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陆母气得拍了她一下,道:“我要是能跟你祖父说,我用得着在这儿磨你吗?反正你记着,等你祖父问你,你就说你不答应,不喜欢周家,听明白了吗?”“我刚回来的时候,祖父已经问过我了,我说全凭祖父的意思。”
“那周家再上门的时候你就说不喜欢,反正亲事还没定下,反悔也没什么的。”
陆芝抿了抿嘴,陆母就拍着她的手臂问,“和你说话呢,听到了没有?”
陆芝忍不住揉了揉手臂,闷闷的道:“听到了。”
第二天,老周头和钱氏便提了一篮子鸡蛋和一些糕点上门来,当然是领着周五郎了。
满宝还有一天的假,特别好奇的跟着来凑热闹了。
王媒婆早早便在大梨村的村口等着了,一看到他们便开口笑,“我估摸着你们也快到了,走吧,走吧,我刚才路过老大夫家时,看到他们家的媳妇正在洒水扫大门口呢,显见是等着你们上门呢。”
她最喜欢给这种已经说定了的婚事做媒了,只需费一费口舌就能拿两份谢媒钱,根本不用她跑来跑去的折腾。
说起来,老周家的周五郎和老大夫家的小娘子都算是老大难的对象了,之前她给他们介绍的人家,那是没有二十,也有十五了。
结果俩人都是不成,当初她怎么就没想过把他们凑一起看看呢?
哦,对了,陆家的当家娘子要找的是镇上和城里的人家。
王媒婆暗暗撇了撇嘴,乐呵呵的带着周家的人上门。
老大夫昨天喝了满宝给开的药方,感觉好多了,至少鼻涕不流,喉咙没那么疼,头也不晕了。
所以一大早上起来便笑眯眯的,见孙女还是一身半旧的衣裳,便笑道:“芝娘啊,你今年不是新做了一套衣裳吗?去把新衣服换上。”
陆芝看了她娘一眼,笑着应下。
其实早上起来,她是穿着新衣裳的,不过她娘让她给换下来了,这会儿再去换,她都不用翻箱倒柜的找,直接就可以拿出来穿上。
陆母:……
她并不敢反抗公爹。
陆芝才把衣服换好,大门就被敲响了,因为知道今天周家可能会上门提亲,所以陆家所有人都在。
大门一打开,陆父便看到了老周头夫妻。
他只看了一眼他们,目光便不由落在了周五郎身上,见他长得周正,昂首挺胸并不怯弱,也不傲慢,便多出了两分笑容。
两家寒暄过,钱氏便把带来的礼物送出去,王媒婆便开始说起两家的孩子了。
陆母看了一眼他们带来的东西,虽然脸色稍霁,却还是瞥向她闺女,希望她能够拒绝。
但陆芝一直低着头站在老大夫的身后,在老大夫扭头问她时,她便小声道:“我听祖父的。”
老大夫乐呵呵的点头,“好好好,既然两个孩子都没意见,那就今儿给他们定下?”
老周头那是一点意见也没有,也笑容满面的点头。
陆母焦急起来,差点忍不住站起来,结果她才一动,老大夫便笑眯眯的看向她,道:“老大媳妇,你去厨房里看看有什么菜,中午要留亲家和王媒婆在这儿用饭的。”
对上公爹的目光,陆母的心便一滞,低下头去应了一声,起身去厨房,陆大嫂连忙跟上。
等陆母可以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两家已经交换了庚帖,并定了亲的。
老周头心里很焦急,却也知道定完亲就提婚期是很不庄重的行为,所以只能按捺下心情,打算等过一段时间再让媒婆上门。
实在是周五郎年纪大了,不好再等了,如果不能过年前把媳妇娶回家,那就不好在春忙时娶。
可现在他们家可是连年种着春小麦的,这意味着他们一直到秋收前都不怎么有空的。
他们家倒是不介意在农忙时娶媳妇,但人姑娘家里肯定会介意农忙时嫁闺女的。
所以最好还是过年前娶,不然周五郎就真的是要再等一年了。
陆母还在厨房里忙活呢,菜刚端出来就见桌子上放的两个大红封,那东西实在是太眼熟了。
她手里的菜差点就被她扔出去了。
一直到老周家人离开,她的脸色就没好过。
人一走,她便哭丧着脸回屋,然后就在屋里哭起来了。
她一点儿也没掩饰自己的委屈,所以虽没有特意放大声音,但也没压低哭声,一时间,本来还乐融融的院子一静。
整个家里就只听得到她的哭声。
老大夫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沉着脸没说话。
陆归和陆芝低着头站着,陆大嫂也一时不敢动作,陆大嫂三岁的儿子左右看了看,最后钻进了曾祖的怀里。
老大夫拍了拍他的后背,重新露出笑来,“来,跟你娘和小姑出门去玩。”
老大夫从怀里掏出几文钱来放在他的小手心里,笑道:“去买糖吃。”
小孩儿立即高兴起来,哦哦的叫着,“去买糖喽,去买糖喽,娘,小姑,去买糖。”
陆大嫂便抱了儿子和陆芝一起离开。
老大夫是不会去教儿媳的,他只是公爹,且还讲人伦呢,所以他直接把儿子留下了。
儿媳他是不可能教的,但他能教儿子!
陆归刚退出门外,老大夫便一掌拍在桌子上,对儿子道:“你的媳妇,你要是不会教,就把她送回她娘家去,让她兄弟们教一教。”
声音不大不小,同样足够屋里的人听见。
屋里的哭声便一顿。
第502章
教子
“我们自家还种着地,自家还是泥腿子呢,她倒先瞧不起泥腿子来了,悄悄她给芝娘找的都是什么人家?”老大夫气道:“她是真为芝娘好,还是为了那多出来的几两彩礼?也不是,县城那个石家的,连彩礼都不愿意给她还上赶着倒贴,我就想不明白了,她图什么?”
陆父羞愧的低头。
“我问你,你觉着周家这门亲好不好?”
陆父连忙道:“自然是好的。”
“好在哪儿?”
陆父咽了咽口水,犹豫了半响才道:“他们家家风好,周五那孩子也老实,还勤奋……”
老大夫心口有点儿疼,问道:“还有呢?”
“还有?”陆父绞尽脑汁,“还有周五那孩子品性好……”
老大夫狠狠地一拍桌子,喝道:“你都人定亲了,他们家的品性能不好吗?我告诉你我为什么选周家!”
老大夫声音提高了三度,不仅门口站着的陆归,房间里边的陆母也能听得一清二楚,“除了你说的那些,还因为周家如今孙辈的孩子都在学堂里读书!不说咱大梨村,就是镇上,同时能供,会供这么多孩子去上学的人家有几户?”
“还有今天跟来的那小姑娘,叫周满的,你知道她那医术比你儿子还要好吗?她才学了三年!”
陆父一惊,这怎么可能?
“我们陆家的这点子医术是你曾祖费了近二十年的功夫才学到的,然后传下来给了我们后人做立身的本事,可你学不会,大郎倒是学着了,但他会用多少?”
陆父羞愧的低头,屋外陆归也低着脑袋。
“跟周家结亲,以后大郎有不懂的病症可以上门去请教,再不济,等官哥儿大一点儿,也可以去他姑姑家里学一学,说到底,医术才是我们家立足的根本。”
老大夫道:“这门手艺是祖先们好容易学会了传下来的,我们不说越发精进,至少不能丢了祖先给的根儿。”
陆父连连点头。
老大夫积攒的气这才消了不少,道:“所以让你媳妇把那心收一收,别总想着把芝娘嫁到镇上,县里去。”
他哼了一声道:“她选的那些人家,要是好的,我自然乐得让芝娘去享福,可你看看她选的都是什么人家?”
陆父羞愧的低头。
“你和大郎都是跟过我出诊的,不仅镇上,县城我们也是去过的,那些人家什么样儿你没见过,没听过?”老大夫道:“再泼辣的姑娘嫁进去都得掉一层皮,你闺女那么温温柔柔的性子,送上门去给人磋磨吗?”
“你做人家爹的,万事不操心,只管侍弄你那地,你以为你不问不说,这事就跟你不相干了?”老大夫的气又被拱起来了,他怒气冲冲的道:“别忘了,你是她爹!你不问不说,那就是错了!”
“今天客人在场她都能耍脸子,她这样子像是能当家,像是已经做人祖母的人吗?”屋里的哭声已经停下来了,但老大夫依然气得不行,“她儿媳妇都比她懂事,你去告诉她,她下次再这么闹,就让她回她娘家去,这个家让大郎媳妇来当。”
老大夫气得胸膛起伏,陆父忧心的去给他顺气,老大夫气得推开他的手,起身道:“一时还死不了,还不能趁了你们的意。”
“爹,您说这话就是戳我的心窝子了。”
老大夫冷哼一声。
走在路上的老周头也冷哼了一声,对周五郎道:“你这个丈母娘不好往来啊,以后你去岳家的时候小心一点儿。”
周五郎也觉得他丈母娘不好相处,于是忧心的一叹,问道:“爹,你们怎么不挑我丈母娘?以前哥哥们说亲的时候你们不都挑吗?”
“你媳妇有本事,也就不挑了。”老周头一想到老五定下了陆家的小娘子,他又高兴起来,道:“你媳妇跟在老大夫身边久了,自己也会些医术的,听说他们家的药材大部分都是她炮制的呢,所以你小子以后可得我用心些,不许欺负你媳妇知道吗?”
想了想不放心,又叮嘱道:“但也别啥都听你媳妇的,尤其在你媳妇听你丈母娘的话的情况下。”
老周头悄悄的教他,“这时候你就得把家里的钱给管起来,对了,你现在攒了多少钱了?”
周五郎含糊道:“也没多少。”
老周头有些不太高兴,但还是道:“对,以后你媳妇问你的时候你也这么说。”
竖着耳朵听的满宝忍不住了,“爹,你怎么教坏五哥呢?”
“怎么是教坏呢,爹这是预防万一,”老周头道:“等你媳妇生了孩子再说,看她心里是你们父子俩比较重要,还是她娘比较重要,你那些钱干脆还是跟我帮你拿着吧。”
周五郎加快了脚步,道:“爹,我真没攒下多少钱。”
老周头哼哼,“算了,我不帮你拿,你还是继续放在满宝那里吧,等你媳妇跟你一条心的时候再把钱从满宝那里拿回去。”
周五郎犹豫起来,便偷溜着去问他娘,“娘,你说呢?”
“别听你爹的,”钱氏瞪了他一眼道:“既然成了家,钱自然是你们自己管着的。”
老周头要说话,钱氏便瞥了他一眼,暗暗的警告起来。
老周头便闭嘴不说了。
“成了家,要用到钱的地方就多了,那钱不管是你拿着,还是你媳妇拿着,彼此都要心里有个数。”钱氏教他,“你拿着,你得告诉她手里总共有多少钱,都是打哪儿挣来的,要用钱的时候,数大了就跟她说一声,最好是商量着来。”
“钱要是她管着,你自己也得心里有数,拿钱她是怎么用的,还剩多少……什么是当家?要是连自个的家底都不知道,当的什么家?”
周五郎连连点头,觉得他娘说的特别有道理。
满宝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觉着娘说的就是比爹的好。
钱氏语重心长的道:“既然成了亲,那你们那个小家就是两个人当着的,可不兴你骗我,我瞒你的把戏。不然,两口之家都这样,这外头的日子还怎么过?”
第503章
数钱
周五郎认教的点头,偷眼看向他爹。
老周头没说话,见他看过来还瞪了回去。
周五郎便和满宝一起低下头乐起来。
周五郎是很好奇的,所以很小声的问老周头,“爹,你丈母娘难缠吗?”
“咦?”满宝掰着手指头算,老爹的丈母娘不就是外婆吗?
从没见过外婆的满宝也兴奋起来了,抛下她娘就跑上去旁听。
当着他媳妇的面老周头能说难缠吗?
所以老周头瞥了俩孩子一眼道:“你们外婆好着呢。”
钱氏目不斜视的往前走,老周头松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好才怪呢,当年他上门的时候,就是她不让钱氏跟他回家的,还让三个舅兄按着他揍了一顿。
一回到家,周六郎就领着一串侄子侄女围上来,“五哥,他们家相中了吗?”
周五郎得意的扬头,“那是当然,亲事已经定下了。”
大家一听,就哇哇的叫起来,纷纷恭喜他,连小钱氏都忍不住站在厨房门口乐,“这下老五算是心想事成了。”
老周头嫌弃他们太吵,挥手道:“回你们的小院闹去,也别太大声了,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儿?”
等他们要走了,老周头又突然想起什么,叫住周六郎,“六郎啊,你年纪也不小了,也可以说亲了。”
周六郎立即道:“爹,我不急。”
他道:“我还不想说亲呢,等我再大几岁吧。”
“你还要怎么大?你大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娶了媳妇了。”
周六郎就道:“反正我不想说亲。”
说罢,跟着大家伙儿跑去小院了。
他对好奇的周五郎和满宝道:“我才不傻呢,这十里八村,十五岁以上的好姑娘都叫五哥相过了,没道理五哥没选上,我却选上了。”
满宝:“……里头还有好多看不上五哥的呢,说不定那些人能看上你呢?”
周六郎想了想后道:“那也不行,回头在家里碰见多尴尬呀,反正我现在还不想娶媳妇。”
和打小就心心念着要娶媳妇的周五郎不同,周六郎并没有想过这事,尤其是在起了新房,他能够有自己的房间后,他更没有想过要娶媳妇了。
娶回来了不仅媳妇要跟自己住,以后生了孩子还要跟自己住在一间房里,只是想想就好烦啊。
他更喜欢一个人睡一张大床。
满宝毫不避讳的将六哥的话告诉了她娘。
钱氏半响无言,老周头就不太愁了,他笑哈哈的道:“这是没开窍呢,等开窍了就好了。”
钱氏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周五郎定了亲,那就离成亲不远了。
等了几天,老周头自觉两家熟悉了一些,他便让周五郎提着一只鸡跟着王媒婆一起上门问婚期了。
出乎意料的顺利,陆家竟然也希望两个孩子能够早日成亲,用老大夫的话说是,“芝娘年纪也不小了,翻过年就十八了。”
而陆母这一次对周五郎的态度还算可以,所以周五郎志得意满,很快把婚期定了下来。
他们去找了山上的道士算吉日,正好是十二月二十一,吃完喜酒第三天就是小年。
老周头也觉得这日子好,准备肉的时候都不怕多了,多了可以直接留着过年。
家里要办喜酒,但这一次老周头却不再抠抠索索,像上次周四郎成亲一样看着花出去的钱心疼。
因为这会儿子他有钱了。
花用其实和办周四郎的婚事时不差多少,但感觉就是不一样,他忍不住和钱氏道:“这有钱的感觉和没钱的感觉差得可真多呀。”
钱氏忍不住乐,“这不是废话吗?”
老周头又把家里的钱数了数,这才心满意足的把箱子合上。
周五郎此时也在数钱,他快要成亲了,满宝便把他的那份钱从系统里拿出来交给他。
他们存放在她这里的钱一直有各自的箱子和账册,每次把钱给她的时候,她都是直接丢到对应的箱子里,再取了账册记上的。
每次他们从她这里取钱也都会记账,所以账目很清晰。
周五郎压根都不看账册,直接把箱子抱回房间就乐陶陶的数。
满宝和周六郎都很好奇,于是溜进房间里跟着一起数。
他的箱子里,有两锭簇新簇新的五两银锭,这是之前家里分的,还有一些小银块,更多的则是串成一吊一吊的铜钱。
周五郎数了又数,惊讶地不行,虽然他自己心里有数,他是很有钱的,却没想到可以这么有钱。
那些散碎的银块他看不出来有多重,得要称来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