好,我们听了也高兴,高兴。”

    李焕杰对自已媳妇说道:“我和外甥女儿说说话,你带着媳妇做饭去吧。外甥女大老远来的,做点好吃的。”

    郁可安指着一个背篓说道:“大表哥,二表哥,你们把这个背篓抬到厨房去吧,里边儿是好吃的。”

    兄弟俩把背篓抬到厨房去了。

    现在屋子里只剩下他们甥舅二人。

    郁可安看着大舅满脸沧桑,又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

    其实不用看她也能知道,大舅他们的日子肯定过得很苦。处在这样的环境下,申家村别的人家都过成那个样子,他们怎么可能生活得好呢。

    李焕杰问郁可安:

    “你是从京城来的吧?路上得走好久呢,你一路辛苦了。”

    郁可安摇摇头:“大舅,我们一家现在在逊河县生活。”

    李焕杰愣住了:“你们什么时候离开的京城?”

    郁可安就把自已家里为什么离开京城,来到逊河县以后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焕杰。

    李焕杰有些生气:“我记得太安也是个好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郁可安看了舅舅一眼:“你们走了之后,我娘对我和我大哥就跟仇人一样,一心一意对我二哥好,我二哥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我爹也不好管,因为我娘说那是你们李家的钱,她说了算。

    后来我二哥把所有的钱都败光了,把房子也输掉了,我们在京城待不下去,我爹有个朋友在逊河县,我们投奔他来了。”

    听郁可安说完,李焕杰气得一拍桌子:“小时候挺聪明的,怎么越活越糊涂,简直是混账。”

    本来郁可安想替李焕雅说几句好话的,可是她不希望大舅埋怨自已老爹没有教育好二哥,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虽然在教育二哥的问题上,老爹也有责任,郁可安想着老爹可能在很多候,都感觉无能为力吧。

    郁可安劝李焕杰:“大舅,你不用担心,我们一家现在生活的很好。

    我家现在已经开了两个豆腐作坊,我还准备再开一个布艺作坊,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今天也是因为我娘,我爹提起了你。

    从你们离开京城,我爹就四处打探你们的消息,等去年我爹知道了一点你们的消息之后,才发现自已已经没有能力来看看你们了。

    那时候我二哥已经把家败的差不多了,直到今天我爹才告诉我,你可能住在一个叫申家村的地方。

    正好我来过这里,我就找来看看。

    大舅,这些年,你们一定吃了很多苦。”

    李焕杰说道:“我们是很苦,可是这也怨不得别人,谁让我有那么个不着四六的妹妹呢。”

    “大舅,你们原来没打算来这里吧?”

    李焕杰重重地叹了口气:

    “我们当时离开京城,是准备去府城投奔我一个朋友的。我们身边是留了够的安家费。

    没想到在路上遇到劫匪,把所有的东西抢劫一空。

    我们一家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申强带领族人出去做工回来,知道了我们的情况,把我们带到了这里,我们也就在这里按了家。

    这里的日子特别的苦,不过村民们特别的好,十分团结,除了缺吃少穿的,日子过得还算顺心。”

    “爹,爹,你看,这是咱们家分的白面和猪肉。恩人说了,让家家都包顿饺子吃,爹,咱们晚上也吃饺子吧。”

    郁可安笑着对李焕杰说:“这是我三表哥吧?”

    李焕杰点点头,“这也是个不安分的,本来我们已经给他相好了媳妇,可他就是不同意,非想娶个城里姑娘。

    哼哼,我也不管了,他有本事就自已去娶一个吧。”

    李叔达看着郁可安:“你不是大家说的那个恩人吗?”

    郁可安点头笑着说:“对呀,就是我啊。”

    “那你怎么叫我表哥呢?”

    “因为你就是我表哥呀。”

    李焕杰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看你那个糊涂样,这是你姑家的表妹郁可安,可可。”

    李叔达点点头:“哦,你就是可可啊,我爹经常说起你。就是你和你哥让我姑给推池塘里的吧?也不知道我姑当时怎么想的,她又不是后妈。”

    “闭嘴,你个混账!外边待着去。”

    李淑达嘟嘟囔囔地走了:“这不是你经常说的吗?”

    郁可安假装低着头难过,其实她在想的是,再混账的父母也不可能把一双儿女推到池塘里送死,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李焕杰看到郁可安的样子,以为她在难过,就安慰她说:

    “可可,你别难过,我知道你和你大哥都是好孩子。

    你娘是个糊涂的,你们也大了,就安心地过自已的小日子就行了,你娘就交给你爹吧。

    听你的意思,这么多年来她还是没有改变,回去和你大哥说,你们就当他不存在好了。

    将来老了那一天,她不能动了,给她口饭吃就行了。以后死了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

    说到这里,李焕杰难过地双手捂着脸。

    郁可安看着李焕杰:

    “舅舅,你也不要难过,这也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因为她的过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后也不要再想这些了,跟着表哥们好好过日子吧。

    如果你们想去我们家那里或者回京城,我可以帮你。”

    888

    去了京城你们能干什么?

    李焕杰抬起头,“可可啊,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再怎么说,在京城也比在这里强吧?”

    郁可安笑了:“舅舅,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改造我二哥啊。如果不经历这一遭,我二哥怎么会知道银子不好赚,日子很艰难呢?”

    李焕杰点头:“也对,家里有个败家子,再多的钱财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照样是一场空。”

    这时候,一个小男娃走了进来,声音清脆地说道:

    “我爷爷让我找恩人去我家吃饭。”

    李焕杰一看,是老族长家的重孙子,就笑着对小男娃说道:

    “河生啊,你回去告诉你太爷爷,就说恩人要在我们家里吃饭了。你们自已吃吧。”

    “哎,好。”

    小男娃答应着走了。

    郁可安笑着说:“舅舅啊,老族长姓何呀?”

    李焕杰一听郁可安的话,瞪了她一眼:

    “你这孩子怎么想的,申家族的老族长怎么可能姓何?刚刚那小娃是他娘在河边干活儿的时候,把他生在了河边,所以起个小名叫河生。”

    郁可安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怎么就忘记了,老族长肯定姓申啊。

    郁可安和舅舅又闲聊了几句,这时候又走进来一个人,是老族长的孙子:

    “李大伯,我爷爷让我给恩人送盘饺子。”

    郁可安一听急忙说道:“好,饺子我收下了,回去替我谢谢你爷爷。”

    紧接着,又有好几户人家给郁可安送来了饺子。

    这时候,李焕杰冲着外面喊道:

    “孩儿他娘,人家的饺子都包好了,咱家怎么还不开饭?”

    郁可安的舅母走了进来笑着说:“看你们爷俩聊的正热乎,我就没进来打扰,咱们家的饭早就做好了。”

    李焕杰一听饭做好了,就吵嚷着说:

    “开饭,开饭,赶紧开饭。外甥女儿肯定早就饿了。”

    李焕杰看到桌子上摆着满满的菜肴,不禁愣住了:

    “孩他娘,这……这哪里来的?”

    因为桌子上摆的好几样菜,都是他们家里没有的。

    郁可安的舅母说道:“都是外甥女儿拿来的,还有好些呢。”

    饭桌上有卤肉,有泡菜,有豆腐泡和豆腐干做的菜,还有一只烤鸡。

    郁可安看到豆腐泡和豆腐干做出来的菜卖相很好,想到舅舅家以前在京城,应该是吃过豆腐泡和豆腐干儿的。

    一个京城的小康之家,来到这里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李焕雅,你造孽啊!

    饭桌上,就是郁可安和舅舅舅母,还有三个表哥。

    远处站着两个领着小娃的女子,应该是表嫂,家里来了客人,女人和小孩通常都是最后吃饭的。

    郁可安对李焕杰说:“舅舅,今天我找到了你们一家,心里很高兴,让嫂子和孩子们都上桌一起吃吧。”

    李焕杰就对大儿子说:“去隔壁你申大叔家借几条板凳回来,今天咱们高兴,一家人一起乐乐呵呵吃顿饭。”

    郁可安看到表嫂和孩子们都坐下了,她就招呼着,在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放了一盘饺子:

    “来,你们多吃点儿,快快长大。”

    几个小娃倒也不认生,在自已娘亲的指点下,都向郁可安说“谢谢姑姑。”

    郁可安每盘饺子都吃了一个,几乎是一样的材料,白面猪肉加萝卜白菜,可是这包出来的饺子是一家一个味道。

    李焕杰也吃了几个饺子,笑呵呵地说道:“咱们晚上也包饺子吃。”

    郁可安的舅母笑着答应了。

    吃过午饭,郁可安从挎包里掏出几包糖给了几个小娃,她就跟着李焕杰在村子里逛起来。

    申家村的里长申强,也找了来一起陪着逛。

    四十来户的小村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差不多,破败的房子,破落的小院子,菜园子里贫瘠的土地,稀稀落落地长着几棵小白菜和萝卜,他们很快就逛到了村子外边。

    郁可安就问道:“你们村里家家都没有地吗?”

    申强回答说:“以前有几户人家还有地,现在都没有。”

    郁可安皱起了眉头,农夫没有地,要靠出去打零工糊口。

    郁可安四处看了看:

    “那你们村子四周的土地都是谁的?”

    申强回答说:“以前都是镇长的,后来镇长跑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地都是谁的。”

    申强一年到头为自已家和村里人的肚子操心,根本没有那些闲心,去关心村儿里周围的土地是谁家的。

    这时候李焕杰说道:“我听说,这四周不少的土地都是赵大户的,镇长跑了,新上任的镇长把这些地都卖给他了。”

    “舅舅,那这个赵大户家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李焕杰想了想说道:“应该是住在镇子上吧。好像是叫赵进。”

    郁可安笑着对李焕杰和申强说:“你们先回去吧,我去找这个赵进问问,看看能不能买些地。

    如果有了地,来年春天你们都给种上番薯和玉米,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李焕杰和申强一起点着头。

    郁可安从镇上回来之后,问李焕杰:

    “舅舅,你不打算去我们家或者回京城吗?”

    听到郁可安的话,几个表哥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想回京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