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小钱氏就给她算,“这山药的种子当初是你和老五他们拿回来的,又是老四老五他们种下伺候的,算起来大头他们也有份儿,这得了钱每一个人都得分,对了,你既然从大嫂这儿拿了山药豆的钱,那以后你再吃山药豆糖葫芦可也得给大嫂付钱。”满宝就皱了皱小鼻子,道:“大嫂,我以前吃,你从不要我付钱的。”
“那是以前,现在你不也问我要钱吗?”
满宝低头一想也是,但又总觉得哪儿不对。
小钱氏把她当闺女一样养,小时候喂她比喂三头还多,见她苦恼,她就怜惜的把她抱在怀里慢慢的教,“满宝,我们是一家人,亲兄弟是要明算账,但那是在大事上,小事小情糊涂些一家人才能过得和睦。”
满宝疑惑的看着大嫂。
小钱氏就笑问,“那我问你,地里的菜园是谁在侍弄?”
“娘亲,大嫂二嫂三嫂和大姐。”
“你看,你没种菜,老四老五老六他们也没种,难道以后他们吃家里的菜还得给钱?”小钱氏笑道:“钱不是这么算的,一家子,这种小事根本就不用去计较。”
满宝好像明白了点儿,好一会儿她才抚掌道:“我知道了,这就是大圆媳妇常说的不能一碗水端平。”
小钱氏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一言难尽,她问道:“你什么时候又去和张大嫂说话了?”
因为宅基地的事,周家和周大圆一家的关系有点僵,这段时间,小钱氏看到张氏都是目不斜视的走过,连问都不问一声的。
满宝就乐呵呵的道:“我才不和她说话呢,和她说话太费劲儿了,是她跟人在村头说话,看见我下学回来,嗓门就叫得好大好大,说,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不管怎么偏心都偏着大驴,不像有的人家,孩子生了六七个,可这心都偏到天边了……”
满宝捏着嗓子学得惟妙惟肖,让小钱氏看愣了,好像就看到一个满脸不屑的张氏在自己跟前晃荡。
满宝还学着张氏扭了一下身子,继续大着嗓门道:“这一碗水不能端平,现在孩子还小没什么,等六个都成亲生孩子,他们也就老了,看他们到时候这日子怎么过。”
满宝放下手,重新窝进大嫂怀里坐好,笑眯眯的问,“大嫂,是不是就像大圆媳妇说的那样,家里人多的时候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而且我们也得学会糊涂,不然太过计较,家中就不和睦了。”
小钱氏都愣了好一会儿才理清这中间的因果关系,别说,还真像满宝说的那样,所以张氏说他们家公婆偏心竟然还是正确的了?
小钱氏低头看着怀里的小人儿,忍不住“哎呦”一声,抱着她道:“我们家满宝怎么就这么聪明,可稀罕死嫂子了。”
满宝就哈哈大笑,骄傲的道:“我就知道大嫂一定最疼我,比疼三头还要疼,所以大嫂也是偏心。”
既然这样,满宝当然也要偏心大嫂啦,所以她决定不要钱了,地里的山药豆随便取,随便摘。
小钱氏和满宝在内室说话的时候,周大郎就在外室给他小儿子做一个木推车的玩具,这是他很久以前就承诺他的。
听到里面的对话,周大郎头一次觉得他媳妇的口才原来这么好,竟然能说服满宝。
要知道满宝那嘴巴可是跟她爹一样一样的,从小只有他们说服人的份儿,哪有别人能说服他们?
等满宝高高兴兴的走了,周大郎这才放下手上的木头走进内室,“你可真够聪明的,竟然能从那孩子手里抠出钱来。”
小钱氏就把要叠的衣服扔他身上,嗔怒道:“你可闭嘴吧,有你这么说自个妹妹的吗?满宝孝顺着呢。”
那倒是,看她对母亲和小钱氏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孩子果然鬼精鬼精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再没人谈及山药豆的价钱问题。
满宝这边没问题,周四郎他们自然更没有问题了,私心里,他们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像满宝这样每一次分成都分得很清楚的,反而才是新鲜。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避免了他们每次交公后分钱的不确定。
分配的原则已经定下,每次他们交完公中的钱后,剩下的钱就按比例来就好。
虽然有时候有些人大概只能分到几文钱,但每天都有几文钱进帐,积累下来也很多了。
尤其这是在乡下,要买东西还得走好远好远的路去大集,或是等待货郎过来。
以前,村里只要有货郎来买东西,大头大丫他们都只能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围观,看着货郎担子上的东西各种流口水却没有钱买,但现在不一样了,每次货郎再来,他们就是销货的生力军。
糖果是不用买的了,反正都没小姑给的好吃,但像其他的玩具或小糕点就很受欢迎。
满宝甚至一度鼓动周四郎也去做货郎,用满宝的话说是,“好好玩呀,每天都可以出村子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以看到好多人,还能看到好多稀奇的植物和动物。”
周四郎对此嗤之以鼻,对她道:“你以为货郎是去玩儿呀,要挑着货担走西村,逛东村,很累的,一不小心还有可能遇上打劫的,到时候我要是英勇一点保护货物拒不交钱,你就没四哥了。”
满宝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路上还有打劫的?”
“有啊,有土匪呢。”
满宝哇的一声,连忙好奇的问道:“土匪在哪里,他们都长什么样?”
第164章
话本
第二天,满宝神秘兮兮的和白善宝道:“山上有土匪。”
白善宝嚯的一下转过头来,眼睛发亮,拳头紧握的问道:“哪座山?你见到了?”
“没有,我四哥说的,”满宝疑惑的看着他,“你干嘛那么生气?”
白善宝就哼了一声道:“我最讨厌土匪了,以后我一定要杀尽天下土匪。”
满宝点头,“土匪抢东西是不对,但你也不用把人都杀光吧,而且你杀得光吗?不是我鄙视你哟,而是你打架都没我厉害。”
“那是因为你是女生我让着你的。”白善宝激动的叫道:“我要是用力,你一定打不过我。”
“哼,敢不敢去门口打一架。”
“你得先答应我不准咬人。”白善宝很讨厌和满宝打架,每次她打不过都咬人,他又不能咬回去,所以总是输。
满宝也有些不好意思,却嘴硬道:“打架就是不折手段的赢,我又没不允许你咬我。”
白善宝就磨了磨牙,很想现在就咬她一下。
白善宝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理她了,还把放在她那边的书给拽了过来,然后掏出备用的石子,将中间的那条线加固了一下,让它更明显,“你不许超过这条线。”
“不超过就不超过,哼!”满宝拖过凳子往边沿坐了一点儿,也对他哼了一声,然后道:“人家土匪都会武功,就是会在天上咻咻飞过来飞过去的武功,你都跳不高,还怎么打人?”
白善宝惊呆了,“土匪这么厉害?”
“那是当然!”
引诱宿主买了些故事书的科科:……一定是哪本故事书里收录了古时候的武侠,完蛋了!
白善宝顾不上和她生气了,拖过凳子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我听人说的,说书人说的书,既然是写成书的,那就应该是对的。”
白善宝不相信,因为他们家也是有护院的,当初从陇州来这里,祖母还特意请了镖局的人护送,他也没看见他们飞来飞去啊。
不过,他们路上没遇上打劫的,一路平安的很,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机会展示?
白善宝惋惜不已,当初他们要是遇上打劫的多好呀,那样就能看到镖局的人打架了。
满宝见他不信,就挑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他听,她平生最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了,当然,也喜欢说。
明明书上未必描写得有这么生动,但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讲述的时候又手舞足蹈,不说白善宝,就是一旁的同学都听呆了。
白二郎也不知什么时候把凳子搬到了满宝隔壁,撑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拿了书过来给孩子们上课的庄先生发现全班同学都围着满宝,而满宝被众人围在中间,不仅不慌,还兴奋得很,她恨不得站在桌子上讲故事。
不过考虑到先生的威严,她没敢这么做,却也手舞足蹈。
正想敲门提醒他们的庄先生正好听到满宝说,“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恭横扫一鞭,就将敌军将领扫于马下……”
白二郎忍不住拍手叫好,一连问道:“后来呢,后来呢?”
满宝从小书箱里把自己的竹筒给拿出来,喝了一口水后道:“等我缓一缓嘛。”
庄先生等满宝说完了一节,过了一个高潮后才敲门。
学生们一扭头就看到庄先生正立在门口,也不知道站了多久了,孩子们立即如受惊的鱼儿四散开去,不一会儿满宝身边的人就散得一干二净了。
庄先生看着满宝道:“下学后你先别走,来我小院来。”
看到她身边的白善宝,便又补充了一句,“白善,你也来。”
俩小孩对视一眼,默默地低头,心虚得不行。
庄先生并没有骂他们,只是问了前因后果后先问了一下满宝,“你说的故事是从哪儿来的?”
“一本故事汇全里有的。”
庄先生问,“能给我看看吗?”
满宝在心里问科科,科科已经快速的扫描了一下她买下的故事书,确定没有不合适的内容后道:“可以。”
至于那些不存在的朝代,那真是太好解释了,因为在科科看来,这些故事书本来就编得很离谱,是地球纪元二十二世纪的人类仿照十九二十世纪的人类描写习惯,编写的却大多是十六世纪前的故事。
那些故事除了人物的名字是正确的外,在科科看来,其他的事件全是自己想象的,一定是这段时间宿主买的书太多,以至于它没留意到宿主竟然买了这样没价值的垃圾书。
看来以后得仔细一点儿了,宿主本来就抠门,不太乐意花积分,既如此,要花积分当然要花在刀刃上。
比如各种种植科学技术的书籍来一份?
科科默默地在心里想着,满宝已经蹲下去假意在书箱里寻找,然后把那本故事书找出来交给庄先生看。
庄先生翻开看了一下,发现上面所描写的朝代一个都不是真的,就连时间也乱七八糟的,这根本不是什么故事书,而就是人杜撰的话本。
小孩子怎么能看这种东西呢?
庄先生抚了抚额,问满宝:“你家里给你买的?现在你家里这么有钱了?”
现在满宝用的书依然是庄先生手抄的,毕竟字数还不是很多,庄先生练字的时候顺手就给她抄出来了。
也因为是给自个的爱徒抄写的,庄先生并没有用正楷,而是用了自己最喜欢的行楷来写,看着似乎有些潦草,但好看得很,满宝也很喜欢。
满宝道:“不是家里给买的,是我自己换来的。”
庄先生问,“用什么换的?”
“用草!”
科科暗道:没错,草换积分,积分换书。
庄先生就以为她是拿夏天时去拔的积雪草换的,那东西并不怎么贵,庄先生没责难她,不过还是提醒道:“以后可不许再这么鲁莽了,小心被骗,你这书不是故事书,而是杜撰的话本,里面连朝代听都没听说过,读之无益,还容易上瘾,以后别看了。”
“可是里面的人好厉害呀,先生,那些会武功的人是不是就像书里写的那样,轻功厉害的可以踏雪无痕,踩水而飞?”
第165章
抽签
庄先生就抽了抽嘴角道:“都说了是话本了,既然是话本,里面的东西自然是假的,所以我才说读之无益,还容易教坏你们这些小孩儿,好了,这本书我没收了。”
满宝一呆,没想到书还有被没收的一天。
料理完爱徒,庄先生这才看向白善宝,严肃的道:“你要剿灭天下所有的土匪,那得做到两件事才行。”
白善宝眼睛亮晶晶的,问道:“什么事?”
“第一,你得读书好,考中进士,或者去考明经,只有科举出仕,你才可能迅速的掌握权柄,也才有机会谋划剿匪之事;二,你得学武,上阵杀敌怎么能没有武艺呢?你身体不好,你难道能不顾及家人亲朋上战场杀敌吗?”
白善宝觉得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连忙问,“那先生,你说我能考中进士吗?我爹就是进士出身,我娘说进士可难考了。”
“以你的天资,只要勤奋读书,考中进士应该不难。”哪怕难,庄先生也会说不难的,他鼓励他道:“老人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不定你比你父亲还要优秀。”
白善宝也这么觉得,他很兴奋,又问道:“那学武怎么办?”
“这个你就要和你祖母商量了,”庄先生道:“请个护院教练,或者去镖局里聘请一位镖师,花费都不是很大的。”
至少对白家来说,这点钱并没有什么。
满宝跟着白善宝往外走时就一个劲儿的鼓动道:“你一定要问一问你家的护院会不会飞,要是不会,一定要去镖局里再问一问,我们既然要学,那就要学最好的本事。”
白善宝觉得她说的有理,还道:“等我学会了教你。”
“好!”秉持着礼尚往来的原则,满宝道:“到时候我把我的糖葫芦分给你吃。”
白善宝流着口水点头,然后俩人在路口里依依惜别。
白善宝还邀请她,“不然你来我家写作业吧,这样我们还可以一起说话。”
满宝道:“明天吧,今天我四哥分地,我要回去看热闹。”
白善宝一听有热闹可看,立即兴奋了,问道:“分什么地?”
“分永业田和口分田呗,我四哥明天成丁了,正好前段时间大亮侄子也成丁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一起分地。
村里不少人都跟着跑去看热闹,因为分地算是大事。
天下刚太平了二十来年,前些年还有逃荒的人呢,逃走的人的田地便慌了下来,一般超过三年无人耕种,田地就会被收回国有。
这部分田地的产权暂时由里长来保管,或者是看着还算肥沃,水土又好的荒地,县衙也会圈起来交由辖区内的里长管理。
有的里长会偷偷的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荒地上种植,但也有人无力耕种,都是任由它荒废着。
而七里村的这位里长就属于后一位,他们家的丁田就足够耕种了,这还是有一头牛的情况下,再多加田地他们也种不了。
每次辖区内有孩子成丁,都是里长去划地的。
划出来的丁田,整个村子的人每家都要派出一人来帮忙下地开荒,这是约定成俗的事情。
七里村范围内的好荒地还有不少,每人二十亩的永业田,不可以买卖,却可以继承。
当然,特殊情况也是可以买卖的,只是需要在县衙登记,比如家中有人需下葬筹钱,或是有人看病,报上县衙查证熟识后就可以卖永业田了。
口分田四十亩,死后是要收归国家的。
而七里村多低矮的山坡,里长干脆按照以前的惯例,给人划分山坡作为口分田。
周老头,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的口分田就都是山坡,包括山脚下的那些未被开荒的地,丈量也不上心,都是估摸一下画一圈就分了。
其实这口分田的用处不大,说是让大家种桑养蚕,但七里村的村民并不会养蚕,他们多是在山脚下开一圈地种上麻,他们所用的麻袋,所穿的麻衣全是麻制成的。
至于山上则多数用来种树。
不,是绝大时候不会碰山上野生的树,他们爱怎么长就怎么长,要是里面恰巧有做房子,做家具等的树种,那就更好了。
他们都不必种树就可以收获一波。
当然,要是山上没有,老周头就会带着儿子们漫山遍野的去找那些树种,移植回来种在自家的山头上,开始一段时间浇浇水,松松土,给点农家肥,等它活下来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只要控制住旁边的野树不会妨碍它的成长就行。
成丁时种下,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基本上就可以砍了做房子或是做家具了。
满宝满周岁时,老周头就给她在山上种了几棵树,大头他们当然也有,只是满宝觉得等他们长大肯定不够用。
因为她爹的就不够用,或许是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多孩子,当年种树的时候没种下太多,以至于现在需要跟人买树。
除了种树,还可以种竹子,比如周二郎和周三郎的口分田上就种了不少竹子,每年周二郎竹编所用的竹子,除了在没主的山上砍一些外,剩余的全是他们自己口分田上的。
村子里的田地看着似乎都差不多,但通过家里这几天的议论,满宝知道,这其中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也不知道她四哥的运气会不会好一些,挑到好的一份田。
等满宝和白善宝手拉着手跑到田边的时候,里长已经带着人将所有的田地都看了一遍。
然后对着成丁的俩人道:“大家刚才也都看到了,我们打算把看的这些地分为两份,一份二十亩,周粮,周大亮,你们两个一起过来抽签。”
周四郎和周大亮对视一眼,纷纷上前去。
里长拿出来一个签筒,里面有两条签字,道:“谁抽中了底部是红色的签字,谁就拿一号地,要是没有,那就拿二号地。”
周家人认真的回想了一下两份地的区别,然后发现区别不是很大,只是一号地近水的多些。
这么一想,大家就目光炯炯的盯着签筒。
周四郎紧张了,看向周大亮,“你先来?”
周大亮客气的推辞,“还是你先来吧。”
“行,”周四郎一点儿也不客气的应了一声,道:“那我就先来。”
第166章
慷他人之慨
周大亮幽怨的看了他一眼,都不知道多谦逊一句吗?一点儿都不按套路来。
周四郎摩拳擦掌,目光紧张且仔细的在两根竹签上来回移动,不断的在心里祈祷:道尊老爷,一定要保佑我抽到一号签!
周四郎选定,眼睛一闭,再一睁开,刷的一下就抽了一根,看到签子底部的红色,周四郎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我中了,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