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刘氏想了想道:“既然是他们村子里的习俗,那便不给了,硬给,不仅不落好,还显得生分。”郑氏就惊叹,“这世上竟然有帮工不要钱的,媳妇记得以前在族里,就是远亲来家里帮一下忙,也是要给工钱的。”
“各地和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我们入乡随俗,吩咐厨房,将看着还像样的剩饭剩菜分类收好,回头给帮工的娘子们带回去。”
下人应下。
而此时,满宝正爬上一张高高的椅子,两脚悬空的坐在白善宝的身边,好奇的左张右望,她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但没发现五哥他们,就小大人一般的叹了一口气。
菜还没上来,大家只能喝杯子里的水,于是白善宝找她聊天,“你叹什么气,是不是还因为先生说我们还不能写文章的话?”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
满宝就“唉”了一声,道:“我五哥和六哥都没来,他们肯定是去做生意去了,看来今天他们没福气吃好吃的了,我听我大嫂说,你们家还做了鹅肉,那个鹅这么这么大。”
满宝比划了一个大圆,白善宝就道:“不可能,我从没在我家里看到过鹅。”
“不会错的,我大嫂从不说谎。”满宝道:“你不信,等一会儿菜上来了你看,那鹅是不是有这么大。”
白二郎听见他们说着说着就把话题给歪了,忍不住难受的给他们纠正回来,道:“不是在说你五哥六哥做生意的事吗?我们都上学好几天了,他们怎么还去?”
“这跟我们上学有什么关系?我三哥在那里服役呢,肯定是要去的,不然我三哥吃你吃冷馍,喝冷水了,多可怜啊。”
大冬天的喝冷水,白二郎也是尝试过了的,打了一个抖道:“受这个罪还不如花钱代役呢。”
要是以前,白二郎肯定不懂这种事,但跟着满宝他们走了一遭,他一回来就担心自己以后也要去干劳丁。
虽然那儿是挺好玩的,但要他一天不停的挖土,他还是很不愿意的,所以他一回来就问他爹了,得知他爹用钱代役,不然这会儿服役的是他爹,以后等他大哥成年了,估计就轮到他大哥了。
知道能用钱代替,白二郎就骄傲起来了,他虽然年纪小,知道的还不多,但也知道,他们家是全村最有钱的,甚至是这附近几个村里最有钱的!
满宝也不是没和家人提过,所以她知道原因,斩钉截铁的一摇头道:“我家钱不够,五两银子呢,都能给我五哥娶一个媳妇了。”
白二郎瞪大眼,“五两就能娶一个媳妇?”
“是啊,你爹今年把你大哥娶媳妇的钱拿去代役了,明年就该轮到拿你娶媳妇的钱去代役了,”满宝很替他忧虑,“以后你娶不着媳妇可怎么办啊。”
白善宝捂着嘴乐。
白二郎又惊又恐,他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媳妇是好东西。
他一下就从椅子上起来,奔着他爹就跑去,正巧厨房开始上菜了,一群孩子立即拿起筷子严阵以待。
经过调查服役一行后,白善宝就不怎么挑食了,现在是看见什么都想吃。
来上菜的正好是二嫂冯氏,她看见了小姑,立即对她一笑,将手中的肉放到了靠近满宝那边的位置。
一群孩子哇的一声,纷纷看着盆中肉暗流口水,但菜没上齐,谁都没动。
在来前,庄先生给大家讲过礼仪课了,知道正确的做客就餐规则是怎样的。
庄先生坐在正堂的首桌上,往外看了一眼,见学生们都挺乖,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满意,白二郎就跑了上来,对着坐在他身边的白老爷,也就是白二郎他爹怒目问,“爹,你是不是拿给我娶媳妇的钱去代役了?”
白老爷:“……”
满宝眼睛紧紧地盯着肉,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就一边盯着肉,一边和身旁的白善宝小声道:“我五哥他们可厉害了,前天和昨天都赚了好多好多的钱。”
白善宝从不缺吃的,此时还算矜持,但见满宝这样,也觉得馋,他就艰难的移开目光,正好看着满宝问,“好多好多是多少?”
“我五哥和六哥赚了有三百六十八文呢,还有大半袋子的麦,我二哥差一点点,但也赚了二百八十九文,还有好多好多的麦子和稻谷,你说他们厉害不厉害?”满宝道:“等分了钱,我也要去买鹅回来吃。”
第105章
零售
分钱的想法注定只能是想法,因为自从她收假回去上学后,周五郎他们赚回来的钱,她只有数的份,算好要交公的钱后,剩下的就是三嫂、周五郎和周六郎三人平分。
周四郎入伙后,变成了四人平分。
当然,多了一个人,收益也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每天卖出去的烧饼和馒头就不老少,每天收回来的麦子和稻谷从大半袋慢慢变成了一大麻袋。
当然,他们只分钱,粮食是不分的,只是会一起折合成铜板。
满宝每天都能从五哥和六哥那里接过一大把钱,替他们保管,所以她一点儿也没发觉有什么不对。
直到有一天,她再次馋嘴,和二丫手牵着手摸到村尾周虎家里,想要买一只鸡时,科科突然道:“宿主,你的积蓄就只剩下六十文了,买完这一只鸡你剩余的钱应该就够买几颗糖了。”
满宝都惊呆了,这才沉下意识去看放在系统里的几堆钱,这才发现五哥和六哥的钱已经堆了不少,而她的钱变成了最少的那一堆。
满宝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
“你不干活儿,怎么可能挣钱?”科科问她,“你还买鸡吗?”
满宝透过周虎家的篱笆往里看正在啄鸡食吃的鸡,垂涎道:“买吧。”
休沐的时候她也要去赚钱!
满宝最后还是从周虎家里买了一只鸡,当天晚上,周家吃到了鸡肉,满宝碗里照旧放着两个大鸡腿,她和周五郎道:“五哥,你挣了钱都不分给我。”
周五郎理所当然的道:“你去上学呢,又没跟我们去卖汤和馒头,怎么分你?”
满宝哀伤的叹了一口气,扭头和她爹道:“爹,我没钱了。”
老周头埋头吃饭,随口应了一声而已,没钱才好呢,总算把小闺女的钱都吃完了。
老周头感觉胃口好了许多,决定今晚多吃半碗饭。
满宝觉得自己应该有些食不下咽的,但奇迹的,她胃口也很好。她和她爹道:“爹,我们休沐了要去县城。”
“去县城干啥?”
“挣钱,”满宝道:“不挣钱没肉吃,我想吃鹅肉。”
老周头总算把头抬起来了,看向小闺女,“现在鸡已经堵不住你的嘴了?”
满宝流着口水道:“鹅肉好吃。”
“那是人家请来的大厨做得好吃,”老周头道:“换一般人家做的可不好吃。”
“那我们也请大厨。”满宝为了一口吃的,是很舍得的。
钱氏就给她夹了一筷子白菜,道:“快吃吧,想请大厨,等你挣到钱再说。”
满宝再次重申,“等休沐我要去县城。”
可家里每个大人都很忙,谁有空带她去呀?
周大郎夫妻和周二郎夫妻搭伙一块出摊,每天能往家里带回三百多文的铜钱和一袋的粮食;四五六和三嫂也搭伙出摊,每天带回来的钱比周二郎他们还多一点儿。
两边摊位算在一起,每天能给家里挣六百文,谁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带满宝去县城。
满宝就叹息一声,只能去找白善宝,现在他有一个固定的下人跟着他,就是大吉。
大吉今年二十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稳重能干,很得白老夫人的看重,家里又给白善宝配了车,咳咳,虽然是驴车,但也可以横行乡里了。
满宝就邀请白善宝一起去县城。
白善宝已经和其他同学约好那天要一起去挖荷塘了,所以不太想去,“县城有什么好玩的?”
满宝仔细想了想,也不觉得县城比村里好玩,但是,“县城有好多东西,天气那么冷,又快要过年了,你不给你祖母,你娘买些东西吗?”
“我祖母和我娘不缺东西。”
“那也得买,这是你的孝心,”满宝有些羡慕他祖母和娘亲,道:“我也要给我娘买东西。”
白善宝一想,觉得有道理,便道:“行吧,那我们一起去县城。”
“太好了,我要把我侄子侄女也带去,这样我们人多,不会被欺负。”
白善宝表示没问题。
但转过身满宝却是这么和大头大丫他们说的,“五哥和六哥他们赚钱不带我们,我们也自己赚钱,不带他们了。”
大头就问,“小姑,我们能卖什么赚钱?”
“糖呗,我们又不会做菜,只能拿糖去卖了,”满宝道:“我收集了好多好多的糖,这次我们多卖一点儿。”
大头他们表示没问题。
休沐那天,大家收拾整齐,大头和大丫各自背了一个小背篓,里面都是用裁好的油纸包好的糖,一包五十颗,不多也不少。
大吉赶了驴车在村口等着,大家哗啦啦的爬到驴车上,为怕孩子冷,白家给白善宝带了一床被子。
此时六个孩子就你靠着我,我挤着你的坐在驴车的最中间,被子圈着他们,暖和得不得了。
大吉赶着车把六人送到县城,睡了一顿回笼觉的六个孩子揉揉眼睛下车,满宝激动的手一挥,“我们先去县衙!”
大吉忍不住看向满宝。
白善宝打着哈欠跟她走,问道:“卖了糖你要去干嘛?”
“去给娘买东西。”
傅家的门房好久不见周家的小孩了,后院的小丫头还来过几次问,此时一见他们便立即叫了人往后院传话。
二小姐身边的大丫头很快出来,看到满宝,她有些不满的道:“你们家也真是的,约定好了隔一天来一次,你们就叫人传个信说家里有事就不来了,可什么事要这么久都不来一趟?”
满宝就道:“县太爷要服役,我哥哥去服役了,家里好多活儿,我五哥走不开,我们年纪太小,不能出来,姐姐见谅。”
她道:“我知道,以后我们要出来也不容易,所以这次我带来了好多糖,你们要不要多买一些?”
满宝推荐道:“快要过年了,你们家小姐要不要多买一点,留着待客?”
小丫头犹豫了一下道:“你们带了多少?”
大头和大丫立即把背篓放下,让她看里面包得好好的糖,满宝还道:“如果你们买得多,我一袋愿意少五文钱给你们。这一袋子就是五十颗。”
小丫头便心动起来,小姐当然是不在乎那五文钱的,但她在乎呀。
她道:“你等一下,我进去问一下小姐。”
第106章
存不下钱
小丫头这一去,却把他们小姐带出来了,还不止一个小姐,傅家俩姐妹都过来了。
傅二小姐看了一眼跟在满宝身边的大头等人,目光落在白善宝身上,但也没多看,她年纪比他们都大呢。
“满宝,你们在家都忙什么呢?”傅二小姐觉得满宝很机灵,虽然年纪小,她却很喜欢和她说话。
她没有出门,就站在门口里和门外的满宝说话。
满宝掰着手指头告诉她,她这段时间有多忙。
傅大小姐听说满宝在读书便也认真的看了她两眼。
“那你过年前还来不来?”傅二小姐道:“过年我们家要来好多客人,我好多朋友都会来,我正想年前买一些糖呢。”
“来的,要来买年货。”满宝道:“那过年前你们不吃吗?”
“吃的,那你给我们留下十包吧。”她道:“我祖母他们都回老家去了,堂姐他们也都走了,我们吃的不多。”
满宝应下,但这也不算少了,四百五十文呢。
小丫头看了满宝一眼,数了四串半的钱给她,满宝抓了一把糖果送她,继续和傅二小姐聊天,“你们家过年都是怎么过的?”
俩人闲话说了许久,最后两位小姐站累了,而满宝也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告辞离开了。
剩下的糖,大头和大丫等决定拿去集市上卖,大丫和二丫之前为了卖花篮没少来县城,所以和那些小朋友还挺熟。
不过一文钱一块糖未必有人舍得吃,不过他们还是要试一试。
至于降价,他们从没想过,因为这边降价了,那傅二小姐不就买亏了吗?
傅家的生意才是固定的长久生意,满宝自己都知道这一点儿,因此要求大头他们一定不能降价,宁愿卖不出去留到下次。
白善宝对于做生意这种事还是有些兴趣的,拿了一包糖体验了一下,然后在快中午时和满宝一起逛到了书铺,俩人进去溜达了一圈,出来后白善宝便买了不少东西,其中还有两本书。
满宝的钱是买不起书的,所以她一文钱都没花出去。
一转身就带着白善宝去了布庄,“我要给我娘买布料和棉花。”
白善宝摸了摸怀里的荷包,问道:“我也要给我祖母她们买这个吗?”
“你祖母和娘亲缺衣裳穿吗?”
“不缺。”
“那就别买了,得缺什么买什么,这样他们才开心。”
白善宝仔细想了想,道:“我祖母她们什么都不缺。”
“真好,”满宝羡慕了一下后道:“那就换成她们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吧。”
白善宝认真的道:“他们喜欢我。”
满宝哈哈大笑,“那你把你送给你祖母和娘亲好啦。”
白善宝觉得这样不好,这样相当于他什么都没买。
他跟在满宝身后转悠,看她仔细的挑选布料,说她娘不喜欢这个颜色,她娘不喜欢太细的,便道:“你觉得我祖母和娘亲会喜欢什么东西?”
“如果是我,我喜欢吃的!”
招呼俩人的布庄老板娘听着两个孩子的童言童语,忍不住笑道:“小公子的钱要是够,那可以给长辈买些首饰,这女人啊,就没有不喜欢首饰的。”
满宝抬起小脑袋问,“什么是首饰?”
“就是戴头上的珠花,金簪,银钗什么的。”
满宝就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脑袋,她的头发毛绒绒的,因为她爹坚持头发是靠血来养着的,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剪头发,还说她七岁之前不用特意蓄发。
不过现在是冬天,满宝已经好几个月不剪头发了,此时头发刚盖住脖子,周家上下都没有金簪银钗,头上只用木钗束发,所以她不知道原来还有首饰吗?
满宝和老板娘比划了一下她娘的身量,快速的裁了一块布,又买了两斤棉花,这便兴奋的要和白善宝去看首饰。
跟在后面的大丫将布料和棉花放背篓里,跟着他们去了隔壁银楼。
但大丫他们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一时没敢进去。
满宝却浑然不觉,还拉了一把大丫,大家一起凑进去看里面摆放的首饰。
满宝年纪还小,还不能理解首饰的漂亮,所以和白善宝一样双眼抓瞎,最后还是大丫提了一点参考意见,大吉也指点了一下,白善宝便给祖母和母亲各买了一样东西,成功把自己积存的零花钱全部花光了。
他还和满宝叹息,“这都是我这几个月存下来的,结果今天全花光了。”
满宝安慰他,“没事,我也把我的钱都花光了,我们再挣就是了。”
“可你能卖糖,我能卖什么呢?”
“那你和我一起种姜吧,还要山药,”满宝将希望都放在了这两种作物上,她也觉得卖糖来钱太慢,都不够她买肉吃呢,所以她觉得还是科科的建议更靠谱,“你家那么厉害,你可以让他们出去找一找山药的种子,如果能找到,你就在你家的院子里种一点儿,等到来年冬天就能收获很多了,不然还能种姜,我那有种子,我可以送你一点儿。”
“也种我家院子里吗?”
“是啊,你家就三个人,住那么大,那么大的院子,那院子空着多浪费啊,不过养鸡鸭太臭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还是种姜吧。”
白善宝觉得她的提议不错,点头道:“那你得帮我,我不会种。”
已经种过一次的满宝自信满满的点头道:“没问题,而且姜也挺贵的,最主要的是,它夏天就能收获啦,长得特别快。”
俩人就种姜交流了老半天,最后走着走着,发现肚子有点饿了,因为是来县城,所以白家没给白善宝准备吃的。
周家知道满宝手里有钱,也不想她大冷的天啃冷硬的馍,便也没给她准备。
最后还是满宝征求了一下大头大丫他们的意见,想要把给他们的钱拿去买包子吃。
满宝买布料和棉花去了近三百钱,剩下的钱都是要给大头他们四个平分的。
大头他们勉为其难的同意了,总不能让小姑饿肚子不是?
不过为了不让小姑再乱花钱,大头还是在买完包子后让满宝当场给他们分钱,然后再交给她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