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郁可安到处蹦哒,所到之处,就把那些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看到好东西,就偷偷收起来,尤其是那些能换钱的金银之物。她还专门去那些东西多的地方,这样,她忙乱中多收走几件,也看不出来不是。
等她走了以后,谁知道是她偷的呀。
就像现在,哇,这是皇后梳妆台吧,这上面,好多的首饰配饰啊,必须多拿几件。
这是什么?哦,是个佛龛啊,里边供奉的是菩萨。
哇,这个菩萨的金身,好高大啊,必须收了,这如果给镕了,受灾之年得帮助多少贫苦百姓啊?
菩萨,你老莫怪啊,我觉得这样你能帮助更多的人,比你在这里,受这个老女人的香火,更加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恩,自已闹腾得也差不多了,该收手了,怎么再闹大些呢?这里也没个明火,要不,放个火那多热闹啊,是不?
这外面没有,她空间有啊。
于是,她偷偷在空间里点了个火把,随便扯了个纱幔进空间,点燃后,再拿出来,顺手一挥,再大叫道:
“哎呀,这哪来的火啊,天啊,不好了,快救火吧?来人啊,走水了?快来人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挥动着手中带火的纱幔,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皇后宫中,这些纱啊,缎啊简直不要太多哦,这东西有个好处,那就是易燃,甩到哪里,哪里瞬间就起火了。
这下,那些宫女太监有的忙了,顾不上她了,忙着救火了。
趁这个机会,郁可安又偷偷往空间里收了不少好东西,反正到时候丢了,你们到火堆里找吧。
再说了,就我这浑身上下轻手利脚的模样,谁能怀疑我偷了东西是不?
再说了,就是我偷的,我也拿不了啊,是吧?
郁可安越想越开心。
皇后这时候差点没气死。
郁可安偷东西,她是没看到,但郁可安放火,她是看得真真的。
“来人,给我禀告皇上,就说这个贱-人在我这放火。”
郁可安大声说道:“哈哈,说我放火,你有证据吗?我还说,是你放的火,要烧死我这个靖王妃呢。
你不就是嫉妒我的美貌,怕我进宫抢了你的位置吗?
就你那点心思,我都能猜出来,你说,皇上会不会猜出来啊,啊?
快去吧,快去。皇上现在应该有空。正好她要见我,没理由呢,你给他找了个好借口。”
皇后这会儿已经被郁可安弄得失去理智,但关于争宠这事儿,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个事情她还是比较敏感,是不会忘记的。
她一听,这话真的有理,不能叫皇上来啊,不能啊。
于是,去叫皇上的人,就被叫了回来。
960
你们没发现,京城的乞丐很少吗?
郁可安看看闹得差不多了,一个闪身,从这些宫女太监的身边溜走了,她可不能让皇后看到她会轻功。
路过议政殿门口,看到大太监在那里。
她走过来,悄悄放下三小坛葡萄酒,“麻烦公公,得空告诉皇上一声,我走了。
今天有了些收获,回头我再捐十万两,给你们这些当差的,买些棉衣好炭吧。
这三坛酒,给皇上两坛,另一坛,是我孝敬公公的。我走了。”
说完,郁可安一溜烟儿跑没影儿了。
大太监笑着把这三小坛酒,抱进了宫里。
奚允宸见了:“怎么这时候搬了酒进来啊?”
大太监笑着把刚刚郁可安的话转述一遍。
奚允宸听了笑了:“这丫头,估计又到皇后宫里顺东西了。看样子,没少弄啊,给我十万两封口费啊这是。
行了,既然是给你们的,到时候,你就收着吧,看看给下边那些小的,添些什么东西,也是她的好意。”
这皇后,越来越没分寸了,以前没看她想要对付顾梅朵,以为是个聪明的。
没想到,现在想要对付郁可安,怎么,感觉郁可安好欺负?还是她觉得,奚彦晖比奚允泽好欺负?
瞎了她的狗眼,蠢货!
主要吧就是,现在咱们的皇上,可不比前几年,几百两银子,他都恨不得弄来花花。
他老人家现在不太缺钱,这十万两,人家没看在眼里。
哎哟,大太监这个高兴啊。
自已今天这是走了什么好运了这是,不但得了一坛好酒,还得了十万两银子。
恩,可以给下边的小太监们多添置几套冬衣了。他们一年到头干杂活儿,也不容易。咱家也不贪这几个银子。
其实吧,这个大太监,人家也不缺钱,单单是顾梅朵,就没少给他钱花。
郁可安很快就到了家里,看到奚彦晖四人,还在等着她吃饭。
现在她心情那是非常的好,她把这些菜都收进了空间,她又亲自炒了几个拿手的菜,大家高兴地吃了一顿饭。
饭后,郁可安把大家叫到这边来:
“看看,这是我在皇后宫里顺来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拿几件。
剩下的,我到时候都镕了,变成金银,到时候花在百姓向上,也算替那个老女人积德了。”
大家看了看,这里最多的,就是首饰和配饰了。
你说,一个皇后的首饰和配饰,叫这几个大男人挑什么,他们又能挑出什么啊?
七煞倒是挑了个喜欢的金镶玉的镯子,马上就戴手上了。
无二挑出一把小巧好看的,鞘上镶金嵌玉的匕首,收了起来。
郁可安看到几人的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我说你们几个,是不是傻啊?
这是啥?这些可是皇后用的东西啊,那是内务府打造出来的,那可是整个大黎最好的工匠了。
你们平时就是想做这个,估计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匠。
你们以后,不得娶媳妇啊,你们不得用买首饰啊,你们到时候买的,能有这个好吗?
我当时拿的这些,可都是没有什么记号的,到时候,你们给自已媳妇用,那也有面子啊。
你们可以自豪地说:‘戴着吧,这可是内务府出来的东西啊。’
行了,你们一人来挑五件吧,过了这个村儿,可没这个店了哦。”
奚彦晖笑了:“嗯,我也得给我媳妇挑几件。”
郁可安点头:“就是就是,这才是好男人嘛。”
其他三人也都来挑选自已看中的首饰和配饰。
郁可安问奚彦晖:“你知道不知道京城,哪里有拍卖行之类的地方?
这些东西,如果拍卖,会卖更多钱。
你看看这些大摆件,普通小门小户的人家,谁用得起啊?”
奚彦晖说道:“我还真知道这样的地方。行了,这些都交给我吧。”
郁可安笑了:“怎么就这些呢,你看那边。”
郁可安指着不远处的那一大堆。
奚彦晖笑了:“这是在季家弄来的吧?”
郁可安点头:“这个季显图,可是没少弄东西啊。单单他的大库房,就是这一大堆。唉,民脂民膏啊。”
几个人看着郁可安忧国忧民的模样,不禁感觉好笑。
你说你小小的人儿,哪来那么多的忧思。
奚彦晖:“怎么,这些你都准备卖啊?”
郁可安笑了:“反正我喜欢的,我都挑出来了,其余的,要不,你们也挑几件喜欢的。
剩下的,全卖了吧,在这里还占地方。
得了钱,或换成金银,用起来也方便啊。
来来,你们再一人挑五件吧,多挑几件也没关系。
挑出来你们先放到一边,等在这里咱们盖了房子,再放到你们的房子里。”
几人也不客气,都挑了起来,就是奚彦晖,也认真地挑选起来。
这里的好东西可是真不少。
“你们几个,今天逛街,发现什么有意思的地方没?”
七煞摇头,她今天就吃好吃的去了,她就是一个吃货。
当然,这些她自已没好意思说。
独一无二二人,一向是一起行动的,独一说道:
“我们今天发现了一个很庞大的乞丐组织,大到让我惊讶。”
郁可安和奚彦晖一听,都转头看他。
独一继续说道:“你们没发现,京城的乞丐很少吗?”
郁可安说道:“我发现了,我以为,这里是京城,皇上怕丢脸,给赶走了或另有安排了。”
奚彦晖说道:“你说错了,京城里的乞丐,只会比别的地方更多。
你想啊,有些时候,哪里闹灾了,大家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郁可安想了想:“京城。”
奚彦晖:“对啊,这里是天子脚下,怎么也不会让百姓饿死吧。
大家都这么想的,所以,这里的乞丐和穷人,很多时候,比别的地方更多。”
郁可安点头,“是这个理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独一,那你说说,为什么京城的乞丐少了很多?难道是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了,或是驱赶到外地去了?”
独一说道:“是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了。而且,他们内部有一整套治理措施,还发展得很好。不过,应该是有些缺钱了。”
郁可安和奚彦晖同时皱眉,郁可安问道: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961
没钱了,有些人要养不起了
独一说道:“我们遇到了一个人,闲来无事,聊天聊到的。
他应该是个小头目,他正在为钱发愁呢。他说,他们头儿都快愁死了。”
郁可安说道:“你俩不会是让人家给盯上了,被人家给骗了吧?”
独一说道:“不会。因为今天我和无二不知道要到哪里逛去,我们就跟着他。
开始感觉挺好玩的,后来发现,他们真的不容易。
他们把京城里很多需要帮助的乞丐,都收到他们的组织里了,安排他们做事,给他们提供吃穿住的地方。
可是,因为这些人数量实在太多,他们可能没有做好预算,结果有些超负荷了。
所以,他们的头儿,愁钱呢,如果再弄不到钱,怕是要解散一些人或驱赶一些人。
不过,能看得出来,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是希望大家都过好日子的。”
郁可安想了想:“你说的是一个慈善机构?”
独一摇头:“不像,他们应该就是自食其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乞丐。”
郁可安说道:“行,那明天咱们去看看,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这样,咱们就帮帮他。
如果是想要坑钱,哼哼,本小姐可是火眼金睛,骗不过我的。到时候,送他们吃牢饭去。”
第二天,独一带郁可安和奚彦晖找到一个叫小年的少年。
郁可安看到这个少年身上的衣服有些破,但并不烂,而是洗得很干净,而且是缝补好的。
郁可安说道:“我听他说了你的事情,我想帮帮你们,但是,我要见你们的头儿,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
那少年一听,很高兴,“你们跟我来。”
郁可安就跟着这少年,来到一座大宅子里。
这么大的宅子,在京城这地方,应该不便宜。
走进宅子里,郁可安就看到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家都和这少年打招呼:
“小年,怎么回来这么早啊?”
“小年,他们是谁啊,有钱人啊?是不是来帮我们的?”
叫小年的少年没有回答他们的问话,而是说道:
“大哥在吗?”
有人回答:“在的,刚刚回来。好像很难过的样子。”
郁可安跟着小年,来到一个房间门口:
“大哥,在吗?有人要捐钱。”
房门很快就打开了,郁可安就看到一个青年,满面愁容地站在门口。
“请进来吧。”
郁可安开门见山:“我听说了你们的情况,想捐点钱。但我要看一下你们的账本,虽然我的钱不多,但我不想被欺骗了。”
那个青年-孙臣,来到一个柜子前,拿出一摞账册。
郁可安:这么多,他们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啊?
郁可安接过帐册,认真地看了起来。
她看到第一页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开始帮助他们的人,应该是顾梅朵,因为,她在帐册上面,看到了阿拉伯数字。
又随便翻了几页,郁可安合上了帐册。
帐册做得很详细,能看出来,记录帐册的人做得很认真。
孙臣一开始,听说她是要来捐钱的,满怀希望把他们迎了进来。
现在,看到郁可安的表现,心里有些凉了。
郁可安问道:“帐册太多,我就不看了。
你还是简单说一下,你们这里现在有多少人,都住在哪里,在做些什么。”
孙臣说道:“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收纳了六百零三个人。分四处住着。
有些去做工的,不住在这四处,他们住在做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