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章

    满宝现在已经不用人接送了,但大吉却依然坚持每天接送白善宝,此时他人就候在外面。

    小少爷一出来他就迎上去,见两个孩子都耷拉着小脑袋,就含着笑问,“先生布置的作业很多?”

    俩孩子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到了路口满宝就和白善宝告别,“我今天不想去你家了,我要回自己家。”

    白善宝道:“你不写作业,明天不能出去玩儿。”

    满宝吸了吸鼻子道:“可我现在不想写作业,我想去河里捉泥鳅。”

    白善宝精神一振,立即道:“我也去!”

    说着拉着她就往村子里跑,“先把书箱放在你家,上次捉泥鳅我一条都没捉到,这次我一定能捉到。”

    大吉连忙跟上。

    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也是最干燥的时候,河里的水位下去了很多,露出一大片湿润的河泥。

    有些泥坑里的水没有干,有些许小鱼会遗留在里面,所以孩子们喜欢到河边摸小鱼,摸着摸着便会忍不住摸起泥鳅来。

    好在,这里最冷的时候河面上也刚结了薄薄的几块浮冰而已,孩子们只要不特意踩到水里就没事。

    村子里不少孩子都喜欢拿着棍子在河泥里戳了戳去,显然是在挖泥鳅。

    周四郎也带着俩弟弟和侄子侄女们混在其中。

    一大群孩子里就属他最显眼了,因为他年纪实在太大了。

    但没办法,家里的姜都卖完了,剩下的是种子,山药留下种子和自家吃的一些外也都卖光了,这会儿他们都没事做。

    作为村里出了名的孩子头,挖泥鳅这样的活动周四郎怎么可能不参加呢?

    他不仅参加,还很霸道,以他纵横泥塘十来年的经验,很快圈了很大一块地,让弟弟和侄子侄女们把这块地围住,然后撸了袖子就开挖。

    谁过来都不行。

    等满宝和白善宝手牵着手哇呜呜的冲过来时,他已经挖出了十来条了。

    此时正弯着腰在泥里摸来摸去呢。

    满宝一冲过来,他正好摸到一个头,手直接往前滑了一截,捏起来就往旁边的地上甩,正好甩在俩孩子的脚边。

    白善宝反应最快,哇的一声,伸手就去抓,结果太用力,泥鳅从手心里滑走,掉在了地上,满宝也反应过来了,扑上去抓,俩人就头撞头撞在了一起。

    第172章

    吃泥鳅

    满宝小屁股往后一跌,直接摔在地上,但她都不带停歇的,直接扑上去又抓,泥鳅刺溜一下从她手心里滑出去,白善宝手一扑就抓住了。

    他也不拿起来,就按在地上哈哈大笑。

    满宝用脏乎乎的小手揉了揉额头,直接快速的爬过去把木桶扯过来,让白善宝把泥鳅抓进去。

    俩小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把泥鳅给弄进去,只是他们身上也脏得不行了,比站在河里摸泥鳅的几人还要脏。

    但他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扒在桶边看着里面的泥鳅傻兮兮的笑。

    满宝流着口水道:“想吃。”

    白善宝没吃过,上次他只抓,不吃,见她一脸垂涎,就忍不住问,“很好吃?”

    满宝狠狠地点头,“好好吃,好好吃。”

    白善宝便也看着它们流口水。

    大头很快也摸到了一条,他也很有经验,抓起来就往离得最近的叔叔身上扔。

    周五郎眼疾手快的用手捧住,瞄准了满宝他们跟前的木桶又一扔,有扔进去,也有扔出来,然后满宝和白善宝就哇哈哈叫着给抓进去的。

    等到村子里传来大人叫吃饭的声音,大家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纷纷从河里爬上来。

    周四郎看了看手上和脚上的泥,招呼着大家一起去河边洗一洗。

    满宝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泥,也要去,周四郎哪敢让她碰河水,直接拽住后衣领一拖,道:“去去去,大头,带着他们回家用温水,大人才能用冷水。”

    大头就奔上去拎住木桶,和满宝道:“小姑,我们先回家,和白善宝一起。”

    满宝看看河水,又看看木桶里的泥鳅,决定跟着泥鳅走。

    一群你猴子回到家里,小钱氏差点没气得厥过去,她抄了扫把上前两步,结果看到正站在满宝身边笑哈哈的白小公子,她的手就一顿,手中的扫把硬生生的换了一个方向,落在了地上。

    大头大丫等人齐齐松了一口气,这才活泼起来,拎着木桶上前表功,“娘,我们挖了好多泥鳅的。”

    钱氏很嫌弃的看了一眼木桶里的东西,烦躁的挥手道:“去去去,让你们爹给你们弄去,大丫,赶紧去灶上把热水打出来洗脸洗手,大冷的天下河,谁带的你们?”

    冯氏和何氏听到声音也出来,看见自家孩子也是一身的泥,顿时也气了,忍不住念叨道:“大冬天的这得费多少木柴,明天你们上山捡柴去吧。”

    又道:“你们就这么两身衣服,之前的还没干透呢……”

    总之愁死了。

    大头和大丫懂事一些了,闻言低着头默默地干活儿。

    但二头二丫和满宝几个小的却完全不能领会大人们的忧虑,此时正嘻嘻哈哈的凑在一起看泥鳅。

    等热水打出来又嘻嘻哈哈的围着一起洗手洗脚,因为知道衣服要换掉,满宝还调皮的打了一下水,让温水四溅起来洒在脸上,特别好玩儿。

    白善宝在周家玩了许久,直到一直默默立在一旁的大吉提醒该回去吃晚食时他才起来。

    满宝就拿了一个木盆过来给他装了许多泥鳅,叮嘱他道:“先让它吐一晚上的泥,明天再吃。”

    白善宝表示明白。

    满宝就流着口水道:“容姨做的菜好好吃,你明天吃了看好不好吃,要是好吃,记下方法,回头我让我大嫂也给我做。”

    白善宝就邀请她,“明天你去我家吃吧,等把我家的吃完了,我就来你家吃。”

    满宝略一思索就答应了,然后把木盆交给他。

    当然,木盆是大吉端着的。

    郑氏看到儿子一身泥的回来,忍不住张大了嘴巴,再一看到木盆里的泥鳅,吓得连退两步,把眼睛撇到一边去,“善宝,你,你怎么把蛇带回来了?”

    “这不是蛇,这是泥鳅。”白善宝献宝一样和祖母母亲说,“这是我们一起抓的,满宝说可好吃,可好吃了。”

    刘氏也没吃过这东西,也吓了一跳,不过她适应良好,只是点了点头,看了眼他脏兮兮的衣服,问大吉,“下河了?”

    大吉连忙道:“就在河边,并没有碰到冷水,只是抓泥鳅的时候滚到了地上。”

    刘氏就点点头,挥手道:“把这东西拿到厨房去吧,来人,给少爷打水洗澡。”

    吩咐下去,刘氏这才蹙眉看向白善宝,“赶紧去洗漱换衣服,一会儿要吃晚食了。”

    刘氏从不拦着孩子调皮,在她看来,孩子活泼些才能健康,尤其是男孩子,要是因为害怕拘着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可以,长久以往才要生病呢。

    所以,她只不许孩子攀险涉水,其余的由他们玩去。

    白善宝也从不觉得自己顽皮,看着大吉把木盆端走了,这才高高兴兴的跟着下人去洗澡换衣服。

    白家的厨房管事叫容姨,她手底下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三人把持着厨房,管着一家大小的吃喝。

    她会的东西可多可多了,点心,南北各色菜系都会一点儿,当然,这泥鳅当然也会处理。

    她不仅会处理,她一口气做出了三种做法,泥鳅豆腐汤,蒸泥鳅和爆炒泥鳅。

    除了蒸泥鳅,其他两样满宝都没吃过。

    郑氏看着都怕,自然是不吃的,刘氏尝了一下,觉着不错,就和两个孩子一起用起来。

    满宝只盛了一点点饭,然后就着这三样泥鳅菜式吃得津津有味,还道:“泥鳅好吃,这个白白的嫩嫩的也好吃。”

    刘氏就给她夹了一块豆腐,笑问,“这是豆腐,以前没吃过吗?”

    “没有。”满宝摇着小脑袋问,“豆腐是怎么做的?”

    “就是豆子做的。”这是白家自己做的,刘氏知道有些地方贫瘠,一些吃食的做法在外面很普遍,但有些地方却未必见过,于是仔细的和她说了说豆腐的做法,笑道:“等回去,你可以让你嫂子试着做一下。”

    满宝狠狠地点头。

    刘氏见她吃得香,而一向吃饭有些挑食的孙子有她比着,吃的比往日要多,要香,便笑眯眯的道:“一会儿我让容姨给你包两块拿回去,满宝,奶奶很喜欢你,以后你常在我家吃饭好不好?”

    “那不行,我还得回去陪我娘吃饭呢,”满宝道:“我娘没有我陪着会吃不香的,不然奶奶你跟我回我家吃饭吧。”

    刘氏就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点头道:“好啊,下次有空就去你家,也尝一尝你家的饭。”

    第173章

    豆腐

    一旁的白善宝就插嘴道:“她家的炖山药好吃,鸡肉也好吃。”

    显然,这个也是在人家家里吃过饭的。

    满宝在白家吃了饭,还带了一盘的水豆腐回去。

    小钱氏等人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都好奇的围上来看,“这是什么?”

    倒是老周头知道得多一些,笑道:“是豆腐吧,听说是豆子做的。”

    “是啊,是啊,就是豆腐,煮着吃可好吃啦。”满宝将刘氏说的煮法背出来,自有大嫂去琢磨了。

    满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道:“我今天晚食吃了好多豆腐,就不吃了,大嫂,等你学会了做豆腐,我们家就可以天天吃豆腐了。”

    这东西是豆子做的,而在乡下人家,豆子比麦子还不值钱,至少大家一致觉得麦饭比豆饭好吃,更别说麦子研出来的面粉了。

    所以小钱氏略一思索就应下了,不过问,“豆子家里倒有,但这卤是什么?”

    满宝吃饱了就犯困,她打了一个哈欠道:“回头我问容姨要一些就是了,大嫂,晚食你们也做豆腐炖泥鳅吧。”

    今天白家为了照顾满宝,特意把晚食提前了,而现在正好是各家做晚食的时候,周家的饭已经蒸好了,却还没开始煮菜。

    小钱氏点头应下了,让大头带满宝出去玩,不许她现在睡着。

    不然现在睡了,不仅积食,晚上还容易醒夜。

    小钱氏在厨艺上很有天赋,虽然满宝只是背了一遍,但她还是心领神会的学会了煮豆腐。

    用晚食时,就连钱氏都忍不住多用了一些,颔首道:“这豆腐是不错。”

    满宝正坐在她旁边,她没吃饭,但吃菜,闻言立即道:“是不是有肉的味道?”

    钱氏笑道:“你吃什么都能想到肉上去。”

    “才不是呢,这话是刘奶奶说的,她说,豆腐取豆之精华,其味如肉,营养也如肉。”满宝摇头晃脑的念完,突然一愣,“咦”了一声道:“如果是这样,以后我想吃肉的时候却没钱买肉,岂不是可以直接做豆腐吃?”

    周四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你咋不说要把豆腐当肉卖呢,这就是豆子做的,怎么可能和肉一样呢?”

    满宝眨眨眼,她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他很不喜欢她笑话她的样子,就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理他,然后在心里悄咪咪的问科科,“科科,你说,是刘奶奶说的对,还是四哥说的对?”

    科科:“刘氏说的对。”

    满宝就嘴巴微张,有些震惊。

    科科道:“大豆里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而豆腐是大豆做成的,黄豆、黑豆,白豆等都可以做成豆腐。刘氏所说的豆腐营养和肉一样是因为它和肉类一样拥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说,豆类食品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满宝都听呆了,原来她最讨厌吃的豆子竟然这么厉害吗?

    科科继续道:“豆子有很多吃法,而显然,宿主的家人为了省时省力,选择了最粗暴最简单的食用方式,它其实可以二次加工成很多东西,有的味道不比豆腐差,营养价值也不低。”

    满宝精神一振,问道:“还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

    满宝的脑海里就刷刷刷的出现三本书,科科的声音充满了诱惑,“这是目前馆内收藏的最全的三本书,不过我刚建议宿主购买这一本,因为里面有大量的远古时候到古时候的豆类食品考据,显然,以宿主现在的科技文明,就算是买到了现代描述豆类食品加工的书,也做不到。”

    所以还是买原始的吧。

    满宝有些失望,“还要买书呀。”

    “当然,这里面不止有豆腐的制作方法,还有豆浆,豆皮,豆腐乳,甚至还有酱油和豆油的制作方法。”

    满宝表示她一个都没听说过,所以不太心动。

    科科估计早知道她是视觉人士,于是搜索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给她看,“这是豆腐,这是豆浆,加一点糖是甜的,营养非常的丰富,尤其适合女性人类食用,宿主,上至你母亲,下至你,都很适合每天早上来一碗豆浆。”

    又把其他制作好的食物放出来,勾引得满宝咽了好几下口水,眼睛亮得不像样,这才放出最后两张图,道:“宿主,这就是酱油和豆油,你别看它们长得很一般,根据人类的描述,做菜时加入这两样将可以大幅度提高菜肴的味道。”

    科科道:“据我扫描出的结果,宿主所在的时代目前还是以动物油脂为主,植物油并没有应用在做菜上,所以这门技术对你还是很有用处的。”

    满宝心动了,就去翻了一下书后面的价格,她微微瞪大眼睛,“怎么这么贵?”

    比以前她买的所有书都贵,要六十二积分呢。

    科科道:“您会物超所值的。”

    满宝纠结了一下,心里想着好吃的,这才勉为其难的点头道:“好吧,那就买吧。”

    因为花了不少的积分,满宝情绪有些低落,落在周家人眼里就是她还在生周四郎的气。

    钱氏觉得这孩子气性有些大,正想要磨一磨她的性子,结果老周头已经先她一步瞪了周四郎一眼,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你都多大了还跟你幺妹吵架,还不快道歉去。”

    老周头嫌弃得不行,“都是十八的人了,眼见着就要说亲成亲了,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瞎逛,你往外看一看,村子里像你这么大的青年谁还会下地摸泥鳅的,你也不嫌臊得慌。”

    周四郎不服气,“您刚才吃泥鳅的时候怎么不说?”

    老周头觉得他竟然敢和他顶嘴,眼睛一瞪,撸起袖子就要再揍,满宝终于将思绪从科科那里抽出来了,一抬头就看到她爹要揍她四哥,她就乐哈哈,“四哥,你又惹爹生气了!”

    周四郎气得不行,“爹明明是在给你出气!”

    “咦,爹,你为什么给我出气呀?”满宝很疑惑。

    老周头:“……你不是在生你四哥的气吗?”

    “不是呀,我是在想做豆腐的事呢,大嫂我们家什么时候做豆腐呀,做了豆腐,我们再做一些豆皮吧,我觉得豆皮可能比豆腐还好吃。”

    得了,这一看就是想吃的入了神了,大家各自收回视线,该干嘛干嘛去。

    这下轮到周四郎生闷气了,他蹲在她旁边,哼哼道:“你还真打算把豆腐当肉吃啊?”

    第174章

    嘿

    说亲吗

    满宝本来正想着吃各种豆制品的事,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周四郎这一提醒她就认真思考起来了。

    既然豆腐和肉一样,那她以后岂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买肉的钱了?

    至于省下的钱要拿去干什么,满宝想:管它呢,总会有去处的。

    这么一想,自己的钱盒岂不是很快就满起来了?

    只是想一想,满宝就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了,摇着周四郎道:“四哥,你没说错,以后我们要少买肉,多做豆腐吃。”

    周四郎:“……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明明是不认为豆腐和肉一样的。”

    但满宝根本没理他,还去和小钱氏商量,“大嫂,明天我们就试着做豆腐吧。”

    钱氏也笑道:“做就做吧,先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要是能做出来,改日做好一点儿,给白家也送一些过去。”

    小钱氏应下。

    正好后天是冬至,而现在大冬日底下,大家也没事做,有的是时间。

    第二天,满宝依然去上学,而小钱氏则按照满宝说的泡了豆子,拿到磨坊里去磨豆浆。

    村子里只有一个磨坊,里面有两口磨,都在周家祠堂不远处的一个茅草亭里,说是亭子,其实很久以前这是一间房子,只是年代太过久远,墙塌了,族里没钱修缮,便把墙体给拆了,重新用木头和茅草搭了一个遮挡的亭子而已。

    大家一般会在这里磨面粉和豆粉之类的。

    小钱氏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去干这样的活儿,于是把周大郎给叫上了,周四郎就领着一众小的跟在后面凑热闹。

    一边凑热闹一边说风凉话,“大嫂,怎么满宝说什么你信什么,这就是豆子,一斗八文钱,你想想一斤肉多少钱?这豆子怎么跟肉比?”

    周大郎嫌弃他话多,干脆抓了他的壮丁,“这么闲,过来和我一起推磨。”

    周四郎想跑,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把跳上去抱住他的脖子,哇哦哦的叫着不许他走。

    最后周四郎还是被抓了壮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