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3章

    周五郎是算準了时间过来的,只等了半刻钟左右,但还是困得不行,主要是这两天开始春耕,他累得很。

    他忍不住捶了捶腰,道:“庄先生比以前更严格了些,以前春忙的时候你们是直接放假,现在倒好,早上和晚上还得来上课。”

    满宝没说话,周五郎也不在意,他又打了一个哈欠,擦了擦眼角挤出来的眼泪,困顿的问道:“你们的麦子种了几亩了?”

    “刘奶奶暂时只请到八个短工,所以现在只种了十五亩。”

    “不错了,比我们家还快一些。”

    满宝道:“主要是我们有三头牛。”

    “这倒是,一头牛抵两个壮劳力呢,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算,你们的速度慢了些啊,是不是有人偷懒了。”

    “还好吧,”满宝这两天也跟着下地了的,当然,别的她不会做,就是往已经开垄撒肥的地里丢麦种,“白庄头没说他们偷懒。”

    “等家里的地种完了就去帮你们。”周五郎想了想道:“不用你们给钱。”

    满宝就抬头沖他乐,道:“说不定我们的速度更快呢,五哥,有牛真的方便好多,要不我们家也买一头牛吧。”

    周五郎精神一振,立即不瞌睡了,他兴奋的问道:“满宝,你有钱了?”

    满宝惋惜的摇头,“没有,我问过刘奶奶了,一头犍牛要四千多钱呢,最少要四千二百文,次一等的犍牛也要三千文以上。”

    周五郎忍不住慨歎,“都能娶一个媳妇了。”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

    周五郎就没兴趣,“既然你没钱,那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

    “我没有钱,但爹有啊,去年秋冬卖的姜和山药,三哥四哥他们交的公中可不少。”

    周五郎摇头,“爹不会出钱的,除非等到夏收,如果今年小麦没问题,你缠一缠,爹兴许会愿意出钱。”

    满宝就垮下肩膀。

    回到家,周三郎的房间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满宝让周五郎先回屋,她蹬蹬的跑上去凑热闹,就见何氏正抱着一个孩子在屋子里转悠,“三嫂,五头怎么了?”

    何氏脸微红,道:“他饿了。”

    满宝明白了,何氏的奶又不够了。

    五头是正月里出生的,刚过完年没多久就降生了,但不知怎么的,何氏的奶水有些不够,他常饿得哇哇叫。

    何氏道:“你三哥蒸鸡蛋去了。”

    满宝道:“要不我们家也买一头羊吧?”

    何氏笑道:“不用,等他再长一些就能吃些粥了。”

    第370章

    稀奇

    钱氏也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摸出了钱盒。

    老周头正準备睡觉,看见老妻摸出钱盒就有些紧张,“你干嘛呢?”

    钱氏沉思道:“我想着明天让老三去买些猪脚回来炖着给老三媳妇下奶,我上次偶尔听满宝说起,好像鲫鱼也下奶。”

    老周头立即道:“家里不是一直给她吃鸡蛋吗?一天三顿的煮着鸡蛋,谁家媳妇能吃得这么好,她没有奶,那就是没有,你可别乱花费钱。”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你就是抠,非得让儿媳妇也落一身病是不是?我之前为什么落得一身病?就是因为你们老周家不捨得给我吃,每次生了孩子都是硬挺着过来……”

    老周头声音低了八度,小声道:“那时候不是没钱吗?”

    “那时候没钱,那现在不是有钱了吗?”

    老周头嘟囔了两声,辩解道:“我这不是怕你一碗水不端平,其他儿媳妇会有意见吗?”

    “谁有意见?”

    老周头轻咳一声道:“老四媳妇眼见着也要生了,到时候她是不是也要买?”

    “她要是也没奶,那就买。总不能让孩子乾嚎,”钱氏道:“人只有吃饱才能活得健壮,大人都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

    她生的孩子能活下来,就是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她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亏了他们。

    老周头闻言便不再说了。

    钱氏从盒子里取出了一串钱,并没有散开。

    老周头看着心疼不已,乾脆躺在床上背过身去不看。

    钱氏扫了他的后背一眼,暗骂了一句“老抠门”,把钱放到一边也躺下了。

    满宝第二天爬起来洗漱去庄先生的小院写字时,就见她娘把一串钱递给周三郎,让他去买些猪腿回来炖着。

    “不必买多,就买几块,只给你媳妇炖着吃,再给家里买一斤肉。”

    周三郎应下。

    “剩下的钱你收着,以后每天都给你媳妇买些猪腿,先吃上几天看看,要是奶还不够,我再去找人。”

    周三郎挠了挠脑袋道:“娘,我本来想去买鲫鱼的,满宝上次不是说鲫鱼也能下奶吗?”

    “那你轮着来吧,钱不够了你再和我说。”

    周三郎就憨憨的道:“娘,我们手上也有钱的。”

    去年他那块荒地上的姜块卖了不少钱,除了交公的六成,再给代卖的老四或老五一些钱,剩下的也有不少。

    周三郎还是第一次赚了这么多钱,当然,钱都在媳妇何氏的手里。

    钱氏就瞪了他一眼道:“既然有钱,怎么不想着给你媳妇多买些东西吃?”

    周三郎就缩了缩脖子道:“我,我以为吃鸡蛋就可以了……”

    钱氏掐了腰就要骂他,何氏连忙在一旁解释,“娘,我们不知道,主要是每天都吃鸡蛋也下不来奶……”

    其实现在的情况比她生四头的时候还要好,虽然头上似乎悬着一把叫天灾的剑,但现在是春耕时候,她又才生产不久,家里当然不会给她吃稀的,都是乾饭,或是麵条或烙饼或馒头。

    而且去年家里又多养了鸡,所以家里的鸡蛋并不少,尤其是春天来了,家里的母鸡更爱下蛋了。

    所以鸡蛋是不少的。

    她现在每顿吃的比满宝还要好,一天四顿,每一顿都有鸡蛋,这在村子里,便是村长家的儿媳恐怕都不敢这么吃。

    所以她私心里是和老周头一样的想法,吃得这么好,吃了这么多的鸡蛋都不下奶,估计这次她就是奶不够了。

    也就昨天晚上满宝提议要买羊,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才决定去找一下鲫鱼。

    不过鱼这些东西,大集可能没有卖,估计得到县城里去找。

    其实要不是没时间,且不能保证一定能捞到鲫鱼,自家到河里去捞可能速度还更快些。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从他们身边飘过,走近厨房后拿了一个烙饼,又端了自己的蒸蛋便坐在一旁,“大嫂,我午食和晚食都不回来吃了。”

    “知道了。”

    这两天满宝都是在地里吃的,白家给僱工们送午食和晚食时会顺便把他们三个的饭菜也送去。

    小钱氏低头去看满宝,发现一直白白圆圆的满宝不仅瘦了一些,还黑了一点儿。

    她有些忧心,“满宝,地里的活儿要是累,你就别去做了,实在不行让你五哥去,你可不能累病了。”

    冯氏在一旁连连点头,“小姑一病就很难好。”

    钱氏道:“那是以前,现在满宝的身体好着呢,她可是仙子转世,以前是天尊老爷没想起满宝,所以她才多灾多难的。”

    小钱氏深信不疑的点头。

    冯氏也只犹豫了一下,但总觉得有哪儿不对。

    满宝抬起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科科,“我真的不是仙子转世吗?”

    科科:“……不是。”

    满宝便低头继续吃东西,没有说话。

    今天依然是种小麦,白善宝第一次知道原来春种是这么的累,他直接坐在地垄上,和满宝排排坐着看僱工们劳作。

    白二郎终于把种子撒到这里时,也是一屁股坐下,和他们两个獃獃的望着前方,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跟他们一起种?难道不能多雇几个人吗?再不济也可以等村里的人种完,我们又不急。”

    白善宝想的却不是这点儿,他好奇的是,“人这么少,为什么我们要种这么多地?”

    满宝:“为了挣钱呗。”

    “可城里人也都有田,家家都有地,这么多地种出来的粮食都够自家吃了,谁还会买粮食?”最近庄先生正在给他们讲赋税,正说到丁田呢。

    所以白善宝知道每一个成丁都有丁田。

    对于这一点儿满宝同样疑惑,她想了想道:“不知道,反正每次去县城,好像粮铺里都有人在买米面。”

    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指着正在耕作的人道:“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田,那他们为什么没有?”

    她道:“好像我爹说过,有好多人没有地的。”

    白善宝就沉思,“可他们也不像是买得起粮食的,难道我们种出来的粮食都是卖给他们的?”

    满宝:“嗯,我们花钱雇他们种粮食,收穫以后又卖给他们挣钱……”

    她也觉得似乎不对。

    白二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耷拉着脑袋道:“没地的人多了去了,好多有钱的人也要买粮食的,这有什么稀奇的?”

    第371章

    请妇人

    白善宝和满宝看着他,白二郎恹恹的道:“每年来我家拉粮食的人都很有钱。”

    满宝:“那是粮商吧?”

    “粮商不算人吗?”

    白善宝&满宝:……

    不过此时俩人都很累,人一累,脑子就不乐意动,所以这么难的问题被俩人暂且丢在了脑后。

    满宝獃獃的望着来回劳作的僱工们,他们已经种出老远,只在这里给三个孩子留了几行。

    在僱工们看来,三位小主子就是吃饱了閑的才要种地。

    他们这个年纪在乡下是早就可以下地,可以当半个劳力了,但这三个一看就是没怎么种过地的,因此速度并不快。

    所以对于他们的帮忙,僱工们并不太领情。

    满宝估计也知道他们被嫌弃了,所以就獃獃的看着他们思考,并没有跟着他们再转来转去,主要是她现在累得很,精力有限,并不想跑过去凑热闹了。

    看着,看着,她总算是发现了不对。

    “为什么我们雇的短工都是男的?”

    白二郎摇头。

    白善宝则想了想道:“我记得堂伯每年雇的短工也都是男的,至少我来的这两年是这样的。”

    “没错,白老爷从来都只雇我大哥三哥他们,我大嫂他们就没去白老爷家干过活儿。”满宝因为睏乏而几近罢工的脑子勉强转了转,道:“其实我嫂子们干活儿也很厉害的,不比我大哥他们差。”

    她道:“当然,犁地这样的活儿是我哥哥他们做的,但像撒肥,丢种子,合垄这样的活儿其实我嫂子们做得比我哥哥们好,更比他们好。”

    白善宝若有所思,“我记得先生说过,丁田只分给成丁,妇人是没有地的。那她们岂不是更应该来打工?”

    满宝点头,“是啊。”

    俩人对视一眼,白善宝立即道:“下午回去我就和祖母说,让她请一些妇人来做短工。”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让长工腾出一间房来给她们住,她们要是不能回家,那就在这里住下。”

    他们请来的短工就暂且在山脚下搭了些草棚居住。

    现在才开春,虽然转暖了,但肯定还有冷的时候,满宝一直觉得女的要比男的力弱,所以她们得住好点的。

    十里八村的,别说乡下地主,就是县城里,请僱工也都是请男子,没有专门请妇人的。

    便是厨房里帮厨,也多是选的男子,什么样的活儿会找妇人?

    后院里伺候的时候会选到,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就是了。

    而且有那样的机会,也该是先考虑小姑娘,谁会要上了年纪,手粗脚大的妇人?

    就是刘氏听说都愣了好一会儿,直到孙子重複第二遍,刘氏这才应下来,却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要请妇人?”

    “因为男人请不到啊,祖母不是说现在农忙短工很难请吗?满宝说了,妇人种地不比男人差,甚至某些方面比男人速度还快,种得还要好。”

    刘氏笑着点头,“是有点难请,既然妇人也不差,那就多请几个吧。”

    但其实妇人也不好请,因为很少有妇人出来打短工,突然请妇人来干活儿,恐怕她们心中也有疑虑。

    所以刘氏想了想,便让人去大梨村请了里正的妻子过来说话。

    没两天,附近几个村子便传遍了,七里村新来的白老夫人一家要请一些勤奋,擅于种地的妇人下地干活儿,工钱跟给男人们的一样,一天十八文,包两餐。

    就连忙着种地的钱氏都听说了。

    不错,时隔六年,钱氏又下地了,让七里村的村民很是稀奇了一阵,围着她纷纷感歎,“天尊老爷可真有用,说好竟然就好了。”

    钱氏深以为然的点头,“还是託了我们家满宝的福。”

    就有人心中一动,提议道:“大嫂子,不然明儿让满宝坐到榕树下的大石上,让我们拜一拜,许许愿呗。”

    钱氏眉头一竖,斥道:“放屁,满宝就算是仙子转世,她现在也是凡人,是我们老周家的人,你一个做叔伯的去拜她,是想折她的寿吗?”

    “对对对,这可不能乱拜,她年纪小,可受不住。”

    那人缩了缩脖子,不言了。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大家继续聊白家请僱工的事,“是你们家满宝的那个小田庄要请妇人种地吧?一天真给十八个钱?”

    “要是真的,我倒是可以回娘家告诉我那堂嫂一声,她家没几亩地,她跟几个闺女都可以过来帮忙。”

    “还有我一个表姐,也可以来,都是家里把地卖的。”

    “怎么不佃地呀?”

    “他们村的地可不好佃,地租要交六成呢,地主老爷还挑人,家里没几个男劳力,地主老爷根本不想租,生怕把自家的地给种坏了。”

    “这么一比较,比不上我们的白老爷啊。”

    “可不是,白老爷虽然也抠门,但只要佃他的地,就算家里男人中途全死绝了,女人也能继续租。”

    “对了,我们不是在说僱工的事吗,钱婶子,这事是真的吗?”

    钱氏等他们说够了才道:“等回去我帮你们问满宝,不过既然是里长家里传出的话,那总不会有错。”

    “多问两句我们也放心啊,现在外头的人可坏得很,谁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

    钱氏中午休息的时候就特意往大岭那里去了一趟,才开春,就算是正午的太阳也不怎么辣,但晒久了还是会黑,会头晕。

    而三个孩子又都习惯了午睡。

    所以吃过午饭后,他们就熟练的去一个四面漏风的草棚里,直接躺在一个简易的木板床上呼呼大睡。

    钱氏找过来的时候,满宝正睡得天昏地暗,小肚子一起一伏,脸颊红红的,显然睡得香得很。

    钱氏摸了摸她的脸颊,微微笑着将她的手脚都放进去毯子里,这才找了坐在草棚外的大吉说话。

    一直到满宝醒来,她都不知道钱氏来过。

    但七里村上下都知道了,外头流传的资讯是真的,于是当天下午便有不少少年离开家,奉家里大人的命令去各种亲戚家串门。

    如果是别的家请妇人做僱工,七里村的人是不敢让自家的亲戚去的,可这是来七里村干活儿呀。

    而且东家还是挺熟的白家和巨熟的老周家的满宝。

    那当然是早点儿来佔位置啦。

    第372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