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9章

    南竹最后请夏大嫂帮忙,在村里找了一个妇人来,这个妇人收拾得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

    郁可安把最近自已画的这些图纸收拾起来,拿到大嫂这里。

    自从上次和老爹吵过之后,郁可安就再也没看到他走出他的房间。

    郁可安用下巴向那边点了点:

    “大嫂,他们一直都不出来吗?”

    庄淑贤笑了:“怎么可能不出来,总要去茅厕的。只是很少出来而已。”

    郁可安点点头:“麻烦大嫂和大哥多关注一下他们,偶尔也进他们的房间看看,咱们做儿女的一定要孝顺。”

    庄淑贤笑着点点头:“知道啦,你就是爱操心。”

    庄淑贤又悄悄地对郁可安说:

    “昨天你大哥看到咱娘出来的时候,脸上好像青青紫紫的。”

    郁可安一愣:“挨打了?”

    庄淑贤点头。

    郁可安冷笑道:“那可真是新鲜,那不是他的心肝宝贝儿吗,平时说句重话都难得,现在居然动上手了。

    不错呀,看来我和大哥能清净很长一段时间。

    亲生的父母和儿女相处到咱们家这种度也是没谁了。你和大哥说,让他不要内疚,这和他没关系。”

    “我也是这么劝你大哥的,你大哥这些年过的太苦了。

    不过最近我经常看到他笑眯眯的,带着孩子一起读书,爷三个可乐呵着呢。”

    郁可安一边和大嫂说话,一边看大嫂做的东西。

    “哎呦,大嫂啊,你的手可真巧啊,这也做得太漂亮了。

    看看这个,还有那个,我简直都爱不释手了。这如果在绣坊里面遇到,我说啥也要买下来。”

    庄淑贤对自已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很自信的:

    “南竹也是这么说的。做这些东西,她可是帮了我不少忙。可可啊,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能好卖,女人家就喜欢这些漂亮的玩意儿。

    我们做得好,也是你的图样画得好。”

    “大嫂,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在画些样子,咱们做些头饰出来。

    什么时候我再去趟县城,弄些金珠,银珠出来,这样镶到头饰或者小物件上,才能提高档次和价钱。”

    庄淑贤说:“别弄纯粹的金珠银珠,把金银打成小动物或者什么吉祥物件的图案,或者什么花样,应该更好看。”

    郁可安指着手中的一个荷包说道:

    “嫂子说得对,你看这里,这是一个莲花的图案,下面有水纹。

    如果在水纹下面镶上一条黄金打造的小鱼,是不是更好看,更生动也更值钱了?”

    庄淑贤忙附和着说:

    “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郁可安:“咱们做出来的东西,越高级越高贵越奢侈越好,这样被别人模仿的几率就越小。

    咱们一定要把‘郁锦’打造成整个大黎,独一无二的高档品牌。”

    庄树贤说出自已的提议:

    “可可啊,咱们现在攒的图样也够多了,很多我已经做出样品。

    你看是不是可以叫那些女人们进来,开始干活了?”

    郁可安点头同意:“把做工的房间再清理一下,打扫干净,里面的地龙烧一笼火试试,看看好不好烧,冒不冒烟。

    冬天很快就要到了,做手工活的屋子里必须暖和,手指冻僵了,怎么干活。”

    庄淑贤想了想说道:

    “那我让你大哥去烧。”

    “不用。”

    郁可安想着,现在家里的人都各管一摊儿,看着修安和景安像闲人似的,其实他们两个的责任更重。一个负责家里,一个负责镇子上二哥那里的安全。

    郁可安平静地说:“既然是家里的一份子,就要为家里做点事。

    我去找咱爹,让他去烧。总待在密闭的空间里,时间久了会憋出毛病的。经常出来干干活,活动活动筋骨对他有好处。”

    其实庄淑贤也这样想过,和郁嘉安也提过,但是这话她说出来不合适。

    郁可安来到父母房间外面,敲了敲门:

    “爹,我能进去吗?”

    郁可安就听到里面一阵响动,还有特别小心说话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房间的门开了,郁继言站在房间门口。

    郁可安随意地向房间里面扫了一眼,李焕雅躺在床上,背对着门口。

    郁可安对一脸平静的郁继言说道:

    “爹,这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家里的地龙都烧烧火试试,看看哪里不好烧,趁着现在天还不太冷,可以改一改。这地龙你能烧吗?”

    郁继言说道:“我没烧过,但我可以学。”

    郁可安点点头:“我让大哥帮你抱柴火。”

    郁继言急忙制止:“他自已要读书,还要带着两个孩子,也不得闲。我一个人就可以,家里不是有小推车嘛,我先把柴火都推进屋子里,然后再开始烧。我自已可以的。”

    “那你注意点儿,别烧到手。”

    郁继言瞪了女儿一眼:“我会注意安全的,你不用担心。”

    女儿能来找他干活,他很高兴,他不希望同儿女的距离越拉越远。

    冬天马上就到了,要开始烧地笼了,郁可安担心柴火不够烧。

    这东西可要多准备一些,如果冬天还没过完,柴火烧没了,大雪封山,那时候再弄柴火,可是不容易。

    郁可安又在村里雇了几十号人进山砍柴,砍好以后,先放在山上晾着,干的差不多了,她再收进空间带回来。

    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呢?

    因为这时候没有电锯,也没有拉锯,砍树只能用斧头,一下一下地砍。

    郁可安空间里也只有三把双人拉锯,不是郁可安不想多做几把,而是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不行,铁匠铺打出来的铁根本不适合做铁锯。

    大城镇的铁匠铺也许可以,只是郁可安出远门的时候忘了这茬儿。

    898

    这盖房子确实是大事

    冬天要到了,应该给家里人预备棉衣了。

    郁可安到大哥的书房来,远远地就听到,两个小侄子奶声奶气的背书的声音。

    郁可安走了进来,从背包空间里拿出些好吃的给小哥俩:

    “湛清湛蓝,你们先到旁边玩一会儿,姑姑有话对你爹说。”

    小哥俩高高兴兴拿着姑姑给的好吃的,到一边玩耍去了。

    “大哥,咱们家里人的棉衣,还都在我的空间里呢。你说我直接拿出来给他们送去,没事吧?”

    郁嘉安点了点妹妹的脑门:“就你想的多,我的书你都拿出来了,把棉衣拿出来能有什么事。家里人问,就说刚刚托人捎回来的。”

    郁可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不是怕大家觉得突兀吗?

    什么时候我去县城一趟,回来的时候用马车拉回来。

    趁着天还没那么冷,那些棉衣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我还真的要去一趟县城了,大哥,你看我多糊涂,光记着买布了,没有买棉花。

    虽然咱们家里人都有棉衣,这要做件新棉衣连棉花都没有。我要多买一些棉花,过段时间,给家里干活儿的人发棉衣。”

    郁嘉安笑了:“行,行。过几年妹妹你赚了大钱,在一家给他们发个大房子。”

    郁家安本来是开玩笑的一句话,没想到郁可安一本正经地说道:

    “当然可以呀,不瞒大哥说,我还真的有这个打算。

    只是今年来不及了,明年春天化冻以后,干活儿特别卖力的,我奖励他们两间房子。

    其实盖两间房子真的没想象中那么难。

    多找些人,备好材料了,两间茅草房子都用不上两天,就盖完了。

    大哥提醒得对,为了鼓励他们,我今天就通知下去,干活好的人明年春天给他们盖房子。”

    “小妹呀,你怎么听风就是雨啊。这怎么说,盖房子也是大事,大工程吧?”

    “大哥,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这盖房子确实是大事。

    但是对现在的我来说,盖房子却不是难事。

    他们只要好好帮我-干活,我就帮他们盖房子。

    其实你想过没有,盖房子的人越多越好盖。

    准备好材料,大家互相帮忙,我觉得盖房子很容易的。

    对现在村里人来说,最难的恐怕就是吃喝问题,因为大家的粮食少啊,盖房子又是力气活。”

    郁嘉安叹了口气:“大家的地都不多,地里产的粮食也不多。交了租子也剩不下多少了。”

    “大哥,你不用担心,明年春天我号召大家种番薯,过年村里人应该就不愁吃的了。”

    “嗯,白庄村有你,是村民们的福气。”

    郁可安嘚瑟地说:“那是啊,本小姐就是你们的庇护神。快来拜我吧。”

    郁嘉安咧嘴笑了:“你这丫头,越说越没个正形了。我要看书了,你做自已的事情去吧。”

    “得嘞,小女子这就告辞了。”

    “去吧,去吧。”

    郁嘉安轰苍蝇一样往外赶郁可安。

    郁可安笑着走出去了。

    郁可安骑马去了口袋镇,她想看看二哥,顺便看看他的豆腐坊现在如何了,再看看钱正。

    自从把钱正安排在二哥这里,郁可安是一次也没来过。

    这个时间,卖豆腐的人早就走了,郁可安一进了院子,就看到一个相貌俊秀,身材窈窕的女人在晒衣服。

    这女人,郁可安不认识。

    院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郁可安四处看着。

    那女人见有人进来了,迎上来说道:

    “你是要买豆腐吗?明天早些来吧,今天的豆腐已经卖光了。”

    郁可安看着这女人又把一件衣服搭到绳子上,这一抖一甩的麻利劲儿,是个爽快人。

    “我来找郁太安。他在不在?”

    “我们东家和钱先生在书房呢。”35|

    “书房?”

    听到这两个字,郁可安都怀疑自已听错了。二哥和这两个字,能连到一起吗?

    再说了,这个院子,有“书房"这种东西吗?

    郁可安只得又问:“书房在哪里?”

    这女人打量了一下郁可安,试探着问道:“你是郁小姐?”

    “是我。”

    “那我带你去。”

    女人很快就把盆里最后一件衣服搭在绳子上,把洗衣盆放到旁边的架子上,双手在身上的围裙上擦了擦,“小姐,这边。”

    郁可安跟着这女人拐了两个弯,来到一间房子前。

    难怪这女人要带路,这如果让郁可安自已来找,恐怕还真得费点劲。

    郁可安看着这间房子发愣,她怎么不记得这里什么时候有间房子的?

    那女人仿佛看出郁可安的疑惑,笑着说道:

    “这是钱先生来了之后,要求东家盖的,钱先生平时就住在这里,看看书,写写字。东家也经常到这里来和钱先生聊天儿,东家说这里以后就叫书房。”

    钱正的住所?

    他还真会选地方,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宅子里最清净的地方了,哪怕前边做豆腐忙得热火朝天,这里依旧很安静。

    郁可安二人刚刚走到房子跟前,就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

    女人想要去敲门,被郁可安支走了。

    “做生意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利用那些对自已有利的条件,寻求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的人,来完成我们要做的事。”

    这是钱正的声音。

    就听到二哥问道:“钱先生,那这天时地利人和哪个重要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还是要全面考虑,努力改变对我们不利的因素。

    这些你记着就好,具体事情要具体办理,还是应该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就拿我们这次卖出去的豆腐干和豆腐泡来说,我们这里离县城很远,这是地利,对我们不太有利。

    但是你朋友介绍来的这几个商人,包下了我们最近所有的豆腐干和豆腐泡,你坐在家里就把东西卖出去了。

    这就是人脉的力量,就是地利不如人和了。”

    “哦,我懂得了。”

    “下面我再来讲讲……”

    郁可安听到这里,悄悄退出去了。

    有了钱正这个名师指点,相信用不了多久,二哥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

    899

    给我们卜家下跪认错

    郁可安又回到了前院,看到了刚刚的那个女人正在水井旁边洗菜。

    郁可安就问道:“你中午准备做什么饭菜?”

    这女人笑着说:“钱先生特别喜欢吃豆腐,怎么吃都不够。中午二合面饼子,白菜炖豆腐。

    我还用萝卜拌了个小咸菜,再熬点儿稀粥就可以了。”

    郁可安一听,安排得还挺合理。

    她把二哥这里的人都想了一遍,问这个女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