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他也不介意,给俩人拎上,大手一挥道:“走吧,我陪你们去找。”转了两个树墩周四郎才知道她们不是在找枯叶,而是在找“树根”。
不错,周四郎看过满宝丢在竹筐里的那几团黑褐色的东西,也认为是树根,但看到那白花花的根肉,又觉得不对。
哪有树根的里面是白色的?
周四郎正在深思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边传来了大丫的惊叫声,“小姑,我找到了!”
满宝立即丢下手边的那个树桩,跑过去看大丫的。
她一眼就看出了,立即高兴的上前掰,“就是它,就是它。”
她第一下没掰出来,自己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周四郎放下竹筐,撸了袖子上前,“我来!”
这棵树桩的没之前的那棵多,但也不少。
掰完后周四郎还闻了闻,觉得有一股清香气,就怪异的看了一眼满宝,“幺妹,你快告诉四哥,这是不是一个宝贝?”
满宝认真的点头,“是的!”
周四郎目中生辉,亮晶晶的问道:“是什么宝贝?”
“很快就知道了。”满宝抱了一块道:“我们下山吧,我去问先生。”
周四郎:“……原来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
周四郎无力再说话,拎起这小破竹筐道:“行吧,我们下山回家,这也快到吃晚食的时间了吧?你作业做完了吗?”
周四郎今天光在林子里干活儿了,因为林子里树多,阴影到处都是,也比较凉爽,所以老周头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
周四郎觉得他现在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满宝精准的看出了四哥想要偷懒的想法,哼哼了两声道:“早做完了,我又不是你。”
大丫则不想下山,她的好多小伙伴都还在林子里呢,她想留下和她们玩儿,见小姑有四叔带着,她立刻撒开脚丫子跑去玩儿了。
满宝也不介意,和周四郎向山下走去。
满宝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抱着怀里那团东西跑去找先生。
庄先生正在院子里喝茶,顺便修改孩子们的作业,看到满宝浑身脏兮兮的跑进来,就笑看向她,“怎么了?”
“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满宝把怀里那堆东西给他看。
庄先生微讶,“茯苓?”
他笑问,“你哪来的?”
“茯苓?”满宝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茯苓霜,茯苓糕。”
庄先生听了哈哈大笑,道:“这都是吃的,在善宝家吃的?”
满宝不好意思的低头,还真是在白善宝家吃的。
庄先生就看了看她手中的茯苓,道:“这是你掰的?”
满宝点头,“有些我掰不动,所以是我四哥掰的。”
庄先生就微微点头,笑道:“你们沿着松树根再往地下挖一挖,应当还有。”
满宝很惊讶,“先生怎么知道我是在松树根找到的?”
庄先生笑道:“知道它为什么叫茯苓吗?”
满宝摇头。
“因为有人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称它为茯灵(茯苓)、茯神或松。晋朝葛洪有一本《神仙传》,里面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庄先生笑道:“这茯苓有三部分,而这三部分都可入药。”
庄先生指着那黑褐色的皮道:“这是茯苓皮,利水消肿,行皮肤之水;”
又指着那白色的肉道:“这是白茯苓,你所说的茯苓霜便是由它做成的,它的用处更多,可扶脾益气,还能治失眠多梦。”
庄先生也不过略读过一两本医书而已,所知也只是表面,更具体的则要满宝去查找了。
庄先生道:“这是药材,要想了解更多就得去问大夫或药铺里的人了。不过这茯苓还有一截被松根穿过的部分,叫茯神木,你们应该没挖出来,那茯神木也是一味药。”
“可以治什么?”满宝连忙问。
庄先生笑着摇头,“为师不知,我是教书先生,又不是大夫。”
“那等我知道了,我告诉先生。”
庄先生笑着应下,“好,为师等你来告诉。”
庄先生看了一下时间,挥手道:“快回去吧,不然家里该着急找你了。”
满宝应了一声,抱了茯苓就跑回家。
家里,老周头正举着那黑褐色的东西看,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是什么,他觉得老四在耍他,于是丢下它问道:“这东西能是宝贝?”
满宝一跑回来就看到她爹把她的东西往地上丢,立即叫道:“爹,这是茯苓!”
第260章
可能
老周头的手差点一抖,抢先在满宝前把东西又捡回来,问道:“茯苓是啥?”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是一种药,一种很好吃很好吃的药。”
老周头:……药还有好吃的?
他怀疑的看着手中的树根块。
满宝已经从他手里抢过去,然后把竹筐里的都捡出来摆好,她道:“等我休沐了就拿去药铺里卖,我要顺便问问大夫,这茯神木能治什么。”
周四郎凑上去问,“茯神木是什么东西,你不是说这是茯苓吗?”
“哦,对,先生说,土下还有呢,茯神木肯定也埋在下面,四哥,我们拿上锄头上山挖。”
“还有?”周四郎跃跃欲试,小声问道:“这东西值钱吗?”
值不值钱她不知道,但一定很值积分,她决定每样都给科科收录一些,再给它一块活体,要是百科馆那边的科技人员能够培育出来,那她得到的后续积分只会更多。
一想到积分,满宝就很激动,撸了袖子道:“肯定很值钱,四哥,我们现在就走吧。
“行!”
老周头也不拦着他们,只高声道:“记得把你二哥他们也叫回来吃饭。”
周四郎和满宝都应了一声。
等人都走了,老周头就蹲在院子里看排成两排的茯苓,摸着下巴疑惑的道:“这东西很眼熟啊,真值钱?”
周大郎也觉得眼熟,“爹,我记得众山那边很多松树,大梨村那两家烧炭的都是上那座山去砍,我以前和老三上山找野菌的时候好像看到过这种东西。”
雨下得多的时候,他们采摘下来的草菇等野菌自家吃的反而少,更多的是拿到县城里去卖。
这东西在县城还是很好卖的,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大户人家,这东西也就春夏秋三季雨多的时候偶尔能遇到。
但春忙和秋忙时没人会花这份功夫上山找,所以县城里有卖的多是四月底开始的。
那时候春忙结束,偶尔会下雨,乡下便有人能抽出空来进山找菌菇。
不过今年五月的时候不是下了近一月的雨吗,等大家把地里的活儿都忙出来,现在都六月底了,山里的野菌也老了,找出来的多半是自家吃的,没谁再送到县城里。
但周大郎毕竟有寻找野菌多年的经验,满宝又特意说过,这是在松树根边长的,周大郎这一想,还真想出了一个地方。
老周头就摸着下巴思考起来,道:“你妹妹还有几天休沐?”
“三天吧。”
“那等她休沐那天去药铺走一趟回来再说,真是药材,真能卖出价来,让老三去众山那边看看。”
说到这儿老周头一顿,小声道:“我记得众山分给大梨村了吧?”
“是,五年前分的,我们两个村还差点打了一架呢,不过这是里长做的决定。”
老周头:“那这事你们给我瞒死了,回头让老三背着竹篓上去逛一逛,人家要是问起,就说是找野菌的。”
别看这些山地都被当做口分田分下去,其实除了里面特别好,特别直的树外,没人真把这一片片山当成自己的产业。
所以村民们在山里打柴,摘野菜,找野果,拔野菌,大家都是不介意的。
偶尔砍一两棵松树做柴火烧,主人家也不会介意。
但要像隔壁大梨村的那两家那么脑缺,专门跑到别人家山里成片的伐松树回去烧炭的,那就是找抽了。
当年两村的纷争也是由此而来,当时差点打起来,虽然地是不太讨喜的周大驴家的,但当年周大郎几兄弟还是扛着锄头跟着一起出战了。
不过最后没打起来,因为里长拦住了,最后把大梨村那两家的口分田收了回来,重新把那众山那八十亩的山平分给大梨村那两家,又从大梨村的那边拨出八十亩到七里村这边,最后又重新分了大驴家两份山,这才罢休。
不过那一片松树比较多,松树爱落叶,地肥,菌菇也比较爱长在松林里,所以除了今年外,周大郎兄弟几个都喜欢去那里找菌菇。
周大郎想到了的,周四郎当然也想到了,成亲前,他可是七里村闻名内外的混子头,上山下河这样的事常干,当然也知道众山有很多被砍掉的松树。
既然这两丛茯苓都是在松树根下找到的,那去众山找一定没问题。
周四郎就跟满宝小声的讨论起来,“你给一块给我做参考,明儿我就带着老五老六去众山,看能不能再找出一些来,等你休沐,我们一起去县城。”
周四郎眼睛亮晶晶的,“满宝,这东西要是能卖出去,你得给我一点儿钱。”
“你要钱干嘛?”
周四郎轻咳一声,左右看了看,小声道:“我说了,你可别告诉别人。”
满宝最喜欢听秘密了,狠狠地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道:“你说,你说。”
“我觉着你嫂子怀孕了,我得给她买点东西,身上没钱怎么行?”
“三嫂是怀孕了呀,早就怀上了。”
周四郎一头黑线,“三嫂怀孕关我什么事,那是三哥的事,我说的是你四嫂,四嫂,懂吗?是我媳妇!”
满宝就有些尴尬,然后又觉得不对,有些怀疑道:“四嫂进门还没到两月呢。”
“是啊,所以这事你知我知,别告诉别人,等确定了再说知道吗?”
满宝一想到自己又要有一个侄子或侄女了,压力就有些大,“那明年我得准备两份满月礼了。”
“哟,你还知道要给晚辈满月礼呀?”
满宝挺了胸膛道:“那是当然,上个月舅舅家的二表哥不是生了一个儿子吗,大嫂就在准备满月礼了,做姑姑的,都要给侄子侄女准备满月礼。”
周四郎砸吧砸吧嘴,“不是吧,二表哥又生儿子了?他这都四个儿子了吧,这是要走咱爹的后路啊。”
满宝就咯咯咯咯的笑。
周四郎扛着锄头,因为不确定地下的茯苓长在哪儿,已经做过不少生意的他知道,卖东西是很讲究卖相的,所以他决定挖远一点,深一点,一定要保证茯苓尽可能完整的被挖出来。
满宝也不懂,自然是听周四郎的。
第261章
嫌弃
山上的人现在已经准备要下山回家吃饭了,见周四郎扛着锄头上山,不少人就笑道:“哟,四郎这么勤奋了,打算熬夜啊?”
“年轻就是好啊,瞧这干劲。”
“周四,你们家是打算种多少冬小麦啊,我看这几天你们兄弟几个挖的泥够多了,今天竟然还扛着锄头上来……”
周四郎一律笑嘻嘻的应,进山以后没去找周二郎,而是带着满宝往深处去,刚才那两棵松树都很靠近深林,现在那一片几乎没人了。
有人看见周四郎兄妹俩过去也不在意,反正这时候进山的,不是挖你就是恁树叶,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周四郎则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这边,便挥了锄头在距离那棵松树二尺远的地方开始锄。
往下锄了十来厘米,没发现什么东西,他这才小心翼翼的往里挖。
他没敢很用力,都是一点泥土一点泥土的锄松,然后外挖,没发现东西这才继续。
这样虽然谨慎,但速度也有些慢,他挖了不少的时间,都快要靠近树桩时才看到一层黑褐色的皮。
周四郎兴奋起来,沿着那层皮慢慢向四周挖去。
不一会儿就沿着松树的半边挖出了一个挺大的位置,当然,下面的茯苓并不是很大,但它扎得挺深,而且有一部分紧紧地跟松树根包裹在一起。
周四郎听说,那部分也是药材,叫什么茯神木的,光听这名字,周四郎就觉得这部分比茯苓重要多了。
因为人家是三个字,它才两个字,而且人家的字中间还有一个神字呢。
所以周四郎更加轻柔了,这可能是他媳妇和未来孩子的衣服肉之类的,他当然要用心啦。
“四郎,你干什么呢?”
背后突然响起一道吼声,吓得周四郎差点趴倒在地,蹲在一旁专心致志看着的满宝都吓了一跳,她没周四郎的定力,直接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瘪了瘪嘴就要哭。
听说周四郎扛着锄头上山,却没来帮忙所以跑来兴师问罪的周二郎顿了一下,然后立即冲上去安慰满宝,“满宝,二哥吓着你了?”
周四郎也顾不得坑里的茯苓了,立刻转身安慰满宝,“不怕,不怕,四哥在这儿呢,二哥吓你是不是,我替你揍他。”
说揍就揍,周四郎转身就给了周二郎的肩膀一巴掌,紧张的看着满宝道:“怎么样,还怕不怕?”
满宝:“……不怕。”
兄弟俩都呼了一口气,去年老周头吓了满宝一顿让她发高烧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周二郎揉了揉肩膀,暗暗的瞪了周四郎一眼,看了一眼他挖开的坑,问道:“你们挖树根干嘛?”
周四郎对他讨好的一笑,小声道:“二哥,这可不是树根,满宝说了,这叫茯苓,是一味药。”
“茯苓?”周二郎精神一振,也亮晶晶的看着坑里的东西,“满宝,这真是茯苓?我记得这东西是白的。”
“是白的呀,”周四郎也兴奋起来,乐道:“肉就是白的,二哥,你见过茯苓呀,这东西贵吗?”
周二郎想了想道:“应该贵吧,我听谁说过,大户人家的女眷喜欢用这东西做甜点吃,平时也是一味好药材。”
既然是能赚钱的东西,周二郎当然不会怪周四郎不务正业了,于是他一撸袖子蹲下去帮忙。
俩人一点一点的往下挖,等把茯苓下的土也给挖出来后,就小心翼翼的把它和松树根分离,看到露出来的那一点白色的肉,周二郎高兴得不行。
满宝要把所有的泥土填回去,恢复原状,她是这么打算的,“菌科似乎总喜欢在原地生长,我们把土填回去,明年说不定又能长出一片来。”
周二郎他们不是很懂,但他们听满宝的,原地填土又不难。周四郎还伸手拍了拍松树桩,笑道:“要不要给它施点肥?这样它长得快点儿。”
周二郎就瞥了他一眼,“你家肥多呀,你就在这一片多弄些落叶来给它填根就是了。”
周二郎把东西收好,盯着其他树的树根看,问道:“这东西好找吗,这儿还有吗?”
“那边还有一株,两株都是在松树墩边找着的,我怀疑就得找松树墩才行。”
兄弟俩带着满宝找过去,周二郎沉吟道:“松树墩,那得把松树砍了吧?还不一定能长,我们肯定不能砍这么多松树。”
周二郎也立刻想到了众山,眼珠子一转,压低了声音道:“老四,明天你上众山看看?”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兄弟俩相视一眼,心领神会。
周二郎叮嘱道:“小心一点,别让大梨村的人看见,村子里的人要是问起来,你就说去找野菌,要是碰见大梨村的人,你也这么说。”
周四郎应下。
满宝就道:“说找野菌也没错呀,茯苓就是菌科。”
周二郎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那树根一样的一坨一坨的东西是菌?”
满宝点头,虽然科科没有把它的名字分析出来,但却很确定它是菌科,这是不会有错的。
周二郎和周四郎就沉默,许久,兄弟便忍不住叹气,“读书可真有用啊。”
周四郎小声道:“二哥,要不等家里有钱了,把大头他们送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