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像白家这样粮食比较多的或许有优惠,一石多出几文钱来,但刘氏会在意那几文钱吗?她人就在灾区,知道这里的粮价涨成了什么样儿,那些粮商要是平价购粮后送到这边来也能稍稍压一压价格她也就什么都不说了。
偏他们运到这里来却是将粮价提到了天上去。
她又不傻,自然不会吃那个亏。
因此当时她是直接在这边找了粮商,与对方直接在关内道与剑南道的交界处做了交易,大赚了一笔。
关内道的情况还算稳定,主要是她在那个地方有产业,与官府也有些交情,所以不怕有人打劫。
但进了剑南道就不一样了。
只不知是哪方面露了消息,白氏宗族的一些人知道刘氏大赚了一笔钱,不由眼红起来,便开始想着“买下”她在陇州附近的产业。
尤其是那些据说赚了大钱的田庄。
和三年前他们灰溜溜的离开陇州不同,这一次刘氏是风光满面的回来的。
在车架刚进入陇州境内时,白家便有管事带着下人先一步回到祖宅,先把他们家住的房子打扫出来。
就在白氏宗族的人一直盯着时,刘氏却带着儿媳和孙子先去那几个田庄和铺子里转了一圈,两三天后才进入陇州城。
白善宝在信中告诉满宝,每天一大早,祖母身边的刘嬷嬷就亲自来挖我起床,把我洗得白白净净的,再给我穿上特别好看的新衣裳,然后就领着我出门炫耀去了。
白善宝告诉满宝,他一点儿也不喜欢穿新衣裳,因为纹饰考究,他想蹲在地上玩一下石子都不行。
只是才回到陇州他就不喜欢陇州了。
不过也有高兴的事,就是他只要出去转一圈,当天晚上便有他的好几个小仇人会被揍。
“……祖母带我去见族长,族长问我如今可还在治学,听说我已经通读了《仪礼》,便很不相信,于是考我。”白善宝在信中道:“我知道,想要买我家产业的人里并没有他,但一切皆是他在放任,祖母虽不说,但我总觉得他收了他人的好处,这才处处与他人方便。”
“正如先生所言,贪者必有所利,而我们的这位族长显然是贪者,所以我便以《大学》问他,我们告辞离开时,他的脸色很不好。”白善宝道:“不巧的是,我出门碰见了他那个很讨厌的孙子,于是特意停下来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晚上我特意趴在他们家墙外听了,他孙子叫得好惨,据说他第二天还要去上学,所以我决定明天我也不休息了,也去族学里借读。”
满宝乐得哈哈大笑起来,一翻,这才发现是最后一封信,显然,他没来得及写第二天的信就把信给寄出来了。
第331章
威胁
满宝从窗口探头往外看了一眼,见白二郎还坐在外面和大头吃小鱼仔,便立即收了信坐到书桌后开始写信。
白善宝的信是跟着刘氏的信一起回来的,他们并没有拜托过路的客商帮忙带信,因为这样的信件容易丢失,还很迟。
这个时代的路太难走,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如果一个客商路上病了,或是中途决定去另一个地方,那他们的信必定也会跟着那个客商去流浪。
短则三四月,长则二三年,一封信可能才会送到它的主人手上。
白家自然不可能走这样的途径,他们是派家里的下人来回送信的。
和拜托客商带信只需几十文钱的花销不同,让自家下人带信你得给他准备一匹马,准备一路上的马料,还有他住宿、食用的费用。
才能陇州到七里村,只单行一趟,五两银子总不会少的。
五两呀,搁老周家以前,除去家里的花销,两年也未必能存下五两银子。
而就算是白家,若没有要紧事,刘氏也不会用这样的方法联系白老爷,只为两小儿通信更不可能了。
至于大人间有什么事满宝和白善宝并不关注,他们还小呢,大人的事知道的多了会长不高的。
这也是先生说的。
对于庄先生的话,不仅满宝很信任,就是白善宝也很信任。
所以他们只说孩子间的事。
满宝在信中抱怨了一下没有油炸小鱼仔,道:“等你回来,我们再捞一次小鱼,不然你今年都没有油炸小鱼吃。”
油炸小鱼,放到餐桌上不算特别好吃,但如果放在茶桌上给孩子们当零嘴,那就是一道不错的零嘴。
别说白二郎,就是回家过节的白大郎都喜欢。
当天傍晚白二郎要回去时,小钱氏取了一张大大的干荷叶,从盆里拨出一半小鱼仔给白二郎带回去吃。
白二郎高兴得不行,把满宝写的厚厚的信往怀里一塞就抱着荷叶走了。
大头送他出门,生怕他反悔,一再叮嘱道:“明天一早我们在河边等你,你可一定要来啊,记得带一只木桶。”
白二郎狠狠地点头。
送回家的小鱼仔却是先送到厨房里过了一遍油,被煎过,又炸了一遍的小鱼仔更香,更好吃。
饭后时白大郎忍不住捏了一条又一条,白老爷见了便不再拦着小儿子去捞鱼,还对白大郎道:“明天你和你弟弟去看看,你难得回家一趟,与村里的少年多玩玩也是好的。”
白太太嘟囔道:“跟他们有什么好玩的,大字不识一个,还不如留家里和我们说说话。”
她一年到头都没怎么见到大儿子,怎么能还把孩子往外派呢?
白老爷瞥了她一眼道:“谁说人家大字不识的,周家上上下下现在都认字,听说就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都认得数字了。”
白太太:……
白大郎感兴趣起来,“那不是耕读之家了吗?”
白老爷颔首,“他家家风不错,你和二郎多与人玩耍也没什么的。”
于是第二天白大郎就跟着白二郎去了。
周四郎老早就带着渔网和一众弟弟在那里等着了。
周大郎他们对小鱼仔没兴趣,而且这几天村里的人一直在捞鱼,感觉已经捞不出大鱼来了。
所以很大方的没有管他们。
周四郎已经成亲,媳妇又有了孩子,在大家的眼里就是大人了。
由他带着下河,大家都很放心。
周四郎也干脆,拒绝了年纪过小,还不能干活儿的三头三丫和四头,就把剩下的人都带到河边去了。
满宝也不能干活儿,然而他拒绝不了她。
和白家的两位少爷汇合,周四郎就领着他们出村子,往下游而去。
“上游最近几天也总是在摸鱼,我们村也有人上去摸,在那儿早没什么大鱼了。”
白二郎立即道:“我们不要大鱼,我们要小鱼。”
周四郎道:“行吧,到时候小鱼给你们拿回去油炸,大鱼我们家留下。放心吧,大鱼小鱼下游都比较多。”
白大郎很疑惑,“为什么?”
“因为没人去那里捞呗,”周四郎道:“这鱼跟人一样,都喜欢住在一个地方,又不是去年决堤的时候,水急,把鱼都给往下游冲。上游捞了下游就没了。”
他道:“现在水流平缓,那些鱼当然是住在自个家里了,上游捞得很了,也就是上游下来串门的鱼少了点儿而已,下游的鱼该有多少还是有多少的。”
满宝和一众人等都瞪大了眼睛,竟然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周四郎嘿嘿笑道:“放心吧,这个我很有经验,以前我们在这里下鱼篓都能抓住鱼呢,更别说渔网了。
周四郎带着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是到了地方。
这是一片野地,两边是已经收割过的水田,田里已经没有水了。
河的宽度有点窄,且河床很小,河岸两边是密密的水草,近河岸的那片水也都是密密的水草,一看就是少有人来的地方。
周四郎拿过一根长长的棍子,示意他们看。
他将棍子伸到河里,触底了才拿起来,然后让大家看棍子上的印记,问道:“知道为什么没人来这里摸鱼了吗?”
周五郎和白二郎等一头雾水,白大郎却是面色一变,满宝则直接惊叹道:“好深的水呀,比我深多了。”
周四郎就嘿嘿笑,将棍子竖起来,他跟棍子站在一起,比划了一下那道水痕道:“不仅比你深,比我还深呢,所以谁要是掉下去,除非会游水,不然……哼哼。”
无知无畏的少年和孩子们一动不动,严重却闪着激动的光。
白大郎皱了皱眉。
周四郎继续道:“就算是会水也得小心,这底下很多水草,一不小心就会被缠住脚,所以没有我的命令,你们谁也不准乱走,知道吗?”
白大郎见他说得明白,这才放心了些。
周四郎去警告探头探脑的满宝,“你不准靠近河边知道吗,不然被水鬼拖到河里,你就再没有好吃的,也看不见爹娘和大嫂了。”
满宝就抖了一下身子,点头。
第332章
鱼呀鱼呀
周四郎显然没少来这一段河,对这里数得很。
有一段木桥连通两岸,只是木桥很窄,只能同时容三人通过,且两边没有阻挡,看着就像是用一棵树劈成两板然后搭建起来的,特别的简陋。
周四郎将渔网撒开,拿到对岸去,让周五郎和大头跟着过来拉渔网,又让周六郎和大丫拽住另一头的渔网。
这一段河流水深却窄,空间不仅足够他们拉网,还有多余的空间。
白大郎和白二郎也上手帮忙,周四郎则掐着腰负责指挥,将网拉到他认为会有鱼的地方停止不动,他便拿着棍子四处敲打水草,将里面的鱼给惊动出来,然后再往渔网那里赶。
小半天以后,他们这才将渔网拖起来,在周四郎的指挥下四面合拢,还没彻底合起来,众人便看到了中间跳跃的大鱼。
一群孩子哗啦啦的就往前凑着看,周四郎的棍子毫不客气的拍打在他们眼前的水面上,呵斥道:“看什么看,看什么看,往后去一点儿,不怕摔下去啊。”
他对用力往后拽着渔网的周五郎和大头道:“就这么拽着,别动啊。”
说罢跑到木桥处,从那里飞奔过去,然后取过木桶和另一个网,直接下水捞鱼。
水依然很深,但只到周四郎的前胸,并没有淹过他的头顶。
满宝和白大郎下意识的低头看去,再往回一看,这才发现他们不知不觉已经偏离最先下网的地方。
显然这里的水没那么深,而周四郎早摸清楚了。
他将木桶放在水上,直接扶着走过去,然后拿着手里的网,直接一条又一跳的往里捞鱼。
捞了七八条,他连忙将木桶盖子从旁边捞起来盖上,然后又扶着木桶回到岸上。
让岸上的二头几个把木桶往上拉。
满宝跟着一起把木桶拽上去,又给了他一只木桶。
如此两三趟,把网里的大鱼全都捞乾净了,周四郎便直接从河里走到对岸,从周五郎手里接过渔网,然后就从河里走回来。
他让周六郎放鬆渔网,白大郎想了想,拽着渔网便与河岸呈一条线,给他放出更多的网。
周四郎走得更顺当了一点儿。
等慢慢的移到河岸边,周四郎便将渔网交给已经从木桥上过来的周五郎等人,自己爬上去。
大家这才齐心协力的把渔网往岸上拉。
鱼,水,水草等各种东西混杂在其中的渔网特别的重,所有人都用上了吃奶的劲儿才把渔网给拽上岸。
渔网里此时剩下的都是巴掌以下大小的鱼,周四郎昨天晚上特意改了一下渔网的孔洞大小。
孔只有一个拇指大小,因此渔网内有很多的小鱼仔,此时正劈里啪啦的在里面乱跳。
满宝跟着一众孩子哇哇的大叫,激动得不行。
周四郎坐在草地上不想动弹了。
在河里走可不轻鬆,尤其是拉着网在走。
周五郎已经带着人捡小鱼仔了,将大鱼都倒在两个桶里,剩下的两个桶则拿来装小鱼仔。
一些实在是太小的,又还活着的,他们便顺手扔到河里去。
白大郎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儿,笨手笨脚的在一旁帮忙,进度比他弟弟还不如。
满宝的速度也很快,虽然她也做得少,但她见得多呀。
满宝劈里啪啦的往木桶里捡鱼,惹得白大郎忍不住看她,“我认得你,你是周家的小娘子,你是庄先生的弟子?”
满宝点头,也看向白大郎,“我也认得你,先生说你读书挺厉害的。”
白老爷就是为了给白大郎请先生,这才请庄先生来七里村教书的,然后白大郎才跟着他读了一年多就被庄先生举荐到了县学,然后又从县学到了府学。
是庄先生教书以来最优秀的一个弟子了。
当然,满宝觉得这是因为她和白善宝年纪还小的情况下。
认真算起来,俩人算是师兄妹,而且白大郎不止一次的听父亲夸奖对方,因此他很友好的道:“这次我回到家时先生已经回家去了,竟不能拜见先生,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满宝点头,“好得很,一顿能吃两碗饭呢。”
俩人说了些閑话,大家便已经把鱼都收乾净了。
周四郎心满意足的拧了拧自己湿漉漉的裤腿,乾脆就捲起来不放了。
他大手一挥,豪情万丈的道:“走吧,我们回家。”
白二郎看着河眼馋,“时间还早呢,我们再网一网?”
“不行,这地儿淤泥多,我能走一趟就算厉害了,你还想我走第二趟?而且你吃得了这么多吗?”
大鱼不说,小鱼仔他们可是捞了两桶了,就算对半分,白家一家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吧。
周四郎很替对方着想,“两桶小鱼仔呢,要费的油可不少。”
白二郎何不食肉糜道:“我家不缺油。”
周四郎就替白老爷心焦,觉得他生了个败家儿子。人家白家小公子年纪比他还小呢,都知道要省着钱花。
白大郎轻咳一声道:“二郎,下次吃完了再来捞就是了,不急于这一时。”
周四郎就叮嘱,“你们自己可不要来,这里水深草多,村里的大人都不愿意来这里捞鱼的,要想捞鱼,直接叫家丁在村口的河里捞就行。”
白二郎不高兴道:“你不是说那里没鱼了吗?”
“不是没鱼,是鱼少。我不稀得去费那点儿功夫。”
大家边说话边抬了东西回家,到了村口时两边要分开。
周四郎看了眼两只木桶里的小鱼,觉得他们家不能太佔便宜,于是道:“给你们一桶大鱼,晚上回去可以先杀一条,要是觉得土腥味太重,那就用清水养到明天再杀。”
说着,他从另一个木桶里摸出来两三条大鱼放到另一只木桶里,直把木桶都堆满了。
然后他把那个满满的木桶交给周五郎他们,“拿回家去吧。”
他自己提了少的那只木桶,又拎了一只装满小鱼仔的木桶,扭头对白家兄弟道:“走吧,我送你们回去。”
众人:……
周四郎叫了大头一起。
大头就和白二郎一起抬另一只装满小鱼仔的木桶,白大郎连忙上前帮忙。
到了白宅门前,周四郎将三只木桶都交给白家的下人,然后伸手捏了一把大头的屁股。
大头立即对白二郎喊,“你炸好了鱼,记得叫我来取呀。”
白二郎正在兴奋中,狠狠地点头,“放心吧。”
于是周四郎和大头放心了,齐齐送给他们一个笑容,然后转身回家。
第333章
盼望D博士
白大郎看着他们叔侄离开,总觉得有些不对,然而他找不出哪儿不对。
白老爷也没觉得哪儿不对,见俩孩子不仅拿回两桶小鱼仔,还带回三四条大鱼,忍不住讚赏他们道:“不错,不错,我说周家可交没错吧?”
白大郎点头,虽然总觉得哪儿不对,但这多出来的四条大鱼的确是周四郎白送的。
剩下的事白家父子自然不会操心了,直接把三桶鱼都送到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