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4章

    庄先生点点头,此时他还不知道整个七里村都是跟老周家换的麦种,而今年七里村的冬小麦亩产比别的村子增长了几近一倍。

    连七里村的村民们自己都不知道。

    因为谁没事会去称重啊,就是今年称了,往年也没有一亩亩的全称过,他们都只是算一亩能扛回来几捆的麦子,估摸着是丰收就很高兴了。

    第398章

    亩产

    而老周家有记录的习惯,但一般也只记看着最好的一块地和最差的一块地。

    他们家之所以会记这个,还是因为钱氏。

    据周大郎悄悄和他们说,他小的时候,每年春种和秋收时爹娘都会吵架。

    春种时吵,是因为钱氏嫌弃老周头懒,让他把地里的大泥块敲碎了弄精细些他总不听;

    而秋收时吵是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收穫的粮食钱氏怎么算都不够家里吃一年的,于是又翻出春种的账来。

    当时周大郎他们年纪小,可没分田地,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尤其是十一二岁正长身体的时候,一个儿子吃的比老周头还要多,何况他还有那么多儿子。

    钱氏都快要愁死了。

    所以钱氏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记账对比,用她和老周头都能看得懂的符号记下春种时哪块地撒了多少种子,用去了多少肥,水浇到什么位置,秋收时的收成各是多少斤。

    纸是扫坟常用的黄纸,笔是用灶下的黑炭记的,上面全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符号,一个圆圈,一条波浪线,反正满宝看它如同看天书一样。

    但老周头和钱氏却能知道上面记着什么。

    在年前,满宝为了换麦种各种折腾时便把东西给翻出来了,然后钱氏就翻着那些黄纸口述,满宝便将那些数据重新记了下来。

    到现在,老周家也留着每次收穫都要称出最好和最差的一块地的产量,只是现在记述的是满宝,用的是大家都认识的文字。

    满宝不仅记了自家的东西,他们自己农庄里的数字也记下来了,而且是全记。

    分块记录,然后算总数,还要算出平均亩产。

    当然,这个平均亩产依然是庄先生友情为他们计算,没办法,虽然满宝和白善宝都自认聪明,但二十来亩的亩产,他们俩算下来的数据不一样。

    已经自诩学会算平均亩产的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官司就打到了庄先生面前。

    庄先生就给他们算了一遍,嗯,很巧的是,两个孩子都没算对,这下半斤八两,没打起来。

    但是,庄先生惊呆了呀。

    虽然他对农事不太熟,但也知道这个产量是很高的。

    庄先生看了一下纸上的算术,再看一眼还在低头研究自己错在哪儿的两个孩子,问道:“你们的麦子呢?卖了?”

    “还没有,”白善宝总算是找到了自己的错处,一边心算,一边漫不经心的道:“我让白庄头去问过粮铺了,他们的确是奸商,明明粮铺里卖得很贵,给我们的价钱却很低,所以我决定等白二的那个吴叔叔来了再说。”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如果那个吴叔叔给的价钱也低,还不如把粮食给我二哥,让他拉到集市上卖呢。”

    白善宝咦了一声,问道:“我们能在大街上卖粮食?”

    “也没说不给卖吧……”

    庄先生轻咳了一声道:“少一些没什么,几袋粮食县衙不会查的,但你们这二十来亩的麦子都要卖出去,那就必须得拿到衙门的文书才行。”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道:“那就一天卖几袋呢?”

    庄先生:“是同一人……”

    “不是同一人,”满宝乐滋滋的道:“我有六个哥哥呢,还有侄子和侄女,还有我们三个,一人卖几袋就完了。”

    庄先生竟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来,不过他好像要说的不是这个……

    庄先生轻咳一声,总算是想起自己的目的来,他无奈的叮嘱俩孩子,“你们暂时别把麦子卖出去,先等一等,对了,你们麦子存放好了吗,最近下雨多,且大,你们可别让它受潮了。”

    “放心吧先生,不会受潮的,”白善宝道:“现在那些麦子都堆在我家里呢,我家的房子才盖了没几年,怎么可能漏水?”

    白善宝说到这里和满宝道:“我们没有仓库,所以我们得付我家仓库费。”

    满宝道:“你真小气!”

    “这是公事公办。”

    “行吧,你说要付多少?”

    白善宝哪里知道行情?想了想道:“等我让白庄头去县城里问问市价再说。”

    “村里的房租能和县里的一样吗?”满宝为他们的利益据理力争,“而且你家的房子空着也是浪费,租给我们还物尽其用了呢,所以你得定价少一些。”

    “那你说多少?”

    “就县城的十分之一吧。”

    白善宝并不是要从中赚多少钱,而是想得意的告诉祖母和母亲,他没占家里便宜,他们用家里的地方可都是付了钱的,所以没多考虑就点头,“好。”

    庄先生看着俩孩子你来我往的又完成了一项生意,便将桌上的纸收起来,道:“你们这两天有空便去县城买一副算筹回来,我要开始教你们用算筹了。”

    满宝和白善宝一起张大了嘴巴,想起以前在学堂里看庄先生教其他师兄用算筹,有些忧虑的心虚,“先生,我们年纪还小呢,就学算筹了吗?”

    “不小了,何况学习并不以年纪来论,而是以能力和需要,你们现在需要学算筹,而你们也有能力去学,为何不学?”

    白善宝便垮下肩膀,“好吧,我回去就转告白二。”

    又增加了一门课,不太开心。

    庄先生却摸着鬍子笑道:“白二不急着学算筹,你们两个先学。”

    满宝和白善宝:……

    俩人垂头丧气的往外走,满宝抽空看了一眼系统内的钱盒,问道:“一个算筹多少钱呀?”

    “不知道。”白善宝根本不担心这种事,他担心的是,“又要学算筹,那我们的作业会不会更多?以后还能出去玩吗?”

    自从要玩农庄以后,他们就很少出去玩耍了,今年春汛,连鱼都没去摸,不,是连河边都没靠近,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有可能裹着许多小鱼仔的春汛就这么过去了。

    满宝却停下脚步,“忘了问先生我们什么时候放假了,既然要进城买算筹,那就算是放假了吧?”

    俩人对视一眼,转身就又跑回小院。

    自从小麦收了,最后一拨稻秧插到田里后,庄先生别借口要补回之前因为春忙而缺失的课程,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会放假了。

    第399章

    算筹

    庄先生甚至为此拒绝了刘氏提前为白善宝请的端午假。

    年前,刘氏就计划着端午要带白善宝去一趟益州,因为他一位嫁到益州的姑婆要过寿。

    但庄先生拒绝了,拒绝了!

    白善宝为此还难过了两天,而让他更难受的是,祖母竟然就不再请假了,而是决定到时她一个人去贺寿。

    由此可见庄先生此时鬆口而来的假期有多么的难得。

    眼见着俩孩子背着小书箱又冲了进来,庄先生便微微一笑道:“就明天吧,一天的时间。”

    两个孩子欢呼一声,手拉着手就要往外跑,庄先生突然道:“你们要是去找白二就顺便告诉他一声,再病下去,我就去他家里上课,到时候让他坐在躺椅上听课。”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都耸起脖子乐,却又不敢笑出声,只能憋着笑应了一声,一溜烟的跑了。

    白二郎正躲在屋里吃甜瓜,这是他舅舅家送来的,他娘刚给他送来。

    听到外面蹬蹬的脚步声,他吓得立即把盘子往被子里一塞,然后就躺下假装头疼,手疼,肚子疼,各种疼。

    满宝和白善宝跑进来,见他像个小老头一样哎哎的叫,就道:“别装了,先生和你爹都没来。”

    白二不理他们,继续哎哎的叫。

    白善宝就慢悠悠的道:“先生说了,明天给我们放假一天,让我们去县城买东西。”

    白二郎的声音就一顿,他睁开一只眼睛来看他们,眼珠子转了转,发现屋里的确只有他们三个人后才从床上爬起来,问道:“真的?先生让我们去买什么?”

    “买算筹,先生要教我们算筹了。”

    “啊?”白二郎哀嚎一声,叫道:“那不是十岁以后才要学吗?为什么我们现在就要学了?”

    白善宝正要说话,满宝就拉了一下他,他嘴边的话立即一变,“你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儿进县城?”

    满宝道:“一个算筹要用好些年呢,所以最好自己去挑选,选自己喜欢的。”

    白二郎生无可恋的道:“可是我不想学算筹,我还病着呢。”

    白善宝:“先生说了,你要是还生病,那他就把课堂搬到你家来,让你躺着听课。”

    满宝乐得不行,笑问,“你说,先生来这上课,你爹会不会也跟着来听课。”

    白二郎的眼泪这下是真的要下来了,“我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上学了?要是学堂孩子,先生怎么会盯着我一个人?”

    “明明是盯着我们三个人。”白善宝不满的道:“先生盯我们的时间还更长呢,我们都没装病。”

    “那是因为先生问你们的问题你们都能回答上,我能吗?”白二悲愤道:“我要是能,我也不装病。”

    “谁让你不认真读书的,你竟然跟着人去玩泥巴!”

    “不是玩泥巴,是玩打仗,我还是将军呢,”白二郎不服气的道:“要不是你们要玩庄子种粮食的游戏,我会没时间玩吗?我没时间玩儿,我会用读书和写作业的时间去玩儿吗?我不用这些时间玩儿,我会写不出来作业,回答不上先生的功课吗?”

    满宝和白善宝还是第一次听人将偷懒和贪玩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的,一时都惊呆了。

    白二郎把被子掀开,把果盘拿出来,一边狠狠地吃,一边道:“又要学算筹,我以后再也不能玩了。”

    满宝和白善宝看着嫌弃得不行,“你怎么把果盘藏在里面……”

    白二郎看了看果盘里的甜瓜,再看了看两个勉强算是朋友的伙伴,勉为其难的往前一推,“请你们吃?”

    俩人连连摇头。

    白二郎就收回去,“不吃算了,这可是甜瓜,一般要六七月才有的,现在能吃着还是因为我舅舅厉害呢。”

    满宝就和他们约定,“那我们明天一早在村口汇合,一起去县城。”

    白二郎和白善宝都表示没问题,白善宝道:“坐我家的马车去。”

    知道满宝要学算筹,老周头忍不住坐直了身子,问道:“学了算筹,以后你是不是就能去当账房先生了?”

    钱氏道:“胡说些什么呢,你见外头的账房先生有是女的吗?”

    “可满宝学会了可以教大头他们啊,”老周头道:“而且谁说账房先生没女的,我看城里好多铺子里都是老闆娘做主算账的,以后我们满宝就嫁到县城里去,也当老闆娘,这样才不辜负学了这么多的本事。”

    “先生说,我们的农庄将来要算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要我们学算筹,以后需要算术的时候自己算。”

    老周头立即对钱氏道:“拿钱,给闺女去买算筹。”

    满宝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道:“爹,我有钱。”

    老周头可是知道的,开春以来她就不怎么赚钱了,听几个孩子的意思,似乎是因为常跟他们买糖果的前县太爷家的小姐走了。

    所以满宝身上的钱应该不多。

    老周头笑眯眯的摸着她的脑袋道:“你的钱存着,明天去了县城买包子吃,这算筹的钱爹给你出。”

    满宝当然不会再推辞,狠狠地点头。

    老周头叮嘱道:“你可得好好学,学好了回来教你侄子们,以后等他们再长大点儿就去当账房。”

    周二郎挤进来道:“满宝,二哥也跟你学行吗?”

    周五郎立即举手,“还有我,还有我。”

    满宝小手一挥,高兴的道:“没问题,到时候我都教你们。”

    方氏看了眼丈夫,忍不住伸手捅了捅他,周四郎抱着儿子挪了挪,躲开她的手,小声道:“我才不学呢,不就是算账吗,我自个就会的,学那些东西头疼。”

    “你可真够懒的。”

    “这不是懒,是没必要。”

    白二郎也在小声的和他娘告状,想要最后争取一下不学算筹,道:“娘,我不是懒,而是觉得没必要,我们家就有账房,我干嘛要学算筹?”

    “你爹也会用算筹,你不学,万一账房忽悠你怎么办?”

    白二郎道:“账房就是忽悠我爹,我爹也不知道啊,难道我爹算账还能比账房还厉害?”

    白太太:……

    第400章

    取消入城费

    白二郎到底还是被白太太塞进马车里和白善宝他们一起去县城选算筹。

    白家不差钱,所以白太太特别大方的给了白二郎一个钱袋,道:“买个好一点的,等你学会了,可以帮娘算账。”

    白二郎闷闷不乐的应下,但上了车没多久就把这个烦恼丢在了脑后,高兴起来。

    三个小伙伴一起挤在窗前看外面的花草树木。

    明明平时走路也没少看,但在车上看的感觉似乎格外不一样。

    满宝就提出想坐在车辕上。

    作为车夫的大吉拒绝了。

    满宝小姐坐出来,那两位少爷肯定也会坐出来,这条路可不好走,一个颠簸,人翻到车下去,他是只捞自家少爷,还是先捞满宝小姐,或是先保住堂少爷?

    所以为了不纠结,他觉得他们还是待在车里吧。

    就算车翻了,待车里也是最安全的。

    三孩子都表示惋惜,然后趴在窗口那里看缓缓向后移动的花草树木一惊一乍的,一个说那朵黄色的花好看,一个说那丛红色的更好看,另一个则更喜欢紫色的爬藤花……

    此时正是一年四季花开最盛的时候,气温适宜,水土适宜,不论是花、草还是树,都争相在此时开花。

    只是可惜,这些花满宝都蹂躏过了,目前她还没看到有新品种出现。

    当然,可能有,只是因为她坐在马车上速度快了一点儿,所以没看到。

    三人一路颠簸的到了县城,刚到城门口他们就要下车自己进去,县城就这么大,坐车不一会儿就逛完了,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所以还不如自己走路呢。

    三人爬下马车,丢下大吉就先一步去排队。

    满宝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了一文钱,白善宝和白二郎也习以为常的将一文钱攥在手心里,很快便轮到了他们。

    三人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着队上前,嗯,也是按照辈分从大到小排着上前。

    满宝走到近前,冲着守门士兵便摊开小手。

    守门士兵一愣,然后就挥手道:“去去去,进去吧。”

    满宝眼睛微微瞪大,“你不要钱吗?”

    守门士兵翻了个白眼道:“我倒是想要,但县太爷说了,入城费取消了,只要不是大宗货物进城都不用交入城费。”

    守门士兵扫了一眼跟前的孩子,觉得很眼熟,但一时没想起来是谁,便挥手道:“行了,进吧,后面一个。”

    白善宝已经听到了,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直接上前一步目光亮闪闪的看着守门士兵。

    守门士兵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身后的白二郎一眼,直接挥手道:“行了,行了,赶紧进去吧,后面的,后面的,赶紧了,没有大宗货物的直接上前,别在那儿磨蹭,就这么点儿人你们想耽搁到啥时候?”

    三个小伙伴就手拉着手冲进城里,高兴的哇哇叫。

    白善宝都不知道自己为啥叫,因为他并不缺那一文钱,也并不心疼那点入城费,但看着满宝高兴成那样,他也忍不住高兴起来。

    满宝是真的很高兴,她道:“等回家我就告诉大头他们这个好消息,以后他们想来县城玩就来县城玩了。”

    以前,这近一年来,除非确定有生意做了,大头们才会进城来,毕竟入城是要钱的。

    但现在又不要了,那不论有没有生意做,他们都可以来,有自然好,没有他们也不损失什么嘛。

    大吉落后他们一步进城,但他对三人并不担心。

    县城就这么大,不仅三个孩子对县城熟得很,县城里的一些人也对他们熟得很,找不到的时候问一句就差不多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