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1章

    白善宝就起身道:“堂伯,你等我一下。”

    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好一会儿白老爷都没见他回来,不由满宝,“他跑去干嘛了?”

    “他回去拿我们记的数了,”满宝也觉得慢,“您要是去我们那边的书房喝茶吃甜点,那他就不用跑来跑去了。”

    白老爷:……原来你们请我过去不是为了喝茶吃甜点儿,而是因为那边有你们写好的东西吗?

    白善宝气喘吁吁的拿着一叠纸跑回来,将之交给白老爷道:“这是先生教我们做的,您看。”

    白老爷低头看,上面记的是一些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前年麦子的一些产量数据,一个部分则是今年的。

    但数字并不多,更多的是翻过一页后写的一些分析,白老爷甚至在其中还看到了他儿子的笔迹。

    不管那些数据如何,反正后头写的是让白老爷这个阅历还算丰富的人都心动不已。

    三孩子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白老爷。

    满宝补充道:“白叔叔,粮铺的麦种可是一百四十四文一斗哦,你要这么算,我们的麦种一斤就比他们的贵半文钱而已,但我们一斤的麦种却能多种出来好多麦子。”

    白善宝深以为然的点头,“堂伯,我们是自己人,我们会坑你吗?”

    “就是啊爹,我们可是一家人,这价格真的很公道了,我们往外的定价可是一百八十文一斤。”

    白老爷深深地看了白二郎一眼,问白善宝和满宝:“你们还真打算把这麦种往外卖呀?”

    俩人一起点头,白二郎也跟着点头。

    “一百八十文一斤?”

    三人一起点头。

    白老爷转了转手中的茶杯,忽而一笑道:“你们能找到其他卖家?”

    白善宝和满宝就一起看向白二郎,然后点头。

    白老爷就顺着他们的目光也看了一眼白二郎,犹豫着问,“你们说的那个卖家是?”

    白二郎急切的道:“是吴叔叔!”

    他们都打算好了,只要前脚他爹买了麦种,后脚他们就去找吴叔叔,然后告诉他,连他爹都花高价买了麦种,你不进一点儿吗?

    白老爷就知道,如果这世上真的有一个专坑爹的孩子,那个孩子一定是他儿子。

    白老爷僵硬的扯了一抹笑容,放下茶杯道:“行吧,一百五十文就一百五十文,不过你们有的麦种我全要了。”

    “不行,”白善宝严肃的道:“我得给我自己家留一些。”

    满宝立即道:“也是一百五十文一斗。”

    白善宝瞪眼,满宝严肃的道:“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卖出去了。”

    好吧,这是他们之前没商量过的。

    白善宝唉声歎气道:“这事我得问过祖母。”

    白老爷笑眯眯的道:“不急,不急,你祖母过完端午就回来了,你不如留下几袋麦种,回头你家那边要是不买,再卖给我就是了。”

    白善宝就看向满宝和白二郎,因为这东西不止是他的,也是他们俩人的。

    满宝表示没问题,点头。

    白二郎自然也点头了。

    “那我们签文书吧。”白善宝提议。

    白老爷笑眯眯的,“你们还知道签文书呀?”

    “当然知道了,我们和先生学过了。”前两天庄先生还特意以此为例让他们各自起草了一份文书,修改了又修改呢。

    所以白善宝直接提笔就能把文书写下来。

    白老爷看着感慨不已,看来这事庄先生是知道的,庄先生不愧是庄先生,给的束脩值啊。

    满宝便趁机问白老爷,“白叔叔,我家也有麦种,比村里的质量还好,你要不要?”

    白老爷羡慕的看着满宝,觉着这才是家里的孩子啊,哪像他儿子……

    第416章

    文书

    他笑着点头,“要呀,一样的价钱。”

    满宝便笑着眯起了眼睛,也提了笔要写文书,白老爷看了忍不住道:“满宝啊,要不你的文书让二郎来,二郎会吗?”

    白二郎当然也是练习过的,闻言跃跃欲试。

    这还是白老爷在要求儿子些东西后,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兴趣盎然的表情。

    白老爷笑眯了脸,鼓动满宝:“让二郎来写吧。”

    满宝想也不想便把笔塞给白二郎,这两天因为他们写的文书总是错漏百出,所以需要不断的修改誊写,再修改,再誊写,满宝都写烦了。

    白二郎还是第一次当着他爹的面做这么大的事,因此特激动,特认真,握了笔后就认真的写起来,才写了一段,他就卡住了。

    然后忍不住偷眼看向满宝。

    这可是自家的文书,满宝连忙凑上去看,就指点道:“这儿空着一大格,回头填上数字。”

    白二郎这才想起,当时写先生布置的作业时,先生是给了买卖价格和商品数量的,但这会儿他们还没商品数量呢。

    白二郎问,“你家有多少斗麦子?”

    “不知道,到时候直接称斤吧,”满宝道:“所以这儿直接写十二文半一斤。”

    白二郎先是看向他爹。

    白老爷欣慰的点头,“后面备注一百五十文一斗,数量后头再填上就是。”

    白善宝最先把文书写好,他的数量也没填,一来,他还不知道,得回去查看一下今天交换出去的账册才行;

    二来,这种大宗买卖肯定是要另外再称一次的,到时候再把确切的数字填上去。

    白善宝写完,白二郎也在满宝的指点下写完了,

    白老爷将两份文书看了一遍,满意的颔首,“行,那明天我们就约个时间去称重,然后银货两讫。”

    白老爷笑问,“你们是要银子呢,还是要铜板呢?”

    “银子!”

    “铜板!”

    白善宝和满宝异口异声,俩人互相看了一眼,白善宝道:“银子好,比较好拿和存放。”

    满宝想了想道:“可是我家多是用铜板,很少用银块。”

    白老爷笑道:“你们要是用银子结账,那可得按照市价来,现在铜钱兑银子是一千二兑一两银。”

    满宝大概算了一下家里现在有的麦子,犹豫了一会儿后道:“那用银子吧。”

    正好可以把县衙的债给还了。

    白老爷满意的点头,不然这么多铜板,让他一时之间上哪儿找去?

    而且那么多铜板搬来搬去的也重呀。

    白老爷高兴的把两份文书都交给白二,笑吟吟的道:“儿子,文书得一式两份,你照着再抄一份来吧。”

    白二郎已经表现过了,现在不太想写字了,看了一眼文书后道:“爹,让满宝来吧,她还没写过呢。”

    满宝也懒得写,道:“你爹让你写的,而且你还能顺道练字,多好。”

    “就是,”白老爷将文书塞进他怀里,道:“赶紧写,没看到外头天都黑了吗,你们吃晚食了吗?”

    三个孩子这才感觉到饿来,肚子同时都有些疼,这是饿的!

    白老爷笑眯眯的道:“快写吧,我让人给你们准备晚食。”

    白二郎想哭了,问道:“爹,能不能让他们帮我?”

    白老爷道:“我不管。”

    白二郎就看向两个小伙伴。

    为了吃饭,俩人同时拿起笔来,三人一起合作誊抄了一遍,这才放下笔去吃晚食。

    三人心事放下,加上肚子饿了,所以吃得特别香甜,白二郎啃了一个肘子后才想起他爹,抬头问道:“爹,你不吃吗?”

    白老爷瞥了他一眼道:“你爹我从县里吃回来的。”

    不过这会子的确有点饿了,白老爷在养生和美食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筷子。

    等三个孩子吃饱喝足,他便叫来下人把他们送走,白二郎赖在椅子上没动,道:“爹,我就不过去那边住了,你让人送善宝过去就行。”

    白老爷瞥了他一眼,再次确认这儿子是个小叛徒,懒得搭理他,直接挥手让他离开。

    才出堂屋,大吉便跟上来,躬身道:“少爷,太太那边找了您三回,您回去了得去回稟太太一声。”

    又对满宝道:“满小姐,您家里也过来找了您三回,最后一次是您四哥来的,我听那意思,似乎府上的老爷太太生起气来了。”

    “啊?”满宝略一想就明白了,肯定是为了今天换麦子的事,她便拿了自己的文书挥手和白善宝告别,“明儿见。”

    白善宝懒洋洋的挥了挥爪子,看着她挺着小肚子跑远。

    跟在满宝后面的下人连忙将手里的灯笼更往前一点儿,连声道:“满小姐,您慢着点儿,刚吃饱呢。”

    俩人小跑着到周家大门,下人都不用上前敲门,因为大门是大开着的。

    满宝一边跑进去,一边回头和他挥手,“你快回去吧,路上小心哦。”

    天刚黑没多久,大家都还没有睡觉,而是在院子里乘凉说话或者干些活儿。

    比如周二郎就在摸黑将晾晒好的竹条给绑起来。

    只是今晚的气氛尤为不安了点儿,看到满宝回来,周五郎不知道从哪儿飘出来,悄声和她道:“爹在生娘的气呢,刚才找借口骂了大哥二哥一顿……”

    大哥二哥真可怜。

    老周头显然也心烦气躁,所以今晚没有早睡,而是坐在堂屋的门槛上一边吹风,一边抽烟,还一边发愁。

    钱氏则坐在不远处的凳子上给三个孙女梳头髮。

    满宝跑过去,高兴的叫了一声,“娘,爹!”

    钱氏笑开,一听这声她就知道这孩子多半是达成所愿了,她笑了眯眼,问道:“吃饭了吗?”

    “吃了,白老爷请的客。”满宝没再和娘亲说话,而是坐到了门槛上,小屁股扭呀扭,直接挪到老爹的身旁,兴高采烈的道:“爹,你猜这是啥?”

    白老爷看了一眼她手里的纸,道:“是啥?你的作业?是不是先生又夸你了?”

    “不是,这是我和白老爷订的文书,”满宝道:“是我让娘不要拿麦子去换的,因为我们家可以直接把麦子卖给白老爷。”

    第417章

    惊吓

    老周头瞪眼,“卖?你换了钱,不是换麦子?”

    满宝笑着点头,等着老周头夸。

    老周头颤着声音问,“你,你卖了多少?”

    满宝特骄傲的道:“全卖了!”

    这下不仅老周头,周大郎等几个在院子里乘凉的也待不住了,纷纷围上去,“全卖了?”

    老周头没坐住,直接一屁股从门槛上滑到了地上,他一拍大腿,忍不住“哎呦,哎呦”的叫起来,指着满宝又不能打又不能骂,他就只能哭,“真是个败家孩子,你换成钱有啥用啊,钱能吃吗,能吃吗?”

    老周头叫道:“家里去年夏收和秋收的粮就剩一丁点儿底儿了,你把家里麦子全卖了,这一家老小吃啥呀?”

    满宝一呆,她光顾着挣钱,没想到这点儿。

    不过她很快回神,安慰她爹道:“爹,没事的,白老爷说了,明儿银货两讫,我们有了钱直接去买粮就是了。”

    老周头忍不住用手指点着她的额头道:“闺女,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你卖了粮又去买粮,你图啥呀,这一进一出你知道要亏多少吗?”

    “不亏呀,”满宝道:“就算还是买麦子,我一斗卖一百五十文,再五十文买进一斗也能赚不少的。”

    满宝见老爹实在哭得惨,她的小脑袋急速的转动起来,连忙道:“也不一定要去县城里买的,善宝家里还有不少的麦子呢,我和他说,让他卖给我们家,反正他们家的粮食也是要往外卖的。”

    老周头还要哭,周二郎已经大喝一声,“爹!”

    老周头吓了一跳,才要发火儿,周四郎已经挤过来,眼睛发亮的问,“满宝,你刚说你多少钱卖给白老爷的?”

    满宝骄傲的道:“一百五十文一斗!”

    老周头这才听清了这个数字,两眼一瞪,又直了!

    钱氏顺手就给了他一巴掌,老周头一个激灵醒过神来,他没怪老妻,而是抓着她的手问,“难道我不知不觉睡着做梦了?”

    “做的什么梦啊,没看见孩子们都在这儿吗?”钱氏转头吩咐二儿媳,“去把油灯点来,让你爹看一下满宝带回来的文书。”

    冯氏痛快的应了一声,主要是他们也想看。

    油灯点起来,一家人围在一起看那份文书,老周头现在只勉强认得几个数字,以及自个的名字。

    所以那些字他全都没去认,而是就问满宝钱数写在哪儿,然后就盯着那处看。

    看了老半天,确认是写的一百五十文后,老周头就宝贝一样的把文书收起来,然后嫌弃的把几个儿子一轰,这才柔声细语的问满宝:“满宝啊,咱家的麦子是金子做的吗?怎么这么贵?”

    “一点儿都不贵,”满宝道:“县城粮铺里卖的粮种是一百四十四文一斗,我们家的麦种可比他们的好,但我们也只开一百五十文而已。”

    老周头咋舌,“这种子咋这么贵了?我记着以前麦种不都是十文钱或九文钱一斤吗?”

    老周头努力的算了算,没算清楚,乾脆问又凑上来的周四郎,“那换成斗是多少钱?”

    “一百二十文?”

    老周头再次咋舌,“这么贵啊。怎么换成斗就这么贵了?”

    众人:……贵什么呀,一斗就十二斤左右,你直接买十二斤也是这个价呀。

    老周头觉得心蹦蹦的跳,总觉得有些不真实,半响才想起来一事,“那你们怎么跟村里人换的麦子,应该也让白老爷花钱买才是啊。”

    “爹,换麦子的不是白老爷,是我们。”满宝道:“我们换了麦子再卖给白老爷。”

    “啥?!”老周头忍不住高声叫了一下,问道:“你们是谁?”

    “我,白善宝和白二呗,”满宝道:“善宝跟他祖母赊了一批粮来换粮,我们换了再把麦子卖给白老爷,也是这个价。”

    “哎呦,”老周头忍不住一拍大腿,道:“你怎么不早说,你要是早些告诉爹,爹就不跟你讲价了,直接一斤换一斤。”

    大家鄙视的看着他。

    老周头就瞪回去道:“看什么看,去年他们跟我们家换麦种就这么个换法,那我闺女现在要换回来,凭啥就要涨价呀。”

    “爹,刘祖母说了,我们不是要做奸商,以后乡亲们往来的还多着呢,怎么能光想着佔大家的便宜呢?”

    钱氏也横了他一眼,道:“你都这把岁数了,这点心思还比不上满宝一个孩子。”

    “满宝她是读书人,我本来就比不上。”老周头理直气壮,但还是抬头对一众儿子女儿及孙子孙女们道:“这事我们自家知道就行,你们可不许到外头乱说,知道吗?”

    大家应下。

    老周头道:“自家挣了多少钱,自家有数就行,往外说,回头有麻烦的还是你们自个,回去以后都跟孩子们说一说。”

    老周头顿了顿后道:“明日把麦子卖出去了,老四,你去大集上多割些肉回来,我们家里好好的庆祝庆祝。”

    老周头很高兴,周家上下的人也都很高兴。

    老周头放下了心事,但这会儿正兴奋,也睡不着,乾脆挥手让大家都散出去,然后就要再出去乘凉。

    见小闺女的肚子圆滚滚的,就知道她刚吃饱还没消食,乾脆就拉着她坐在门槛上,然后让老妻给她揉肚子。

    他笑眯眯的问,“满宝啊,你算了没有,我们家的麦子全卖出去能有多少钱?”

    “不知道,还没称过重量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