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0章

    他们以为,再闹两年,俞家的房子一直租不出去,自家又不住,他总会降价卖给他们的,谁知道时隔半年,俞家又住进了人?

    在观察了几天,确定新来的租客也是读书人后,前天晚上肖二郎就出手了。

    每一次扮鬼,他都是先从自家的杂物房进入闫家,再从闫家的一个洞里爬到巷子里,这样就算暗中有人盯着,他们也会当他是从闫家出来的,不会怀疑他是肖家人。

    第544章

    审问四

    肖二郎从没想过会出问题,因为他扮鬼两年来,每次出现,便是有人看到了他,也都是连滚带爬的离开,而且他自己也机警,总能第一时间躲起来。

    他哪里想到这世上还有白善他们这样的人,都看见一个鬼蹲在地上烧纸钱了,他们还能凑上来。

    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半年不扮鬼,业务有些疏松了。

    但既然说到了这里,肖二郎说什么都要表白一下的,于是指着一旁的白善三人道:“大人,那天晚上他们三个也都披头散发,身穿麻衣,显然也是在装鬼的。”

    唐县令瞥了三个少年少女一眼,问肖二郎,“他们租住俞家房子多久了?”

    “有六天了。”

    “那康学街闹鬼多久了?”

    肖二郎隐隐明白了什么,垮下肩膀道:“两年了……”

    唐县令便拍了一下惊堂木道:“旁的话少说,本官只问你,对于夺取官府财产,私入民宅,扮鬼吓人的罪名你认是不认?”

    肖二郎低着头道:“我认,可是大人,我真的是听父母和兄长的话做的,我,我不是主谋啊。”

    唐县令拍了一下惊堂木,让他安静,这才转头去问萎靡的肖大郎,问道:“肖大郎,你认罪吗?”

    肖大郎张了张嘴,唐县令眉头一竖,两旁的衙役就啪的一下敲了一下棒子,他立即道:“我认,我认。”

    唐县令满意了,让人把肖家父母给拖上来。

    满宝看得意犹未尽,没想到他们一点儿价值都没有,连证都不用做,直接就被唐县令审出来了。

    她拉了拉白善宝,俩人便拉着白二郎悄悄的溜了。

    唐县令瞥了他们一眼,没拦他们,由着他们去了。

    五人溜出县衙,啧啧道:“肖家可真厉害,在里面种了两年的地呢。”

    “欲壑难填,”白善宝道:“他们要是不那么贪心,只开一小块地,用一部分的东西,说不定过个十年八年都不会有人发现。”

    毕竟犯官的宅子不是那么好卖的,就算官衙愿意低价出售,在有晦气,又有闹鬼传闻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买的。

    荒废个十年二十年是常有的事,但像他们这样,得了一想二,得了二又想拿三,就算没有他们捉鬼,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被抓住的。

    白善宝皱着眉头道:“不知他们会如何。”

    满宝也不知,“回去翻一翻律书?”

    白二郎想到那又厚又多的律书就头疼,立刻道:“就是律书写的也不是很详细的,还不如问先生呢,不然那么多书,你得翻多久才能找到?”

    白二郎道:“而且你们有带律书吗?”

    满宝就指了白善宝道:“他带了。”

    白二郎就看向白善宝,“你疯了吗?”

    “你才疯了呢,府学会考到一些,你以为我想看?”白善宝道:“我最讨厌看律书了,每次看完头都发晕。”

    满宝也不喜欢看律书,但有些内容还是挺有趣的,因此道:“我不喜欢大部分的律书。”

    白二郎就垮下肩膀道:“完了,你们都不想看,那肯定很难,等我要学的时候岂不是恨惨?”

    走过来的李二郎:“……我大晋的律书很难读?”

    满宝他们齐齐回头,看到他都有些惊讶,“李二先生,你怎么也在这里?”

    李二郎轻咳一声笑道:“听闻今日县衙在审一桩奇案,所以我们来看看,那里面的鬼是你们捉的?”

    满宝三人矜持的点头,想着时间也不早了,应该要回家和先生汇报了。

    李二先生扫了一眼他们脸上的神情,笑道:“我初到益州,对这里还不熟,听说益州的甘香楼不错,不如我请你们用午食?”

    正想告辞的三人便一顿,抬起头来看了李二郎一眼,然后目光就忍不住交汇起来。

    李二郎见了笑眯眯的道:“再见便是有缘,何况之前还多赖你们关照,走吧,听闻甘香楼的锅盔配着他们家的羊肉汤特别的好吃。”

    满宝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后三人就一起跟着李二郎走了。

    李二郎身后的四人见了忍不住低下头乐。

    周四郎犹豫了一下,连忙拉着大吉跟上,他觉得幺妹这样不好,怎么能一顿饭就被勾走了呢?

    万一是坏人呢?

    但等他回神的时候,他们已经坐在甘香楼的包厢里了,十个人坐了满满的一桌。

    李二郎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甘香楼吃饭了,知道什么东西好吃,所以点了不少的菜。

    等伙计送了茶水上来,李二郎这才开口问捉鬼的事,他本人是很好奇的,他们到底是怎么把鬼捉住的?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当着康学街的街坊不好说而已,毕竟肖家世代都住在那里。

    要是知道他们也是装鬼才把肖家人给抓住,那天晚上肖家多挑拨一二,他们就要糟。

    但在李二郎等人面前,这些事就没必要瞒着。

    于是他们便把他们穿着麻衣躲在柴垛里等鬼的事说了,满宝还问了李二郎,“李二先生,你的阅历比我们的丰富,你见过鬼吗?”

    李二郎:“……没有。”

    满宝惋惜,“先生没见过,你也没见过,那你们呢?”

    被看的另外四人愣了一下,然后纷纷摇头。

    白善宝就耸了耸肩道:“你看,我就说了吧,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你偏不信,还要找鬼。”

    “他们也只是部分人而已,这世上声称见过鬼的人也不少,”满宝道:“可惜他们胆子都太小了,当时既没有去和鬼谈一谈,也没有上前求证。”

    李二郎觉着他可能年纪大了,有点儿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李二郎轻咳一声,打断了他们的讨论,总算是把话题给扯了回来,“你们觉得华阳县的县令如何?”

    满宝点头道:“很厉害。”

    白善宝也点头,“审案很快,来前先生还说呢,这样的案子,不过三四堂可能审不下来,结果才一堂就审出来了。”

    “你们以前听说过这位县令吗?”

    “没有,”三人很干脆,“我们只见过两个县令,都是我们县的。”

    李二郎就笑问,“那你们是不是也只听说过这两个官而已?这就有些见识浅了。”

    满宝想了想道:“不止,我还听说过益州王呢,益州王也是官儿吧?还是大官儿。”

    第545章

    造反论

    李二郎忍不住坐直了身体,笑问:“那你觉着益州王是好官还是坏官?”

    “我也没见过他,怎么知道他是好官还是坏官?”满宝理所应当的道:“等我见着了再告诉你吧。”

    白善宝忍不住看了满宝一眼,没说话。

    李二郎显然没得到这么一个答案,笑问:“那以你听说的话和事来看,益州王是好官还是坏官?”

    白善宝忍不住道:“不是好官儿。”

    “哦?为什么这么说?”

    白善宝道:“不算水灾的那一年,时间也过去两年了,益州只免税三年,今年秋天就要重新收税,结果一直到现在,益州的粮价还是高涨不落,和三年前的相比相差很大。”

    白善宝道:“益州是他封地,由此可见,他不算什么好官儿。”

    “这是益州的官员是朝廷委派,益州王并无任免之权,管差了也不能算益州王之过吧?”

    “益州王既无任免之权,也不能管地方之务,那朝廷为何要分封他?”白善宝道:“若是只贪图钱财,直接把皇室子弟限在京城不就好了?”

    李二郎微讶,说不出话来。

    他一旁的四人忍不住对视一眼,面色有些复杂的看着白善。

    满宝点头,“说是分封出来的皇室子弟这也不许干,那也不许做,但实际上,封地就是他们的地盘,所以一个王好不好,坏不坏,看封地的百姓就知道了。”

    李二郎神色莫名的道:“王巨君倒是被百姓认为是天下第一好官儿,然而他最后反了。”

    满宝悄悄地吃了盘子里的一块儿点心,闻言笑乐了,“益州王可做不来王莽,他最多能做刘濞之流。”

    白善宝点头,“他要是能做王巨君,那我们益州下的百姓还能享几年福呢。”

    满宝连连点头,“特别是我家,肯定要享更多的福。”

    一旁坐着的四人冷汗淋淋。

    “为什么?”李二郎神色如常的问道:“若有一人如王巨君一样对你们,你们不愿追随他造反吗?”

    满宝摇头,“造什么反呀,皇帝又不是昏聩得让我全家都去打仗,也没让我全家都拿命去填水渠,他要想做王巨君,那就要尊重我们的选择嘛。”

    李二郎:“……受了人家的好,不报答不好吧?”

    满宝就奇怪的看着他道:“这是益州王的封地呀,他吃的,喝的,用的,全是我们给的,每年我们缴纳的赋税,捐课等有多少是要分拨到他府上的?”

    “所以他对我们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会喜欢他,会感激他,但造反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一个不小心会死人的。”满宝想了想后道:“不过这个我不用操心,因为我家有我爹在呢。”

    她爹又不脑残,才不会让家里人跟着造反呢,村里要是真有人拉帮结派要造反,老爹肯定会带着他们先躲到山里去。

    李二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白善宝,满宝和白二郎一起抬头怀疑的看着他,就连周四郎都看着他不动。

    李二郎提起一颗心问,“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

    “不是,”满宝道:“李二先生,我们还是别说造反的事了,古往今来造反的人那么多,最后成功的有几个?所以我们安安心心的过日子好了。”

    李二郎忍不住乐,“那若是君王昏聩呢?”

    “老天爷会劈他的,”满宝心平气和的道:“老天爷不劈,朝堂上的贤臣也会骂他的,贤臣再骂不醒,到时候百姓们自然会换一个皇帝,不过现在的皇帝还行,所以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个,所以你也别想着造反一类的事了,那会害人害己的。”

    饭菜很快上来了,正好李二郎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便安静了下来,大家一起静静地用餐。

    等吃饱了,满宝才道:“李二先生,刚才那番话便算是你请我们吃饭的谢礼,以后再相见就当不认识吧。”

    李二郎:……

    四个随从:……

    白善宝点头,拱手道:“后会无期。”

    白二郎也拱了一下手,然后和白善宝他们一起离开,等走远了才问:“我们为什么要后会无期啊?”

    满宝道:“因为他们看着太复杂了,我们还是孩子,又弱小,所以不要和这样的人来往。”

    白善宝点头:“而且他们看着也不像是好人。”

    “哪儿不像好人了?”

    “好人是不会问造反一类的问题的。”白善宝觉着他们相处还是挺不错的,亦有些惋惜,叮嘱白二郎道:“今儿我们在包厢里说的话你可不要传出去。”

    满宝也在叮嘱周四郎,“四哥,你也不要往外说,对爹娘也不要说哦。”

    “知道了,知道了,”周四郎道:“你就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李二郎站在酒楼门口看着他们走远,忍不住回头与四人笑道:“我们成了成了被避之不及的毒物了。”

    跟在身后的随从正要说笑,就见一辆马车从街头过来,车上的人撩开帘子正好看到他们。

    双方视线一对,这边愣了一下后微微一笑,车里的人却是瞪大了眼睛,马车立即停下,一人急忙的从车上下来,撩起衣摆就要下跪,李二郎伸手扶住他,笑道:“何必多礼?”

    “圣,圣人!”

    李二郎笑道:“既然撞见了,那我们就去府上看看吧。”

    新任的剑南道节度使张大人额头上冒了汗,躬身退到一旁,连忙请他上车。

    李二郎稍稍往后看了一眼他的一个随从,这才扶着张大人的手上车。

    那个随从稍稍往回退了两步,隐于人群之中,转身消失了,他要去找人扫清尾巴。

    一无所知的满宝等人回到家,庄先生还出门访客没回来呢,三个小的打了一个哈欠,都决定去午睡。

    等睡醒,便找了一个梯子爬到围墙上,看着对面的闫家凑热闹。

    正来视察的唐县令背着手在园子里走了走,察觉到视线,便抬头看过来,满宝对上他的视线,就欢快的和他招手,“唐大人,你们在修围墙吗?”

    第546章

    熟人

    唐县令看着那自来熟的少女,忍不住背着手走到围墙边上,仰着头看她,“你这小娘子,胆子也忒大了,在看什么?”

    “看你们怎么处理那些菜呗,”满宝问,“你们要把它铲了吗?”

    唐县令扭头看了一眼那隐在树后的菜地,无语了一会儿才道:“我们才没那个力气呢,你们几个,可不许钻到这边来知道吗?”

    满宝点头,保证道:“我们是良民。”

    唐县令怀疑的看着她,哪个良民会架着梯子窥视隔壁邻居家的园子?

    一个衙役飞跑来汇报,“大人,匠房那边说他们得先修好王爷的园子,暂时还抽不出手来堵院子,您看……”

    唐县令就“嘶”了一下,觉着有些牙疼,他挥了挥手道:“行了,退下吧,让人去把塌的那面墙整理一下,把土块垒上去,先拦着不许人进来再说。”

    衙役应了一声,退下。

    唐县令这才抬头看满宝,问道:“你们那一屋子的人来益州是干嘛的?”

    满宝眨眨眼,问道:“我一定得告诉你吗?”

    唐县令就抬了抬下巴道:“你要是这会儿告诉我呢,我就用脑子记下,不然一会儿我让衙役和里正专门上门一趟。”

    满宝立即道:“我们来求学的,我师弟要考府学,先生就带我们提前来益州看一看。”

    唐县令看了一眼她的脸和个头,又想了一下今天跟她一起在公堂上的两个少年,问道:“今天一起的那两个是你师弟?”

    满宝点头。

    唐县令就啧啧道:“还真是年少有为啊,你们先生叫什么名字?”

    “我们先生姓庄,名讳洵。”

    “庄洵?”唐县令想了想,确定自己没听说过这一号人物,他眯着眼睛问,“你们是益州人吗?”

    “我们是绵州的。”

    “那不还是剑南道内的吗,就这么一两天的功夫,我也没听说过你先生的名号啊。”唐县令转身正要走,想到了什么,又停住脚步回头看她,眯着眼睛问,“你认不认得一个叫杨和书的?”

    “咦,你认识我们县令呀。”

    唐县令就啧了一声,又回身站到了墙下,冲她招手道:“你过来。”

    满宝看了一眼围墙的高度,果断的摇头,“我不会功夫。”

    唐县令就沉默了一下,然后道:“你等着,我过去找你,对了,你先生在家吧?”

    “不在,他出门会友去了。”

    “这样啊,那你和你先生说一声,就说明日唐某上门拜访。”

    满宝惊讶了一下,“呀,唐县令,你不是以官的身份上门吗?”

    唐县令笑道:“你觉得呢?”

    满宝就冲他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